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629章 風向標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武文弄沫 本章︰第629章 風向標

    工作組入駐紅星廠的第五周。

    一個多月了,十幾個人帶著抽調和借調來的干部,整整在紅星廠查了一個多月了。

    結果如何沒有知道,但大量的資料調查和走訪,所有人都看到了。

    廠領導們從最開始的惶惶到現如今的習以為常,早就恢復了一貫的冷靜和從容。

    上面是如何布置的,他們不清楚,但總不能听龍叫就不過年了。

    年底了,業務、財務、銷售等等,各部門、分廠忙了個四腳朝天。

    幸虧今年各機關單位的人員呈現爆炸式增長,應對今年的總結顯得並不是那麼吃力。

    當然,關于兼並工作的整理和整頓工作還在繼續,紅星廠在人事整頓期間還派駐了一些工作組下到分廠。

    目的是要幫助這些新兼並和成立的工廠完成機關和人事管理制度變革。

    要符合紅星廠現有的管理節奏和工作制度,從根本上保持一致。

    這有利于未來即將開展的集團化工作,更要在紅星廠晉級時交出一份光彩奪目的答卷。

    所以,即便是年關歲尾,人力充足,可機關上上下下還是顯得聰明。

    這可不是做給工作組看的,更不是做給領導們看的。

    為了盡快完成掃尾工作,推動各項指標在最後半個月的時間里完成沖刺,全廠上下團結一心,迎接新年。

    在這份忙碌當中,工作組的工作就不顯得那麼突兀了。

    甚至當看見工作組組長楊駿整天跟在李學武的身後,大家還忍不住地在工作之余調侃起了兩人。

    而李學武也被大家玩笑,說上面的領導器重他,這是要進步了。

    狗屁吧,李學武現在真想掐死楊駿,這狗東西周日並沒有吸取教訓。

    他都已經明確表示不喜歡他跟著自己了,這人像賴皮纏似的。

    新的一周,新的工作,不變的是他屁股後面的尾巴。

    李學武也懶得搭理他了,該怎麼做事就怎麼做事,不能被他影響到。

    至于說楊駿是什麼心思,到底是像周末他表達的那樣,想要通過李學武的視角看看紅星廠,還是別有目的,李學武都不怎麼關心了。

    早晨他到辦公室的時候,楊駿已經給自己泡好了熱茶,一進屋便見對方捧著茶杯坐在沙發上品茶了。

    李學武能怎麼辦,總不能在門口立一塊牌子,楊駿與狗不得入內?

    他只是笑著打了聲招呼,然後在彭曉力的幫助下開始處理公務。

    早晨這會兒來匯報工作的主要還是副組長于德才,以及各部門有要緊事務的負責人。

    他早就在辦公制度推廣是強調過了,不希望各科室有申請簽字的事頻繁地出現在他辦公室。

    有申請需要簽字的,每天早晨或者中午交到綜合辦,由綜合辦統一交給彭曉力來安排審核。

    不要對紙質辦公太過于自信,李學武剛剛接手保衛處的時候,很多提交上來的申請都有錯誤。

    小學生都不會犯的錯誤,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申請報告上。

    四十米長的大刀,五厘米高的冰箱,這種笑話會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而這種申請,誰簽字誰就會成為大笑話,甚至有的領導連成串地變成笑柄。

    你說後世那些裁決書上出現的錯誤,是書記員打錯字,沒檢查嗎?

