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市里的溝通在李懷德的授意下陷入了僵局,所有渠道均被隔離。
市里好像也了解到了軋鋼廠的態度和信心,沒再安排任何人來廠協調或者溝通。
一汪湖水在濺起波瀾過後好像陷入了以往的平靜,但越是平靜越代表著暴風雨的猛烈。
觀望這場對立的所有人都表現得很是小心翼翼,就算是打探情況,也都是私下里請客吃飯。
軋鋼廠的幾位領導好像在謀劃著什麼,準備著什麼,一個個的顯得神神秘秘,深居簡出。
除了上個月已經敲定好的津門之行外,沒再安排其他外出行程。
四月三號,周四,李學武會議室出來,剛要往樓下走,便被薛直夫給叫住了。
“李副主任,先等一下”
薛直夫給他招了招手,又跟身邊的秘書說了兩句,這才走過來拍了拍他的胳膊示意道︰“說點事情”。
兩人走了幾步進了他的辦公室,這才說道︰“剛剛鎮南同志來電話,說是有工程上的問題需要匯報”。
擺擺手,示意李學武往沙發那邊先坐,他親自動手泡了熱茶。
“我這里的茶葉你是知道的,禮尚往來,純屬是個面子工程”
端著兩杯茶,一杯放在了李學武的面前,一杯放在了旁邊。
回過身拿了辦公桌上的茶杯又續了熱水,道︰“其實我有跟我那同學說,不必每年都惦記著我”。
“可盛情難卻,人家郵寄來了”
薛直夫端著茶杯坐在了沙發上,搖頭苦笑道︰“有的時候我也困惑,不知道該回贈些什麼?”
“貴了,不合適,賤了,傷感情,既不能落了俗套,又要突出文雅和心意,還得具有本土特色”。
他攤手看向李學武問道︰“你說,咱們京城有什麼土特產?”
“那可多了,最有名的土特產嘛,我想想啊”
李學武疊著腿故作思索地晃了晃腦袋,隨後在薛直夫端著茶杯啞然失笑的表情下點了點手指道︰“知道了,干部啊,京城就干部多!”
“您也甭想著給您朋友送啥了”
他擺了擺手道︰“瞧著咱們京城哪里的干部富裕了,送他十幾二十個的,甭往回找了”。
“嗤——哈哈哈!”
薛直夫也是被李學武給逗笑了,端著的茶杯差點撒了。
喝是喝不得了,他撂下茶杯點了點李學武說道︰“你呀,語不驚人死不休,總能一句話把問題點透!”
“您說笑了,我哪听懂您說啥了,咱們是在聊土特產的事吧?”
李學武笑著眨了眨眼楮,道︰“我倒是有些發小在搞這個,您要是真為難了,我介紹您認識”。
他將面前的茶杯挪了挪,說道︰“太嘎�W畝 韝悴煥矗 木呔┌翹厴 木 悅揮形侍狻薄 br />
“你瞅瞅,我就說這件事跟你說絕對是沒有問題的,準有主意!”
眼角余光瞥見門口有人影晃動,他很巧妙地把這個話題打了個結。
咚咚——
後勤組負責工程業務的郎鎮南從門口敲了門進來,微笑著點頭招呼道︰“薛副主任,李副主任”。
“哦,鎮南啊,來,正要說你的事呢”薛直夫招了招手示意擺著茶杯的位置道︰“工程上的問題是吧?”
