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1213 開門見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七七家d貓貓 本章︰1213 開門見山

    嗡……

    全場,一片涌動。

    盡管快門聲已經停了下來,但殘留在空氣里的激蕩與熱浪依舊在持續翻滾,似乎能夠嗅到硝煙的氣息。

    一點點火星子,就可以點燃熊熊烈火。

    放眼望去,全場人山人海。

    這顯然不是記憶中的新聞發布廳,本來可以容納三百人的空間,此時就好像塞下六百個饅頭的白胖子。

    臃腫到瀕臨爆炸。

    根據視線,著實很難判斷準確人數,因為所有過道所有空間全部都已經站滿,甚至有些坐席也塞了不止一個人,于是制造出疊影效果,身影與身影的重疊將有限空間利用到了極致,窒息感撲面而來。

    那畫面,就好像被觸踫到的河豚,膨脹、膨脹、再膨脹,渾身尖刺全部倒豎,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炸。

    全場,確確實實喘不過氣來,缺氧既視感寫滿了視線的角角落落。

    即使是見多識廣的高寺林,此時也是嘖嘖稱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歪著腦袋看向了左手邊的宋江潮,隔著一個艾婭喊話。

    “抱歉,哥哥錯了,這場面,我也沒有見過,估計就只有導演那個外星人看過了。”

    宋江潮眼底的笑容就翻涌起來。

    艾婭則朝著高寺林擠眉弄眼。

    高寺林脖子一僵,壓低聲音說到,“導演正在看著我,對吧?”

    艾婭默默點頭,滿臉挽尊的表情。

    高寺林埋著腦袋,慢慢轉過頭來,也不敢看向自己的右手邊,靜靜地安坐在原地,就差舉一個牌子上書“乖巧”了。

    幸運的是,新聞發布會已經開始,陸潛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測試。測試。”

    陸潛輕輕拍了拍話筒,測試了兩句,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輕盈地打趣了一句。

    “歡迎大家光臨今天的映後新聞發布會,我們現在就開始吧,盡快進入工作狀態,速戰速決,在現場著火之前,否則就糟糕了。”

    一秒,兩秒——

    哈哈!

    哄堂大笑。

    全場沒有人能夠例外,一片哄笑。

    陸潛的這句話,其實是在調侃,現場的安全通道全部都被堵塞住了,如果現場起火的話,逃生出口應該無法疏通,後果就非常非常嚴重,即使不至于全軍覆沒,但估計也會成為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輕描淡寫,卻另闢蹊徑。

    面對現場人山人海的盛況,視而不見就顯得不懂得珍惜,阿諛奉承則顯得太過諂媚,客套寒暄又顯得死板乏味,作為焦點核心,劇組肯定需要回應,但如何回應則是一門學問,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然而,陸潛卻以這樣一種玩笑的方式表示了歡迎,一點點打趣、一點點調侃,同時還有一點點睿智。

    不要說記者們了,旁邊三位演員也快速交換了一個視線。

    高寺林暗暗朝著艾婭和宋江潮擠眉弄眼,並且豎起了大拇指,仿佛正在說︰

    看,我就說了,交給導演就可以了。

    現場新聞發布會主持人︰???

    如果再繼續反應遲緩下去,他的工作就要被陸潛做完了,他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快速接過話頭,中規中矩地感嘆了一下現場盛況,而後就快速轉入采訪環節,將舞台中央的聚光燈讓給劇組團隊。

    盡管鎮定下來,但流程就稍稍有些趕,正是準備提問,主持人看了一圈,全場都是高高舉起的手臂。

    堪比白樺林。

    然後,主持人就點了“電影圈”的記者。

    “電影圈”,和“娛樂周刊”齊名的娛樂雜志,盡管不是專業電影周刊,報道範圍涵蓋了電影之外的電視、音樂、綜藝等等等等,但因為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平易近人的定位,銷量始終在全球位居前列。

    另外,“電影圈”也是藍夏電影節的官方合作媒體之一。

    “……導演,首先恭喜電影在藍夏贏得了十四分鐘起立鼓掌的待遇。我想請問一下,今天歐陽娜漣……”

    前半句,一切正常,常規套路;後半句,急轉直下,莫名其妙,這起承轉合之間完全沒有任何聯系可言;而且,連接副詞的使用也是完全錯誤的,一看就知道基本語法都沒有學好,應該回爐重修。

    “……她才是電影本來欽定的女主角,但最後因為檔期沖突沒有成行。從成品來看,艾婭的表現非常出色,但艾婭和歐陽娜漣是兩種風格的演員,那麼,電影風格根據演員的變化做出了哪些調整呢?”