    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她檢查了,也有可能疏忽了。

    領導在審閱的時候馬虎,沒注意,就簽發了,結果貽笑大方。

    在李學武變更了保衛處辦公制度以後,這種情況基本上沒再出現過。

    在他審閱簽字以前,綜合辦在收集申請的時候會提醒出明顯的錯誤。

    到了彭曉力那里,會對一些較為隱蔽的錯誤和不可能通過的條件進行標注提醒,然後退回重報。

    真正到了李學武案頭上,基本上都是符合標準的,沒有常識錯誤的。

    而周一這天,楊駿便仔細考察了這一辦公制度的優秀性。

    彭曉力把所有的工作按照輕重緩急重新排序,甚至精確到了時間點。

    而李學武能在很短的時間獲取到必要的信息,快速地對相關文件進行審批和處理。

    當然,在這段時間里,辦公室不時地有人進來匯報工作。

    甚至有一些特殊申請,是由相關部門負責人親自提交上來的。

    在審閱申請的過程中,負責人也要接受李學武的問詢。

    楊駿仔細觀察了李學武的工作狀態,他基本上是沒有停頓和休息的。

    也就是說,從早晨上班進屋以後,他就坐在這里,一份份文件提交到他的手里,再回到秘書的手中。

    辦公桌左邊厚厚一摞,慢慢地削減,轉移到了右邊。

    然後右邊的文件,經由秘書處理,或是歸檔進櫃子,或是帶出去交給綜合辦以及其他部門來處理。

    這期間,辦公桌左邊的文件也許會增多,因為有管委會領導的秘書把相關的文件遞交過來。

    李學武不僅僅要負責保衛組的工作,還要負責管委辦組織協調工作。

    他要處理的文案工作每天都特別的多,如果不是有熟練的秘書,優秀的制度,恐怕干九九六都完不成。

    可就是這種李學武和彭曉力早已習以為常的工作節奏,卻是正經地讓楊駿震驚了一把。

    他就坐在李學武的對面,李學武看沒看文件,工作態度認真不認真,一目了然。

    甚至拿了李學武批閱好的文件仔細查看,他一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思維之敏捷,思想之先進,能力之超群,業務之精湛,讓楊駿汗顏。

    這樣牛嗶的年輕人,他還是頭一次見到,听說是听說,眼見為實。

    以前老有傳言說,Z先生的工作效率就特別的高,有耐心是一方面,工作方法就很值得學習和借鑒。

    再看眼前這位李副主任,工作起來,頗有一種淵𦨴岳峙的感覺。

    當然,站在楊駿的角度,他只是驚艷于李學武這麼年輕就擁有了這份氣度,而非沒有見過能力或者世面。

    一個老頭開著法拉利,和一個二十歲的年輕小姑娘開著法拉利,誰更讓你眼氣?

    答案當然是都特麼眼氣!

    因為站在路邊看的人沒有法拉利,可如果你開的是保時捷呢?

    那沒說的,老登早晚要死,奮斗一生了,萬年享受一下值得原諒。

    換句話說,二十歲的小姑娘……那車不是親爹的就是干爹的。

    人心如此,楊駿也會這麼想。

    看李學武如此優秀,內心難免要嘀咕︰他的家庭如何,岳家如何啊?

    “這一次改款換代是全面的,”王志站在方桌前,依照桌子上攤開的設計圖紙,給李學武介紹著情況。

    李學武的辦公室不小,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依照高標準來要求的。

    辦公桌、沙發、茶櫃、文件櫃等等,最近因為需要又添置了大方桌。

    為什麼要添置一張大方桌呢?

    因為這間屋子里沒有地方鋪看圖紙,而李學武又經常要看設計圖紙。

    包括工程、機械、建築等等。

    方桌很大,圖紙鋪開一目了然,沒有準備椅子,這樣站著看方便。

    這就像一張沙盤,只不過他不需要打仗,看圖紙就夠用了。

    圍在桌子旁的有李學武,有夏中全,有車輛研究所所長王志,以及羚羊項目的相關設計師。

    當然,也有跟屁蟲楊駿。

    他是不懂設計的,他也不是來看圖紙的,他是來看這些人的。

    听其言、觀其行、知其心、察其所安,這是了解一個人或者一個管理體系必要的過程。

    “發動機我們延續了原本的設計思路,但充分借鑒了日產技術。”

