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

第311章 賞罰

類別︰網游小說 作者︰青衫取醉 本章︰第311章 賞罰

    梁高祖享受著妃子的按摩,但回復之間,卻稍顯猶豫。

    “洛陽的府庫我已交給秦王分配。”

    那名妃子嬌嗔道︰“陛下!您乃九五之尊,秦王是您的兒子,他打下洛陽,歸根結底也是為您立下的功勞,難道陛下連一點珍寶財貨都不能分配了嗎?

    “那些珍寶財貨,本就該歸入我大梁的府庫,陛下從府庫中拿出微不足道的一點珍寶賞賜給臣妾,難道臣妾的這點要求也不能滿足嗎?”

    梁高祖一听,自然而然地點了點頭︰“愛妃這是什麼話,朕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這點珍寶自然還是能賞賜的。

    “正好,你便和張妃一起去洛陽,為眾妃在府庫中選一些珍寶財貨、土地田產吧。”

    妃子臉上立刻露出喜色,但隨即又說道︰“可是陛下,若是秦王抗旨不遵,臣妾又該怎麼辦?”

    梁高祖立刻拉下臉來︰“他敢?

    “如此,朕命人寫一封敕令,你們拿著朕的敕令前去。”

    說罷,梁高祖果然寫了一封敕令交給這名妃子,讓她與另一名妃子一起從長安出發,前往洛陽,到府庫中任意選拿珍寶。

    李鴻運的視野快速拉升,他看到這兩名妃子與眾多扈從離開長安東行。

    一路上,這些光點若隱若現,天上風飛雲走,眼前的視野快速變幻,很快抵達洛陽。

    李鴻運很快確定了這兩名妃子的身份。

    他們分別是張婕妤、尹德妃,這是梁高祖在晚年最為寵愛的兩個妃子。

    在李鴻運的事業中,這一行人很快來到洛陽,然而,他們在洛陽府庫前面卻吃了個閉門羹。

    幾名面目凶惡的侍衛攔在府庫門口,手中長槍“鏗”的一聲架起,將一行人全都攔住。

    “秦王有令,府庫中的所有財寶、洛陽周邊的所有土地都要拿來封賞將士,任何人等不得輕動!”

    馬車中,尹德妃隔著門簾,對手下的僕人說了幾句。

    那僕人立刻上前,大聲說道︰“放肆!我家貴妃是得了陛下的敕書來的!你們難道敢抗旨不遵?”

    幾名侍衛互相看了看,“抗旨不遵”這幾個字,確實也讓他們這幾個大頭兵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但很快,他們中有人快步離開,去稟報能管事的將領。

    過了沒多久,一名四十余歲的將領來到府庫。

    “何人要開府庫?”他目光掃過兩名貴妃的馬車,臉色微微變了變,顯然已經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尹德妃的僕人再次上前︰“我家貴妃是奉了陛下的敕書來的!陛下有令,府庫中的財貨要任我家貴妃挑選!”

    馬車中又傳來尹德妃的聲音︰“另外,洛陽東南五十里有良田數十頃,張妃看上了,陛下已下敕書賜予。麻煩這位將軍一並交割。”

    來的那名將領冷然道︰“我乃淮安郡王,那些田地秦王已經有教,因軍功賜給我,恕難從命!

    “至于府庫中的珍寶財貨,既然兩位貴妃持有陛下的敕書,那就親自去見秦王,向他索要吧!”

    貴妃的僕人還想說什麼,但有了這位淮安郡王撐腰,府庫的士兵顯然硬氣了很多,在府庫門口手持長槍一步不退。

    尹德妃恨恨地咬牙︰“好,那本宮便去找秦王對峙!”

