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飲食男女

第616章 聯合工業報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武文弄沫 本章︰第616章 聯合工業報

    “天冷了,來回跑遭罪吧?”

    李學武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看著舞台上的表演,輕聲問道。

    周小白也正自看的入神,經他這麼一問,稍稍愣了一秒。

    轉頭見是他問話,這才回道︰“沒有啊,還行吧。”

    “你不喜歡我經常回京城啊?”

    “好好說話——”

    李學武斜瞥了她一眼,手里喝著紅茶呢,再給他添點綠茶,串味了。

    “嘻嘻——”

    周小白卻是不在意他的話,身子稍稍歪斜,倚在了他的胳膊上。

    “排演這出戲劇,是為了巡演嗎?”

    “算內部交流,哪有巡演。”

    李學武借著喝茶的動作拐了拐胳膊,想要讓她坐正了身子。

    可周小白卻是賴上他了,腦袋隨著他的胳膊動作而動作。

    “去你們廠的戲劇院演出嗎?”

    她聲音有些慵懶地問道︰“城里可都傳呢,說你們廠財大氣粗。”

    “財不大,就不能氣粗了?”

    李學武這話一句道破了組建文藝宣傳隊的目的。

    當然,也道出了收購整頓五家戲劇院的核心目標。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啊,樹大招風。

    這樹大了,不用你自己䱇瑟,這風就沖著你來了。

    紅星廠也是這樣,發展速度快,福利待遇高,生產能力強,對外貿易廣……

    這麼多優秀和耀眼成績的加持下,如果再沒有掌握發聲的渠道,可就被動了。

    李懷德和李學武在文藝宣傳隊上的投資和支持,目的是一致的。

    廠管委會幾次會議都討論了關于加強文藝宣傳隊伍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所以,文藝宣傳隊從原來的八十多人擴充到了一百多人。

    今年年初又補強到了三百多人。

    現在,經過第二輪補強,紅星廠文藝宣傳隊已經有了五百多人的規模。

    這五百多人的文藝宣傳隊對應的是工人數即將達到九萬,擁有多處分廠和十八個重點城市辦事處的紅星廠。

    紅星廠在京城收購並整頓了五家劇院,用于文藝宣傳,這算是對文藝工作的一種擴充和升級。

    今年的文藝宣傳工作主要以京城為主,穩扎穩打,力求學習和鍛煉。

    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文藝宣傳隊組織了十幾場演出,各小隊奔赴全國各地辦事處和分廠進行慰問演出。