    王志微微弓著身子,用鉛筆在圖紙上比劃著幾處特別的位置。

    學過工程制圖的讀者都知道,手工繪圖是一項特別要緊的基礎。

    不會作圖的,基本上到不了設計處,更進不了設計項目組的大門。

    你看後世cAd、pre這種電腦軟件畫出來的圖紙標準。

    但在這個時候,手工繪圖的標準一點都不差電腦軟件。

    發動機設計圖紙展現出來的是剖視圖,也就是一半一半。

    講什麼技術,講什麼先進,李學武能听懂大部分,因為他真學了。

    身後書架上有彭曉力為他找來的汽車工程相關書籍,還有國外的書。

    不僅僅是汽車工程,紅星廠很多業務涉及到的基礎理論和知識他都學,就算是大部頭他也會堅持啃下來。

    這還不包括他要啃的那些組織理論書籍,所以上班時間不都是用來處理文件和公務的,還包括了學習。

    當然了,這並不是在假公濟私,干部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領導要有一定的學習時間,包括了業務和組織。

    不懂業務和組織,還想領導群眾干工作?痴人說夢了不是。

    就像現在,車輛研究所的工程師來給他匯報工作,他要是听不懂,問不出來,那他在這個位置上還有啥用?

    老李當然是听不懂的,但他夠雞賊,只要確定李學武能听得懂就行。

    因為他自信能控制住李學武,李學武懂了,就等于他懂了。

    有李學武把關各項業務,他便可以高枕無憂。

    楊駿便看出了這一點,對李學武的看法愈加的深刻。

    “缸體材料和加工工藝是我們這一次研發二代發動機最大的進步。”

    王志看了一眼楊駿,遲疑著隱晦地提到了奉城一機廠的數控加工中心。

    正因為有了這種大殺器,紅星廠的設計團隊才有信心推出二代發動機。

    你說數控車床有多金貴,金貴的不是車床,而是其具有的精度。

    據說啊,當初霍先生搞進來一台,怕沒有人會用,特別“請”了一位“三哥”工程師當老師。

    當然了,這都是傳言,不足為道。

    但對于數控車床的看重是真的。

    “動力方面能提升多少?”李學武敲了敲發動機圖紙問道︰“油耗能減少多少?生產環節會不會產生更多成本?”

    “還有,”他指了圖紙上的幾處細節問道︰“這些零部件能夠實現供應鏈采購嗎?還是需要我們自產?”

    “我們更傾向于自產。”

    王志看了一眼總工夏中全,坦然地講道︰“為了保證發動機的設計精度,最好是交給……嗯,是這樣。”

    交給誰他沒說,數控技術在紅星廠內部屬于保密項目,奉城那邊只有技術小組和保密車間的技工知道。

    京城這邊是技術處和研究所的主要負責人和工程師們知道。

    雖然知道的人很多,但關鍵性和重要性是不用強調的。

    紅星廠保衛組保密科不是吃素的,查到了真要動手的。

    因為有楊駿在場,所以他含糊了一下,繼續講道︰“不僅僅是發動機,二代底盤技術和傳動技術。”

    工程師配合地準備好了相關的圖紙,王志點著上面解釋道︰“這些精密零部件最好都要執行這一生產標準,這樣才能達到我們的設計指標。”

    “相比較一代發動機,革新了設計思路,吸取了先進經驗,使用了新的缸體材料和生產技術的二代發動機至少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的動力,以及減少百分之二十五的燃油消耗……”

    李學武手扶著額頭,听著他的介紹,心里也在盤算著具體的數據。

    你是不是覺得提升百分之三十的動力,減少百分之二十五的燃油消耗,這數據有點太過于夸張了?

    二代比一代提升了這麼多?

