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國醫

第330章 學中醫之難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江門二爺 本章︰第330章 學中醫之難

    “不行!”

    江飛听著涂松軍的話之後,臉色機器嚴肅,毅然決然的搖頭拒絕。

    涂松軍原本以為自己離開松江人民醫院,就可以和江飛學習中醫,可萬萬沒想到,等到的卻是這麼一個結果,這讓他整個人都懵了。

    “江主任,我,我是真心求學。”

    “我為了學習中醫,我連醫院的工作都退了啊。”

    涂松軍欲哭無淚的看向江飛,語氣滿是焦急之意。

    他要像江飛表達自己的不容易,而且為了學中醫,連自己的後路都斷了。

    然而江飛听了他這番話之後,還是搖頭︰“那是你的事,跟我沒關系。”

    “我是不會收你為徒,也不會教你中醫,你還是回去吧。”

    “急診科的歐陽老是個厚道長者,你現在回去求情,他還是會讓你回醫院工作。”

    “行了,別耽誤我們回江縣。”

    江飛說到這里,轉身扶著郭瞎子往火車站里面走去。

    涂松軍望著江飛就這麼走了,整個人都傻眼了。

    他足足愣了有一分鐘,然後握緊背後的大包裹,咬了咬牙齒,繼續跟了上去。

    他是真的求學,真的學習中醫,而不是開玩笑。

    今天哪怕江飛不答應,他也要跟著去江縣,他就不信拿出鐵杵磨成針的堅持,江飛還不同意。

    江飛扶著郭瞎子已經通過了安檢口,來到了火車站的售票口。

    或許是春節之後,火車站的人很多,四個售票口更是排成了四條長龍。

    在江飛前面的排隊人數至少有三四十個人,沒辦法只能等。

    這年代可沒有網上售票,更沒有網絡,只能規規矩矩賣票,也沒有倒騰車票的販子。

    “江主任,我是真的想拜您為師,您就收下我吧。”

    不知道什麼時候,涂松軍背著一個大包袱已經跟了上來,他對排在江飛後面的人說,他和江飛是一起的,于是這些排隊的人就讓開了一個位置,這時代的人還是淳樸。

    江飛看到涂松軍如此的堅持不懈,倒是佩服這個涂松軍的韌勁,只是自己說了不收徒,就絕對不收徒。

    “你還是回去吧,你做這些,都是白費氣力。”

    江飛搖了搖頭,還是三個字的態度,不答應。

    涂松軍咧嘴一笑︰“沒事,我去江縣溜達,您放心。”

    既然這麼說,江飛就沒資格管人家了,腿長在涂松軍身上,他願意去哪里就去哪里。

    等了十多分鐘,終于到了江飛站在售票口前,拿出一塊錢的票子遞給售票員,又遞過去工作證。

    因為這個時代沒有身份證,所以購買火車票的話需要出示工作證明或者介紹信之類。

    “兩張去江縣的車票。”

    江飛說完了之後,就等了半分鐘,售票員把兩張紙質車票 嚓一聲蓋了一個大戳子,然後遞給江飛。

    江飛拿到車票之後,扶著郭瞎子立馬離開隊伍,往外走,一起說走不如說是擠,實在是人太多了。

    沒辦法啊,今天也就大年初八而已,人當然多。

    擠出了重重的人群之後,江飛和郭瞎子走到候車室,等待檢票。

    中午十點的車,所以檢票時間是九點四十,提前二十分鐘檢票。

    涂松軍也拿了一張車票,小跑的他背著大包袱,來到了候車室,也不在乎江飛願不願意,一屁股坐在旁邊。

    “江主任,听說你開了附子煮的湯,把陶同知給救醒了,這是為什麼?”

    “陶同知不是中風脫證的亡陰嗎?也能用附子嗎?”

    亡陰代表體內大熱,這是懂中醫都知道的事情,否則也不會傷陰亡陰。

    而附子是專門接寒破凍的藥,這樣的藥必然是大熱大陽之藥,如此豈不是針尖對麥芒?

    涂松軍很好奇,也想問個明白,他畢竟只是個中醫愛好者,並沒有系統學習過,也不知道開藥的意義。

    江飛本不想搭理他,也不想回答涂松軍的問題,這並不是自己清高,瞧不起涂松軍。

    而是涂松軍雖然喜歡中醫,可是他的水準畢竟遠遠沒達到這麼深奧的程度,和他解釋也未必明白,反而會懵。

    可是看到涂松軍這麼喜歡中醫,又如此好奇的樣子,加上他之前是急診科醫生。

    急診科沒救明白的患者,必然也是一肚子疑問。

    和他說個清楚,也可以。

    “患者的證候是隨癥改變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我們中醫所說熱極生風,熱極生寒,寒極生熱,這都是隨癥改變的結果。”

    “所以他一開始是中風脫證的亡陰,體內大伏大熱,卻也不代表不能轉亡陽,通體生寒。”

    “學中醫,不能死學,一定要學會變通,辨證,辨別。”

    “既然由亡陰轉為亡陽,由大熱轉為大寒,那麼附子破寒升陽之功,也就是對癥治療。”

    “你明白了沒有?”

