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1139、皇帝的遺憾(補昨日欠的第一章)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1139、皇帝的遺憾(補昨日欠的第一章)

    東林黨的人,在國子監學生的吟誦聲中感覺到壓力山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現在定遠伯把北方的問題徹底解決了。東林要了那麼多的條件,甚至把監察系統都撤銷了。就是為了給袁崇煥提供一切便利的條件。把薊鎮、遼東鎮、天津巡撫轄區、登萊巡撫轄區、東江鎮數十萬兵馬都交給了袁崇煥轄制。

    遼東的龍虎水師、山東的登萊水師、旅順的東江水師都交給了他領導。所有物資、軍餉、糧秣也都統一發往覺華島,然後讓他主持分配。遼東連巡撫都不設了。就是防止出現熊廷弼和王化貞那種督撫不和壞事的問題。

    皇帝幾乎已經做出了最大的讓步,該給的,不該給的,都給了。可是一年多了。袁崇煥給皇帝帶來了什麼。

    先是寧遠兵變。逼死了遼東巡撫畢自嚴。好歹算是平息下去了,沒有造成太大的惡果。可是皇帝很不爽,最後還是皇帝自己掏腰包,從內帑里出錢擺平的。

    然後是薊州二次兵變,這一次席卷了十幾個州縣,薊鎮幾乎被打殘了一半。軍民損失數十萬人。

    現在東林一致把屎盆子扣到了倒霉的王應豸頭上。說是他克扣軍餉,導致鬧餉後,又喪心病狂,試圖毒死官兵滅口。

    這才激化了矛盾,導致了薊州兵變的發生。

    而王應豸是閹黨出身。他是閹黨余孽。這是反攻倒算破壞清軍。這是閹黨的陰謀。

    崇禎最後,捏著鼻子認了。他不認也不行。畢竟清軍是他支持的。他不能自己抽自己的臉。錯的只能是王應豸。

    可憐的王應豸,每日里在昭獄以淚洗面,天天喊著要見皇上,他是冤屈的。可是這個時候,他已經見不到皇帝了。喊破喉嚨也沒有用了。

    今日,這個事情,確實不是崇禎安排,用來敲打東林內閣的。完全是駙馬鞏永固和一些年輕學生,自己頭腦發熱。

    在定遠伯不斷勝利的刺激下,試圖推動朝廷里的那些守舊大臣,做出更激進的改變。盡快收復遼東,然後裁撤關寧軍,把軍費降下來。

    畢竟,這�時代明白人也不少。國內的農民已經不堪負擔了。孫承宗為了應對遼東崩壞的局面搞了個遼餉出來,攤派到田畝上。加重了農民的負擔。這是不得已的權宜之計。

    但是,卻被固定了下來,一直征收,而這兩年氣候日漸崩壞。北方大面積農田減產,甚至絕產。如果不給農民減輕負擔,甚至有的地方需要官府放糧救災,農民可能就會熬不下去。

    而現在,大明這種封閉的,就像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世界一樣的模式下。整個社會的財富就是零和游戲。

    在農業、手工業沒有重大技術變革,社會總產出極大增加的情況下。只能是士紳、貴族、宗室拿的多些,農民就少些。

    少到一定程度,加上天災,農民就活不下去了。

    所以,古人的樸素經濟學一直認為,天下的財富是有數的,是固定不變的。其實並沒有錯。從西周的井田制開始,直到18世紀前,農業的產量一直是緩慢提升的。這個幅度並不大。而人口則在不停地增加。

    綜合來看,人均獲得的物資,基本是不變的。人均財富其實沒有太大的變化。生產者和消耗者之間的分配比例就是一個零和游戲。朝代初期到後期。坐標總是向後者移動。

    而手工業的原材料主要來源于采礦和農產品。例如棉花和桑麻等。農業產出上不去,手工業的紡織產出品缺乏原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手工業怎麼可能提高。

    而要擴大原料供給,這些經濟作物種植的多了,又會擠佔農田。

    所以,在漫長的時代,糧食總是不夠吃,衣服總是缺乏布料。吃不飽,穿不暖,甚至衣不蔽體是十八世紀前全世界的普遍狀況。

    直到近代,西方開始把鳥糞作為肥料,導致糧食產量直接翻翻。

    這是一次農業革命。歐洲能養活的人口也增加了。充足的糧食產量,給經濟作物的種植提供了農田。所有人都知道,種植經濟作物比種植糧食賺錢。

    紡織品原料的產出增加,進而引發紡織工業的革命。

    全世界都缺少紡織品。因為紡織原料種植多了,就會造成饑荒。全世界都迫切需要購買布料來做衣服。

    而經濟作物的產出增加後,生產技術卻非常的低效率和落後。

    面對著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地理大發現,整個世界對布匹的饑渴令人震驚。形成了一個駭人驚聞的巨大紡織品市場。

    原料多了,市場有了,那就只能采取新的技術革新,提高產量,來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什麼在英國爆發,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從紡織業開始的原因。瓦特的蒸汽機就是為紡織業服務的。

    而機械技術和動力技術、能源的進步,產量空前提高後,又造成了原料供應不足。英國開始大量圈地,把農田大量轉變為牧場,以生產更過的羊毛,來制造高利潤的毛紡品。呢絨的市場需求,造成羊吃人的慘劇。

    而產品的大量產出,又對運輸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火車機車、蒸汽輪船被發明出來。資本的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台,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而此時的大明,仍然處于這種平衡之中。

    所以,太學生們認為,解決當前國家危機的有效辦法,就是盡快解決邊患,然後裁軍,把那該死的遼餉拿掉。減少最大的財政支出,讓農民緩一口氣。

    而朝廷里的黨爭,讓一年多來,在最緊迫的事情上,內閣根本就無所作為。在自然災害一年嚴重過一年的情況下,時間不在大明一邊。

    陝西的民變愈發嚴重。必須推動內閣和朝廷動起來,加速進行改革和做出更激進的舉措。

    皇後看著窗外,鞏永固一臉激昂的表情。

    忍不住說道︰“陛下,駙馬到是一腔熱血,拳拳愛國之情啊。”

    崇禎嘆了口氣,說道︰“當初選駙馬時,朕一眼就相中了他。這是個人才,本來朕打算黜落他,讓他入朝為官。可惜康太妃也相中了,非要定他為駙馬。朕也不好拒絕。只能同意了,真是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干。”

    當了駙馬基本就斷絕了仕途上發展的可能。盡管大明朝也有幾位掌兵馬的駙馬。例如開國的那些功臣中的駙馬,靖難之役中駙馬。平常時期駙馬井源也得到朝廷的重用。但那些情況都是極特殊的情況下才發生的,不具有普遍性。

    鞏永固尚了公主,還是皇帝的親妹子,基本就等于和仕途無緣了。

    崇禎心里也有些後悔,當初不如拒絕康太妃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1139、皇帝的遺憾(補昨日欠的第一章)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1139、皇帝的遺憾(補昨日欠的第一章)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