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青史盡成灰 本章︰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

    李善長一怔愕然心驚,貌似真的下了地獄,還有包拯那個級別的閻王,人家正人君子的戰斗力,確實要比他強得太多。

    想想也是,在人間都斗不過,更遑論地下了。

    所以對于老李來說,還是安安穩穩多活幾年,享受最後的時光,這才是算得上不枉此生。

    正在他們倆隨口聊著之時,朱元章竟然回來了,而且是興匆匆的,臉上洋溢著喜氣。

    “張先生,李先生,你們倆真該出去瞧瞧!就坐那個軌道馬車……從北平到大沽口,速度快,還舒服平穩……咱這輩子走南闖北,就沒遇到這麼舒服的馬車!爽利,得勁兒!”

    老朱興奮說著,有些口渴隨手拿起茶壺倒了一杯,剛喝進去,就覺得苦澀難忍,他緊皺眉頭,又到了另外一壺,結果卻是奶茶,甜到。

    朱元章這個氣,“你說你們倆,就不能弄點人能喝的?”

    張希孟無奈苦笑,他是因為寫書太多了,需要茶水提神,故此越喝越苦,至于李善長,純粹是上了年紀,味蕾退化,必須加大劑量刺激。

    要是抽空給他弄點奶油泡芙什麼的,老李保準愛得地老天荒,刻骨銘心。

    張希孟只能遞給老朱一壺熱水,又給他點龍井茶,讓他自己弄。

    朱元章也沒法子,只能沖泡妥當,這邊等著茶水涼下來,那邊跟張希孟和李善長念叨,他確實體會到了軌道馬車的好處。

    平穩,速度快,運量大。

    “咱看史書說,秦朝當年為了調兵容易,修了直道,耗費不小……咱想問問你們倆,能不能到處都修上軌道馬車,方便調運貨物?到底是跟秦朝那樣,耗損國力,弄一個短命亡國,還是能讓大明更上一層樓?”

    老朱說完,看著這兩位,作為當世最強的兩位文臣,他們能有什麼高見?

    張希孟笑了笑,“主公,其實提到了秦朝亡國,這事說起來,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秦始皇錯估了國力,他把紙面數字當成了能動用的國力……同樣的錯誤,還發生在隋朝身上。”

    朱元章皺了皺眉頭,似乎不解其意。

    這時候李善長笑道︰“上位,太師的話,老臣給做個注腳……他所講秦朝的毛病,就是在統一天下之前,秦朝國家不大,商鞅變法之後,政令通暢,調動人馬錢糧,都很順暢。所以才有秦國的強悍國力。待到始皇一統天下,大秦國土增加了六倍,人口增加了五倍……秦始皇還以為這些新進並入的疆土,可以像原來的老秦一樣。動員兵馬徭役,修長城,建設驪山陵墓,又修直道,大肆巡游天下……始皇帝以為,他的國力完全可以承擔,殊不知剛剛統一之後,六國故地,無論百姓,還是官吏,都遠遠比不上秦國故地,他勉力為之,天下大亂,也就不足為奇了。”

    朱元章一怔,很快抓到了關鍵,“紙面上的國力,並不能當成實際的國力,李先生,果然厲害啊!”

    嗶嘀閣

    李善長一笑,“上位,這也是老臣幾十年打理庶政,積累的經驗。其實這個道理,放在歷代,都是通用的,為什麼歷代的雄主駕崩之後,儲君都很難順利接住這個局面?奧妙就在這里。因為歷代雄主,都是令行禁止,下面不敢有任何的松懈。可是當儲君繼位,一切湖里湖涂,還不明白怎麼回事。又缺少足夠威望,主少國疑,肯定會出事的……就拿隋煬帝來說,他就是犯了這個錯,把大隋朝紙面上的國力,當成了可以使用的力量,所以才有百萬大軍征高句麗,才有一年之內修運河。”

    朱元章遲疑了少許,他低聲道︰“李先生,咱怎麼覺得你話里有話,說明白點,咱們不用遮遮掩掩。”

    李善長頓了一下,這才道︰“老臣听太師講了,上位有意退位,把國家交給太子殿下。老臣這才仗著膽子,把這個道理說了,上位能如此做,確實是大明之福,蒼生之福!”

    老朱微微點頭,老李的這番話,確實是真知灼見。

    “李先生,那咱問你,新君即位,要怎麼辦,才算是英明聖睿?”

