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久一直到進語雁院之前,都還在犯愁這倆徒弟該咋辦。
    她徑直來到語雁院東南角的偏院里。
    這里新造了一間鳥舍,一只半人高的巨大梟鳥正在凶猛的啄食雞肉。
    梟鳥就是貓頭鷹的別稱,是地地道道的猛禽,被訓練來傳遞信件,還能幫忙攜帶較輕的物品。
    生存能力比尋常信鴿強的不知道哪兒去了。
    這只梟鳥是沈墨卿送過來的,一並送來的還有個養梟人,跟林軒久這里建立起了穩定的傳遞驛站。
    從清河州到京城,馬力單程就要跑五天,這時間都足夠梟鳥飛個來回了。
    靠著梟鳥通訊線,才讓林軒久能夠最快掌握到京城的變動。
    這還是沈墨卿給林軒久帶來的好處之一。
    林軒久接過這次送來的信桶,忙不迭的打開,頓時眼前一亮。
    哦豁,沈岳楓終于要玩完了!
    這麼好的消息,讓林軒久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等謝東湘回來了,愉快的跟他分享,“你看,瑜王要下手了呢,沈岳楓這回死定了!”
    前一年,她跟謝東湘成婚之日,沈岳楓利用林軒久邀請同村鄉鄰的漏洞,搞來了一個農女劉艷花塞謝東湘身邊惡心人。
    那時候起,瑜王跟永寧侯府的梁子就結下了。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林軒久報仇隔夜都嫌晚。
    反手一個神操作,把劉艷花塞回給沈岳楓,還順道打包了一套王老太全家給他。
    之後就是愉快的看沈岳楓被折磨啦。
    短短一年,因為作天作地的劉艷花拖累,背上一個後宅不寧的名聲,沈岳楓都遭到了瑜王的疏離。
    可沈岳楓畢竟還是那個他,早年跟著瑜王,很會揣度他的心思。
    為同謀時,瑜王覺得他能干,懂自己。
    與敵時,才發覺沒那麼好甩脫。
    靠捏著瑜王的不少把柄,沈岳楓依舊還能在瑜王身邊有一席之地。
    可明眼人都知道,這並不會長久,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轉折,就能讓瑜王跟沈岳楓脆弱的關系崩潰掉。
    林軒久就連錢家人都不會親自動手收拾,當然不會冒著大危險去搞沈岳楓,平白髒了自己的手。
    她只是在後面推波助瀾,給王老太一家撐腰,讓他們越來越貪婪無恥。
    終于在突破了沈岳楓的極限之後,對這麼一群貪婪又不知死活的鄉下人出了黑手。
    沈岳楓的惡行,林軒久一清二楚,在京城的沈墨卿也一清二楚。
    可王老太她們毫無根基背景的,沒人撐腰,就算被打死了,那也只是白死了。
    況且沈岳楓背後還有瑜王,哪怕為了免被連累,瑜王也會拼了命的死保沈岳楓。
    就在剛翻了案,最關鍵的時候,林軒久讓派在劉艷花身邊的明十,幫了沈墨卿的一個小忙。
    拿了幾樣沈岳楓拿捏著瑜王罪名的小證據,呈到了聖上的桌面兒上,從背後狠狠的捅了瑜王一刀。
    背叛只有一次,跟無數次。
    喪失了信任的沈岳楓,在瑜王面前,徹底失去了價值。
    瑜王就算忍受沈岳楓的臨死反撲,都會強行摁死了他。
    算算這封信來的時間,這會兒沈岳楓應該已經死的不能再死了。
    大概沈岳楓至死沒想到,他會栽在的大跟頭,是源于一年前他對別人使出的陰暗毒計。
    謝東湘看過了消息,也笑起來。
    “阿九說的對,咱們不用自己動手,讓他們彼此狗咬狗,才撕的更厲害。”
    林軒久扣了扣指尖,“明十按照我的吩咐,適當的露了蹤跡給瑜王,讓他知道沈岳楓的死,也有我們的手筆。”
    瑜王不會真蠢,弄死沈岳楓之後肯定會調查內情,那樣就知道永寧侯府在背後做了多大一個局。
    識相的,今後就該跟他們侯府橋歸橋路歸路,別再來討人嫌。
    本來林軒久不準備弄死沈岳楓的,畢竟從利害關系講,兩家是沒有直接的矛盾。
    可架不住瑜王小心眼兒,一次在林軒久這兒吃虧,就一直記恨,一波又一波的找事兒。
    就在前不久,林遷所在的府學無端端的起火,燒死了兩個學子,林遷也受了點輕傷。
    事後林軒久一路追查,抓到了瑜王沒掃干淨的小尾巴。
    那時候林軒久才答應了沈墨卿的提議,搞死丫的沈岳楓。
    給瑜王一個狠狠的教訓。
    讓他知道,世上不是只有瑜王您一個聰明人。
    先撩者賤,惹急了的兔子也會回頭咬人的!
    謝東湘等她樂的差不多了,才斟酌著緩緩開口。
    “不久前大同呈來了國書,是求和書。”
    林軒久一愣,“大同求和?”
    大同一直把大鄴當豢養的肥羊,缺吃少用了,就打馬來搶一波。
    反正大鄴善守不善攻,搶完了往回一跑,大鄴一般是不追的。
    不敢追,也不能追。
    大同本就是游牧民族,騎兵極厲害,野外作戰,人家是主場。
    加上一旦全面開戰,輜重後勤怎麼辦。
    更不必提國庫空虛,根本籌不到那麼多的軍餉。
    但是大同想打下大鄴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首先邊境有謝家叔佷倆鎮守,都是善于守成的將領。
    其次大同也有後勤跟不上的問題。
    總之兩國就這麼互相僵持著,邊境騷亂不斷,全是小沖突,還沒有進入到全面開戰。
    可說到底,兵力還是大同更勝一籌,如今竟然是大同跑來求和?
    不怪林軒久覺得古怪。
    她遲疑的問,“難道打著求和的幌子,另有所求?”
    謝東湘微微搖頭,“都還不清楚。
    要不要接受求和,還是得等聖上決斷。”
    他心中有沒有言說的擔憂。
    永寧侯府能夠有如今的份量,清平帝也對謝東湘多番包容,都是因為謝家一門兩將才,必須年年蹲邊境打仗。
    要是兩國議和,謝家的位置就有可能出現變動。
    不打仗時候,自然不需要帶兵在外的將軍。
    很大可能會將謝家人召回京城,收回虎符,撥個無關緊要的虛職。
    朝里多的是那起子捧高踩低的小人,保不準會把謝家的變動當作沒落。
    謝東湘心思翻涌,些微的變動,都讓他嗅到了危險的味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com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