“是,今早剛剛開會整理出來的,想跟您匯報一下”
郎鎮南坐在了位置上,同李學武點點頭,又對著薛直夫匯報道︰“31號接廠辦通知,工程管理指揮中心下屬京城區域投建項目全線停工”。
“截止今天是第四天,因停工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17萬元”
他將一份文件報告遞給了薛直夫說道︰“按照指揮中心估計,停工時間每超過一天,各部分損失將會成倍的增長”。
“領導,工程這邊不太了解目前廠里對于項目以及與市里之間的溝通情況,所以……”
“你想問確切的復工時間是吧?”薛直夫將手里的報告翻了翻,遞給了對面的李學武,道︰“我能告訴你的是我也不知道,我也在等”。
他看著郎鎮南,示意了李學武的方向道︰“要看負責這項業務的同志們能把問題如何穩妥又盡快地處理掉,甚至是一勞永逸”。
“那……”
郎鎮南知道了領導的意思,試探著看向李學武詢問道︰“李副主任這邊能不能給我們透露個具體的時間點,也方便我們安排接下來的工程”。
“嗯——工程計劃是吧”
李學武撓了撓臉上的疤,仔細看了一下手里的文件,羅列的很是詳實,看樣子郎鎮南是做了功課的。
他將文件放在了右手邊,微微皺眉想了想,說道︰“確切的時間還真不好給你答復,但你們要做長期停工的心理準備”。
“听我說完——”
就在听了他的話臉色大變的郎鎮南要開口的時候,他又打斷道︰“讓你們有準備不一定就要停那麼久”。
李學武點了點自己的腦袋提醒他道︰“你好好想一想,問題的根源並不在工程和填河造地這件事本身”。
“我不太理解,為什麼要以工程建設作為籌碼進行博弈或者談判?”
郎鎮南皺眉道︰“工地上的人工、材料、機械等等,每多耽誤一天,都是有時間成本的”。
“听我說,這些我都知道”
李學武抬手按了按,講到︰“正因為博弈廝殺到了最關鍵的階段,所以你們工程才會受影響”。
“薛副主任應該清楚,李主任也不想這樣的,他比誰都著急,他想明天工人新村和總部大樓就能建成”。
“但是,這可能嗎?”
李學武微微搖頭道︰“有些人不會給咱們這個時間的,更不會給咱們這個空間”。
他手指點了點那份報告道︰“人家卡的就是咱們邁開步子的這段時間,要掐住咱們的命脈”。
“17萬的損失很嚴重,夠聯合貿易辛辛苦苦好長時間了,相信我”
李學武看著他說道︰“我,薛副主任,李主任,都很心痛”。
“是啊——”
薛直夫微微搖頭嘆氣道︰“這都是咱們的血汗錢啊,辛苦一大年,好不容易攢倆錢,想著收拾收拾房子娶個媳婦吧,結果呢?”
他攤了攤手道︰“人家說這房子能蓋,媳婦是他的!”
“所以,這個時候了,不要在乎17萬,還是71萬了”
李學武認真地看著郎鎮南說道︰“哪怕是710萬,這場仗咱們都得打下去,不能輸,也輸不起”。
“多多安撫吧,協調一下下面”
薛直夫很是冷靜且坦然地面對郎鎮南給出經濟損失報告。
可以說這份報告出來的已經晚了,沒有意義了,因為李懷德根本不想看著,必須下命令。
但話又分怎麼說,這份報告其實來早了,應該等談判的時候拿出來。
李學武為什麼把那份報告按在了手底下,他就是在想,三天17萬,三十天是多少?
軋鋼廠今天的項目多,任務重,但重點建設項目都在鋼城,不怕拖下去。
哪怕是工人新村項目,這也是個三年期的大項目,少一個月工期又如何,大不了晚一年晉級,晚一年實現集團化。
這枚雞蛋怕是碎了,也得磕一磕市里的硬骨頭,殺一殺那些邪門歪道,歪風邪氣。
甭說老李要冒火,就是李學武也是受夠了這份氣了。
前期搞了幾個工作組下來把大學習活動弄了個亂七八糟。
後來搞什麼破產工廠兼並和重組,要從軋鋼廠這個進步的身上帶動一下後進,著實是讓人不舒服。
現在呢,軋鋼廠的發展規劃與市里的預期沒法同步,就來生搬硬拽那一套,也不知道誰教給他們的。
郎鎮南有些意外地看了看滿臉嚴肅的李學武,以及微微皺眉的薛直夫,問道︰“有談和的可能嗎?”
李學武看向對面的薛直夫,見他望著自己,便冷呵了一聲,道︰“戰爭可以由對方喊開始,但不能慣著他們喊結束,這件事暫時沒完”。
“談和的基礎是平等互信,只要對方不拿出個準確的態度來”
他微微搖了搖頭道︰“紅星集團還真有可能花落其他省”。
說完這一句,李學武挑了挑眉毛,轉頭看向郎鎮南笑著說道︰“听說您老家是陝省的?”
