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過去那個自己究竟是如何強大,在他決定做出“改變”的那一天,他就已經從存在概念上消失了。
現如今還真內封存的,並不是真正的意識。
而是建立在無比龐大記憶數據上的“經驗”。
這些記憶的主人,本就屬于李凡。
故而在開始接觸之後,便無可阻擋的,朝著李凡腦海內匯聚。
但也正因為過去之李凡已經強大到不可思議之境,即便存在消亡、那輪回無處次山海壽命的漫長記憶,也能如真實意念般,對外界各種情況做出反應。
遇見合適重要道途,會饑餓、吞噬。
遇見致命危機,會提醒。
甚至遇見曾經並肩作戰的故友,也會出來打聲招呼。
但他終究是已經不存在了。
就只剩下了基于自身龐大記憶的本能反應。
故而當發現目前實力的李凡,還不足以全盤接受過去自己的經歷時,便果斷將聯系斷開。
于是李凡重返現實之中。
“凡道友可有異樣?怎麼隱隱感覺你心神不寧?”
“發生了何事?”
幾乎是瞬間,李凡心中便傳來了守丘公跟道德的親切問候。
這時候李凡方才愕然發現,即便處在璇璣環“同心同德”的作用影響之下,他跟過去自己記憶會面之事,依然沒有被旁人察覺。
“已然說明,曾經李凡實力,遠在三聖之上。即便只剩下了單純的記憶堆疊,也能無視璇璣環同心規則。”
對此李凡也不怎麼意外。
畢竟三聖再怎麼強,哪怕是山海尚未斷開時候的巔峰狀態,也只是在山海之中修行。而李凡,可是有無數次山海輪回的積累。
“說是同心同德,但我如今卻可單方面屏蔽某些記憶。”
“我可欺人,人不可欺我。豈不是天然佔據優勢?”
只瞬間,李凡就眼楮微眯,想到了這一點。
“不過現在這種情況,面對守丘跟道德,倒是沒什麼隱瞞的必要。”
略微思忖了片刻,李凡還是決定跟他們共享剛才的那段經歷。
片刻之後……
守丘驚嘆道︰“原本以為,凡道友身攜還真、數次重來已經足夠離奇了。卻不曾想到還有更為曲折的過去。”
“原來山海,早就已經不知道毀滅過幾輪。”
“有凡道友在,當真是山海之幸!”
道德也一時震撼難言︰“能與凡道友同心同德,吾等死而無憾了。”
李凡哼了哼︰“我倒是覺得不怎麼樣。若是他真的成功拯救山海了,自然如何夸耀也不為過。但每每都以失敗告終,重復無數次跟重復一次,又有什麼區別?”
守丘跟道德聞言苦笑,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好了,暫且不論過去。我現在,著實需要你們幫忙判斷下。”
“有幾個疑問,尚存心中。”
“第一,即便已經萬分確定,我仍然有所猶疑。過去之我,是否真的是已經逝去了?還是他強加給我的某種思想認定?會不會,仍然在我身上留有什麼後手?等我真成功拯救山海之後,再出手反制?”
“第二,我之靈敏直覺來源這個問題,終于得到了答案。但無限靈性究竟從何而來,卻仍未知。只是隱隱感覺到,曾經之我並不疑惑此事。故而也沒有向我解惑。無限之靈性,是否當真無限。還是曾經之我無數次輪回下來的積累?”
“至于第三點嘛?救世先救己,這五字究竟作何解?”
李凡洋洋灑灑,一口氣將心中疑惑全都說出。
光明磊落,毫無異色。
這就是他,即便是曾經之自己、即便對方明面上表現的如何偉大、高尚、神聖。他也終究不會輕信于人。該懷疑的,總歸要懷疑的。
同心同德規則籠罩下,守丘公跟道德早知李凡為人。
也沒有驚異,而是認真思考起來。
許久之後,守丘公緩緩開口︰“關于第一點,我的判斷跟道德保持一致。過去的凡道友,應該的確不存在了。”
“窮盡所有,皆找不到出路。只有孤注一擲,斬故我、創新生。宛若重新開天闢地,如此方有一絲渺茫可能。此舉乃是于不可能中尋求可能。若是仍有所謂暗手留下……”
“致使關鍵時刻功虧一簣,過往努力皆盡白費。豈不是白忙一場?以過去凡道友之思量、心性,斷不會做出如此無意義舉動。”
李凡微微點頭。
當然,也不是全然信了守丘之言。就連自己都懷疑,又何況守丘乎?他能受到過去之我影響,同心同德的守丘就不能了?
只不過暫且先尋個安慰罷了。
守丘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很快略過,重點在李凡第二個疑問上︰“關于無限靈性之來源。我現在有兩個猜測。”
“第一,是伴隨道友穿越、與生俱來之特質。正因有如此特性,曾經凡道友方才能有那般可敬經歷。否則單純誕生山海內生靈,想要跳出山海輪回……縱使三聖,恐怕也無法做到。”
“至于第二個猜測麼……源于你所說,故去之你,對無限靈性的來源沒有疑惑。若是因穿越而來,必定不解其因。除非,他知曉某些你不清楚的記憶。源自穿越之時,見證了無限靈性的來歷。以他之為人,如此重要之事,必定不會對你隱瞞。既然沒說,那便當做沒有。故而只能推斷,無限之靈性,或許來自他無數次輪回的積累了。”
守丘仿佛看見了李凡無數次力挽狂瀾、試圖拯救山海。然而一切失敗後,又重整旗鼓的畫面。
不由目露欽佩,同時悠然神往。
“並不僅僅是他自身的積累。亦或者,還包括整個山海。”道德又插了一句。
“哦?此話怎解?”李凡問道。
“山海湮滅,有淤積真靈。山海被真假大道,從虛無中復起。那淤積真靈,究竟如何,尚不可知。若是重歸新的山海,那麼此猜測自然不成立。若是山海重現,並不靠曾經之真靈……”
“那麼或可解釋,道友身上無限之真靈從何而來。”
“那是一次次輪回中,曾經山海遺蛻。”道德一字一頓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