    接下來到明年,這種情況會成為常態化。

    京城、津門、鋼城、奉城等四大工業產業基地要形成文藝宣傳陣線。

    以四地互聯互動為建設基礎,以京城劇院為標準,在其他三座城市也要建設紅星劇院,向更多城市居民展示紅星廠的風采。

    經過國慶節的試煉,文藝宣傳隊全部回到了京城,開始了最後的準備工作。

    他們將在十一月份,也就是下個月,正式地在京城五座劇院開始文藝演出。

    節目的形式多種多樣,歌曲、舞蹈、曲藝、戲劇、雜技、器樂、雜技等等。

    五百多人,不可能都能一起安排上,但都會有鍛煉的機會。

    舞台表演經驗,對于文藝從藝人員,是一種特殊的要求。

    就像後世找工作一樣,要求有工作經驗。

    沒上過台的,沒有參加過正式演出的演員就不算是演員。

    有的年輕人學了二十多年,可將要上台的時候嚇住了,一輩子再也上不去了。

    紅星廠文藝宣傳隊不僅僅招收合格的演員,也在工人中尋找和培養有基礎的演員。

    尤其是班子大了以後,這種豐富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的工作和活動更是要搞。

    紅星劇院不是每天都安排節目表演,周六的晚上,周日的全天。

    算下來,只有四場。

    節目要保證新鮮,五個劇場輪換著來,演員也要輪換著來。

    李學武給張麗和王亞娟提出的要求是,節目盡量要以紅星廠的優秀事跡進行改編和宣傳,核心思想要絕對正確。

    其次,上演的曲目必須報審合格後才能演出,尤其是要拿到相關的審核材料。

    這一點很重要,廠宣傳科甚至組織了專班來負責這項工作。

    在一大四小五個劇場,後勤處組建了劇場管理部門,文宣隊組建了宣傳小組。

    劇場由後勤處管理,表演由文宣隊負責,財務由財務處管理。

    沒錯,劇場是要賣票經營的,絕對不會有送票或者贈票的行為。

    從人性的角度來講,那是藝術自殺。

    “唱的不好,您多指教。”

    麥小田還沒來得及卸完妝,便從後台走了出來,給李學武拱拱手客氣著。

    李學武則是笑著伸出手,說道︰“我欣賞著听,雖然我沒有什麼藝術素養。”

    “謝謝您——”

    麥小田很是感慨地握住了他的手,感激地說道︰“我沒想過,我還有登台的這一天!”

    “會有的,您的藝術水平很高,不上台表演,實在是可惜了。”

    李學武握了握他的手,說道︰“好好唱,唱出水平,唱出高度來。”

    “哎!听您的——”

    麥小田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他是高興的,也是激動的。

    兩年沒有登台唱戲了,他還以為這輩子就這樣了。

    萬萬沒想到,幸福來的太突然了。

    從鋼城回來,他便接到了于麗的通知,說想請他出面組建俱樂部戲劇社。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俱樂部里哪有會唱戲的啊,只有他們夫妻二人,還有一對不是學生的學生。

    現在愛人在鋼城照顧閨女,就只剩他一個,帶著倆學生唱什麼?

    從于麗的手中接過證明材料,是關于批準東風俱樂部組建文藝宣傳戲劇社的。

    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等于麗拐彎抹角地解釋清楚後,他立馬就站不住了。

    想要給鋼城的妻子打電話,又想起外孫女的可愛,一時激動的不知道該怎麼是好了。

    等反應過來,又怕自己的身份,以及這個時候登台唱戲會不會給俱樂部惹來麻煩,他捏著那份材料一宿沒睡著覺。

    等第二天于麗一上班,他早早地便來到了辦公室,請她拿主意。

    該匯報的要匯報,該說明的要說明,于麗听了也很清楚他的顧慮。

    這兩年受傷害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不怪麥小田擔憂,她听了都心揪的慌。

    只是早有李學武的話,她顯得淡定的多,給麥小田講了李學武的話。

    這戲劇社要有正規的手續,要有文藝交流的程序文件,所有戲劇社演員的身份要符合規定。

    于麗轉述了李學武的話,以自己的理解提醒麥小田,既然俱樂部的大門向他們敞開了,那他也要斟酌著選人用人。

    他這樣的問題在俱樂部的面前根本不算事,那些人還敢挑戰強力部門的權威?

    她告訴麥小田,俱樂部管理處是希望由他出面,邀請一些名家加入進來。

    能活到現在的,還能留在京城的,其實已經沒啥事了,最強的風浪已經過去了。

    只要沒有原則問題,通過紅星廠的關系重新登台,想找麻煩也得過紅星廠這一關。

    誰敢來挑戰老大哥的鐵拳?

    唱戲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唱什麼戲。

    李學武提前劃出了樣板戲的範圍,這是要明年才能確定的。

    你覺得紅星廠唱的大戲會出格?

    再一個,在大戲之下,在紅星劇院重點宣傳紅星廠職工抓生產、促學習,這會出格?