見郎鎮南皺眉看向自己,李學武微微仰頭道︰“有沒有考慮過回到家鄉工作,距離老家近了很多”。
他擺了擺手,對著薛直夫玩笑道︰“昨晚請鄺玉生吃飯的就是陝省的住京辦副主任,給他詳細介紹了陝北的好江南,這里的山花紅艷艷”。
“呵呵呵——他們倒撿著了!”
薛直夫輕笑著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熱茶,道︰“真要去陝省,我都無所謂,正好見識一下十三朝古都的氣度和風貌”。
“郎副組長似乎是不大願意回家鄉啊?”
李學武看向另一邊調侃道︰“是家鄉的水不美了,還是人不美了?”
郎鎮南深吸了一口氣,微微搖頭道︰“無顏見父老,怎敢還家鄉”。
他也是急上火的,端起茶杯猛地灌了一口道︰“我爹還跟我說呢,再種幾年地,等走不動了,就來京城投奔我”。
“好家伙!沒等我爹來呢,改成我投奔我爹了!”
“哈哈哈——!”
——
“幾個意思?這是來找我的?”
李學武回到保衛樓,剛上了三樓便看見自己辦公室門口站著些人。
他走近了,對著迎上來的彭曉力好奇地問道︰“哪個單位的?”
“您就是李處長吧!咱們可是老鄉啊!”
還沒等彭曉力做介紹呢,一個面容略顯文弱,但語氣卻很粗狂的瘦高男人走了過來,很是熱情地握住了他的手。
“哎呀,以前不知道李處長老家是東北人,現在才認識,實在是遺憾啊!”
“老鄉?東北的?”李學武滿臉詫異地挑了挑眉毛,好笑地看了幾人問道︰“東北哪兒過來的?”
“我們是奉城的,受主管工業的陸副主任委托來拜訪您”
來人很懂時宜地松開了他的手,自我介紹道︰“我姓胡,遼省住京辦的副主任,貿然來訪,希望您不要介意啊”。
“嗯——來的都是客,沒關系”
李學武咧著嘴笑了笑,打量了幾人道︰“以前都是我跟人家攀關系,見面道老鄉,這還是頭一次被人家叫老鄉的啊!”
他這話里或輕或重地帶了調侃的意味,也點出了對方的小心思。
自己特麼在哪生人他可能不知道,但母親和父親能不知道?
老太太才是東北生人呢,到了李順那一輩都沒有在東北生的了。
你要硬說李學武是東北人,可能就是嘴里那股子大碴子兒明顯了。
畢竟這都是老太太教的,李家幾個孩子就屬李學武的口音重。
李學文是老師,得說標準普通話,李學才歲數小,沒受多少影響。
還就是李學武調皮搗蛋,喜歡說這一嘴,今天就讓東北人找上門來要賬了,讓你說,還錢!
“走吧,老鄉們,進屋說”
李學武沒太在意對方的攀關系,人之常情,笑著請了他們進屋。
這一伙有男有女四個人,手里還拎著東西,真像走親戚似的。
能直接找到他辦公室來,還打听到他是東北混血,說明對方是有些門道的,但這門路也不多。
“諸位都甭客氣,你們當我是老鄉,我也就當你們是老鄉了”
李學武笑著招呼他們在沙發上落座,由著彭曉力去泡茶。
出門在外,伸手不打笑臉人。
更何況人家來也是公事,自己以前也這樣,互相理解,別為難。
“听見您這句話啊,我這心里算是落了地兒了,哈哈”
胡副主任笑呵呵地看著李學武說道︰“剛來的時候還有些忐忑啊,畢竟未曾謀面,貿然登門,啊?哈哈”
“多心了,您說我是東北人,其實也對,我的心有一半都在東北呢”
李學武笑著喝了一口茶,解釋道︰“我二叔在吉城林業工作,我們廠幾個分廠都在遼省,于公于私說我是東北人都沒錯”。
“哎呀,還是您敞亮啊”
胡副主任笑著贊了一句道︰“剛剛您提到紅星廠的幾個分廠”
他抬手示意了身邊的兩人介紹道︰“這位是鋼城工業的高大海主任,這位是營城工業的趙二山主任”。
“哎呦,這是父母官了!”