    關于這一點,李學武還是能夠理解的,不是紅星羚羊二代發動機有多牛嗶,而是一代發動機太垃圾了。

    完全仿制的威利斯發動機,僅在當時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做了提升。

    也就是說,將近三十年前的技術了,不然紅星廠也不能快速吃透它。

    這款發動機唯一的優點就是簡單,簡單到紅星廠這種零基礎的小白借著時代的紅利攢了一波技術就給吃了下去。

    而在吃透這一發動機設計思路和技術的紅星廠發動機研究所推陳出新,借助不斷引進的先進技術,快速點滿了科技樹,開始走自主研發。

    生產條件因為李學武的靈機一動,從原本的捉襟見肘,成了現在的綽綽有余,項目這邊彈冠相慶。

    因為生產條件的提升,設計難度被大大降低了,至少在生產工藝方面,他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和基礎。

    王志所強調的,這些精密零部件必須交由數控車床來生產,就是這個原因。

    當初設計的時候就是以實現數控生產為依據,現在要交付設計了,自然也要強調這一生產思路。

    當然,真要實現了這一思路,那提升的差距可不就是這麼大嘛!

    原本百公里十五個油,現在十一個多一點,差距大不大?

    原本六十匹馬力,現在將近八十匹,提升的大不大?

    已經很大了,這個時間,路虎用了一款直列六缸3.5L的發動機,動力也才135匹,這可是四缸發動機啊。

    他這麼說著,李學武就這麼听著,心里卻是在想著數控加工中心的事,以及奉城一機廠數控車床的研發項目。

    從小鬼咂答應給數控加工中心的那天起,紅星廠就已經組織了相關的設計領導小組。

    目的是快速攻克這一設計難題,甚至不惜找關系調用了輕機械研究所的數據和研究成果。

    老李為此還給對方撥付了5萬元的借閱費。

    咋說呢,這錢花的值不值就得看奉城一機廠在多快時間內拿下這個項目了。

    輕機械那邊是搞研究的,奉城一機廠那邊是從實際生產出發。

    兩邊都有數控車床的研究基礎,雙劍合璧的效果到底行不行,李學武的心里也掛著一個大大的問號。

    華清這邊出了不少教授和工程師過去做支援,也是為了學習技術。

    國內目前應該是沒有數控加工中心的,就算是有,那也是保密項目。

    紅星廠的這台機器,可以算得上是鎮廠之寶了,絕對能吸引到大批的高精尖人才來學習和打工。

    王志匯報完,夏中全等人又講了一下紅星羚羊二代的生產設計情況。

    內部更新了設計,更廣泛地應用了新材料,包括特種鋼和塑料等等。

    甚至連座椅都應李學武的要求和思路進行了重新設計。

    工程師特別帶來了一張,就架在了木頭椅子上讓李學武試一試。

    李學武倒是沒著急去試坐,而是又問詢了外觀設計和其他技術升級的情況。

    換代必須有新意,可不能學日系和德系汽車,嘴里喊著換代,實際上換湯不換藥,把高端車的技術下探。

    這叫泥馬換代?

    叫技術貶值更好一些吧!

    紅星羚羊二代在外觀整體設計上延續了一代的硬朗作風,但也增添了不少城市和時代中國風元素。

    比如手搖玻璃的技術,比如軟裝密封條技術,比如內置音響喇叭等。

    夏中全對汽車設計的了解還是從李學武這開始的,他在給李學武匯報的時候特別注意了外觀上的內容。

    李學武總體來說還是滿意的,細究了幾個點,特別強調了相關生產工藝的改進和實施預備方案。

    因為這款車是從去年開始立項設計的,到今年拿出設計方案,真正實現量產或者改款,應該在明年三月。

    也就是說,一代羚羊僅僅會生產八個月左右,以超低的價格和廉價的質量先突破市場,給二代羚羊鋪路。

    二代羚羊在生產技術和設計成本的增持下,售價不會明顯提升,但會更加地細化銷售市場。

    高端和低端會根據配置和實際需要來拉開售價,更能體現貨真價實。

    當然,二代羚羊的設計生產方案和計算公式都拿出來了,三代羚羊也早都已經開始立項了。

    三代羚羊的發動機設計思路不會走目前這一款發動機的底了,畢竟技術和思路都太老了,跟不上發展了。

    有這兩款發動機墊底,紅星廠未來還有三年時間來實現技術突破。

    相信更廣泛的國外技術加持,再加上紅星廠越來越多,越來越雄厚的設計基礎,這個項目不會等很久的。

    “哎呦——”