    說罷,兩名貴妃帶著僕從離去。

    李鴻運全程以上帝視角看完了全程,又看到這兩名貴妃在洛陽城中找到秦王,並提出了到府庫中拿取財貨、給自家人封官的要求。

    結果,秦王面有難色,但還是應允了。

    于是,這兩名貴妃進入府庫中任意選取了大量金銀珠寶和各種財貨,裝了滿滿一車帶走。

    不僅如此,秦王還被迫給他們的親屬封了官職,至于給淮安郡王的那幾十頃田地,自然也一並給了張婕妤。

    至于軍中尤其是淮安郡王那邊的怨氣,自然是秦王親自去安撫。

    看到這里,李鴻運不由得皺眉,很快意識到這似乎是個坑。

    從表面上來看,這兩名貴妃的行為雖然有些過分,但她們的行為,以及秦王的處置方式,都是說得通的。

    這兩名貴妃是持了梁高祖的敕書前來的,按理說,皇帝既然發話了,自然就有最高的效力。

    哪怕秦王不願意,也必須按照皇帝的敕書辦事。

    至于其他將領的怨氣,秦王在軍中威望甚高,想要壓下去自然也不成問題。

    但很顯然這與歷史記載不符,而且,也完全不符合秦王的人設。

    隨著李鴻運陷入沉思,整個世界也進入了暫停狀態。

    看著歡喜離去的尹德妃和張婕妤,李鴻運自然想到了任由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未來可能產生的一系列後果。

    這兩名妃子,是梁高祖此時最為寵信的兩名妃子。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枕旁風”的威力。

    此時洛陽城才剛剛攻克,而攻克洛陽的過程,可謂是凶險萬分。

    李鴻運在之前的虎牢關之戰中已經體驗過了︰洛陽城池高大堅固,梁軍攻擊了數月都未能有所建樹,在這個過程中,戰斗必然是十分慘烈的。

    而之後竇建德來援,秦王更是冒了極大的風險只帶領三千五百玄甲軍去虎牢關堵截,並成功一戰擒雙王。

    從戰果上看確實如同摧枯拉朽,但如果深究過程就會知道,整個洛陽之戰都是凶險萬分,秦王的戰馬都死了好幾匹,更何況是其他的將士。

    洛陽城是東都,此地和長安城一樣,繁華富庶,里面的珍寶財貨更是數不勝數。

    所以,這些財貨如何分配的問題,就是一個擺在決策者面前的大問題。

    秦王就面臨兩個選擇︰要麼給這兩名妃子,要麼給將士。

    那名在府庫前面拒絕了兩名妃子的將領來頭也不小,如果尉遲敬德等一般的將領,恐怕說話還不可能這麼硬氣。

    而那名將領之所以敢直接用秦王的“教”來拒絕梁高祖的“敕”,顯然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當時整個梁朝的命令體系比較混亂,皇帝的敕、太子的令和秦王的教,基本上可以看成是具有同等效力,誰的命令先到就听誰的。

    秦王直接打下了洛陽,他的教在諸多將士們看來,顯然與皇帝的敕是同等的。

    至于皇帝的敕被拒絕了、皇帝生氣了之後該怎麼辦,那是秦王要考慮的事情,而非他們這些大頭兵要考慮的。

    第二,則是因為這位將領是淮安郡王,論親戚,他是梁高祖的堂弟。

    雖然是宗室將領,但他在洛陽一戰中也立下了功勞,因此秦王才將那幾十頃田地賞賜給他。

    這樣的一個人,顯然對這兩位貴妃是十分不感冒的。

    李鴻運甚至可以代入到他的視角來考慮問題︰論關系親疏,我是當今陛下的堂弟,早在晉陽起兵的時候我就已經舉兵響應,你們不過是陛下後來又納的兩個妃子;論功勞,我跟將士們在洛陽城外餐風露宿、浴血奮戰,你們兩個妃子在長安花天酒地。

    現在你一紙敕書,就要把我的地搶走?

    當然,淮安郡王也知道這兩名妃子正得寵愛,不太好惹,于是他在硬氣之余,也將皮球再度踢給了秦王。

    那麼秦王會怎麼做呢?

    其實在李鴻運看來,如果秦王真的把府庫中的財寶給了這兩名貴妃,他日後的處境說不定會好一些。

    畢竟後來秦王之所以五次三番被梁高祖責難,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太子和這兩名貴妃隔三差五地就給他上讒言。

    如果秦王真的用這些財物大力籠絡這兩名貴妃,那麼這兩名貴妃所代表的的勢力雖然不至于立刻倒向他,至少也會變成他和太子之間的牆頭草,不斷搖擺以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些財物本來也是秦王打下來的,分給將士還是賄賂貴妃,這都是他一句話的事情。

    但問題是,這兩名貴妃,顯然是得寸進尺的類型。

    讓她們進入府庫去挑選珍寶那府庫里的東西,還能剩下多少?