李學武笑著起身又與兩人握了握手,點頭道︰“我去過營城和鋼城很多次了,遺憾的是沒有接觸過地方業務”。
“您太客氣了,以前沒見著,說明咱們的緣分未到呢”
鋼城來的高大海笑著說道︰“現在見著了,就說明緣分已經有了”。
“我們這次來是特意感謝紅星軋鋼廠為遼省,為鋼城和營城,以及更多城市所做出的貢獻”。
胡副主任誠懇地說道︰“以煉鋼廠為核心,貴廠打造的五金、冶金、電子等工業區著實是給鋼城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
“是這樣的,胡主任說的是”
高大海接過話茬道︰“紅星廠創辦的小五金工業給本地企業帶來了重工業發展的新思路,這一點毋庸置疑,我們的企業是要向紅星廠學習的”。
“尤其是新軋鋼廠的項目落定”
他看了胡副主任一眼,又對著李學武講道︰“听見這個消息,市里的領導都很高興”。
“陸副主任知道我要來拜訪您,特別叮囑我要感謝紅星軋鋼廠的同志們支持和信任”。
“關于這件事,其實不用客氣”
李學武抬手示意道︰“咱們算是雙向奔赴,鋼城有著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優越的資源優勢,那我們的選擇也是帶著趨向性的”。
“再一個,紅星軋鋼廠在投資鋼城項目上是帶著落地生根的目的,是要扎根東北,立足鋼城,打造集成化生產基地的目的”。
他比劃了自己和對方,說道︰“咱們之間是合作共贏的關系,軋鋼廠在給自己給組織創造效益的同時,也要給地方帶來實惠,這是必然的”。
“哎呀,听您這麼說,我這心里就豁亮了啊——”
高大海笑著說道︰“我跟煉鋼董主任我們經常一起,我是跟他談過鋼城關于紅星廠落地的意見和態度”。
“關于這一點,我們市里的領導意見和態度是一致的,那就是全力支持紅星廠工業落地,全面維護紅星廠在鋼城投建投產過程中的利益”。
他看向胡副主任講道︰“這件事陸副主任也是做過明確要求的”。
“確實是這樣,會議上有過討論的,意見很一致,幫助軋鋼廠落地”
胡副主任笑著點頭道︰“包括去年軋鋼廠突然與營城談收購造船廠的事,陸副主任是有過交代的”。
他示意了營城主管工業的趙二山說道︰“當時領導的話是肉再怎麼炖,也是爛在鍋里的,對吧?”
“是,胡副主任,領導的意思是既然營城的步子慢了,倒不如交給軋鋼廠快點走”
趙二山笑著介紹道︰“本來我們市里的領導還是有些顧慮的,怕營城造船廠資產流失,怕就業問題緊張等等,還是陸副主任做的工作”。
“當時我記得,陸副主任說的是賤賣造船廠,可造船廠還屬于營城,不賣造船廠,營城要晚很多年才能有造船廠”。
胡副主任看著幾人講道︰“你看看現在的造船廠,上次我去轉了轉,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听說從意大利引進的生產項目,從國外多方引進的生產設備和造船技術,是這樣吧?”