    江飛說了幾句,然後看向涂松軍。

    涂松軍整個人都有些驚呆之色,如果說沒懂的話,他的確懂了一些,至少熱極生寒,寒極生熱,熱極生風,這些都懂。

    可若是說他把這些都靈活的運用起來,靈活的思辨考慮清楚,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了。

    學中醫從來都不是一條規劃好的路,而是像樹枝一樣的枝繁葉茂,各種枝杈都要清楚明白,做到心中有數。

    而且後期還要把這些枝杈看做是一個整體,給與治療,這更是一個中醫人最難達到的程度。

    中醫看病分四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就是簡單的看病開藥,可以治療一些高血壓,高血脂,傷風感冒,這樣的中醫,算不得入門。

    第二個層次就是學會了辨證,然後通過證候看病,從而可以讓患者有好的療效,這是中醫最普遍能夠達到的層次,也是中醫的中堅力量,絕大部分中醫都是這個程度。

    第三個層次就更加的高深了,通過一些特定的四診,或者說通過一些零散分散的細節,來看穿本質,這樣的中醫已經可以稱之為國手,名副其實的名老中醫,他們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

    最後一個層次,返璞歸真,從見山不是山,到見山是山,真正的把中醫悟透了,通過和患者的心靈溝通,通過和患者的聊天,就可以把病治療的七七八八,完全不需要切脈,看相。

    達到這個層次的中醫,純粹的頂級大國手,從古至今能夠達到這種境界的中醫,鳳毛麟角。

    江飛目前自然是達到了第二個層次,也就是通過辨證論治,來看病,從而取得很好的療效。

    但距離第三個層次,十萬八千里。

    這個不是說時間到了,行醫看病的年份多了,經驗多了,就可以自然的跨過去。

    想要從第二層次突破到第三層次,要靠悟性,也就是所說的開竅。

    如果不開竅的話,可能到江飛八十歲,九十歲,也就是個第二層次。

    而想要開竅,想要有悟道的成果,就必須觸類旁通,看破一切疾病的虛妄,找到最關鍵的那個本。

    所以這條中醫之路,可謂是千難萬難,並不是那麼好走的。

    甚至稍有不慎的話,就會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的名中醫,也不是少數了,這都是失敗的例子擺在前面。

    譬如有很多中醫界的人,就說胡希恕胡老就屬于走火入魔的一個。

    至于是不是,這個東西就屬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江飛覺得胡老沒有走火入魔,不能說不符合主流中醫界的觀點和學術思想,就說他是走火入魔,這對胡老是不公平的評價。

    胡老這一生,看病無數,活命無數,是有功德在身。

    你不能看不懂人家的學術思想,就攻擊這是歪門邪道,這是假道學思想。

    “沒,不懂。”涂松軍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想拜師江飛,結果江飛直接給他一個下馬威,當頭棒喝。

    中醫,可不是這麼好學的。

    想幻想學個一年半載,就可以成為名醫,被萬民敬仰,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飛這一世有十年的自學底子,前世的江飛更是跟爺爺學習了二十來年,兩世為人加起來也不過三十年而已。

    就這樣江飛也就達到了第二個層次而已。

    所以中醫之難,難如上青天。

    這就是江飛不讓涂松軍學中醫的原因,因為涂松軍的年紀偏大了。

    很多知名的中醫,二十四五歲的時候,已經可以看病,甚至還有不小的名聲。

    如果涂松軍現在是十四五歲的話,江飛絕對不會阻攔,肯定會收徒。

    但涂松軍至少二十六七歲了,這年紀學中醫,已經晚了。

    收他為徒的話,反而是害了他。

    誰能耐住性子苦學數年甚至十幾年?等涂松軍學好了,可以出師的時候,怕已經四十歲上下了。

    鐺鐺鐺…

    這時,檢票口的車站人員開始敲鑼,火車來了,提醒旅客檢票了。

    “走吧!”

    江飛站起身來,扶著郭瞎子,朝著檢票口走去。

    涂松軍立馬再次背起大包袱,跟了上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首席國醫》,方便以後閱讀首席國醫第330章 學中醫之難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首席國醫第330章 學中醫之難並對首席國醫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