    張婕妤一張嘴就要淮安郡王的幾十頃田,屬于是心里沒有一點逼數的表現。

    如果只是象征性地給一點,根本不足以滿足她們的胃口,她們還是會心懷怨懟;如果敞開了給,賞賜這一塊必然出現一個巨大的缺口,到時候這個缺口又怎麼去堵?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秦王在將士們心目中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賞罰分明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

    這種威望想要建立起來很難,但想要毀掉卻再簡單不過。

    因此,不論如何權衡,以秦王的性格,幾乎都會嚴詞拒絕。

    想到這里,李鴻運開始嘗試著對秦王的行為進行糾正。

    秦王嚴詞拒絕了兩名妃子的要求,給他們的答復是︰寶貨皆已籍奏,官當授賢才有功者。

    也就是說,府庫中的財貨,早就已經論功行賞分給有功的將士,封存上奏,至于官餃也要授予賢才有功的人,不能給這兩位貴妃的親屬。

    而這樣做的結果,自然是兩名貴妃對秦王懷恨在心。

    在完成這一切之後,李鴻運的視野中,閃過了秦王的記憶碎片。

    記憶碎片中有兩個內容︰第一是梁高祖曾下令,秦王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所有事務都可以自行處分。

    而秦王此時的官職中,有一項是“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洛陽顯然屬于他的管轄範圍。

    第二則是秦王在出征之前,梁高祖曾經答應他,平定洛陽之後,珍寶都賜給將士。

    顯然,秦王知道梁高祖敕書的效力,但既然梁高祖已經做過這兩次承諾,那麼他認為,即便日後對峙起來,自己也有說辭。

    現實也確實如他所料。

    回到長安城後,梁高祖並未責罰秦王,畢竟之前他已經對秦王做出了承諾。

    之前雖然寫了敕書、同意將府庫中的財寶分給那些貴妃,也只是因為他被吹了枕旁風,一時昏了頭。

    此時秦王頂撞了他一些,卻也讓他的頭腦清醒了過來,于是這件事情就被壓了下去。

    “嗯?”

    李鴻運再度意識到這里似乎出現了偏差。

    因為明顯與歷史記載的內容不符。

    按照史料記載,尹德妃和張婕妤回到長安城後立刻告狀,而梁高祖則是大怒,責問秦王︰“朕的敕書難道還不如你的教嗎?”

    至于之前給秦王的那些承諾,梁高祖不說,秦王自然也不敢提,否則那不是當面打當爹的臉嗎?

    只能叩頭謝罪。

    而梁高祖仍舊怒氣不息,等秦王走後才對裴寂說道︰“朕這個兒子,在外面領兵日久,都被那些讀書人給帶壞了!不是當年那個乖巧懂事的二郎了!”

    眼前的場景再度與史書有了差別,意味著李鴻運要再度運用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哪一種才更有可能。

    如果從情理判斷,史料記載反而更加不可信一些。

    梁高祖畢竟也是梁朝的開國之君,看看這辦的都是什麼事?

    先是給秦王承諾,讓他打下洛陽之後可以將這些財寶全都分給將士,結果兩個愛妃一吹枕邊風,他就又改變了主意,甚至還親自寫了敕書讓這兩個貴妃去搶將士們的財寶。

    這樣也就算了,在被秦王頂回來之後,兩個貴妃向他哭訴,梁高祖的第一反應是勃然大怒,還將秦王叫回來怒罵。

    雖說皇帝的敕令比不上秦王的教,這說出去讓他這個當皇帝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但問題在于,這件事情本來也是他不佔理。

    洛陽之戰打得那麼慘烈,事先早就跟將士們說過,打下洛陽之後會將里面的財寶全都封賞給將士。

    如果打下來之後卻不能兌現承諾,讓將士們怎麼想?

    梁朝起于亂世,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梁高祖這樣一位開國之君會想不到這一點?

    這怎麼想,都不太合理。

    那麼,梁高祖是一個賞罰不明的人嗎?