    任何組織活動只要在正確的組織領導下,就不會出現問題。

    麥小田正式走馬上任,成為了東風俱樂部戲劇社的社長。

    而佟慧美和金姣姣自然加入了戲劇社。

    吃了一顆寬心丸的麥小田開始列名單,滿四九城的拜訪老友和名家。

    一個一個地談,一個一個地說。

    其實不容易,信任東風俱樂部是一方面,信任紅星廠又是另外一方面。

    最重要的是登台演出,他們都怕了。

    而且,按照東風俱樂部的要求,所有申請加入戲劇社的演員,必須轉關系。

    也就是說,無論以前是什麼單位的,只要想登台,只要想演出,必須轉關系來俱樂部。

    麥小田從于麗這里听到的是,俱樂部會安排他們支援工廠建設,支援農村建設,會去車間勞動,也會去農村勞動。

    當然了,勞動要加雙引號。

    思想合格的要學習,不合格的要改造。

    俱樂部恰恰有這樣的機遇和機會,只需要他們放棄以往的身份和待遇。

    其實他們現在哪有身份和待遇啊。

    麥小田列的名單里,處處透露著謹慎小心,輕易不會給俱樂部惹麻煩。

    這些人要從原單位調走,其實倒也容易,因為沒人拿他們當回事了。

    那有人問了,俱樂部整了這麼多戲子來搞文藝,不怕出事嗎?

    怕啊,這些人又不會在俱樂部集訓排演,都拉到紅星廠去交流學習去。

    必要的時候還要拉到車間里去學習,去紅星村學習……

    要論刷經驗,沒有單位比得上紅星廠更方便的了,要啥有啥。

    “不會賠錢嗎?”

    左杰試了試身上的衣服,回頭對周小白問道︰“一起開五個場子。”

    “怎麼會賠錢!”

    周小白也在給自己挑衣服,一監所剛剛送來的冬衣,里面還有好看的皮衣。

    紅星廠三產工業里有一家皮革廠,原材料主要來源于邊疆和東北,質量很好。

    名字也很好,叫江南皮革廠。

    當然,負責人不叫黃鶴。

    李師傅打的板,模仿了李學武那件飛行皮夾克,穿在身上很是挺人。

    這可不是工作服了,所以得自己花錢。

    “門票一張三毛六,三百人的座位,一場下來就是一百零八。”

    這年月戲劇院的門票就是三毛六,有零有整的,也不知道是誰定的。

    可有了這個標準,所有的劇院就必須遵守,多一分不行,少一分也不行。

    所以,你要去看戲劇,不用問票價幾何,只要拿三毛六就成,先到先得前排座。

    “這還是小劇場呢。”

    周小白試了試皮夾克,怎麼都感覺新鮮。

    她照著鏡子說道︰“城中那家劇院一千三百個座位,一場下來就是四百三十多塊錢。”

    “我自己算計著,每周四場,全下來三千五不到,你說會不會賠錢?”

    她回頭對著左杰問道︰“好看嗎?”

    “不好看——”

    左杰歪著腦袋瞧了瞧,說道︰“肩太寬了,你有點撐不起來。”

    “怎麼說呢,”他用手托著下巴想了想,笑著說道︰“像偷穿爸爸衣服的小女孩。”

    “去你的——”

    周小白瞪了他一眼,嗔道︰“你才偷你爸爸衣服穿呢!”

    “誰沒偷穿過咋地!”

    左杰倒是沒在意這個,試著身上的衣服,嘴里說道︰“回頭你跟我去趟一監所,讓李師傅單給你做一件得了,又多花不了多少錢。”

    “那敢情好了!”

    周小白脫下身上的皮夾克,只穿了一件緊身的白色毛衣。

    她恰似漫不經心地問道︰“听說武哥家里就在李師傅那里訂衣服?”

    “這我還真不知道,”左杰隨口回道︰“我咋可能打听這個。”

    他知道也不會亂說的,尤其是當著周小白的面。

    這話要是傳到李學武的耳朵里,說不定傳成什麼話來了,那他成什麼人了?

    “你提武哥我想起來了,”左杰轉回身,看著她問道︰“怎麼晚飯都沒吃就走了?王政委他們都在呢——”

    “說是有事,剛出差回來。”

    周小白套了自己的棉襖,攏了攏自己的麻花辮。

    她隨口說道︰“這周在鋼城待了五天,這邊一忙活完就回家了。”

    “哦,他問你京城這邊的事了?”