他對著李學武問了一句,見李學武點頭,便繼續說道︰“營城的周主任跟我講,造船廠從當地招錄了三千人進廠,解決了他們人事就業的一大塊難題啊”。
“這是什麼?這就是心誠則靈”
胡副主任認真地說道︰“我們今天來拜訪您,就是代表營城和鋼城把這句感謝送到軋鋼廠的”。
“您太客氣了,本就是合作共贏的項目,對我們,對當地產生好的影響是咱們共同的目標”
李學武抬手示意了窗外講道︰“您剛剛有講到三千人的招錄指標這件事我是知道的,因為這件事就是我協調批準的”。
在幾人微微驚訝,但隨即欣喜的目光中,李學武繼續說道︰“軋鋼廠從去年開始經歷了變革和發展”。
“在對工人的管理和福利待遇上給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在生產和經營上也提出了符合新時代的目標”。
“新時代,新時期,工業化生產日趨完善,對地方人文、經濟、醫療等等逐漸產生依賴、合作和影響”。
“這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是企業與地方發展融合的過程”
李學武看向幾人講道︰“在去年,由李懷德主任主持修訂的軋鋼廠三年計劃五年規劃中,重新定義了生產和生態之間的和諧共存關系”。
胡可等人略感意外和困惑,不知道李學武提出的生產和生態之間是個什麼樣的關系。
李學武主動給對方普及了軋鋼廠關于以生產為主體,人與工廠,與自然生態系統和諧共存的理念。
這一項理念的提出,直接讓今天的談話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畢竟胡可等人也是听過企業里有吹牛嗶厲害的,但今天遇到的這個算是把牛嗶吹出了新花樣。
你們吹自己工廠思想教育搞的好,他們吹噓自己工廠生產管理抓的好,還有吹自己工廠產品質量好的。
哎!但你听過有工廠提出要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前提下,打造以人為本、科技創新、集成化生產工業區的概念嗎?
今天他們算是開了眼了!
思想教育年年抓,沒新意,生產管理是本分,沒意思,產品質量是責任,必須管,但生態和諧真沒人提出來過,這個嗶裝大了!
李學武叫彭曉力從櫃子里找來了紅星軋鋼廠關于在亮馬河打造生態工業區的規劃圖紙。
當圖紙被展開標定在展板上,由李學武坐在沙發上比劃著給幾人介紹的時候,這幾人已經听呆了。
這完全不是他們腦子里想的那種工廠和宿舍或者住宅建在一起,廠區建幾處公園,工人住宅區建幾處公園和配套那麼簡單的事。
簡單的一個熱力水循環系統就把他們震驚的無以復加。
軋鋼廠擁有豐富的熱力資源,但基本都浪費在了冷卻池里。
但在新工業區的設計中,雖然軋鋼廠不在規劃中了,但聯合三產和工業都還有熱力需要。
所以在滿足工業生產的同時,熱力系統貫穿所有區內建築供暖需要的同時,還能保證廠區生態綠植的供暖和保溫。
主干道冬季自融雪、冬季溫室實驗、室內四季花園、熱水洗浴、標志景觀的打造等等。
這一套熱力水循環系統完全摒棄了傳統的冷卻池,而是選擇與亮馬河科學合理地結合在一起。
光是看圖紙听李學武講得再細致,四人也是頭腦發蒙,眼楮發亮。
發蒙不是因為听不懂,而是听得太多,想的太多,完全裝不下了。
眼楮發亮是從這個工程規劃中看出了軋鋼廠的投資巨大。
如果,胡可咽了咽唾沫,在內心激動地想到,如果能把紅星廠爭取到奉城,是不是這筆投資就會落地奉城?
企業的生產回報暫且不論,光是說三年和五年的投建回報,這能給奉城勞動力市場帶來多大的機遇啊。
上千萬的投資砸下來,持續建設三年,完善五年,至少能有五千萬的總投資,這還不包括對鋼城和營城的生產投資。
“李副主任,這……這麼大的項目,軋鋼廠的資金壓力不大嗎?”
“當然大,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甚至都不應該這麼規劃”
李學武捏著手里的鋼筆無奈地笑了笑,在喝了一口茶過後,看著幾人詫異的目光解釋道︰“敢這麼想,敢這麼造,完全是軋鋼廠走了狗屎運”。
“我們啊,在對外貿易上不知怎麼的就打開了市場,不僅僅是小五金,電子和船舶”
李學武一副凡爾賽的表情道︰“現在連 工和汽車工業都開始得到了大筆的訂單”。
“軋鋼廠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將實現八千萬元的利潤收入,不把錢花在刀把……刀刃上就是虧了啊”。
趙二山和高大海目瞪口呆地看向胡可副主任,想問問這是真的?
胡可常住京城,對軋鋼廠的調查是很充分的,這會兒隱蔽地點點頭,但還是對這個李學武給出的具體數字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