    就在李學武他們研究和討論二代羚羊具體生產指標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了一聲驚呼聲。

    眾人回頭,原來是工作組組長楊駿,他因為不會操作,被突然放倒的座椅靠背嚇了一跳。

    “哈哈哈哈——”

    “听說你們還在設計一款更大型的吉普車?”

    鴻運一號車上,楊駿打量著車廂里的裝飾和布局,嘴里卻問起了題外話。

    他好像跟定了李學武似的,走到哪跟到哪,就連外勤也是一樣。

    李學武今天有計劃去聯合儲蓄銀行調研,他听說後便叭叭地跟了上來。

    尤其是听說這次調研用了廠里的鴻運一號車,他更是對這次外勤感興趣了。

    擁有桌板的座位,李學武坐在一邊,他坐在了對面。

    彭曉力則是坐在了李學武的身邊,把各種材料遞交過去方便李學武審閱。

    之所以用這台車,一是這次出外勤的人多,二是這台車今天沒人用。

    如果用自己的車,楊駿跟著不太合適,要借用其他人的轎車,他又懶得開這個口。

    所以,移動辦公用車便駛出了紅星廠的大門,往位于城里的聯合儲蓄銀行京城分行駛去。

    聯合儲蓄銀行有總行一座,位于亮馬河工業區,新建的辦公大樓。

    分行三座,分別是京城分行、津門分行、鋼城分行。

    有人問了,紅星廠的聯合儲蓄銀行不是才開張嘛,服務方向和規模都特別的狹窄,怎麼就弄出分行了?

    這是銀行工作的規則,有了分行才能管理儲蓄所,比如城里的儲蓄所和亮馬河工業區的儲蓄所。

    總行大樓那邊樓下也有一間儲蓄所,但主要用做辦公。

    對應的,有了津門分行,就能在津門孵化儲蓄所了,鋼城也是一樣。

    設立分行的另一個原因,紅星聯合儲蓄銀行要與港城東方時代銀行跨接國際匯兌業務,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

    李學武要看的不是總行那邊的辦公環境有多好,而是要看分行的工作環境。

    從分行的經營狀況就能看出現在聯合儲蓄銀行的戰斗力。

    楊駿並沒有問此行的目的,反而關心起了汽車工業。

    也許是王志等人在匯報過程中的刻意隱瞞和避諱,讓他有些收斂。

    即便李學武沒有提醒他注意保密,他也知道應該怎麼做。

    “你說的應該是坦途吧?”

    李學武抬起頭看了他一眼,繼續著手里的工作,嘴里則是介紹道︰“目前還在設計當中,沒有生產計劃。”

    “我也是听說的,”楊駿打量著車窗外閃過的街景,解釋道︰“上次你們搞的那個供應鏈大會上,對吧?”

    “對,那是坦途概念車的第一次亮相。”

    李學武將批閱好的文件交給了彭曉力,自己則擰好了鋼筆掛在胸前。

    他端起茶杯說道︰“沒想到您還喜歡汽車啊,對這個有興趣?”

    “就是好奇而已,畢竟看過紅星羚羊一代了嘛!”

