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李學武的目標是鋼城!
這是谷維潔沒想到的,董文學這個執行者也是沒想到。
董文學的手在扶手上輕輕磕了磕,看向谷維潔說道︰“這個目標和發展方向我還真是第一次听他說起”。
谷維潔笑著點了點頭道︰“我知道,因為這個目標可能是三年後,或者六年後的”。
“呵呵~不至于~”
董文學听懂了谷維潔話里的意味深長,不由得輕笑擺手道︰“他是善于思考和發展規劃的,不過就是性格謹慎了些”。
這是在回應谷維潔的話,也給李學武的這種“藏私”做了謹慎性說明。
李學武面對谷維潔的目光無所謂地聳了聳肩膀,沒在乎她的話,繼續說道︰“現在能確定的,如果發動機研發完成,整個汽車工業設計沒有大的問題後,就會落戶鋼城煉鋼廠”。
“不僅僅是煉鋼廠更適合擴展工業發展,更因為正治、地緣、人員和配套產業等因素”
李學武並沒有做詳細的解釋說明,僅僅就某個方向做介紹道︰“單說配套產業,有些零部件是沒必要咱們自己生產的,就可以跟吉城一七廠訂,回來後完成組裝就可以了”。
在隨後的介紹里,李學武也是主要介紹了當前汽車的發展需要和工業制造能力的匹配度,獲得了幾人一致性的認可。
谷維潔在李學武講述結束後點了人員的因素,讓他做個介紹。
李學武笑了笑,說道︰“一個造車廠可以提供至少五千個崗位,要是從軋鋼廠工人一級子弟中調走五千人,您說會怎麼樣?”
谷維潔心里早有準備,可當李學武把這個話說出來後還是忍不住的驚訝。
這不就是矛盾轉移嘛,也叫生產轉移,本身臃腫的軋鋼廠如果抽走五千人,帶動的就是上萬人的遷徙。
軋鋼廠完成瘦身後,再轉身升級,還不是輕松很多?
“所以你說的造船、造武器、造工具、造生產物資等等……”
“確實是這樣的”
李學武點頭道︰“軋鋼廠本身有煉鋼廠,可以完成工業生產的所有流程,造車和造船都是一樣的”。
這話卻是讓在場的所有人思考了起來,要是照李學武這麼說,造自行車也是一樣的嘍?
只是現在李學武不說造自行車,而是直接奔著汽車和船舶去的,恐怕還另有目的。
“是聯合貿易嗎?”
韓殊微微眯著眼楮看向李學武問道︰“文學說過,你們廠的貿易項目做的很好,煉鋼廠也在配合”。
“是,呵呵~”
李學武看了韓殊一眼,隨後說道︰“陸上交通發展是有制約的,可海上沒有,河運也寬松些”。
後世冀省很多的產品都是用千噸船走河道運往小鬼子那邊去的,方便的很。
李學武並沒有在這個項目細說,那就說明這部份內容是配合貿易項目做的準備了,也就是跟李懷德有關系的內容。
這可真是一環扣一環啊,所有的項目都是環環相扣,連接在一起的,不會出現產無所用的情況。
為什麼說沒奔著自行車去,眾人也想到了,軋鋼廠這麼大的體量進行轉型,小廠子恐怕接不住。
一台自行車能用多少鋼鐵,能存多少工人,說出來建出來也是沒意思。
鋼鐵發展的這麼迅速,自行車發展的更快,自行車保有量也在持續增加,比鋼鐵業飽和的都快,不算是個好方向。
汽車和造船就不一樣了,真正的黃金產業了。
至于其他的造武器、造工具、造生產物資等等,李學武不說,那也是有後路的。
谷維潔有些羨慕地看向董文學,一個是羨慕他有這麼厲害的學生,另一個羨慕的是李學武能為董文學做這麼多準備。
她所說的三年和六年,真正的意思不就是這些東西在董文學的任上,在李學武的未來中會實現嘛。
實現了,也就成為兩人不斷進步的階梯了。
董文學六年,李學武六年,十幾年的發展,屋里眾人都忍不住的有些激動。
這是要在軋鋼廠的基礎上再造一個大廠嗯,比軋鋼廠本身還要大,人數還要多,生產產品還要豐富的集合體。
那到時候軋鋼廠的地位就會從主干變成附屬了,董文學和李學武也從配角變成主角了。
什麼叫移花接木,扭轉乾坤啊,這可真是一步大棋啊。
可李學武為什麼要在這里說出來,還是說給她听?
