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1419、三家貿易聯盟三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1419、三家貿易聯盟三

    “我的條件就是,大明派出一個團大概三千六百人,分別駐扎在赤塔城和滿洲里城。我會派人招募布里亞特人,再組建一些騎兵。車臣汗部則出一萬騎兵駐扎在烏蘭烏德一帶。”楊凡說道。

    碩壘汗說道︰“你是想三家聯合,共同阻止羅剎人的東進。”

    楊凡點點頭說道︰“如果布里亞特被羅剎人征服了,對你們可不是好事,畢竟你們是鄰居。大明只是名義上管理你們。你們的一切都還是你們的,什麼都不會少。還可以貿易,只會得到的更多。但羅剎人可不是,他們佔領你們的地盤,滅掉你們的汗庭。會殘酷的壓榨你們。”

    這話不是楊凡嚇唬他,看看從西伯利亞汗國開始,毛子一路向東推過來。那些大汗們都到哪里去了。毛子可不想要這些汗、台吉、塔布囊們。他們要的只是土地和可以奴役的百姓。

    碩壘汗對羅剎人也有所耳聞,畢竟他們都快打到家門口了。他有些動心了。就是楊凡不來找他。毛子殺到他這里也是早晚的事情。

    他清楚的知道隔壁鄰居現在已經被毛子入侵了。

    他這里的安寧也維持不了多久。唇亡齒寒的道理,他也是知道的。

    “這些羅剎鬼火器厲害,我們的弓箭不是對手。”碩壘汗心里還是沒有底。同時也提出要價,爭取多要一些好處。

    楊凡拍了拍手,兩個家丁抬著一個箱子走了進來。

    “我有比羅剎人更加犀利的火器。我可以送給你們三千支火繩槍。火藥一千桶,外加鉛子兒萬斤。”

    楊凡沒有生產火繩槍,他直接就上了燧發槍。這三千支火繩槍是東瀛的鐵炮,是從海盜和對馬藩那里繳獲的。

    東瀛的鐵炮是東亞最犀利的火繩槍,比沙俄的火繩槍好的多。比大明的也好。

    楊凡的三個海盜團,一直在海上剿滅海盜,攔截東瀛商船。積累下來的鐵炮很多,都存放在濟州島上。

    這一次攻打對馬藩又繳獲了大量鐵炮。這些破爛玩意兒楊凡是看不上的,扔了又可惜。索性都送給車臣汗算了。

    而此時的沙俄火繩槍,遠遠不如東瀛的鐵炮。

    在十七世紀中期以前,沙俄軍隊所裝備的火繩槍被稱為“皮肖火繩槍”(PISHAL。這種槍重量在6kg8kg之間,口徑在14mm18mm之間。

    這款槍是一種又笨、又重,精度還差的爛槍。士兵還會配合巨斧,軍刀等一起作戰。在這時期,火槍手的戰斗力跟使用冷兵器的士兵差不多。

    毛子工業一直比西歐落後,在1631年一年內,沙俄便購買了西歐各國的火槍一點九萬支,還有五千把軍刀。

    他們主要的火器部隊,就是1550年成立的射擊軍。

    射擊軍有他們標志性的制服和武器︰他們的制服通常是紅色、藍色或綠色的大衣配上橙色的靴子;他們的武器包括火繩槍、滑膛槍、長斧、大砍刀、馬刀,有時還有長槍。

    長斧和砍刀也用來當作火槍發射時的支架。他們的槍,傻大黑粗,和秀氣的東瀛鐵炮沒法比。不論是射程、射速、準確性、殺傷力都相差甚遠。

    碩壘汗愛不釋手的擺弄著東瀛鐵炮。他從來沒有見過制作這麼精良的鳥槍。他又拿起旁邊的毛子射擊軍的皮肖火繩槍。仔細比對。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毛子做工十分粗糙,和東瀛人的細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楊凡特意給他帶來了一支毛子的破槍。

    吃完了飯,楊凡和碩壘汗現場對這些鐵炮進行了試驗。

    火繩槍一般都比燧發槍準一些,有效的射程也有百米。這東西只要打起了排槍,敵人沖上來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看在這批火槍的份兒上,碩壘汗同意了楊凡的提議。畢竟車臣汗部是一個大部族,兵力充裕,就算派出去一萬人,也足夠守護自己的地盤。

    碩壘汗的衛隊,體驗了打火銃。

    楊凡的家丁在一旁指導,他們開心的不得了,打的不亦樂乎。他們太喜歡這種發出雷鳴般聲響的火器了。射程比弓箭遠,威力也夠大。

    這些槍使用的鉛彈丸,一百五十米內足夠穿透皮甲。七十米內,可以擊穿蒙古精良的翎根甲和羅圈甲。

    碩壘汗非常高興,同意了楊凡的建城,建榷場,聯合防御毛子的要求。楊凡的火槍到位後,他就派一萬人去烏蘭烏德駐守。防止毛子繼續東進。

    商定了三家結盟的事情,楊凡就告辭離開了。後續的跟進,楊凡指定了李槐樹負責。畢竟這里也是黑龍江流域。李槐樹作為總督,他要具體落實這件事。

    楊凡的艦隊繼續出發。他們先掉頭向下游駛去,轉進石勒喀河,然後進入鄂嫩河鄂嫩河就是斡難河的別稱。這里就是蒙古族的發祥地。也是成吉思汗登基的地方。

    鄂嫩河又名“斡難河”。發源于蒙古東北部肯特山東麓,北流經俄羅斯的石勒喀河後,流入黑龍江。

    斡難河全長808公里,流域面積9萬平方公里。水深2.18米。

    走到一半的時候,楊凡一行人在這里下了船。

    向著四面望去,只見此地已經完全被大雪覆蓋。只留下光禿禿的樹枝伸向天空。

    鄔先生拿著羅盤四處探測,楊凡則爬上一個小山,極目遠望。說實話,這里算不上什麼特別好的地方。和呼倫湖那邊差遠了。

    這里就是著名的尼布楚城所在地。只是現在這里還是荒原。

    尼布楚,由尼布楚河得名。亦作“尼布潮”、“尼布抽”等。《盛京通志》記載,此城“在江城西北二千余里”,原為蒙古族茂明安等部游牧區。

    清初,沙俄侵入其地,建立據點,改稱“涅爾琴斯克”,遂成為黑龍江中上游一帶殖民勢力的中心。

    而此時,這里就是一片荒原。不過毛子築城選的城址非常好。楊凡決定也不費事兒了,就在這里設立一座兵營,派遣一個營的五百人駐守在這里。這里就在航運線上,供給物資和武器彈藥也容易。小型的內河火輪船帶著漕船就來了。

    在這里有一個穩定的據點,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支持布里亞特人。他們馬上就要掀起反抗運動。從明天開始,布里亞特人和毛子打了三十年。最後戰敗。

    不過現在有了楊凡的支持,這一次他們是不會敗了。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1419、三家貿易聯盟三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1419、三家貿易聯盟三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