    楊駿微笑著說道︰“今天听你們講羚羊二代的優秀,我是個人感官啊,覺得你們廠真是真人不露相。”

    “沒您說的那麼夸張。”

    李學武笑著喝了一口熱茶,放下茶杯道︰“無非是技術的總結和堆疊,還需要自我提升,實現設計語言的創造能力。”

    “你說的這些個——”楊駿點了點他,微微搖頭道︰“有的我听懂了,有的我是一點都沒听懂。”

    “呵呵,不是我故弄玄虛。”

    李學武輕笑了一聲,道︰“我對汽車工業的發展是有理想的,所以在組織協調相關工作的時候喜歡總結和歸納一些詞匯,顯得另類了一些。”

    “看得出來,你是一個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開拓思路的人。”

    楊駿夸了他一句,笑著問道︰“你們廠汽車工業上市是有階梯層級的吧,就是層序遞進的這種關系。”

    “您真是慧眼獨具,高明!”

    李學武反過來贊了一句,微笑著解釋道︰“吉普車一般會在上半年公布,年中量產,摩托車一般會定在下半年公布,年底量產。”

    “其他汽車會與相關的發布和量產任務區別開,以方便應對特殊情況,就是這樣。”

    “嗯,工作上講究方式方法。”

    楊駿點點頭,看著李學武問道︰“你覺得紅星廠的未來應該怎麼發展才是對的?”

    “或者說具體點,”他坦然地問道︰“你是如何評價紅星廠管委會班子成員工作能力的?”

    “對這一次管委會成員的調整,你有沒有什麼意見或者建議。”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突然了。”

    李學武並未被對方的坦白所驚訝,只是語言和表現出來的而已。

    他早就預料到對方會試探自己,或者旁敲側擊。

    心里有所準備,應對起來並沒有負擔和壓力。

    “關于紅星廠未來的發展,我不知道您看過我們廠的《三年計劃》和《五年規劃》沒有。”

    他認真地介紹道︰“這兩份工業發展思路和指導文件是我們廠集體討論、總結和歸納的寶貴思想結晶。”

    “我相信這兩份材料一定很能夠解答您的第一個問題。”

    李學武頓了頓,待對方點頭確定後,這才繼續回答他第二個問題。

    “關于如何評價紅星廠管委會班子成員的工作能力。”

    他長出了一口氣,略作思考過後坦然地講道︰“我們廠的情況您是了解的,班子成員數相對較少。”

    “在面臨主管更多工作,負責更多業務的同時,所有廠領導都過多地承擔了一定的管理風險。”

