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走了王藍田主僕,甦明哲正要轉身離開,卻被亭內幾人攔住︰</P>
“恩公!”</P>
“兄台留步——”</P>
賣蓮花的母女心知,如果不是甦明哲,她們母女怕是要遭受家破人亡的風險,又見甦明哲施恩不圖報,心中更是感激。</P>
婦人拉著女兒,就要給甦明哲行大禮。</P>
“這位夫人,還有這位小姐,甦某只是遵循聖人教誨,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二位若是感恩,以後踫到有需要幫助的人,也伸出綿薄之力,就是回饋與我了。”</P>
甦明哲攙扶起賣蓮花的母女,安撫了一番,這才看向梁山伯、祝英台笑道︰</P>
“兩位仁兄喊我,可是有何見教?”</P>
“見教不敢當,在下梁山伯,這是我的朋友祝英台,我們見兄台慷慨出手相助這對母女,心中仰慕,想要認識結交一番,不知兄台是否介意?”</P>
身材高大的梁山伯,性子里卻有些靦腆,沖著甦明哲拱手作揖時,臉色竟然還紅了。</P>
甦明哲看了看梁山伯,又看了看腿腳無礙的祝英台,心底生起一絲好奇。</P>
那晚甦明哲為了宣泄心中怒火,拿起石頭砸了祝英台一下。</P>
按照甦明哲預估,祝英台的腳面就算不斷一根骨頭,那也要在家休養一兩個月才好。</P>
如今,祝英台卻完好無恙地出現在自己面前,這就讓人很是費解了。</P>
……</P>
壓下心頭疑惑,甦明哲給兩人回禮,然後神色如常,淺笑道︰</P>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兩位兄台願意和甦某做朋友,甦某求之不得,怎麼可能介意?”</P>
梁山伯听了甦明哲的話,認為甦明哲謙遜好學,是個良師益友,心中頓時大喜。</P>
旁邊的祝英台在心底接了一句後,心底深處直接升起一陣惡感。</P>
原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下一句,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P>
甦明哲雖然沒用下一句,但是,在祝英台看來,甦明哲就是用一種高高在上的心理姿態和兩人對話。</P>
若非見梁山伯與甦明哲一副相談甚歡的樣子,祝英台就要扭頭走了。</P>
饒是如此,祝英台心里憋了悶氣,在甦明哲和梁山伯歇話的空擋,忍不住譏誚了一聲︰</P>
“甦兄,我看你那書童身上插了幾朵蓮花,看來你是個愛蓮之人啊!怪不得,你會花費百金,去救下這對母女!”</P>
祝英台毫不掩飾的態度,指責甦明哲救人的目的不單純,頓時讓涼亭內氣氛為之一冷。</P>
尤其是那賣蓮花的母女,更是顯得不知所措。</P>
甦明哲見狀,劍眉一揚。</P>
想到什麼後,他的嘴角又是一彎,笑道︰</P>
“祝兄弟真是我的知音啊,咱們初次相遇,祝兄弟就見微知著,發現我喜歡蓮花!不瞞兩位兄台,甦某平生有三大愛好︰讀書,習武,賞蓮!”</P>
梁山伯心思淳厚,沒听出甦明哲話里意思,連忙稱贊了幾句。</P>
祝英台卻是听出了甦明哲在反諷自己‘不賞臉’,不由俏臉一紅︰</P>
“這惡賊,竟然戲弄與我!”</P>
話不投機半句多。</P>
甦明哲見祝英台對自己有惡感,也懶得和她廢話,反諷了一句後,就要拱手告辭。</P>
卻不料,祝英台不僅是個女人,還是個小心眼的女人。</P>
被甦明哲當面嘲諷了,祝英台略一沉默,就立刻報復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