    左杰坐在了箱櫃上,耷拉著小腿,道︰“我還想跟他匯報匯報俱樂部的工作呢。”

    “直接去紅星廠找他唄,”周小白掃了他一眼,道︰“如果著急的話。”

    “你有什麼可著急的?”

    她微微皺眉道︰“最近我怎麼沒見著羅雲呢?鬧別扭了?”

    “你就不能盼著我們點好?”

    左杰看得出她興致缺缺,也許就是從剛剛的話題開始的。

    不過他故作不知,解釋道︰“叫國棟哥叫走了,說是忙不過來了。”

    “前院的甦晴也去了,”他示意了門外,道︰“從這借走了好幾個人。”

    “我看門口四哥也不在。”

    周小白點點頭,從衣架上翻找著合適的衣服,嘴里回道︰“我就說了說。”

    “主要是入冬以後的渠道建設,”她找了一條女士襯衫打量了起來,繼續說道︰“他是不太信任李援朝那些人的。”

    “當然不會信任了——”

    左杰扯了扯嘴角,說道︰“甭說武哥了,就連我都不信任他們。”

    “所以啊,我根本就沒當他們是自己人,”周小白回身,看著左杰說道︰“不過武哥也說了,能用就行唄。”

    這話的淺層含義是︰用不著了就扔。

    左杰倒是沒意外李學武的態度,只是周小白的態度蠻有意思的。

    他眉毛挑了挑,意有所指地問道︰“也包括張海洋和鐘悅民?”

    周小白沒有立即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瞅了他一眼,道了一聲無聊。

    她可從來沒有說過要跟張海洋交往,更沒有答應過鐘悅民什麼承諾。

    只是沒有拒絕和阻止兩人的示好和追求而已。

    難道被人喜歡也是一種錯?

    那她毫不介意錯上加錯。

    他們追求自己,並不耽誤她和李學武的關系。

    什麼關系?

    她現在也說不清楚,李學武養著她呢?

    那確實如此,好像就是這樣。

    每個月一百多塊錢的分紅呢!

    她敢發誓,她已經很努力地花錢了。

    衣食住行,樣樣高標準。

    要是被人追著屁股後頭列清單,堪稱大敗家女孩兒。

    但就是這樣敗家,還是能有存款,你說氣不氣人!

    李援朝在她面前炫耀攢錢買車,還說什麼當她的司機。

    張海洋連李援朝都不如,摩托車都還沒混上呢,也跟著吹牛皮。

    鐘悅民倒是好點,只是他心里想著什麼,誰又能知道了去。

    所以,看著三人像孔雀一樣在她面前翹尾巴,真是好笑又無聊。

    她的分紅花不完,用車隨叫隨到,想用吉普就是羚羊,想用轎車就是伏爾加。

    她不想回家住的原因便是如此,以前騎著自行車回家不覺得什麼。

    可現在,已經坐習慣了汽車的女孩,又怎麼能騎自行車呢。

    所以,不想讓人說閑話的她,寧願住在國際飯店,寧願攢錢買房。

    她爸媽知不知道她現在的狀況?

    應該是有所了解的,但不全面。

    閨女這麼大了,兩口子又都有各自要忙的工作,尤其是這個時期。

    只要閨女清清白白,積極向上,他們倒是不提過分的要求。

    大院里多少給爹媽惹麻煩的孩子,對比下來,已經開始自立生活的周小白算佼佼者了。

    只是兩口子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們的閨女正在過的生活是如此的奢侈。

    當然了,這份生活在一般人眼里算奢侈,在他們的眼里只能算有點過分。

    不過周小白又沒做什麼壞事,有問題早就調查出來了。

    周震南對紅星廠,對閨女在津門的工作,對李學武,早就有過詳細的了解。

    周小白也是知道父親有所了解,所以膽子也大起來,敢跟李學武調皮搗蛋了。

    “武哥身上就穿了一件皮夾克,”她對左杰問道︰“我怎麼沒見過那種款式的?”

