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禧堂,賈政為了籌備園子的事情,忙了整個下午。
晚飯後,正準備找趙氏玩耍玩耍,忽聞賴大來報︰“老爺,北靜王府長史官來了!”
賈政慌忙丟下旁的心思,迎了出來。
“不知大人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賈政是認識北靜王府長史楊峻的,所以一看見果真是他前來,忙拱手迎了上去。
卻見楊峻的身後,還有六名隨侍,且每一名手中,都捧著一盞托盤,上面蓋著黃綢子。
“敢問大人,這是……?”
賈政不解其意,他們府上這兩日不辦事呀,怎麼北靜王府倒像是送禮來了?
“哈哈,政老客氣。下官此行,是奉王爺之命而來……”
“不知王爺有何諭示,還望大人宣明。”
楊峻笑看著一臉不明所以的賈政,確定他還不知道這件事事情,于是拱手道︰“恭喜政老,貴府真不愧是當世名門,府中人杰輩出。
貴府二公子今日在文會之上,技壓群雄, 一連作出數篇經典,名動京城!
我們家王爺有幸得贈其中之一, 這是我們家王爺按照約定, 敬送紋銀三千兩, 還請大人代為收下。”
賈政聞言,疑惑道︰“犬子今日未曾出門, 又如何做出大人所言之事?大人想必是弄錯了……”
飯團看書
楊峻知道榮國府還有一位餃玉而誕的二公子,所以知道賈政是誤會了,忙補充道︰“下官說的, 乃是貴府璉爺,璉二公子!”
“他??賈璉?”
賈政覺得,自己一定是太過操勞,所以幻听了。
若說他的兒子寶玉,雖然不務正業, 讀書一點不認真, 但是從小也有幾分靈慧, 在那些旁門左道, 濃詞艷賦之上, 倒是有幾分造詣。
所以若說賈寶玉在外面偶然寫出點什麼東西, 他倒也勉強能夠接受。
但是賈璉!
這位楊長史莫不是在搞笑?
看見賈政眼中的不信之色, 楊峻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北靜王府和賈府乃是百年的交情, 他在北靜王府做官,往年, 也常有和賈府打交道的時候, 所以對于榮國府主要人丁的情況, 大概有些了解。
當他听到今日的事情的時候,也是十分詫異的。
如今看賈政的反應, 他心里自然更是覺得奇怪。
這位璉爺藏得可真深,連自家親二叔都瞞過去了?
“政老不必覺得奇怪,此事千真萬確, 下官實在沒有和政老開玩笑。
實際上,今日是太子也在城外別院舉辦的文會, 除了我們家王爺, 還有諸位皇子龍孫、京中王孫公子, 他們盡皆親眼見證了貴府璉二公子的風采!
政老若是不信,下官來之前,還從跟隨王爺同去的同僚處,听到幾句, 容下官與政老道來……”
賈政盡管兩個眼楮鼓的一樣大, 但是禮數還是不缺,見狀忙請楊峻到大廳落座。
……
紫禁城,鳳藻宮。
寧康帝跨步進來,來到正殿的炕上坐下。
見賈元春施施然行禮之後要給他奉茶,他直接讓免,令其另一邊坐下,然後問道︰
“賈璉是你的堂兄弟?”
“回稟陛下,正是,他是臣妾大伯的長子……陛下因何這般問,可是他出什麼事了?”
寧康帝搖搖頭,“你不必擔心,他好的很……
哼,朕問你,你對他了解多少?”
元春听出寧康帝語氣不大對,心下越發謹慎,思索著道︰
“臣妾進宮侍奉太妃娘娘的時候,他才十一二歲,還完全是個懵懂的少年,因此,臣妾這些年對他,確實了解的不多。
但是臣妾听說,陛下皇恩浩蕩,加恩給他封了官職,是西城兵馬司的指揮使。
可是他什麼地方做差了,惹得陛下不快?
若是如此,還請陛下看在他年輕不懂事的份上,耐心教戒,他一定會听陛下的話的。”
寧康帝听元春進宮之時, 賈璉才十一二歲,便知道從元春這里是听不到什麼有用的信息了。
“我這里有一些東西, 給你瞧瞧。”
寧康帝說著,招手示意隨行的侍從。
元春不明所以,但還是听話的取過太監遞過來的東西。
是幾張詩稿,元春先望了寧康帝一眼,然後才低頭看去,細看了兩三張,然後將後面的略看了一眼,道︰“臣妾雖然不懂詩詞,但是粗略讀來,也覺得這些句子寫的極好。
然而臣妾以前卻沒有听說過,可是新近才出的,不知陛下從哪里得來?”
寧康帝笑了笑,“若是朕說,這些全部都是賈璉寫的,你信不信?”
“這……”
果然元春原本還沉靜嫻雅的面色,頓時一驚。
但是她瞧著寧康帝,隨即還是點點頭︰“陛下的話,臣妾自然相信的。”
寧康帝便下意識的抽了抽嘴角,心想,這個賈家女入宮這麼多年,卻還是這般謹小慎微,即便如今登臨妃位,說話也是處處小心。
雖然他喜歡安分守常的女人,但是難免也覺得少了幾分趣味。
況且,一想到元春,他就不由自主的想到,這是他當初和兵部的幾個老家伙的一場交易。
他不是很喜歡和臣子做交易。
而且,另有一點,讓他至今還狐疑不定。
原本當日他只是準備冊封賈元春為嬪,以元春太妃身邊女官的身份,冊封為嬪,已經是一步登天了。
但是,當他去給太上皇請安的時候,本來早就在重華宮里養花養魚的太上皇,卻忽然問及此事!
“賈家二位先公于我朝有定鼎之功,先榮國公代善,于朕又有手足之情,一個嬪位,不足以彰顯賈家之功。
你既有心加恩,不如封她為妃吧。”
這是太上皇的原話。
他當時並不敢細問太上皇為何會關心一個深宮中的賈家女,但是他不敢不尊太上皇的意思,所以,按照太上皇的意思,冊封元春為四妃之一。
雖然這一舉動,確實令他得到了開國勛臣一脈的親近,但是每每思之,總是覺得隱隱不安。
這種不安,是對于自己不能完全掌控的事物的焦慮。
元春並不知道寧康帝的心思,她見寧康帝不說話,就主動言語道︰“只是,臣妾實在想象不到,不過八九年未見,璉弟竟然已經成長到這個地步,竟能寫出這樣的詩作來。
若非陛下親口所言,臣妾真是難以相信呢。”
“和你一樣難以相信的人,還有很多。
事實上,若非多方來報,皆是一個說法,連朕也是不相信的。”
說著,寧康帝到底給元春解釋了一下這些詩詞的來歷。
元春聞言,同樣將心里的驚詫,只表露出三四分。
“真真令人意想不到,原本臣妾還以為,璉兄弟並不喜歡讀書,從前,也沒有听人說過,他還有作詩寫詞的天賦。”
“你當真想不到?”
寧康帝的眼楮略微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