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娘皮等人對大憲章驚的是目瞪口呆,沒想到居然還可以這麼玩。
“這不是大逆不道嗎,這是要抄家殺頭的。”小娘皮她們都傻眼了。她們從小接受的教育里,就沒有這一條。
皇帝是凌駕于一切之上的,至少法理上是這樣子的。
沒有人可以和他談條件。甚至管著他,限制他。
只能勸說,也就是進諫。
如果他听從呢,那就是聖主賢君,不听呢,那就是暴君桀紂之主。
可現在,明顯江南的那些亂黨,試圖來硬的,直接宣布你的皇權不是上天神授的,而是變為法律賦予的。
皇權也要受到法律的制約,在法律範圍內行事。
如果違反法律,豈不是和臣下百姓一樣受到處罰。
這簡直就是開天闢地一般的事情,讓她們的腦袋一時間轉不過彎來了。
這一版第一部分,也就是四折頁的第一頁,重點介紹了英格蘭的歷史,以及這個國家的人口、經濟情況,周圍的鄰國情況。這個國家的國情如何。這個國家的國王和貴族是如何分權的。
第二頁重點介紹了大憲章的內容,以及這件事對英格蘭王朝的影響。對他們國家有哪些積極的和消極的意義。楊凡認真看了看,看出這個水平的文章就是張溥自己寫的。
文章十分中肯,把利弊說的十分清楚。
第三頁則重點寫了華夏歷史上,每一個朝代末期出現了哪些暴君。他們是如何不听臣下的勸說,搞的國破家亡的,連帶著百姓跟著糟了浩劫。
這一部分出現了黃宗羲的主張,把王朝和天下分開了。
王朝是一家一姓的私有財產。而天下則是天下所有百姓的公共財產。
皇室不得以私廢公,不得以家族利益侵害天下公利。
所以,皇帝和皇族可以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而士紳百姓商人也可以維護天下的公利。各自維護各自利益,並不沖突。
皇族也不過是天下的一份子而已。並不存在特殊性。
就好比一家商社,他們是最大的股東而已,不是全部股東。
楊凡看著皺眉,這部分的文風又變了,難道是黃宗羲操刀的。算來,今年他也22歲了,不知道他的思想是不是這麼早就成熟了。
第四折頁上,更加露骨,提出了華夏歷史上的興衰治亂的怪圈。為什麼總是一治一亂的在一個圈里晃蕩。並試圖提出解決的辦法。
這部分干脆把楊凡之前給張溥的資料里的東西,直接提出來了很多。
比如民煮、法至、平等、自游、私人領地和財產不可侵犯、官府是為百姓服務的機構,而不是為明朝的文官和他們的親屬、門下們斂財的工具。
大明的文官必須接受百姓的監都,朝廷的花銷必須要做審計,並向百姓公開去向。縣官、知府、巡撫以及三法司的審判必須公開進行,邀請百姓代表旁听。
最核心的一點,是要從限制崇禎的權利開始,逐級控制和限制皇權和官權的濫用。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無辜的人不被非法追究。為了保障不合理的稅收,不被征收。為了保護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財產不受侵犯。
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建議︰
在各省省城,成立由各地士紳公推組成的議正會。朝廷公布的涉及當地的新稅收,必須獲得當地議正會的三分之二通過才可以執行。否則士紳們可以抵制。
地方的司法必須是受到議正會的監都,只要符合大明律,皇帝不得干涉。
適當的時候,成立帝都議正會,由十八省議正會,各派兩名代表組成。對朝廷的決策進行建議和建言。如果朝廷的決策損害地方利益,遭到帝都議正會的反對,而一意孤行,地方有權利抵制。
看到這里,連楊凡都傻眼了。
東林這幫人是瘋了嗎,這是想著甦報被查封嗎。
不過再一想也釋然了,皇帝馬上要收拾東林內閣了。
他們干了兩年,屁的政績沒有,還搞得建奴打到京城,死傷好幾百萬百姓,公私財產損失不可計數。
這兩年他們干啥啥不行,摟錢第一名。
撥給袁崇煥買馬的錢去向不明,撥給皮島的軍費先被袁崇煥扣押,然後去向不明。袁崇煥擅殺毛文龍後,毛在皮島的巨額財產去向不明。兵部還有巨大的財務窟窿。解釋不清楚。
既然皇帝要殺幾個東林的首輔、次輔、閣老頂罪了。他們自然也不跟皇帝客氣了。張天如畢竟現在還沒有和東林決裂,他的復社(科舉復讀小組的意思)還是東林黨的青年團隊和第二梯隊後備力量。
既然皇帝要撕破臉,他們也不裝了。
干脆把當前大明各種問題和屎盆子,都扣到皇帝的腦袋上得了。和我們無關,都是你這個皇帝的問題。只要限制了你的權利,這些問題就都能解決。
楊凡沒想到,因為皇帝要東林內閣,導致張溥跳出來,要挖皇帝的老根,從根本上否定皇權。
他皺起了眉頭,這是他沒有想到的。
張天如大膽他是知道的,但沒想到這麼大膽。
楊凡第一考慮的是,火會不會燒到自己頭上。反復思量後發現不會。
因為杭州那個印刷廠一開始,就不是楊凡出面辦的,除了有限的幾個人,沒人知道那個印刷廠是楊凡的。
印刷廠在杭州郊外的山里,地址也是保密的。城里的機構,表面上是個雕版印刷和抄書館。主要做四書五經業務。和甦報沒有關系。
真正的油印設備都在山洞和地下室里。用的工人都是海外的人,朝鮮人和東瀛人居多。因為他們熟悉漢字。
到現在為止,知道甦報在哪里印刷的人沒幾個。張天如也就是做完報紙清樣有人來取。
剩下的就是主持日常工作,給員工發工資。聯系投稿的作者,郵寄稿費等。
報社是獨立運營的,每個月都有神秘撥款抵達。
賺的錢也都歸報社。印刷的工錢、油墨、紙錢、運輸費用統統不需要管。有人來取走每一期的報紙清樣,並印刷出來。然後送到報社在各地的發行點。
只要張天如不說,沒人知道楊凡在暗中支持他。
張天如他們敢這麼干,就不怕皇帝派人抓他,當初甦州暴動的事情,又不是沒發生過,還打死好幾個錦衣衛呢。
以崇禎的個性,他真敢和江南整個士紳集團決裂嗎。
楊凡持懷疑態度,動幾個人可以,要是和江南士紳集體對上,恐怕他還不敢。
但,東林這麼快就和其他派別決裂,是好事嗎。
但現在,張溥用這些新思想做武器,去攻擊朝廷和皇帝,也有一個好處。
那就是趁機把這些新思想傳播開來。
理不辨不明,這些東西只要一提出來,就會引人思考,就會產生支持者。
江南是思想最活躍,也是相對受到封建禮教束縛最少的地區。先在那里傳播一下這些新的思想不是壞事。
即使江南和皇帝搞對立了,也沒啥大不了的。
皇帝只要動東林內閣,就會和江南士紳決裂。
他後來自掛都沒遷都南京,根本就是江南士紳不接納他。他和太子、皇子們也不敢去,怕落水。
他自掛後,人家根本不管他這一支還有好幾個皇子呢,直接選了福王一系的人。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