    “不是一監所出的,東北穿回來的。”

    左杰解釋道︰“你可能不知道,東北人對皮夾克有一種莫名的追求。”

    “咱們這賣兩百多,他們那賣三百、四百也有人買,要的就是排面!”

    十月下旬,還沒進入十一月份呢,京城就下了一場中雪。

    北風卷著漫天的雪花飛舞,頭頂上的太陽白蒙蒙看不清楚。

    以往京城要降溫也不會這麼的快,下雪多半是要在十一月份的。

    嗯,就是歌里唱的第一場雪。

    降溫提前,降雪提前,說明冬天也提前了。

    都不用等冬至了,冬天已經來了。

    早晨從家里出來的時候,韓建昆特意給車上了防滑鏈,這還是李學武教的呢。

    防滑鏈的原理很簡單,跟五金廠說一聲,很容易就能做出來。

    今年全廠的汽車都配置到了,經過了夏天那起慘案,車隊管理十分的嚴格。

    各種物料一點都不敢耽擱,尤其是小車隊,尤其是領導們乘用車。

    你看外面冷,從進了樓門開始,溫度便撲面而來,這就是軋鋼廠的威力。

    鍋爐車間不停地燒,熱水循環往復,辦公區辦公室里不冷,車間也不那麼冷。

    很怕李學武在辦公室時間久了要上火,今年他辦公室里的綠植有點多。

    窗台上也不知道是誰擺的,一長溜全都是,擺滿了奇花異草。

    辦公桌和書櫃,以及他的小休息室里,也都有綠植充盈綻放。

    他可不是故意擺譜,更不是裝模作樣,那些花草他可從來沒有澆過水。

    有的領導就喜歡在辦公室養幾盆花,捏著個小剪刀 嚓 嚓裝犢子。

    或者拎著個小水壺澆澆水,松松土什麼的,不就是正經事不干,扯犢子嘛。

    暖氣片的溫度很高,人手是不敢輕易往上摸的。

    彭曉力從車間里要了幾個帶掛鉤的鐵盒子掛在了上面,里面時常補水。

    最原始的加濕器誕生了。

    李學武是沒時間擺弄這些玩意兒的,時間進入到十月下旬,工作驟然增多。

    工程那邊室外施工部分已經停了,轉為內部裝修施工部分。

    今年的主要工程,也就是三防工程就在地下,封土回填之後,倒是不耽誤冬季施工,下面干的熱火朝天的。

    部分樓體建築的內部裝修工程開始了。

    比如紅星醫院,預計明年投入使用呢。

    冬天蓋房子不行,但拆房子行啊。

    從周邊兼並的十六家企業,已經完成了十二家的清算重組工作。

    相關的人員調配、機械的布置和處理、相關業務的轉移和分配等等。

    保衛組這邊的工作多,委辦那邊的工作更多。

    十六家工廠,也就意味著有十六個機關單位。

    十六個保衛處、十六個宣傳處、十六個管委辦……

    就不多說,一個處室三十人,乘以十六是多少?

    四百八十人啊,這還是小處室呢!

    這些機關單位里的職工都是干部崗,紅星廠兼並過來的時候就要篩選一遍。

    標準是什麼?

    紅星廠已經開展了幾個月的人事變革,就是篩選標準。

    合適的直接調入對應的部門,不合適的下放基層鍛煉,或者直接編入缺口。

    還就多虧了今年年中開始的機關人事變革工作,不然這三千人怎麼安排啊?