原因很簡單,董文學和李學武想要把這些產業一個個地安在鋼城,就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幫助。
中層管理干部中,李學武已經有人支持了,技術處和生產管理處現在就是李學武的急先鋒。
而決策層就等她的意見呢,無論誰是廠長,一個副廠長,兩個副書記的一致性意見都是至關重要的。
什麼叫出得去,回得來?
相關產業的投資出得去,成本和盈利回得來。
軋鋼廠的工人壓力出得去,生產效益回得來。
軋鋼廠的內部矛盾出得去,發展前景回得來。
董文學這一系的干部出得去,帶著成績回得來。
李學武未來要下的這盤棋很大,可以邀請很多人一起玩,一起獲利。
就像當初的聯合企業一樣,只要不像景玉農和楊鳳山那樣的死抱著不松手,李學武一定能在鋼城布個大局。
綜合性制造業基地,配套完整的貿易和銷售體系,有水陸兩系交通運輸工具,只要產品合格,就不愁賣不出去。
軋鋼廠誰當家?
現在看不真,別著急,幾年後再看。
董文學也正在想這位學生的話,當初看到發展目標上建議他跟地方溝通,兼並出海口的造船廠和貨運碼頭時,他的想法是李學武瘋了。
太子河出海口有造船廠,也有貨運碼頭,但那都是“株式會社”時期留下的了,真要以煉鋼廠的名義去兼並也是簡單,地方恨不得煉鋼廠去接收這些爛攤子呢。
想法好不好?
好!
航運省錢啊,原材料的運輸和煤炭等物資的轉運都方便了。
有大船就更好了,畢竟出海口到鋼城只剩下簡短的鐵路運輸了。
造船和碼頭延伸出的航運和貨運更是能給貿易項目創造更廣大的利潤。
從人員發展和安置上來說也是個優勢,造船、修船、碼頭崗位、航運學校等等。
到時候怕不是軋鋼廠本身的工人子弟不夠,都要去外面招人了。
想法是好的,可錢呢?
發展是需要錢的啊,沒有錢怎麼恢復造船廠和碼頭?
現在他想通了,李學武已經把“錢”送來了。
航運的發展是無限的,李學武的回收站在鋼城有船他清楚,那邊的人正在搞航運他也清楚,李學武布這個局給回收站用的心思他也清楚。
可清楚過後,他還是要支持李學武的這個想法,因為這對煉鋼廠和軋鋼廠都是有利的。
尤其是制造業基地,真要是成了,他在軋鋼廠的話語權不用調回就已經有了。
任曉宇不是軋鋼廠的人,但對于李學武今天說的話,以及軋鋼廠這些人的反應他還是能看得見的。
所以當李學武說完,這些人都在思考或者激動的時候,點了點李學武提醒道︰“你這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啊,要自我批評,自我反思啊~”
……
“哈哈哈~”
眾人被他的話驚醒,隨後便都大笑了起來,就連端著茶杯喝水的李學武都是在頓了一頓後笑了。
說自己是實用主義,那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為啥來了?
任曉宇的這番話不是在批評李學武,而是在給李學武的話和眾人今天說的話做了個總結。
全是正經話,但只能說是不對的,要思過。
至于思不思,那就不好說了。
李姝剛才一直由麻麻哄著,所以沒注意叭叭他們在干嘛,這會兒見這大家笑,還不知道咋回事呢,愣目愣眼的看了看,自己也跟著笑了起來,還拍著巴掌笑。
大家看見李學武閨女這麼可愛,笑的更開心了。
韓殊站起身張羅著要去廚房,路過李學武的時候還頗為贊賞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對于這個學生,她是極為滿意的,學業上的成績並不能說明他的潛力和能力,只能說明他更厲害。
能在工作不耽誤的情況下還能把學習做好,可見其才華。
韓殊要下廚房,謝大姐是要幫忙的,顧寧要起身,卻是被謝大姐給按住了肩膀。
“看孩子就行,可用不著你”
謝大姐笑著對顧寧說道︰“廚房就那麼大,你去了就轉不開身了”。
到底是人事處里上班的,這話都說成圓形的了,她是在照顧顧寧,可這話也說給了谷維潔听。
論女人,谷維潔跟韓殊的關系,以及今天都是來玩的,怕她多心,也怕她不好意思,便是一語雙管。
在她走後,谷維潔頗為善意地看了看顧寧,當顧寧注意到她的目光時還點了點頭。
該說的都說完了,客廳這邊的氣氛也稍稍活躍了起來。
董文學因為李學武和谷維潔都在,說了一下煉鋼廠的主要工作和矛盾。
李學武听了一下,結合昨天在李懷德那邊老師所說的,知道重點在哪了。
還是楊宗芳他們這些副職,因為年中會議,因為董文學更進一步,也因為軋鋼廠這邊這些人的背景變動,影響了煉鋼廠的整體形勢。
李學武是很嚴肅地對待這個問題的,當董文學說完,他就明確的表達了態度︰誰跳打誰,絕不姑息。
谷維潔不是很意外李學武的態度,也不意外他這麼明確的在自己面前表現出這種攻擊性。
因為李學武在內部管理上一貫的都是這種態度,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且看保衛處有哪個干部敢炸刺,敢挑事,當初武 部和保衛處合並的時候,後勤辦公室丁學波鬧過一次。
還是在她的支持下呢,直接就被發配到了訓練場,現在還在干後勤工作呢。
這是個不吃虧,不上當,不好惹的主兒,他還能允許董文學走後給他扔下一個大爛攤子?