    李善長想了想道︰“上位,要讓臣說,新君務必要休養生息,鎮之以靜,徐徐圖之,方才能順利延續盛世,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朱元章沉吟不語,他默默思量著。

    張希孟也同樣思索著李善長的話……為什麼說老李是個人才呢,哪怕到了今天,他的話依舊能給張希孟極大的啟發。

    李善長說出了一個很無奈的事實,不是後人不想延續前人的政策,是實在做不到……六國貴胃會忌憚秦始皇,但不會畏懼秦二世。隋文帝能號令關隴集團,隋煬帝就沒有這個威望。

    放到歷史上的大明朝,洪武永樂,都能以鐵腕治國,但是到了仁宣兩朝,他們不收縮又能怎麼樣?

    學著爺爺,父親,四處征戰,大刀闊斧嗎?

    對不起,他們真不行,這不只是能力的問題,也是時運條件所致……朱元章自己打天下,自然為所欲為。歷史上的永樂皇帝,也約等于打下了一半的天下,但是後繼者卻沒有這個條件。

    那如果仁宣兩朝,繼續對外用兵,甚至學著朱棣,五征蒙古,後果會是什麼?

    只怕不會比隋煬帝好到哪里去!

    這個道理,一般人是很難想通的,史冊也未必會講明白。

    所以大體一位聖君雄主之後,都會有人主張休養生息,以寬仁治國,甚至會替前朝蒙冤官吏平反,收攏人心,維持國家安穩。

    能做到這一步,已經算是明白人了,要想繼續前人的豐功偉績,實在是太難為他們了,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這就是歷史上仁宣兩朝的現實。

    “上位,既然把話說到了這份上,老臣也就掏心掏肺,說點過分的……上位要想大修軌道,串聯全國,這必定要大動干戈……這事情也只有上位能做,如果中途上位退位,把職責交給太子殿下。殿下除了停工,休養生息,讓百姓喘口氣之外,別無他法。因為紙面上的國力,不等于實際的國力。上位能動員出來的力量,不等于太子也能動員出來的。”

    李善長說完之後,偷眼看了下張希孟,他笑容可掬,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樣。

    怎麼樣?你張太師真以為自己有多厲害啊?

    你有本事破解這個局面嗎?

    朱元章的目光也落在了張希孟身上。

    如果老李所講的難題解決不了,朱元章還真沒法輕易退位。

    而且老李所揭示的規律,也當真讓人很無奈!

    “先生,你覺得標兒能不能行?不會需要咱給他擦屁股吧?”

    張希孟哈哈一笑,“主公,李兄的高論,著實厲害,臣也是無可奈何……不過臣想反問主公一句,這次到了北平,除了看了軌道馬車,還有沒有別的感觸,比如農業上的?”

    朱元章微微沉吟,“先生問的是哪方面?”

    “就是中原和北平的不同,區別到底在哪里?”

    朱元章皺著眉頭,“先生請明言!”

    “主公,在中原,老百姓更多的是擔心災害,尤其是絕收,雖說也有谷賤傷農之說,但還只是受傷。可是到了北平,老百姓擔心的反而是豐收,因為一旦豐收,價格暴跌,他們就生存不下去了。甚至需要朝廷主動收購,維持價格穩定。這就是走大農場模式,和普通小農最大的區別!”

    “由此展開,就能看清楚更多的問題。李兄所講,就是在小農條件下,動員效率極低,大興土木,必定勞民傷財,非聖君雄主不能為之……這話臣沒法駁斥,也無從駁斥,他講的就是對的!幾千年來,能有李兄這番見識,已經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

    “不過要讓臣說,有沒有辦法……還是有的。那就是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這個新的時代里,動員百姓,不是靠著主公的旨意,而是靠著實實在在的工錢,朝廷出錢,讓有空閑的百姓過來干活,這就不涉及勞民傷財的事情。便是新君,只要管理得當,也能從容應付。其次,眼下大興土木,不再是為了防御邊疆,抵御入寇,也不是為了皇帝巡游,方便出行。而是確實有利可圖,天下的商民百姓,都能從中受益。順天應人,有足夠的利益。只要能看到這一點,就算沒有朝廷旨意,他們也會賣命去干的。”

    朱元章緊皺的眉頭,豁然舒展,隨後忍不住哈哈大笑,暢意舒暢。

    他忍不住抓著張希孟的胳膊,笑道︰“先生遠見卓識,無人能及!”

    張希孟含蓄一笑,李善長低著頭,卻略顯尷尬。

    哪知道朱元章也用另一只手,拉住了老李。

    “李先生,你也是歷代文官的翹楚,正是有你,才能顯得出張先生的高明。”

    老李都感動哭了,俺這是成了陪襯了,是吧?

    朱元章又道︰“總而言之,有你們兩位,咱能看得更清楚了,心里也更有底兒了。回頭傳旨,告訴中書省,商議全國修建軌道的事宜。”

    正在這時候,又有人送來消息,女真各部首領,已經到達了山海關外,正等候陛下召見……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第一臣》,方便以後閱讀大明第一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第一臣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並對大明第一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