    都是干部崗,充盈進來,人浮于事,紅星廠不得吃棗藥丸啊。

    紅星廠組建了幾批次的技改小組和供應鏈服務小組。

    主要是從生產管理處和技術處挑人,其他處室也有人員抽調過去。

    這部分人分別組成了一個個的工作組,分赴全國各技改單位進行支援。

    這些單位是參加了今年的供應鏈大會,有感于汽車工業的變革來臨,所以進行的內部變革,需要紅星廠的支持。

    當然,支持不是免費的,技改隊伍的組建給人事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空間。

    紅星廠早前的機關辦公室格局是老中青三代,每年走幾個,來幾個,一直都是這樣。

    這一次機關人事變革,對辦公機制變革的推動力是巨大的。

    很明顯的,科室內部老人走了大半,多是下去擔任副科長或者骨干。

    青年走了大半,多是去關鍵部門擔任副科長,或者骨干。

    年輕人下放最少,多是上調或者平調,充任到關鍵崗位上。

    等十六家企業的干部們過來以後,便對紅星廠的機關干部年齡有了新的認識。

    歲數大的特別少,多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工作執行力特別的高效。

    自然而然的,能調入機關的,也是中年干部和青年骨干。

    干部年輕化的工作悄然推動,高質量篩查和各方干部的調入、任用,徹底打破了紅星廠原有的人事生態格局。

    今天還是老關系呢,明天就是新面孔了。

    從七月份開始,陸續完成培訓的干部紛紛到崗。

    尤其是最後的幾個月,兼並工作已成大勢,順水推舟,自然事半功倍。

    紅星廠機關科室里,幾乎每周都有新人來報到,全廠上下所有部門都面臨著人事調整,主要負責人沒動,但副職多了。

    沒到年底呢,部門負責人基本上不會動,除非是特別情況。

    增添副職,或者調動副職,這是很正常的情況。

    紅星廠要在軋鋼廠執行兩套班子的陣容,方便兩年後分割給京城工業。

    這是早就談好的,現在的軋鋼廠工業機械和設備,會轉給京城工業。

    當然也包括一整套的管理班子,以及一整套的職工和管理體系。

    所以,現在的車間已經開始實施三班倒工作制了,其中的一半班工人就是為京城工業準備的。

    對應的,即便開展了人事變革,但紅星廠機關單位在今年下半年快速地膨脹了起來。

    如果原本一個處室有三十人,那現在基本上在八十人左右,甚至更多。

    連保衛處都多了六百多人,可見這一次大規模的工業兼並,是多麼的瘋狂。

    紅星廠真正做到了一口吃個胖子,就是吃得太猛了,差點特麼噎死。

    從進入九月份開始,谷維潔的脾氣就暴躁了起來,連帶著的,組織和人事部門的脾氣也火大了起來。

    甚至都有人听見谷副主任在李主任辦公室罵人,罵誰不知道,反正吵起來了。

    這個時候,沒有人敢跟谷副主任,和組織人事部門頂著來,因為壓力過大的他們真敢下狠手的。

    工作量太大了,這還是在從六月份開始,不斷吸納和提前擴充人事部門人手的情況下,還要這麼艱難地應對人事工作。

    調查、考核、篩選、談話……所有的工作都需要他們來完成。

    就是這種壓力下,保衛組的紀監監察部門還天天上門盯著,抽查和調查。

    但凡有違規情況,紀監才是最不講情面的。

    今年來的干部多,下去的干部也多。

    都說安全監察是保衛組的小泰迪,那紀監監察就是保衛組的大狼狗。

    這些人逮著線索往死了咬,誰求情都沒有用,尤其是在干部過剩的背景下。

    不過機關人員膨脹是紅星廠希望看到的,也是必須的一個過程。

    不可能指望由原來管理一萬多人的機關來管理九萬多人。

    現在工程那邊  地搬機器、賣機器、拆廠房、改造廠房。

    工人和干部就要紅星廠這邊接收安置。

    由教育管理處組織的各種培訓班,各種思想教育班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開班了。

