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揚帆

第四百九十九章 奈何不了我們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齊橙 本章︰第四百九十九章 奈何不了我們

    “你說的這件事情,省計委那邊已經向我們通報過了。省里也有領導向我們征求意見,讓我們論證一下這件事情是否可行。”

    省經委的主任辦公室里,徐盈听罷高凡的匯報,點著頭說道。

    斯凱利在省里活動了好幾天,找了不少部門的官員吹風。這些官員雖然沒有答應斯凱利的要求,但卻會把這些情況匯報給自己的領導,從而形成了一種輿論。

    不得不說,斯凱利的這一手還是有些作用的。三人成虎的道理,即便是外國人也是懂的。

    時下國家正在全面轉向市場經濟。對于市場經濟該怎麼搞,大多數官員並不清楚,只是覺得應當更加自由、更加開放。

    化肥市場是否應當向外資開放,大家的思想並不統一。有些官員從國家的農資專營政策出發,認為不宜開放。有些官員則提出專營政策屬于計劃經濟的殘余,在市場經濟年代里是應當拋棄的。

    化肥專營關系到糧食安全,一些老派的官員覺得謹慎一些為好,但激進派的官員認為這是冷戰思維,已經落伍。省里有某位領導就曾在會議上說過,甦聯解體了,冷戰結束了,未來的世界將進入天下大同的狀態,國外有糧食,就相當于中國有糧食,有什麼必要去擔心糧食安全呢?

    其實,關于這樣的討論,早在斯凱利來訪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徐盈作為一位行業主管出身的經委主任,立場是偏向于保守派的,但面對著激進派的鼓噪,她也有些懷疑自己是不是思想僵化了,應不應該換一個思想。

    左右為難之際,她便想起了自己的寶貝準女婿,想听听準女婿的想法,于是便打了電話,讓高凡在合適的時候回來一趟,自己有要事要與他相商。

    高凡乍接到電話的時候,還以為準丈母娘叫他回瑞章是要催婚,問過高逸平才知道是工作上的事情。前兩天,徐盈在忙著別的事情,沒顧上召見他。今天徐盈有空,讓高逸平把高凡帶到經委來,高凡卻是先向徐盈匯報了自己從張偉那里听到的消息。

    “小凡,你在北京接觸的信息多,而且你和鄭部長的關系也熟,你說說看,國家對于這個問題是什麼態度。”徐盈向高凡問道。

    高凡道︰“國家的態度,我覺得從農資專營制度上就可以看出來了。這個制度是88年推出的,90年發布了關于完善專營辦法的通知,前不久又發布了關于加強專營辦法的通知,基本上就是每兩年強調一次,可見國家的態度並沒有松動的余地。”

    “我們也是這樣答復計委那邊的。”徐盈道,“不過,省政研室提出,國家正在進行復關談判。復關之後,各種限制政策就會取消,所以化肥專營制度應當不會持續太久。

    “我們應當有政策上的預見性,趁著現在國家還沒有放開,我們和外商談引進化肥廠的事情,能夠有更多的砝碼。如果等到國家放開了,各個省都會去爭取外商投資化肥廠。我們省的經濟實力和兄弟省份沒法比,在競爭的時候很可能就爭不過兄弟省份了。”

    “我們現在就開始爭,萬一屆時國家沒有放開,我們怎麼辦呢?”高凡笑呵呵地問道。

    高逸平道︰“政研室那邊建議,我們和外商談判的時候,先不要說死,可以跟外商拖一拖,等國家的政策。”

    高凡笑道︰“政研室那幫人,是不是覺得外商和他們一樣蠢?”

    “說啥怪話呢!”徐盈含著笑斥了一句,倒也不忌諱高凡的親爹在場。她這個準丈母娘也算是高凡的半個娘,還是有訓孩子的權力的。

    高凡倒也不便太放肆,當下換了認真的口氣說道︰“我覺得,咱們省政研室的那些人,該放出去鍛煉鍛煉了,總是泡在書齋里研究政策,是研究不出結果來的。

    “中央負責決策的那些人,都是從一線出來,有斗爭經驗的。別看報紙上說起復關的時候都是漂亮話,在實際談判中,咱們是寸土不讓的,絕對不會為了什麼全球化的口號而放棄核心原則。”

    徐盈點了點頭,表示認同高凡的判斷。

    國家為什麼要復關,不是因為我們對自由貿易有什麼信仰,而是看中了來自于自由貿易的好處。為了獲得這些好處,我們可以做出一些讓步,承受一些損失,但前提一定是收益大于付出,沒有誰會傻呵呵地為了開放而開放。

    相較之下,一些學者在這個問題上就是純粹的二極管思維了,他們听說自由貿易是一個好東西,于是便不分青紅皂白,鼓吹無條件地追求自由,對一切政府管制都指手畫腳。

    省政研室那邊,據說就是來了幾個名校畢業的書生,說起理論一套一套的,但一點實際的經濟管理經驗都沒有,徐盈對于這幫人也是非常不屑的。

    在她看來,自家這個16歲就敢扯著化工部副部長的虎皮去承包勞動服務公司的準女婿,那才是真正的人才。

    “復關談判中,我們對農業問題是咬得最緊的,為此不惜讓出其他領域的一些利益。由此也可以看出,國家對于農業安全這個問題,是絲毫也不敢放松的。”高凡分析道。

    “可是,我看到有文章說,中國要恢復關貿總協定的地位,就必須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農業問題最終還是要放開的。”高逸平道。

    高凡道︰“的確是有這樣的說法。不過,復關是有緩沖期的,比如說,我們承諾放開農業市場,但需要有十年的緩沖期,在這個期間內,我們依然是可以保留對農業的保護的。

    “有十年時間,我們就可以把農業中有可能受到國外沖擊的短板補起來。等到緩沖期過去,外資就算進來,也奈何不了我們了。”

    “那麼,你認為化肥這個問題是這種情況嗎?”徐盈問道。

    高凡認真地點點頭,說道︰“我認為是這種情況。從現在算起,我估計我們應當有十五年左右的時間,我們需要在這段時間里,把中國自己的化肥產業做大做強。十五年後,不是外國來沖擊我們的化肥市場,而是我們去沖擊外國的化肥市場。”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滄海揚帆》,方便以後閱讀滄海揚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奈何不了我們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滄海揚帆第四百九十九章 奈何不了我們並對滄海揚帆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