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鋼鐵大亨

279、平台召對一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漫卷詩書萬點花 本章︰279、平台召對一

    袁崇煥清晨早早起來,洗漱清潔之後,準備進宮。

    因為再他來京之前,就已經有官位,所以他沒有住在廣東會館,而是選擇進京官員大多會選擇的錫拉胡同。

    廣東會館是民間人士進京的住處。

    一般官員起復進京前,聖旨先會封一個官位。

    袁崇煥在老家接到聖旨,就先恢復了他的檢察院左都御史職務和兵部左侍郎職務。

    而且暗示讓他督師薊遼。

    錫拉胡同這里全都是高級客棧,專門為外地進京的官員準備的。主要是這里地點好,就在東安門外,離著皇城不到一里地的樣子。

    進紫禁城非常方便。

    就算是早朝也不用半夜起來,不用太遭罪。

    今天是平台召對的日子,非同小可。

    袁崇煥在心里把要說的,又仔細的過了一邊,做了充足的準備。

    崇禎沒見過袁崇煥,這麼重要的職務,皇帝一定會親自面試,成敗在今天一舉。

    袁崇煥在東安門核驗了證件,又走了一里路到了東華門,在太監的帶領下進了紫禁城。

    這也是他第一次進這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心里的壓力還是蠻大的。

    宮殿的威壓是一方面,但主要還是來自東林內部的壓力太大。

    平台召對,好大的名頭。

    歷朝歷代都有君臣對,史官會在一旁記錄。

    但是平台召對,在明朝卻沒有那麼神聖。

    其實就是皇帝非正式上朝時期,臨時把大學士們和內閣成員,以及當時要皇帝決策的重大事項的相關人員著急起來,開個會而已。

    相當于御前會議。

    多數時候都屬于臨時性質和根據緊急情況的需要來安排。

    至于這個平台,在紫禁城的什麼地方呢。

    其實就在今天故宮保和殿東側的那個後門處。

    史書記載,平台︰建極殿(保和殿)居中向後,高居三躔白玉石欄桿之上與乾清門相對者,雲台門也。

    兩旁向後者,東曰後左門,西曰後右門,即雲台左右門,亦名“平台”者也。

    凡召對閣臣等官,或于平台,即後左門(今天故宮地圖上還叫這個名字)也。

    這個地方不在三大殿的三層台階之上,而是保和殿東側平地上那個當年叫做雲台左門的地方。

    打開這個雲台左門,後面就是前三殿和後三宮中間那個廣場。

    去過故宮的朋友都知道位置。

    往北望能看到毓慶宮門、乾清門和軍機處那一片平房。

    而且這個平台召對也不是單獨為一個人開的,袁崇煥還沒有那麼大的面子,能讓皇帝單獨跟他召對。

    今天這個召對,有點像後世的大領導辦公會議。

    一堆的人帶著自己要匯報的事情等著上會,到你了,自然叫你進去匯報工作,然後老板做出批示。

    同意了就過會,不同意的話,要麼放棄,要麼回去修改,下次會議再來。

    九千歲已經完蛋了,東林勢必要復起,這個契機非常重要。

    在中國,歷來人事就是政治,政治風向就看人事變動。

    所以,選擇一個突破口,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非常重要。

    第一,這個人選必須是東林嫡系,根正苗紅。他才能一心為東林謀取利益。為東林的整體復出打開堅冰。

    第二,這個人選必須能得到皇帝的認可。他要有一定的能力和過往政績。

    第三,皇帝提拔這個人必須有現實的需要。也就是目前必須要安排一個人選來做某事。而這個人選不可能是一個人,必然是各方政治派系推薦出若干人選,從中選擇一個。

    綜合考慮之下,東林選擇了袁崇煥。他是孫承宗的學生,孫承宗是天啟帝師。

    孫承宗收拾了熊廷弼和王化貞惡斗,造成的遼東全部淪陷的嚴峻局勢和亂攤子,重新建立了關寧錦防線,把戰線從山海關重新推回到錦州大凌河。

    而作為他的學生,袁崇煥是孫承宗政策的直接的執行者,安定流民、恢復生產,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炮擊努爾哈赤等。

    袁崇煥在遼東有戰功,即是兩榜進士出身而同時又熟悉軍事的少有人才。符合大明以文御武的國策,同時還避免了外行領導內行。

    當前皇帝最關心的就是遼東的戰局,遼東也迫切的需要一個統籌一切的大臣,袁崇煥既熟悉情況,又有過去的成功案例,更重要的是他受過閹黨迫害,這些都容易被皇帝接受。

    袁崇煥自己也把這些厲害關系思考的比較清楚,他自負的認為,能力和資歷超過自己的人選真的不多,皇帝沒有太多的選擇。

    今天這個督師薊遼,自己應該是十指拿田螺,十拿九穩。

    他在平台外等待時,里邊正在開會。

    平台召對的規矩是,群臣分文武兩旁肅立,皇帝坐在中間臨時搬來的御座上,面前一座雕花大案。

    遇到問題就點官員的名,官員上前跪在那里答話,遇到皇帝體恤老臣,以及特別優待,也可以站在那里說。

    不大一會,王承恩出來,拱手道︰“可是兵部左侍郎,袁大人。”

    袁崇煥立刻恭敬的拱手說道︰“正是下官,有勞公公了。”