    只要是沒有特殊情況的,所有兼並來的干部都要參加培訓。

    如果有需要了,干部很有可能正在上課呢,就被叫出去上崗了。

    外界都在等著看紅星廠的笑話呢。

    按照一個月兼並三個廠的規模,都在等著看紅星廠什麼時候被撐死。

    幸好,紅星廠有著萬全的準備。

    一線職工幾乎沒怎麼耽誤工期,從原來的工廠調到紅星廠來報到,參加三天的培訓,然後試崗、調崗,最後到定崗。

    可能十天,也有可能是七天,就在他們學習和試崗的時候,原廠區的機械設備就被淘汰或者挪到現有的三產工業區了。

    如果原廠機械設備淘汰率特別高,很有可能那邊停工,這邊開工,中間耽誤不了三天,還是學習和適應新機械的時間。

    擁有了奉城一機廠的紅星廠,對工業建設和設備供應,以及生產調整,是有絕對自信心的。

    這一次兼並十六家企業,京城工業可能甩掉包袱,感覺賺到了。

    但紅星廠接收工人,接收干部,組建三產工業,也沒有虧。

    原本的十六家企業,機械設備、汽車卡車、工程機械等等,只要不符合紅星廠生產工作管理規範的,通通都賣掉。

    與亮馬河工業區相鄰的企業開始了淘寶的工作。

    紛紛從這里就近購買二手機械等資產。

    這些資產處置所得資金與紅星廠新建廠區、添置新機械相比相差並不是很懸殊,即便看數字老李都要用腦袋撞牆了。

    要知道,十六家企業是有很多重疊或者相通業務的。

    真正地整合下來,三產工業那邊新建的企業只有五個廠。

    十六個廠壓縮整合成為五個廠,還是三產工業的大車間管理模式,你說虧能虧多少?

    有人問了,十六個廠多少工人,五個廠多少工人,多出來的工人怎麼安置呢?

    什麼多出來的工人?哪多了?

    紅星廠所有分廠,除了產品有限制的,比如汽車工業等等,其他都開始了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工人不多了。

    倒是工程隊那邊,人員的年齡結構又明顯上升了幾歲。

    普遍的四五十歲的工人,即將退休的,工作精力和能力跟不上新的生產形勢了,只能以體力勞動的形式繼續為工廠做貢獻。

    是不是覺得紅星廠的工人結構管理有問題,為什麼九萬人的工廠,有將近一萬人的工程隊?

    你是沒見著三千人的工程,兩千五百人的工程隊。

    這年月,什麼工程最重要?

    三防工程,所有單位都要搞,在不影響正常生產的情況下必須搞。

    可你想想,能不影響正常生產嗎?

    紅星廠做的恰當好處,既滿足了三防工程的建設需要,又完成了整體的人事變革和調整。

    工人消化掉了,干部呢?

    干部更好消化,人多了,機關需要的人也就多了。

    紅星廠機關是準備了兩套班子嗎?

    是,也不完全是,具體來說,應該是三套班子。

    一套是給京城工業的,未來領導和管理分割出去的京城市軋鋼廠。

    一套是給紅星集團的,未來領導和管理遷移鋼城的新建軋鋼廠。

    另一套是給誰的?

    是從這些干部里優中選優,挑選出來充任至即將成立好紅星鋼鐵集團機關的。

    而且,紅星廠陸陸續續要成立專業廠和分公司,各單位還要組建小機關。

    所以,現在人多了不用怕,正適合紅星廠培養新的干部隊伍。

    “你們報社添了多少人?”

    李學武翻看著手里的刊物建設規劃書,隨口問了這麼一句。

    受他的影響,紅星廠機關干部在做工作時,都養成了寫規劃書的習慣。

    打申請報告,你要有這東西,也省的領導問你答不上來了。

    “六十五人,李副主任”廠報負責人柴春連坐在辦公桌對面,謹慎地回答道︰“听說年底前還會有二十幾人調過來。”

    “嗯,人多力量大嘛——”

    李學武沒在意地說道︰“要做好團結工作啊。”

    “你們報社可跟文宣隊一樣了,光進不出。”

    “是,我知道了!”柴春連很是認真地保證道︰“下來我一定傳達您的意見,做好同志們的工作。”

    “怎麼做?有想法嗎?”

