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1864、駝城對戰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1864、駝城對戰一

    佛朗機炮的射速非常快。

    以重型佛郎機大炮“無敵大將軍”為例,每炮母炮載以炮車,配子炮3門,射時子炮裝入母炮,發射完拿出後,再裝填第二個子炮。

    根據實際操演,前三炮射擊總共費時不到20秒。

    而此時,海盜團裝備的是小型八十多斤的,新城兵工廠統一制式鑄造的輕型青銅佛朗機炮。這種炮使用一磅重的實心球形彈鉛彈。口徑只有75mm。

    之所以給海盜們單獨鑄造這種落後的火炮。是因為他們經常執行,以海盜身份搶劫東南沿海一切商船的任務。他們不能用楊凡體系的先進火炮。一面露出馬腳。

    不過楊凡對這種火炮還是做了盡可能的改進。性能比東西方鑄造的佛朗機小炮,鷹炮等提高了非常大的性能空間。

    楊凡的佛朗機小炮,後部半敞開式炮膛的前端有錯口的螺紋。同樣子銃前端也有錯口的螺紋。

    裝填時,只要把帶提手的子銃裝填進去,然後把提手向右旋轉90度,就能把錯開的螺紋旋轉擰緊。達到密封的效果。

    但是,盡管後世對金屬的加工達到非常精密的程度,螺口十分光滑平整,還是會在高壓下漏氣,影響射程。所以必須使用密封環。

    楊凡的密封環是橡膠做的。

    這樣,楊凡的海盜團的佛朗機炮,除了可以快速的更換子銃外,密封效果也非常好。可以達到肉眼看不到漏氣的程度。

    加上栗色發射藥燃燒直線性好,楊凡的佛朗機炮的射程超過了750米,比這個時代的小型佛朗機炮300米的最大射程大很多。甚至超過了大型佛朗機炮射程。

    筆者估計,以明末的火藥水平,重型佛朗機炮的射程在300600米之間。

    根據《明史》記載,佛朗機炮的射程約為“百余丈”。

    換算成現代計量單位,大約在300600米之間。

    此外,有資料顯示,明代7尺佛郎機炮的射程,為一里有余,即約576米(明代一里約為576米)。

    很多小型佛朗機炮因為裝藥更少,漏氣相對更多,射程也就200300的樣子。

    但是,這個射程也遠比弓箭拋射遠得多了。

    這個時代,騎兵弓拋射也就150米,直射一般在五十米左右,超過這個距離很難射的準,百步穿楊那是神射手。

    弩比弓有些優勢,也就75米的直射距離,再遠也不能保證精度。

    鉛彈呼嘯而去,速度之快,肉眼是無法看清的。

    騎著白馬的哈墩塔布囊,感覺一陣炙熱的烈風從眼前刮過。眼楮角膜似乎都被灼傷了。

    他擠了擠眼楮,才感覺舒服了一些。

    一顆一磅重的炮彈,從他前面半米處飛了過去。沒有打中他。但烈風撲面而來,感覺臉頰被刮的生疼。

    他此時正在策馬在陣前奔馳,大聲呼喊著,激勵著士氣。

    他側面是密密麻麻的騎兵陣列。這些穿著皮甲和皮袍子的騎兵,十分精銳。和碩特人能坐穩一百多年的衛拉特盟主,可不是僅僅靠著鄂爾齊圖汗的黃金家族血脈。

    砰的一聲巨響,鉛彈命中了一個正舉著彎刀,呼喊著的百夫長。

    一磅重的鉛彈,雖然不大,但是遠比幾十克的鉛彈重太多了。

    威力更是高好幾個數量級。再小的炮,動能也不是槍彈能比的。

    鉛彈直接把他半邊身子都打碎了。

    他整個人還舉著彎刀呼喊,可是軀干的右側出現了一個半圓形的巨大缺口。

    鉛球擦過他的半邊身體後,動能幾乎沒有衰減,繼續向後呼嘯而過。

    直接打出一條血肉飛濺的血胡同。一路血肉、破碎的皮甲、鐵甲葉片飛濺。

    哈墩震驚的勒住馬,猛的轉頭看去,差點把脖子扭了。

    只見七八個人,被這枚炮彈有的擊中,有的擦過。 里啪啦的倒了下去。

    最後一聲巨響,這枚小鉛球,命中了一匹戰馬的馬首,從胸腔里打了進去。整個戰馬腹部瞬間炸開了。

    內髒、血肉和碎骨四面飛濺,進入馬體內後,鉛球改變了彈道趨勢,從側面改變了方向飛出時,又帶飛了騎士的一條腿。

    球形實心彈對密集軍陣的殘酷打擊,表現得淋灕盡致。

    伊斯麻懊惱的一拍炮身,提前量沒算好,就差一點就打到這個騎白馬的軍官了。

    “快把子銃退下來。換彈,快。”他急的大聲喊道。

    此時,其他炮組也紛紛開炮了。駝城外圍一陣煙霧彌漫。

    兩個炮手手忙腳亂的,把子銃的提手推回垂直位置,然後一個人拿出後面的緊固塊,另一個人,把子銃向後一拔,提下來。

    一個人立刻把新的子銃裝了上去,再把帶著橡膠的緊固塊裝在後面頂緊。然後把提手向右旋轉九十度,讓螺紋旋轉卡死。

    伊斯麻再次用鋼針在火門刺破藥包,然後插入拉火管。

    “好,不到五秒,給我重新瞄準。”伊斯麻興奮的喊道。

    他們組在海上就是全船裝彈最快的一組。

    這桿輕型佛朗機炮重量八十斤,中間帶有旋轉的軸承,可以六個自由度的活動。非常便于前面的炮口瞄準。

    火炮重心架在駱駝背上的炮架上。炮架四條腿都支撐在地面上。

    兩個炮手用肩膀扛著橫桿來回移動著,伊斯麻作為炮長利用照門和準星瞄準,他的肩頭扛著炮尾的短桿,三個人一起上下左右移動。

    剩下兩個人負責裝填和移除打空的子銃。

    這時候看到哈墩的馬停了下來,驚訝的看著被鉛彈打穿的軍陣。

    伊斯麻一陣激動。心里念叨著,別動,對,就這樣別動。

    瞅準時機,他猛地一拔拉火管。

    轟的一聲巨響,炮口再度噴出濃煙和烈焰。一顆一磅重的鉛球再度從炮口飛出。對著哈墩的人馬接合部飛去。

    哈墩感到一陣劇烈的震動。然後他就看到,一顆鉛彈再度打出了一條血胡同。他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的上半身飛了起來。

    他的軀干和戰馬,從腰部全部破碎。

    “好,打中了,這可是一條大魚。”伊斯麻興奮的一拍炮尾。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1864、駝城對戰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1864、駝城對戰一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