不過關于董文學所說的內容,谷維潔也是持跟李學武一樣的態度。
發展是需要穩定的,如果手底下人一個個的都有其他想法,那還了得!
打,就像李學武說的那樣,誰敢跳就打誰,且是不留情面的那種。
李學武這麼說了,那就是包括楊宗芳在內的所有人。
楊宗芳怎麼了?他多個啥啊!
別看李學武好聲勸慰他輔助董文學,也保證了他在董文學那里一定有發展的位置。
兩人的關系還是不錯的,有工作上的同志感情,也有私下里的交情。
但這都不能成為李學武阻礙董文學嚴格管理煉鋼廠的理由,他也不會成為李學武正常接班的障礙。
任何人都沒有這個資格!
任曉宇偏犀利,董文學偏文弱,無怪乎兩人交情好。
但是在煉鋼廠管理這方面,不需要任曉宇來提醒他,也不需要李學武來支持他,董文學知道利弊。
今天說這個,全是說給谷維潔听的,因為谷維潔管著讜組部,今後可能是要跟谷維潔多打交道了。
谷維潔听得明白,但沒有就答應什麼,具體事具體看,今天說這個都是沒有意義的。
中午的飯菜很豐盛,在這個年代來說,已經超過了待客標準了,主要夏季蔬菜便宜些,好淘弄。
不過來作客的這幾人心思都沒放在吃上,飯桌上的酒下去的不多,話說的多。
倒是沒再說起工作,而是換了個話題,說起了當前的正治和經濟形勢,以及桌上正熱鬧著的孩子們的事。
今天吃飯的人多,所以孩子們被安排在了茶幾那邊,飯菜都是一樣的,熱鬧也是不相上下。
董夢元今天可算是開心了,家里太熱鬧了,他倒是很熱情,主動招待著任叔叔家的哥哥姐姐們,時不時的還往大人這桌湊湊熱鬧。
可熱鬧終究也有散去的時候,中午飯就是今天最熱鬧的時候了,飯後一杯茶,眾人各自散去。
任曉宇夫妻住得近,所以是帶著孩子們走著回去的,谷維潔是司機來接的,李學武和顧寧被韓殊多留了一會,可也在李姝睡醒一覺後便起身告辭了。
捏了捏小師弟有些落寞的肥臉,在李姝興奮的喊聲下李學武帶著娘倆兒往回趕。
中午天熱,多虧是開了指揮車,要是威利斯還不得曬冒油了啊。
就這,到家的時候還被母親埋怨了幾句,說天熱曬著孩子了,又說折騰顧寧了,左右就是兒子的不對。
李學武既說不過母親,也知道心疼妻女,所以把母親的埋怨都化作了覺悟。
覺悟就是這個時候應該回後院睡個午覺,主要是起的早了,又是䱇不䱇一上午,中午就有點乏。
李姝是睡不著的,也不想在家待著,見著叭叭打哈欠,她就知道叭叭要睡覺。
再見麻麻也是要跟叭叭去睡覺的樣子,小腿兒倒騰著挨了太太求抱抱。
等老太太把她抱起來了,又用小手指了門外要出去溜溜。
這就是李姝睡了個短暫午覺的後果,電量恢復百分之六十就興奮了。
李學武是遭不住了,顧寧有了身子也開始精神乏,所以兩口子見著李姝鬧騰,很是干脆地出門左轉回後院去了。
李姝見著叭叭麻麻離開那還不是拍著小巴掌樂?趕緊指揮太太往門外走,快點出去玩,別耽誤時間了。
老太太平日里也是不出門的,抱著她能上哪兒,只能往西院去。
西院這邊的門市部是熱鬧的,因為門窗都敞開著,倒也涼快。
老太太見里面人多,找了個靠門口的椅子坐了,把穿著小鞋的李姝放在了地上,由著她扶了自己的腿站著。
舊貨商店這邊多是舊家具和翻新家具,也有要新打的那種,不過多是作為補充。
這個時候各家的屋子面積都不大,得是量好了尺寸再請木匠打家具,不然買了也放不下,用不方便。
姥爺這邊就是擔心家具打出來賣不掉,所以只做了日常用的,必然桌子和椅子,這個大小都是一定的,也是活動的,賣的還算是好。
于麗也是見著老太太抱著孩子過來了,可是這會兒人多,也顧不上她們。
直到送了一撥客人走,這才抽空去隔壁小燕那要了一小塊心尖遞給李姝啃著,嘴里則是跟老太太張羅道︰“李姝的衣服是不是又小了?”
