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1817、西寧之戰十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1817、西寧之戰十三

    閻應元心里明白,烏斯藏軍地位尷尬。

    這支軍隊到底是誰的,這是一個問題。

    表面上看,似乎是朝廷的軍隊。因為畢竟朝廷給了名號。皇帝親批的烏斯藏軍的名號。可是編制卻不在兵部的序列里。

    兵部從來沒有給他們發過餉銀,皇帝似乎也忘記這件事了。到目前為止,糧食和犛牛、各種物資都是王浩在青海繳獲的物資。以及楊凡劃撥的物資。

    這到底是一支正規軍,還是團練性質的軍隊誰也不知道。

    楊凡同樣也不會認為這是楊家的軍隊。

    因為他們的骨干,是南北直隸的士紳們,以民夫的名義派來搗亂的。這個來源注定了烏斯藏軍不會得到足夠的信任。

    他們都希望破壞西北的戰事,可惜他們沒料到楊凡和張世澤有這麼大的魄力,直接先下手為強,大軍合圍,突然襲擊沖進他們的營地,解除了武裝,把他們派去的頭目抓了,然後打散了整編。

    這里只有少量的楊凡家丁出身的人,保持對這支軍隊起碼的控制和監視。其他的軍官都是那些四萬民夫入伍後,組成的早期團練百戰剩下的老兵。

    所以,他們的裝備都是以楊凡提供的,繳獲自漠南蒙古人的皮甲、鐵甲以及冷兵器武器。還有一些楊凡淘汰下來的佛郎機炮和三四號大將軍炮。

    不過,楊凡還是提供了大量的棉大衣、氈靴、雷鋒帽、脖套、手套等防寒物資。

    畢竟這里是雪區,保暖不好真能全體凍死的。

    就在閻應元帶著兩萬多人,從甘肅抄近路,直奔河湟谷地的時候。白利土司的三萬大軍也從康區出發了,正在趕往青海東北。他們的目標同樣是河湟谷地。這是白利土司垂涎已久的膏腴之地。

    他非常著急,他听到卻圖汗在昆侖山口利用高山反應,擊敗騎兵師的消息後,非常擔心河湟谷地被他捷足先登了。于是,趕緊北進。

    如果他佔領了這里,就可以把領地從川西地區向北推進,控制住青海東北部。康區的軍隊蜿蜒幾十里地長,在雪山草地之間艱難的行軍,向著北方開進。

    這件事發生了連鎖反應,白利土司一走,藏巴汗也著急了。

    藏巴汗已經得到了白利土司北上的消息。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三方共同打擊楊凡勢力的機會,只要把楊凡的人趕出青海,大師肯定是回不來了。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很快想清楚了利害關系。

    他集結了了三萬多人,也準備北上。他知道白利土司是目標是西寧城和河湟谷地。他正好趁機擊潰大師的喇嘛軍和護送他進雪區的軍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他們打的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的時候,在突然出擊,挫敗他們。

