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

第160章︰智氏重心東移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榮譽與忠誠 本章︰第160章︰智氏重心東移

    <td><tab" align="left"><tr><td>

    <td><tab" align="left"><tr><td>

    事實上,智瑤回到“新田”一樣得到了趙毋恤的道歉,並且趙毋恤也沒有先派人進行通知很直接上門。

    這個沒有派人先通知就上門,可以有兩種層面的理解,第一種是趙毋恤誠意十足,另一種是趙毋恤毫無誠意。

    不是故意打什麼啞謎,同樣的事情歷來就有很多種的解釋,看的還是當事人的心態,再有後續的理解。

    智瑤所知的是趙鞅取消了趙毋恤的一些權利。

    結合趙毋恤得知智瑤和魏駒回到“新田”立刻道歉這件事情,無疑是趙毋恤遭到了趙鞅的敲打,後續趙毋恤分別找智瑤和魏駒道歉是帶著誠意的。

    有錯則改善莫大焉嘛。

    智瑤和魏駒在那一次提高了風險,願不願意在趙毋恤道歉後將事情揭過去另外說,外人怎麼看待又是另一回事,趙毋恤去道歉也是在做給其他人看。

    這一次,智申和智瑤來到“邯鄲”主要是視察農業狀況,進而再看看新的農具使用對農業生產起到了多大的幫助。

    目前的晉國在農業上其實是人拉犁居多,大家族才會大批使用畜力,並且用的並不是牛這種畜力。

    中原當前以旱田居多,牛並不是最佳的拉犁畜力,其實馬才是。

    當然了,跟中原列國不缺馬有極大的關系,缺馬的現狀下哪怕是馬更合適用來拉犁,沒有馬只能使用牛了。

    因為已經過了耕種季節的關系,田野里肯定看不到犁田的畫面,能看到的就是各種農作物已經生長起來,到處一片的綠色。

    到了夏季之後,平野里的農田一樣會是一片綠色,不同之處是各種果實會變得碩大。

    中原地區目前並沒有大量耕作水稻,以黍、稷、菽居多,少量的小麥或是大麥。

    以春秋時代的中原飲食習慣而論,不管小麥還是大麥只有富貴人會吃,原因是去殼非常麻煩,平常人家可沒有辦法一個人其余事情都不做,專門在干去殼的工作。

    春秋時期諸夏就有小麥和大麥了?根據考古發現,大麥在中原的歷史可以追述到公元前2000~1000年,小麥則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在黃河流域開始種植。

    目前的農作物,不管是什麼品種的產量都很一般,一畝產量上了一石就叫高產,兩三石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固然因為“畝”的佔地面積有差別,跟種子質量和化肥也能扯得上關系。

    “此便是施肥之地?”智申已經從智瑤處得知什麼是施肥,也听了溫肥的過程,懂那是半懂不懂的狀態。

    智瑤搞的事情太多,絕大多數只是提了一嘴再讓人去專門研究,少量親身參與研究。

    由于太腌髒的關系,怎麼溫肥不作詳細描述了。

    需要知道的是沒有經過處理的屎尿,真的不能直接往農田里弄,不然是有害,而非有益。

    智瑤暫時還沒有在智氏全面實施,在“邯鄲”這邊搞試驗田,還是得益于長期有大批軍隊駐扎的關系,便于統一收集以及管理。

    另外,其實動物的糞便也能溫肥,以禽類最佳。

    不過,暫時智瑤還沒有回過神來,給忽略掉了。

    當然了,哪怕禽類的糞便比人或其余動物肥沃,以當前時代大量飼養雞、鴨、鵝,其實還是很難辦到,一場雞瘟什麼的就能直接全數完蛋,哪怕沒有雞瘟平時的喂食也會是個大難題。

    養豬一樣面臨喂養的難題。雖說豬是雜食的家畜,可是人都不夠吃的前提下,怎麼喂豬呢?

    所以了,大肆搞養殖場這種事情,其實要看是在什麼時代的。

    智申一圈視察下來,明顯地發現有定期施肥的農作物長勢比沒有施肥的農作物要好上太多。

    “為何僅此一地施行?”智申問道。

    智瑤說道︰“未曾驗證,不得推廣。再則……,需建廁,再行教化。”

    軍隊還能指定必須去哪里如廁,他們也會服從管理。

    民間的話,用行政命令強調都不一定能使人遵守,到現代都還有一大幫人會去到處大小便呢。

    再有一點就是,別看簡易廁所建造好像不難,大批量建造動用的人力物力可就不會少了,怎麼合理規劃又是另一個難題。

    “若是此事有益,當行!”智申只在乎能不能多收三五斗,其余都不是事。

    智瑤對智申的反應沒有什麼意外。

    無論是在什麼年代,糧食都是一種必需品。

    只要沒有餓肚子的難題,不止是人的身體素質會得到加強,還會讓人口出現增漲,進而再讓生活質量得到上升。

    說白了就是溫飽思𠺘欲,沒有吃飯的難題,家里能有余糧,人們很清楚增加人口等于增加可用勞動力。

    不用為吃飯擔憂,人們也會開始懂腦筋去研究娛樂項目,為的就是讓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一個家庭多生幾個孩子,對于家庭來說是增漲勞動力,對國家的作用就更多了,包括增加兵源。

