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憋屈。”梁秋實吐槽了一句,見于軍還在漫無目的的往剛才防守的峭壁側丟手榴彈,他讓兵士看了一下他的後背,幸而只是擦傷,傷口三四毫米,稍微處理即可。
或許意識到槍對槍的進度太慢,于軍可能收集了所有的手榴彈往一線傳遞,不再使用單線兵力沖鋒,改為扔手榴彈,逼退敵人前進。
梁秋實他們現在手榴彈都沒有,不敢久留,只能有序後退,不斷消耗敵軍,激戰半日,退到一個峭峰間的隘口,已只有二十多人。
“汪、汪。”正當他們在為如何防守隘口犯愁的時候,一陣輕微的犬吠聲傳來,一條黑影迅疾奔來,小虎吐著舌頭喘氣,竄動在他們之間,興奮不已。
“梁秋實!”
“梁秋誠!”
“楊有田!”
“宋余糧!”
為首的幾人互相招呼著,小虎竟將雄鷹軍的一個什長和雄鷹營的一個什長帶了回來,後邊跟著二三十人,隊伍一下子壯大了。
“是你們呀!”梁秋實沖過去,一人給了一拳,“快,支援一點彈藥,扛不住了。”
“楊有田、宋余糧……前來接受梁屯長指揮,請安排任務。”
“自家兄弟,不用客氣。”梁秋誠將身上剩下的唯一一包煙扔了過去,安排宋余糧先帶兵阻擊一下,讓其余眾人後退,休息片刻。
梁秋實屢立戰功,雖仍是宮疏雨的護衛隊長,認真算起來,如果外放,至少都會任屯長,地位不比他低。但是,在場畢竟只有他是名副其實的屯長,自然以他 ゃ?
“楊什長,你們雄鷹軍竟然翻到了這里,說說看,外邊到底是個什麼情況?”梁秋實看向拿出骨頭喂小虎的楊有田。
“我們也不是很清楚。藺將軍親率大軍在後追擊,我們受龍安軍韓單副指揮使指揮,從北部翻越山嶺往西,半途听說于繪寬兵分三路遁逃,大家都不清楚于部到底怎麼逃,加上山嶺中亂糟糟的,大軍入山陣型可能打亂,韓將軍讓我們分成小部往南、往西穿插,一面策應藺將軍合圍,一面往途家場方向行進,攔截于軍。沒想到半途遇上小虎,它讓我們看了字條,帶著我們趕了過來。說說看,你們這邊是個什麼情況,擋住了誰?有多少人馬?”
“多少人馬不知道,于繪寬好像在這里。”梁秋實吐出一口煙,有些得意。
“行啊,截住一條大魚,只要拿下于繪寬,咱們這一仗就算贏了,沒有白打。”楊有田也有些興奮,看起來要立大功的樣子。
“現在麻煩的是,于軍有輕炮,有手榴彈,兵力龐大有序,反倒是我們,兵力分散,難以組織起有效的阻擊,現在只能拖延時間,拖到其他兵馬趕來。”梁秋誠補充道。
楊有田站起身望了望四周,道︰“就這種路,除非姓于的會飛,咱們就算拼光,釘也要把他們釘死在山嶺中,為圍殲于軍創造條件。”
“不怕死?”
“死了也領工資到六十歲,有區別麼?”楊有田笑了笑,這是陣亡將士的福利。
“咱們沒有人怕死。”梁秋實站起身,將手伸出來,大家握在一起。
剛說到這里,一發炮彈打斷了他們說話,于軍正在組織沖鋒。
宋余糧安排了三個人在隘口上隱蔽蹲守,他則帶著其他人先退下來,等炮擊完再回去,有些奇怪,道︰“這不對呀,就一發?”他們哪里知道,于軍也找不出來了,只能嚇嚇人。
小虎吃了些東西,梁秋實又讓它啟程往西,尋找己方人馬。
于軍開始沖鋒,隘口上的兵士急忙呼喊,梁秋誠他們帶著人馬沖了上去,對爬向隘口的于軍迎頭痛擊,一個沖鋒就將他們擊退,撿了不少彈藥回來。
缺乏炮彈,沖不上來,隘口一直在居高臨下的梁秋誠他們手里,在懸崖峭壁上進退不得的于繪寬怒氣無處發泄,抬腳一踢峭壁,自己差點摔下去,冒了一身冷汗。
入山大軍已經亂了,他其實也無法完全掌握情況,近兩千人馬排在狹窄山道上,前後不知頭,信息傳遞需要時間,一會兒說戰況順利,一會兒又來消息說敗退,無所適從,更別說有效指揮。
他很想到前方親自指揮開路,但狹窄道路無法並行,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又沒有條件讓他可以安然無恙過去,只能徒然心急。
交火持續,入山雄鷹嶺軍穿插的範圍越來越廣,不斷有零星人馬听到槍聲會聚而來,到半夜,這里已經有一百多人,雄鷹軍曲長董澤祥趕到,成為最高指揮。
不僅如此,後方搜索的追兵也盯上了這里的兵馬,自後方猛烈攻擊,于繪寬面臨真正進退不得的危險境地。
听到于軍後方傳來密集槍炮聲,董澤祥派人喊話,讓于軍棄械投降。
投降?
听到這個消息,于繪寬望向阻擋著他視線的峭壁,只能通過半空火光的閃爍與雜亂的槍聲,判斷交火還在持續。
他們已經基本摸清楚,隘口前方敵軍人數極少,力量不足,不過垂死掙扎,拼命阻擊,也敢叫他們一千多大軍棄械投降,真是笑話!
但在這個地方,笑不出來。
于繪寬已經很久沒有喝水,雙唇發干,別說其他兵士。
幾輪沖鋒都沒有沖過去,關三刀已經無法對他們提供有效的空投支援,一旦彈藥消耗過了臨界點,就算拿下隘口,他們拿什麼繼續前行,走出大山,走向途家場?
通過這段時間交鋒,他已經知道,對方單兵戰斗力極其強悍,以一當十,如果沒有火力優勢,甚至以冷兵器對決,對方拼死攔戰,根本沖不過去。
更重要的,道路崎嶇狹窄,兵士滿布懸崖峭壁中,根本不敢休息,一不小心就會翻下懸崖,這樣下去,他們如何堅持?一旦後路被追兵擊潰,走投無路下,他根本阻止不了投降的趨勢。
投降!
于繪寬再次拿起無線電,又放了回去,他不知道這個時候聯系關三刀,自己能說什麼。
不止于繪寬他們艱難,無論是阻擊的董澤祥等人,還是追擊的大軍,經過長途跋涉,連日苦戰,疲憊不堪,同時也在經歷著忍饑挨餓。現在比的除了火力,還有意志,誰的意志更勝一籌,誰就有更大希望取得最後勝利。
楊有田、宋余糧、董澤祥他們帶來的彈藥也不多,正如之前的情況,在人數上他們有信心擋住于軍腳步,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