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亨敗了。
這個消息傳回京城的時候,甦城的大軍還沒有開拔,甦城費勁巴拉從京營要來的餉銀剛剛發下,各營都是一片歡騰熱鬧模樣。
甦城只是看了一眼武大頭傳回的奏報,就丟到了一邊,吩咐著旁邊還裹著紗布的孫勇寫回函。
“讓武大頭謹守本陣,不要冒進, 等待援軍,別折損太多兄弟,否則我要他好看。”
“把石亨押回來,押不回來就把腦袋送回來。”
甦城繼續處置營務,馬上就要出發了,營中事務堆積如山,影響士氣的都要提前處置了, 用幾萬人打勝仗, 跟用一萬人和幾千人打勝仗根本不是一個難度。
“把這份文書給範廣,命他在下衙前把兵部清吏司的門堵了,馬上就要開拔了,竟然還沒把火銃給我們補齊。”
“這份文書給張福,讓他把臉皮丟在戶部,也要把未來一月的餉銀提前要出來。”
一份份的文書,被甦城丟給了親衛,張勇、楊二一幫子親衛接二連三的拿起文書,出帳去了。
孫勇終于寫好了回函,拿過來給甦城過目。
甦城頭埋在如山的文書冊子中間,不耐煩的說著︰
“一個沒屁用的回函也要我看,你自個處置就是。”
孫勇嘿嘿一笑,也不以為意,把回函封好,交給旁邊的傳令兵,命他加急傳到前鋒軍。
甦城處置完桌子上的營務,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軍中已經開始用飯。
中軍帳外突然響起密集的腳步聲, 緊接著門簾被張勇掀開,身穿便服的朱祁鈺就走了進來。
舒良、于謙、陳懋、李賢、任禮一眾勛戚重臣魚貫而入,進了中軍帳。
甦城剛要行禮,就被朱祁鈺抓住了手︰
“甦城,你跟朕說,這次戰敗,責不在你?”
說話的朱祁鈺臉上有些迫切,目光灼灼,仿佛一個急需安慰的小孩。
于謙一眾大臣也都緊張的看著甦城。
甦城吩咐親衛搬來了椅子,讓朱祁鈺一干人坐下,這才笑著說了︰
“前鋒大敗,我這個中軍主帥怎麼能逃得了責任,陛下仁愛之心臣感激不盡,但責任在臣,臣不推脫。”
于謙在旁邊沉著臉︰
“甦侯,當日你跟本官是如何保證的?”
“本侯絕不會戰敗,你不需要考慮戰敗的情況。”
“言猶在耳,而前鋒已經戰敗了啊,甦侯, 你讓我如何相信你不會戰敗呢, 後續京城的防御,該當如何安排呢?”
于謙是真著急了,看吧,真讓自己說著了,這剛一開戰,甦城就敗了。
甦城擺手,制止了想要說話的勛貴,臉色變的冷肅起來︰
“此次前鋒領軍的是石亨,兵部不會不知道這件事?”
“于尚書,你是知兵之人,將在外,石亨不听我命,敗給阿拉知院,是我願意的嗎?”
于謙聞言臉色更黑了,想到陳懋跟自己的交換條件,陳懋跟甦城的交換條件,甦城跟陳懋的交換條件。
旁邊的朱祁鈺嘆了口氣︰
“此事原委我知道了,舒良,把諸位先生都請出去。”
朱祁鈺突然開口,吩咐舒良開始趕人。
李賢一眾勛貴一臉的懵逼,皇上這是明白什麼了,自己跑了小半天,連句話都沒說,就被趕了出去。
見眾人都被趕出去,朱祁鈺對甦城說著︰
“石亨之事,于謙曾向我稟報過,我雖然不同意,但看在你能得益的份上,這件事我就忍了,沒想到甦城你臨戰第一敗,就落在這人的頭上。”
“舒良,傳旨,石亨輕兵冒進,招致前鋒慘敗,數罪並罰,罪大惡極,著削職為民,奪一應勛餃世官。”
說完,朱祁鈺看著甦城︰
“甦城,惡人朕當了,這石亨朕替你處置了,你給朕說句實話,這仗究竟能不能勝?”
甦城眉頭微皺,因為石亨這一仗,倒是讓朱祁鈺對自己有點失望了。
“陛下稍待。”
甦城在椅子上坐下,在舒良跟張勇驚愕的目光中,閉目沉思。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甦城再次開始了模擬。
夜半,奮武營騎軍整軍完畢,範廣一聲令下,奮武營大軍開拔,直奔門頭溝方向而去。
拂曉,甦城統帶奮武營趕到了阿拉知院扎營之地。
甦城揮軍強攻,踏破阿拉知院大營,在付出五千騎軍之後,終于擊潰了阿拉知院。
在檢查了阿拉知院大營,武大頭扎下的營帳之後,甦城引刀自刎。
你死了
本次存活11時9分23秒,你死于自己刀下
獎勵︰無
評價︰你似乎找到了模擬的另一種用法,加油
甦城︰武清侯
武力︰93
謀略︰83
政治︰94
內政︰91
甦城睜開眼,正迎上了朱祁鈺的灼灼眼神,于是笑著說了︰
“阿拉知院小賊爾,我算了一下,若是不計損失,明日辰時,陛下就能收到阿拉知院被擊潰的消息。”
朱祁鈺聞言長長松了一口氣,身形微微向後,依靠在了椅子上,語氣輕松︰
“若是考量損失呢,畢竟兵勇都是父母的兒子,能少折損一位,就少折損一位。”
甦城聞言對朱祁鈺肅然起敬,這位死後不得入明帝陵的皇帝,在歷史上是頗有建樹的,雖然不是有道明君,但還是讓經歷了土木之變的大明從虛弱中恢復過來。
沒想到他還有這樣的仁慈之心,這在明朝的帝君之中,是少有的。
可惜,他遇上了朱祁鎮這樣的奇葩兄弟,死後不入帝陵,妻兒被迫害,僅有一個女兒得了善終。
這一世,起碼要讓他堂堂正正的葬入明帝陵。
甦城起身,拱手向朱祁鈺行了一禮︰
“臣代明軍各位兄弟謝陛下慈悲,謝陛下胸懷黎庶。”
朱祁鈺臉上閃過一絲靦腆,略顯拘謹︰
“這是朕應該做的,甦城你跟朕說說,能不能少死上些兵勇?”
甦城在椅子上坐下,閉上了眼楮。
黑煙蜿蜒,場景變幻。
甦城命孫勇先行,代石亨統領前鋒,務必在明日夜半之前繞道到阿拉知院大營後側,拂曉之前,使用備好神火飛鴉與水連珠,對阿拉知院大營發動至少三次佯攻。
拂曉,甦城統軍趕到阿拉知院大營外,稍事休息後,在孫勇發動第三次佯攻的時候,悄悄的發起了攻擊。
阿拉知院防備不足,被明軍一舉踹破了營盤,全軍大亂。
還沒等阿拉知院組織起應對甦城夜襲的隊伍,後背的孫勇統兵翻身殺了回來,腹背受敵之下,阿拉知院大營徹底崩盤。
戰後計點損失,阿拉知院大軍被擊殺大半,俘虜近千人,潰散千余人,明軍折損不過兩千人。
以兩千換九千,可謂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