    而此時,楊凡時刻盯著和碩特部的動向。

    對白利土司和藏巴汗並沒有太重視,因為楊凡知道,那倆沒戲。真正的勁敵就是固始汗。

    上午,卻圖汗開始攻城了。他們把城外的零散房屋和村社拆掉,城外的樹林也被砍伐一空,臨時打造了一些雲梯。扛著雲梯就發起了進攻。

    城里軍隊還有七千多人呢,兩萬人怎麼打的下來。

    卻圖汗並不知道烏斯藏軍進西寧的消息,他還以為城里只有兩千人呢。十倍的兵力,才敢這樣攻城的。

    楊凡穩坐城樓,悠閑的泡茶,一邊品茶,一邊看著他們扛著簡陋的梯子,蜂擁而來。

    前三排都是舉著木板擋箭的盾兵,然後是扛著梯子的兩排縱向隊列。他們是兩排十幾個人的攻城兵。

    一行行的梯子中間,是舉著大弓的弓手。一邊奔跑,一邊射箭。

    這些輕箭的箭頭上都粘著一團黏油粘毛,上面點著火。用火箭燒城牆和城樓。

    喀爾喀人也就弓手還可圈可點。

    大弓使用輕箭拋射,射速很快。

    一分鐘就把一壺箭三十支全部射出去了。瞬間形成了箭雨,城牆上的喇嘛軍兩千人,以及沒有出城的烏斯藏軍兩千人壓制住了。

    他們不敢打開懸戶探出頭。只能立刻縮在城牆的垛口後面。

    一陣嗖嗖嗖的聲音過後,密集的火箭呈現拋物線落了下來。有的插在城牆上被彈開,有的落進城里。有的干脆就落在城樓上。

    城樓上也被潑了水,一時間也沒法點燃,但有部分區域沒有潑到水冒出了濃煙。畢竟箭也是很角度刁鑽的。

    每一個垛口都懸掛了懸戶,也就是用竹竿或者木框架懸掛的棉被。上面還用水淋濕。

    這東西飄來蕩去的不受力,火箭射在上面也很難穿透,被彈到地上的很多。

    偶爾有些穿透了棉被,火焰也很難把濕透了的棉被點燃。這些棉被都還在滴水,是不可能點燃的。

    西寧的城牆外沒有護城河,城壕都是干的,而且也不深,就是你一個緩坡的溝,還沒有兩米深。大批喀爾喀人蜂擁著就沖到了城牆根部。

    一部部梯子搭上了垛口,喀爾喀人咬著刀,雙手並用就開始爬城。

    楊凡把家丁團作為預備隊使用,目前城牆上就是兩千喇嘛兵和兩千騎兵師的官兵。騎兵師是正規部隊,是受過完整攻城和守城訓練過的。並且,經歷過實戰和演習。

    他們駕輕就熟,從城牆上的坩堝里用鋼勺子,舀出燒的沸騰的鐵汁,拉起懸戶一角,就潑灑了下去。

    紅熱的鐵汁,頓時化作灼熱的火雨飛濺而下。而城牆根部和梯子上都是密密麻麻往上爬的喀爾喀人。

    “啊!”一個百夫長被淋到了臉部,黃豆大的鐵汁就把臉部瞬間燒穿,從腮幫子掉進了口腔,燒的直冒青煙。

    他雙手捂著臉,痛苦的狂喊,嘴里一松動,咬著的彎刀也掉了下去,翻滾著就栽倒下去。重重的砸在地上。

    城牆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瞬間被潑灑的火雨覆蓋。他們紛紛舉起一切可以遮擋的物品,試圖擋住這些熾熱的火雨。

    但是,一切都是徒勞的,舉著的木夾板,雖然能夠擋住火雨,但是落在上面的鐵汁,瞬間就點燃了木板。馬上就燒成了火炬。

    還有的人身穿油膩的皮甲。蒙古缺鐵,鐵甲十分難得,絕大多數牌子頭等低級軍官都是穿皮甲的。這些生牛皮做的皮甲十分干燥。而且他們喜歡用手抓牛羊肉吃,然後把手上的油脂抹在胸口,全當擦手的毛巾用。

    久而久之,皮加上都是被油脂浸透的斑塊,看著閃閃發光的。現在鐵汁的火滴,一旦落在上面,迅速就把皮甲點燃。

    而上陣前甲冑是必須要緊固的。他們一時之間根本脫不下來,只能徒勞的慘叫著,被燒成火炬。

    一個騎兵師的伍長,直接把一大勺鐵汁,劈頭蓋臉的對著梯子上一條線往上爬的喀爾喀人潑灑了下去。頓時,斜著向上一條線的喀爾喀人,背部全被鐵汁淋到了。

    一陣青煙升騰,通紅的鐵汁灑在後背上,冒出青煙和燒熟肉的味道。

    多少層皮袍子也擋住不燒紅流動狀態的鐵汁,這個季節干燥異常,皮袍子直接就燒了起來。一整個梯子上的人,從上到下,全都著火了。

    而部分鐵汁落在了梯子上,一千多度的鐵汁直接也把梯子點燃了。

    騎兵師的官兵們根本不去看戰果,就是把鐵汁不停地潑灑,直到坩堝里空了為止。他們才招呼人,重新用碎鐵料重新填滿坩堝。

    他們停下後,城牆下面已經哀嚎聲震天響了。

    這種咬著鋼刀,拼命爬到垛口,正準備掀開懸戶,眼看勝利在望,跳進去肉搏的時候,誰能想到,迎接他們的不是刀槍,而是一大勺子迎面潑灑下來的灼熱的鐵汁。

    這玩意兒根本沒法抵擋。只要沾上一點就會燒起來。

    他們的騎兵小圓盾牌,擋住了也會四面飛濺。而牛皮小圓盾也會猛烈的燒起來。

    濃煙漫天而起,還帶著燒肉的香味。讓人忍不住想要嘔吐。喀爾喀人被打蒙了,他們蝟集在一起,像沒頭的蒼蠅一般四處亂撞。人擠人,人踩人,都想盡快離開這里。

    卻圖汗驚訝的看著,這些人十分順利的沖到了城牆下,基本沒有遭到攻擊,和受到大的損失。本來以為西寧城唾手可得了。沒想到才一轉眼的功夫,他的兵馬就被紅熱的鐵汁潑的崩潰了。

    前面全是一群群渾身著火往回跑的敗兵。

    “喀爾喀人也就這樣了。”楊凡意興闌珊的說道。

    他看了一會,進攻時,隊伍沒有隊形,一窩蜂的哄擁而上。指揮和協調太爛。人都擠到城牆下了。擠得根本轉不開。

    這里人多了反倒不利于架設梯子等操作。

    正好成了潑灑鐵汁的活靶子。這玩意兒可沒法用兵器格擋。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1817、西寧之戰十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1817、西寧之戰十三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