“快忙你的吧,不用顧著我們”
老太太笑著用手輕輕拍了拍于麗的胳膊,示意了門口進來的客廳讓她去招呼。
迪麗雅和王亞梅都忙活著,她也只是說了一句便去接待顧客了。
迪麗雅也是有了身孕,于麗不敢叫她累著,所以都是安排她坐在櫃台後面收賬開票,自己則是跟王亞梅前後院的跑。
前面店里的空間不大,擺的也都是樣品和熱銷品,顧客有其他需要的,或者喜歡別的樣式的,得是由著她們帶著往後院倉庫里去看。
有的時候來訂整套家具的,還得請姥爺過來商量樣式、種類、木料、尺寸等等細節。
這邊是支持送貨上門的,家具這樣的大件商品更需要運輸和力氣,找街上運輸隊的最少還得多花五毛錢,這個服務卻是讓這個小小的門市部天天都有顧客上門。
老太太見著于麗去忙了,低頭看了看正拿著心尖片站在地上觀察著店里人的李姝,笑逗著問道︰“誰給的好吃的呀?是不是小姨啊?”
李姝看了看太太,抬手示意了一下手里的吃食,隨後“啊”了一句,又將手收了回去,拿了手里的心尖放在嘴里啃著。
她的小牙都還是乳牙呢,也就那麼幾顆,哪里有什麼力氣,只不過是不閑著嘴罷了。
跟吃水果是一樣的,全靠磨,把食物磨成細渣再在嘴里嚼咽著,孩子都這樣。
因為鹵貨有滋味,所以李姝雖然不知道這是個啥玩意兒,但吃起來好吃是真的。
她的小手小,那心尖也小,好在是吃的慢,全當消磨時間了。
老太太是知道于麗護著李姝的,這跟李學武有關系,也跟李姝從回來沒少得于麗照顧有關系,這小衣服基本上都是于麗給做的。
她本身就忙著這邊的工作,布票啥的都是日常剩下來的,舍不得給自己做衣服,給李姝倒是舍得。
這個時候的細棉布本身就貴,于麗給李姝用的都是這種,還一做就是幾套。
要不說老太太維護于麗呢,她看得清,也理得清。
這小孩子的衣服哪有件件都新做的,長得快,換下來的也快,三個月見不著都不敢認。
有長得快的孩子,可不就是三四個月換一茬衣服嘛。
這個時候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傳代,大人的衣服改成小孩的,哥哥的衣服傳給弟弟,有的時候搞不好弟弟還能從姐姐那里接收衣服,比如裙子啥的。
這可由不得你,有得穿就不錯了,今天撈著裙子穿你就能出門,撈不著你就光屁股跟家里待著吧。
似是李姝這般,吃喝不愁,穿衣不愁的也是少見,畢竟誰家的孩子也沒有這麼個好爹好媽好人家,更沒有這些小姨疼。
來這邊習慣了,李姝並不怕人,誰逮著誰抱一會兒,以前迪麗雅也抱著她,現在王亞梅得著空了就過來逗一會兒。
她們家就兩個孩子,她最小,也沒個弟弟妹妹啥的給她玩,見著李學武的孩子就稀罕的夠嗆。
老太太對這個穿著花布涼鞋、藍褲子、白上衣,梳著兩個馬尾辮兒的姑娘不太熟,只知道是彪子找來的。
實際上到今天,老太太對回收站這邊的底兒也知之甚少,沒太關心這個。
說是親家的,可實際情況她哪里不知道,但孫子在這里佔股多少,主多少事就一概不知了。
不過她也少打听,甚至都不去听,听多了心煩。
年輕人總有年輕人的過法,就像李學武往家里成箱成箱的買汽水一樣。
等著王亞梅去忙了,于麗過來的時候,老太太輕聲跟她問了那雙馬尾的姑娘是誰。
于麗當然知道老太太問的不是王亞梅叫啥,更不是問住哪,而是問關系。
老太太這幾周來的次數不多,不知道王亞梅的關系也正常,可讓她怎麼解釋啊?