    “袁大人和我進來吧,里邊正在說這段時間積累的各地要務,一會處理完了,陛下會召對袁大人。”

    說完,帶著袁崇煥進了平台,安排他站班位置。

    袁崇煥一直在地方工作,雖然也做過兵部主事,但是平台召對這麼高級的會議,他可沒有資格參加過。

    當即豎起了耳朵,仔細傾听。

    這是難的的學習機會,也是了解中樞運作的現場觀摩。

    他用眼楮的余光看去,皇帝端坐在御座上,一絲不苟,表情嚴肅。

    皇帝真年輕啊,十八歲的稚氣未脫。卻努力裝出一付深沉的樣子,似乎是生怕群臣見他年紀小,輕視于他。

    年輕人比較熱血,比較情緒化。

    做事心急、急于求成,缺乏耐心。

    心里漸漸有了些底。

    他豎起耳朵,听著奏對。

    崇禎問召浙江官員︰海盜侵擾的事情怎樣了?

    答說,去年秋天鬧過,五天後就離開了。

    問江西官員︰皇親宗室的撥款怎麼沒給?

    答說︰江西窮啊,山多田少,貧瘠得很,相關部門還沒能力解決。

    袁崇煥听到江西官員們和皇帝哭窮,立刻豎起了耳朵,看皇帝怎麼處理。

    崇禎皺眉,思索了一下。

    沒有再追問。

    問湖廣官員︰湖北去年夏天有民眾鬧事,現在怎樣了?

    答說︰現在還行,鬧過之後比較安定。

    問福建官員︰海盜的事情怎樣了?

    答說,海盜和陸地盜賊不同,所以以招撫政策為主。

    問︰那為什麼海盜李奎奇又給你們殺了呢?

    答說︰李奎奇可與鄭芝龍不一樣,就算招撫了也不能為政府所用,現在還有這樣降叛不定的,沒把握。

    問︰那怎麼辦?

    答說,只有發展鄉村地方武裝,加大發展火器裝備,以戰為守,這是上策。

    問河南官員︰亂收費現象在你們那里太嚴重,相關人員要法辦!

    答說︰最近已經撤職了。

    問山東官員︰你們該給宣化、大同兩鎮的餉銀,差了好幾十萬了,怎麼回事?

    答說,最近已經發過去了。

    崇禎立刻追問︰發了多少?

    答說,7000兩。

    崇禎嘆了口氣,似乎壓制了一下火氣,耐心的說太少,國防要沖,兵餉可不是小事,你們可不要玩忽職守!

    問山西官員︰今年開春,陝西好多人造反,流寇那麼猖獗,是不是都是陝西人?

    答說︰這些流賊流動性很強,一會兒在山西,一會兒又串到陝西,需要加大剿滅力度,只是兵也少,餉也少。

    崇禎有些奇怪的問︰前陣子你們不是說都蕩平了嗎?怎麼又冒出來了?

    答說,他們在山陝邊界忽來忽去的,如今把河曲也給佔了。

    問,怎麼丟的河曲?

    答說,有內應。

    問︰內應是什麼人?

    答說,基本上都是些饑民。

    問陝西官員︰那些流寇和饑民相互呼應,地方政府該怎麼辦?

    答說,這些流寇遇到官兵就一哄而散,官兵退了又重新嘯聚,難辦。

    崇禎說,流寇也是朕的子民,可以招撫的話就招撫吧!

    袁崇煥听到這里暗暗點頭,大明歷代皇帝對百姓都是寬容的,造反都不曾株連九族,只殺當事人, 陛下這麼處理倒也還算是仁慈。

    答說,最近就在用招撫的政策。最近情況最嚴重的是延安和宜川。

    問廣東官員︰你要去南贛做巡撫了,那里盜賊猖獗,你打算怎麼辦?

    答說,那里主要是山區,和四個省接壤,最好的辦法就是抓好保甲制度的落實和加強地方民兵武裝。

    崇禎說,這需要抓落實。另外海上的盜賊情況怎樣了?

    答說,廣東的海寇主要從福建那邊過來,船又大火器又多,所以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守好海門,不讓他們登陸。

    接下來,是廣西官員,四川官員,雲南官員,貴州官員,一一奏對。

    然後,崇禎發表總結講話,要求各位高官要律己垂範,愛惜百姓,政績好的自然有升職獎勵,有貪贓枉法的,國法嚴明,絕不輕貸。

    袁崇煥沒想到,皇帝小小年紀這麼勤政,一天處理這麼多問題,心里也有些感動。

    萬歷給大家的影響畢竟太不好了。如今有這樣一個勤政的皇帝,心里還是很激動的。

    接著又召見了另一批高級官員,強調了巡撫工作的重要性。

    崇禎嚴肅的指出,巡撫賢則百官都賢,同時一再強調了吏部工作的重要性,指出對官員胥吏的考核一定不能放松,發現問題的不能從輕縱容。

    最後,崇禎對吏部尚書說,只要你和吏部的同事們實心任事,“天下事、不難為”。

    這時候,一個小太監,輕聲說道︰“袁大人,馬上到您了。”

    279、平台召對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明末鋼鐵大亨》,方便以後閱讀明末鋼鐵大亨279、平台召對一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明末鋼鐵大亨279、平台召對一並對明末鋼鐵大亨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