    李學武突然就問了這麼一句,有點沒按常理出牌。

    柴春連確實愣了一下,剛剛的回答只是順嘴答音,大家都這麼說的。

    只是他管理著報社,早有機敏的心。

    愣過一秒後,他講了兩句套話,見李學武沒再瞅他,知道領導是不滿意的。

    所幸,有了這會兒緩沖,他腦子里有了具體的工作方案。

    說了兩個比較有建設性的,李學武卻已經看完了規劃書,打斷了他的匯報。

    “什麼是團結?怎麼講團結?”

    他敲了敲自己的腦袋,說道︰“思想,要緊繃成一根弦,這就是團結。”

    “你們這有現成的工作和事業,用得著扯七扯八的說那麼多嗎?”

    李學武拍了拍手邊的文件,道︰“既然領導已經幫你們協調好了,下一步該怎麼做,這上面也寫清楚了。”

    “把工作的目的和計劃跟同志們講清楚,講明白,他們自然就團結起來了。”

    “是,謝謝李副主任。”

    柴春連認真地點點頭,試探著問道︰“那這份規劃書……”

    這已經是他們報社改了三次的報告了,他真怕李學武再否了他們的意見。

    “聯合了七家兄弟單位,合力辦一份報紙,你應該知道這份影響力有多大。”

    李學武看著他說道︰“我知道你們的壓力很大,但這是干事業呢,心態更重要啊,同志。”

    “是,抱歉啊領導,我有點心急了,”柴春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道︰“下來我們一定把規劃做詳細,做到位。”

    “這只是給領導看的,”李學武按住了手里的規劃書,說道︰“你總得讓他們知道你們想怎麼干,干什麼,對不對?”

    “搞報社,搞出版社,廠領導對你們的工作是給予了厚望的。”

    他點了點頭,長出一口氣,說道︰“這個項目從去年就提出來了,直到今天才落地,實屬不易,你們多珍惜吧。”

    “明白!”

    柴春連很是鄭重地站起身說道︰“我們一定做好這份報紙,做好出版社。”

    以紅星廠廠報為基礎,聯合化工廠、玻璃廠、京城二汽、京城二機械等兄弟單位廠報社,共同組建聯合報社和出版社。

    報紙的名字已經定下來了,叫《聯合工業報》,報社的的名字叫聯合工業日報社,對應的便是出版社。

    在生態工業區辦公區,報社大樓的地基已經打完了,只等著明年建設施工了。

    紅星廠做項目,做宣傳,都是帶著目標和目的性的。

    用老李的話來說,砸錢也得砸出動靜來。

    有大樓擺在那,聯合工業報未來會越來越多地吸引兄弟單位加入進來。

    就像現在的聯合儲蓄銀行,已經打通了所有聯合單位和三產單位的公戶壁壘。

    幾方合作的項目和工程、各單位公戶賬戶、資金往來賬戶等等,都委托給了聯合儲蓄銀行來管理。

    紅星廠改變了計劃經濟生產模式下的資金管理制度,消除了三角債的隱患。

    這一優點不用贅敘,所有的單位都能看得出來。

    把錢存進聯合儲蓄銀行,實現計劃生產賬款對接,少了工業部的轉賬管理。

    從原材料單位,一直到應用單位,一條龍服務,徹底打破了壞賬的風險。

    這些單位的入駐,帶動了產業鏈條上的其他企業在聯合儲蓄銀行開戶。

    這就是當初紅星廠在規劃聯合儲蓄銀行時想要達成的目的。

    聯合儲蓄銀行不僅僅是配合貿易管理中心做金融服務的渠道,更是吸引其他企業靠近紅星廠的利器。

    聯合工業報也是這樣的作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四合院之飲食男女》,方便以後閱讀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16章 聯合工業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第616章 聯合工業報並對四合院之飲食男女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