李學武的小姨子?
“是……是她姐姐”
于麗瞅了王亞梅一眼,借著哄李姝的工夫悄聲跟老太太說了︰“跟學武和彪子他們關系好”。
老太太扯了扯嘴角,總算是知道這姑娘的跟腳了,敢情還真是“關系戶”。
她的猜測當然是有根有據的,畢竟在這干活的,哪個不是“關系戶”?
就連葉二爺都是跟二孩有過接觸的,後來幫了老彪子幾次,這才有了今天的體面。
沒有關系還能進這種單位?
老太太了解了也就沒再打听,既然都來了,那定是李學武安排的,具體有什麼她這當奶奶的能咋說。
眼巴前的這一個她能維護著,其他不知道的她就管不著了。
于麗說起這個也是有些尷尬,主要還是跟李學武的關系,說這個總覺得是那種意思。
不過是老太太問的,兩人的關系又好,倒是沒別的。
“最近回家去了嘛?”
“沒~哪有時間啊!”
于麗蹲在地上,手環著李姝,李姝就靠在她的身邊站著,兩人倒是親昵的很。
“來回折騰一趟就得小半天,再跟家住一宿,忙忙活活的往回跑不值當的”。
說完又笑著看了看老太太道︰“也不知道是不是待習慣了,總覺得自己家里好再回我媽家總覺得不習慣”。
“呵呵~”
老太太笑而不語她很了解于麗現在的心態,她自己的房子比她媽家的寬敞舒服,她自己也能賺錢養家,這心態上自然就是更獨立些。
比那些動輒就哭著跑回娘家尋求溫暖的女子相比,她有太多的理由說這個話了。
于麗跟李姝要了個親親笑著也給李姝來了個親親,嘴里說道︰“我弟弟經常來,放假也不回家,老往這邊跑”。
“離得近還是的”
老太太說話的語句有的時候是倒裝句,有的時候是口語化,反正都是坐著聊閑篇兒,也都听得懂。
“在軋鋼廠上班,是不是累啊?”
“累啥啊~跑我這兒躲清靜唄~”
于麗笑著解釋道︰“這不是嘛,看著他進廠了,還是在保衛部門,這家里就有給介紹親事的了,他不願意,就不想著回家”。
要說起弟弟來,于麗也是愁得慌,倒不是愁以前那種混不吝了,而是現在弟弟的想法。
她們家是什麼家庭,她爹在村里就是個混不吝,老混不吝生出來的就是小混不吝。
弟弟于�虷部q郴齙醬螅 鈦 湎啾然夠嵩慵 恕 br />
李學武淘是淘,可都是有目的的,于�优茞o 鞘腔ぎ曰ぎ緣模 桓苫 ㄊ露 br />
因為她爹的緣故,她在找婆家的時候就不好找,要不是相貌好,也不可能找來東城這邊。
閆家當初相中她也是因為她的容貌好,彩禮要的少。
她爹當初倒是想多要來著,可被她二大爺給打了一撇子,告訴她爹再敢禍害子女,腿給他打折了。
這個時候長兄如父的概念還是有的,于麗也是因為她二大爺給做主,少要了彩禮嫁進了城里。
本身就在城郊,家里又是普通的農家院,于麗最擔心的不是于�j畝韻笪侍猓 巧 釵侍狻 br />
也是趕上了,李學武給她弟弟安排了進廠上班,有了工作,這才有了個人樣。
可上了班之後,這小子是不惹禍了,可對結婚的態度上變了,有點兒瞧不起村里的姑娘了。
啥叫上了岸的蛤蟆相不中水里的蟾蜍啊,當初她爹差點就給于�o啻謇 男」迅玖耍 衷謨械闈濤舶汀 br />
不過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