    李學武並沒有避諱這個問題,更沒有像車里其他跟隨調研的同志想的那樣,點領導的名依次評價。

    他不避諱管委會的現實情況,又沒有具體的指向性,講了很多實實在在的東西,有做的好的,也有欠缺管理經驗和面對新鮮事物反應能力的。

    听起來客觀公正,甚至能說出幾個實際的例子,必然對外貿易經驗的欠缺,一些事情處理的能力不足等。

    在舉例的過程中,他是有直白地講了相關領導的名字,但也分析了出現這一問題的客觀情況。

    不能說李學武在針砭時弊,可也不能說他徇私舞弊,包庇事實。

    能在這種場合,較為客觀公正地評價廠領導在一些工作上的不足,在車上眾人看來已經殊為不易了。

    這可不是組織生活會議,當著工作組的面,李學武可稱為膽大妄為了。

    可細究起來,他並沒有攻擊誰,更沒有掀紅星廠的老底,或者家丑外揚。

    楊駿听的很仔細,甚至在筆記本上做了相關的記錄。

    李學武講的並不空泛,從各項業務、項目以及相關的變革,他都有講到哪些領導做了工作,哪些領導做了配合,哪些領導有認知和經驗上的不足。

    其實就算他說了不好的話,以這麼詳細的舉例和實際情況,相關的領導听見了也不能說出什麼來。

    可貴的是,李學武並沒有給誰上眼藥,一視同仁。

    甚至他還評價了管委會主任李懷德在處理飛行器安置業務上的失誤。

    這件事廠里很多人都清楚,李學武就這麼堂而皇之地講了出來,甚至剖析了李主任出現這種失誤的原因。

    紅星廠驟然從軋鋼廠向集團型企業發起沖擊,兩年時間兼並了十七家企業,吸納了超過七萬名職工。

    在這種快速崛起的過程中,管理層出現失誤是很正常的事。

    李學武在評價相關工作後果,還提出了加深思想和業務學習的意見。

    在擁有了獨立的教育體系後,李學武強調了干部重新走進課堂,培養一批扎實肯干的基層骨干等項目。

    甚至他還建議組織管委會領導定期開展專項業務知識學習活動。

    比如對外貿易,比如技術革新等等,閉著眼楮走老路,會掉溝里的。

    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獲取新知識、新技能,掌握新的管理能力。

    隨著他的介紹和回答的深入,楊駿記錄的手也快了起來,臉上的表情也認真嚴肅了許多。

    車廂內有不少人也在記錄著李學武的講話,這些政策和工作很有可能在未來會實現。

    紅星廠誰人不知,李學武就是思想和政策的風向標。

    從李懷德掌握管委會以後,年底的總結一定是李學武在搞,年初的工作計劃也是李學武在帶頭搞。

    甚至相關制度和變革,也是由李學武在公開場合第一個發表講話。

    你可以理解為李懷德用他來做實驗,或者讓他頂在前面。

    但實際上,李學武做的任何報告和講話,都是與管委會領導匯報過的,是征求了他們意見和建議的。

    再一個,如果沒有這份能力,管委會又怎麼能讓他走到台上發表講話呢。

    絕對的前瞻性,廣闊的視角,以及敏銳的洞察力,全廠無人不服。

    就像楊駿看到的那樣,李學武就坐在李懷德的身邊,任何會議上。

    “對于這次人事調整……”他遲疑了一下,講道︰“如果您要問我的意見,我想說穩定勝于一切。”

    “因為紅星廠的今天是所有同志嘔心瀝血的成果。”

    李學武認真地講道︰“我當然是希望紅星廠越來越好。”

    “有相對穩定的管理環境,政策得以延續,管理思路不會發生變更等等。”

    說到這里,他還示意了對面的楊駿,道︰“您應該能理解我說的這種……風險,對吧?”

    紅星聯合儲蓄銀行京城分行,听名頭應該是很大的單位。

    實際上呢?

    一幢三層方樓,一樓的一半是聯合儲蓄銀行交道口儲蓄所,剩余部分以及樓上則是京城分行的辦公場所。

    這處房產並不是以紅星廠的名義來收購的,而是聯合儲蓄銀行獨立完成收購並進行改造和運營的。

    按照股本投入,紅星廠營造總行大樓以及京城和鋼城的幾處儲蓄所。

    京城分行以及其他分行的辦公場所是聯合儲蓄銀行自我發展的產物。

    之所以把京城分行放在交道口,不僅是因為這里居住著更多的紅星廠職工,這里更是東城的生活中心。

    你要說商業中心,那還得往南走,大商場那邊才是商業中心呢。

    早得到通知的分行長和相關管理人員已經在大門口等著了。

    瞧見鴻運一號,不用看車身上的涂裝便知道,這是紅星廠的車。

    因為這台車目前在京城僅有兩台,一台在廠里,一台在海里。

    海里的那台據說已經用上了,效果很好,不然也不會有訂單下來。

    這一台一定就是廠里的,所以掌聲已經響起來了,橫幅也拉起來了。

    看著對面的李學武皺眉頭,楊駿微笑不語,直到下車的時候才問了紅星廠送給Z先生的那台車。

    李學武並沒有再回答他這個問題,在車上兩人已經說的夠多了。

    相信今天這一次問答,他很好地滿足了對方的好奇心,那明天就不用再屁股後頭跟著他了吧?

    他還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呢!