    李鴻運仔細想了想,如果從各種史料記載上來看,他還真是

    要確定梁高祖的這個行為是否符合他的人設,要從兩點來看。

    第一是,他在其他方面的行為,是否暴露了他賞罰不明的特點。第二是,他對于這些在外征戰的將士們,是不是有所輕視。

    而很遺憾,這兩個問題的答桉,都是肯定的。

    梁高祖的賞罰,不能說是秉公執法吧,也只能說是胡搞瞎搞了。

    武德七年,梁高祖恢復了九品中正制,將這個已經應該被科舉制取代、以門第取士的腐朽制度重新搬了回來;

    梁高祖還大封宗室,童孺皆為王,史書記載“自楚以來未有如今之多者”;

    梁高祖還大面積封官許願,最多是甚至一日口授兩千余人,歷史在這一刻似乎直接跨越到了齊朝,讓百姓們提前體驗了一把“冗官”的快樂。

    而這些,顯然都是他賞罰不明的左證。

    還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在玄武門之變中,所有開國功臣幾乎全都集中在秦王的手下,而皇帝身邊的人呢?是一幫前朝遺老、王公貴胃。

    而在史料中,幾乎看不到太多梁高祖對有功之臣的封賞,那些當時的名將,也說不出幾個真正是在梁高祖麾下的。

    往往是秦王打仗,然後遞上來捷報,梁高祖給秦王封賞,然後底下的將士們跟著秦王一起喝湯。

    根據史料記載,梁高祖雖然是梁朝名義上的開國之君,但其實,他基本上沒有打過仗。

    自從來到長安之後,就是秦王一直在南征北戰,開疆拓土。

    而這在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里面,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更早一些的楚就不說了,開國之君幾乎參與了所有重大戰役;再往後的齊、盛兩朝,開國之君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

    齊朝的太祖、太宗兩位,雖然一位欺負孤兒寡母,一位驢車漂移,但前者畢竟是禁軍大將,還是武林高手,能在那樣的亂世站穩腳跟、開創一個王朝,軍事才能母庸置疑;後者雖然在驢車漂移,但也確確實實曾經指揮過滅國之戰。

    再看與梁朝同時期的割據勢力,王世充和竇建德等人,也都是親自指揮上陣的。

    唯獨梁高祖,完全沒有任何統兵的經歷。

    他的騎術、射術或許不錯,但很顯然,要說行軍打仗,他恐怕並不擅長。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有秦王在,那皇帝又何必親自以身犯險呢?

    好問題。

    那麼可以去拿這個問題,去問問楚、齊、盛三朝的開國之君。

    這三朝開國時也有許多名將,那為什麼他們不將滅國的事情交給手下大將,自己安安穩穩地坐鎮都城享福呢?

    梁高祖的這種行為,無非是兩種可能︰要麼是不願,要麼是不能。

    不願,是說他不想去戰場上風餐露宿,覺得那樣太辛苦;不能,是說他沒有那麼高明的統兵才能,很清楚自己不是這塊料。

    但不管是哪一種可能,對于一位開國之君來說,這樣在後方偷懶還沾沾自喜的行為,都是十分愚蠢的。

    因為權力這種東西,從來都不是自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並不是說你當了皇帝就自然地有了權力,而是所有人都認為你該是皇帝的時候,你才有權力。

    而在亂世之中,能打勝仗,就是唯一的道理。

    從這一事實能看出來,梁高祖要麼是能力不足,要麼就是政治智慧不夠。

    如果他真的能像盛太祖一樣,親臨前線與將士們一同作戰,並建立威望,那麼秦王想要搞一個玄武門之變,恐怕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所以,從兩點內容來看,梁高祖做出這樣的決定,也就不足為奇了。

    因為他幾乎從沒上過戰場,沒見過洛陽城外戰事的慘烈,不知道那些將領和士兵為了攻陷這座城池付出了多少鮮血和犧牲,所以自然不覺出爾反爾、從府庫中拿出許多珍寶賞賜給自己的貴妃是什麼大事。

    因為他賞罰不明,對身邊親近之人,尤其是那些前朝遺老、貴族宗室大行封賞,而完全不考慮由此產生的“宗室、官員冗雜給百姓帶來沉重負擔”的問題,那麼縱容兩名貴妃去要珠寶、官位和田地,自然也就不奇怪了。

    考慮一番之後,李鴻運做出決定。

    他操控梁高祖做出了符合史書記載的行為,讓梁朝向著玄武門之變又邁近了關鍵一步。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方便以後閱讀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11章 賞罰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第311章 賞罰並對我的玩家都是演技派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