    他們來到了正在興建水利的區域,看到了大批的勞動人員,里面有屬民,更多的是奴隸。

    來自家主的親自視察,為的就是展現家族的重視力度,別看一圈視察下來像是在走形式,對在干活的人激勵也不是一般的有效果。

    “因何,楚人為奴,鄭人為黎庶?”智申盡管通過了智瑤的操作,疑問卻是一點不少。

    智瑤答道︰“楚國乃是強國,我家難以馴服;鄭國或亦是強國,鄭人少有驕傲,居于斯生于斯,可也。”

    鄭國的綜合實力還行,尤其是軍隊的戰斗力比起晉國或楚國可能不足,對上其他國家就會顯得很強了。

    不止鄭國是那樣,齊國也是。

    長久以來齊國打不過晉國,但是他們能將魯國摁在地上打。

    因此,哪個國家強不強是要分檔次的,看看到底是跟誰打,不能簡單的一概而論。

    智瑤又說道︰“如楚國來贖,三換其一可也。”

    在智瑤看來,楚國肯定會嘗試贖回戰俘,智氏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到時候不以財帛定論,要求楚國拿人來換回被俘的士兵,想必楚國會願意的。

    如果楚國願意拿牛羊來換人也行。正好智氏新近得到了一大片無人區,一時半會無法改造成為農業區,經營牧業也是可以的。

    那一片曠野以前屬于長狄,他們在晉國與齊國的交鋒中成為犧牲品,大量的土地被智氏和趙氏給瓜分了。這就是所謂的兩個人爭吵,然後把旁觀的第三人給揍了。

    智申最有興趣的是農業,以至于被智瑤帶著去看各種作坊之後,重新投入到農業的視察當中。

    不怪智申,他真的看不懂各種爐子,看到在洗煤更是覺得多此一舉,有心提一提智瑤要將精力放在老智家的傳統事業……,也就是紡織,話到嘴邊自己又給吞了回去。

    智氏跟中行氏再次合流,再有齊國連續遭到打擊,中原這邊紡織相關的市場份額超過七成被智氏給佔了。

    因為範氏的境況,趙氏和魏氏先後搶佔陶器市場,恰恰這樣讓魏氏跟趙氏成了競爭關系。

    智瑤很少將精力放在紡織業,主要是家族里懂紡織的人太多,懂其它行業的人卻是太少。

    “我也不是完全沒有關注,不是在讓研究新的紡車了嗎?只是真的不懂,連相關概念都很少,沒有胡亂干涉而已。”智瑤知道智申的欲言又止是因為什麼,心里很無奈地想著。

    有時候智瑤真的想很直接地告訴智申一些事情,比如趙氏、魏氏和韓氏都是搞軍事相關,荀氏和範氏卻是搞民生,才有了趙氏、魏氏和韓氏最終成為晉國這個內斗修羅場的贏家。

    智瑤開始發力之後,干的事情就是彌補智氏軍事領域的不足,民生方面是沒有將精力放在紡織,可是有在搞農業啊。

    大力發展“邯鄲”以及周邊是智瑤力主,盡管智申沒有長遠目光卻是進行了全力支持,父子倆的意志統一,老智家的其他人只有執行的命。

    這個也是當前時代決定了的事情,一個家族的其他人只有建議權,壓根就沒有否決權,家主想干什麼無論有益還是有害反正就是干。

    察覺到這種社會規則的智瑤得出一個結論,也就是當前時代遠比其它封建時代更適合搞大工業或大農業的工程。

    正因為家主能夠最終拍板決定一切,興盛會比較簡單,會不會衰敗下去也會顯得相當迅速。

    “謚伯陽仍在我家?”智申問道。

    老子現在是智氏的顧問來著,一直在幫忙興建水利以及對其它工程的查遺補漏。

    智瑤不太理解地看向智申,好奇怎麼突然問這個。

    智申說道︰“楚國派人往‘洛邑’尋謚伯陽,欲邀其往‘郢’。”

    以前智瑤以為老子是一個理論型的人才,直至老子參與到智氏的建設,才明白老子不止會紙上談兵,真正干起活來也相當厲害。

    有這個認知,智瑤不免猜想楚國邀請老子回去是想要進行什麼建設。

    智申說道︰“如此,楚人將來‘邯鄲’。”

    智瑤知道還有下文。

    果然,智申繼續往下說道︰“傳聞吳軍謀劃北上,楚軍皆已歸國。”

    然後呢?

    趙鞅已經第三次派人來催促智申趕緊回“新田”去,本著事不過三的道理,再拖下去就是故意不配合了。

    所以,智申在遲疑要不要等楚使過來,主要讓智瑤全權處理會顯得對楚國不尊重。

    (www.101novel.com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在春秋做貴族》,方便以後閱讀我在春秋做貴族第160章︰智氏重心東移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在春秋做貴族第160章︰智氏重心東移並對我在春秋做貴族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