    李學武冷著臉下了車,彭曉力在下車的時候小聲給楊駿介紹了相關的情況,當然也包括這台車的問題。

    領導沒回答的,秘書一般不會自作主張。

    只是楊駿跟了幾天了,這種簡單的問題也不好讓對方的話落在地上。

    正因為Z先生在一次視察中乘坐了這台鴻運金標汽車,並且在私下里講到了這台車的來歷和使用的意義。

    節約資源、方便工作、利于團結等等,得到了在場眾人的認同。

    以至于最近幾天廠里接二連三地收到了考察和訂車函。

    有相關單位和部門慣會理解和跟風的,就這麼幾天,已經有了22台的訂單。

    鴻運金標車雖然售價比國外的同級別客車便宜,但實打實的幾萬塊錢呢,關鍵是配置很高級啊。

    可這些單位在了解到紅星廠的經營方案後,很痛快地把錢打到了賬上,這算是先款後貨了吧?

    這年月信用永遠比金錢更可貴。

    單位對單位的信任是不容置疑的,以至于後世某個時間段出現了各種各樣騙吃騙喝的大騙子。

    沒查出來還好,真查出來了,相關的人臉都要丟到姥姥家了。

    “搞這些干什麼?”

    李學武在與分行負責人握手的時候還沒有發作,只是擺手讓工作人員散了,這才訓斥了負責人。

    分行的負責人也是嚇白了臉,雖然紅星廠與聯合儲蓄銀行不是一個體系,更不是一個系統。

    但是,聯合儲蓄銀行的大股東是紅星廠,而紅星廠負責經濟業務活動的除了景副主任外,就屬這位李副主任最有發言權了。

    聯合儲蓄銀行總行的行長都要跟他協調和匯報工作,分行長算啥啊。

    李學武倒是沒有罵人,只是不耐煩地訓斥了他一句。

    已經強調過了,只是來調研的,還是他來的,要是老李來了還情有可原,畢竟老李就喜歡這種排場。

    他用鴻運客車就已經很明確不想搞特殊化了,沒想到這個負責人還跟自己玩心眼子。

    既然是調研,就說明李學武對他沒有直接的管理權限,搞屁呢。

    他這麼隆重地接待李學武,謝蘭芝怎麼想?李懷德怎麼想?其他人又會怎麼想?

    從門口開始,因為李學武的不高興,接待工作變得壓抑而小心了起來。

    李學武只是來看看情況的,順便了解一下分行開展相關工作的進度。

    主要還是評估聯合儲蓄銀行與東方時代銀行在五豐行的擔保下完成跨境匯兌匯算業務對接的時機。

    這邊準備的越是充分,紅星廠和東城信用社發力越穩妥,五豐行牽頭擔保,金融經營資格越容易拿到。

    李學武是不想發脾氣的,但以他一個行外人的角度,以及後世所見所聞的感受來看,這里的工作是一團糟。

    他對聯合儲蓄銀行的管理沒有任何壓力和負擔,現場指出問題,現場就發了脾氣。

    尤其是資金管理和賬務管理缺乏安全保障以及制度管理等問題。

    他就站在辦公區,當著好多人的面點了負責人就開了火。

    李學武罵人沒有髒字,但十分的嚴肅和嚴厲,在指出業務問題的時候還要批評對方思想和態度上的問題。

    這個就很難受了,你完全頂不住,一個行外人都能看出來的問題。

    無地自容,汗如雨下。

    今天李學武說要撤了他,他都不用等總行的命令了。

    李學武出門上車的時候,楊駿倒是湊趣,私下里問了經理怕不怕。

    負責人倒是很坦誠,苦笑著說李副主任只要能罵我,我就不怕。

    工作沒做好而已,死不了,下來好好整改就是了。

    楊駿挑了挑眉毛沒說話。

    紅星廠干部生存和工作的環境很惡劣啊!

    听這話,還有生命危險呢?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29章 風向標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29章 風向標並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