    “另外,如果歐陽娜漣擔任女主角,高寺林是否依舊是男主角呢?導演對電影的本來構思是什麼呢?”

    “謝謝。”

    單純從問題來分析,這位記者非常禮貌,而且也非常專業,問題全部圍繞著電影展開。

    但經不起推敲,細細深入就能夠發現,陷阱多多。

    最簡單也最直觀的一個原因︰

    暫時撇開歐陽娜漣不說,記者的提問焦點始終圍繞著“本來的版本”、“本來的構想”展開,這是否意味著,記者不喜歡現在的版本,又或者說,他認為現在的版本還有進步空間,演員還有更好的選擇?

    其實,關心演員的變化所帶來電影風格的變化,這樣的話題,有正確的提問方式︰

    “艾婭的表演帶來了什麼靈感”、“艾婭和高寺林的化學反應對電影產生了什麼影響”、“評價一下兩位演員的表演”。

    諸如此類等等。

    提問的方式、重點、關鍵,這些細節的變化就能夠呈現出一個截然不同的面貌;但現在,這位記者選擇的提問方式卻充滿了挑釁和攻擊,再加上歐陽娜漣的話題摻合其中,整個用意就再明確不過了——

    盡管陸潛在紅地毯應付了相關問題,但當時噪音影響太大,記者們根本沒有能夠好好展開後續攻擊,現在來到新聞發布會,自然沒有人願意錯過這樣的機會。

    那麼,陸潛又會如何回應呢?

    當然,陸潛可以展開辯論,可以展開對峙,甚至展開攻擊,論口才論急智,他不需要害怕眼前任何一位記者,哪怕眼前記者的規模遠遠超出預期。

    但是,這樣管用嗎?

    一來,“電影圈”記者應該不是唯一一個,其他蠢蠢欲動的記者都在摩拳擦掌呢,回應了一次也就意味著必須回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二來,記者們挑起沖突就是為了制造話題,也就是說,無論陸潛如何回應,他們都能夠將話題延續下去,爆點和噱頭應有盡有。

    此時,那名記者提問完畢,全場洶涌的躁動和迫切就是最好的證明,仿佛看到腐肉的禿鷲般齊齊聚集而來。

    ,

    小說

    嗡……

    全場,一片涌動。

    盡管快門聲已經停了下來,但殘留在空氣里的激蕩與熱浪依舊在持續翻滾,似乎能夠嗅到硝煙的氣息。

    一點點火星子,就可以點燃熊熊烈火。

    放眼望去,全場人山人海。

    這顯然不是記憶中的新聞發布廳,本來可以容納三百人的空間,此時就好像塞下六百個饅頭的白胖子。

    臃腫到瀕臨爆炸。

    根據視線,著實很難判斷準確人數,因為所有過道所有空間全部都已經站滿,甚至有些坐席也塞了不止一個人,于是制造出疊影效果,身影與身影的重疊將有限空間利用到了極致,窒息感撲面而來。

    那畫面,就好像被觸踫到的河豚,膨脹、膨脹、再膨脹,渾身尖刺全部倒豎,似乎隨時都可能爆炸。

    全場,確確實實喘不過氣來,缺氧既視感寫滿了視線的角角落落。

    即使是見多識廣的高寺林,此時也是嘖嘖稱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歪著腦袋看向了左手邊的宋江潮,隔著一個艾婭喊話。

    “抱歉,哥哥錯了,這場面,我也沒有見過,估計就只有導演那個外星人看過了。”

    宋江潮眼底的笑容就翻涌起來。

    艾婭則朝著高寺林擠眉弄眼。

    高寺林脖子一僵,壓低聲音說到,“導演正在看著我,對吧?”

    艾婭默默點頭,滿臉挽尊的表情。

    高寺林埋著腦袋,慢慢轉過頭來,也不敢看向自己的右手邊,靜靜地安坐在原地,就差舉一個牌子上書“乖巧”了。

    幸運的是,新聞發布會已經開始,陸潛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處理。

    “測試。測試。”

    陸潛輕輕拍了拍話筒,測試了兩句,嘴角的笑容上揚起來,輕盈地打趣了一句。

    “歡迎大家光臨今天的映後新聞發布會,我們現在就開始吧,盡快進入工作狀態,速戰速決,在現場著火之前,否則就糟糕了。”

    一秒,兩秒——

    哈哈!

    哄堂大笑。

    全場沒有人能夠例外,一片哄笑。

    陸潛的這句話,其實是在調侃,現場的安全通道全部都被堵塞住了,如果現場起火的話,逃生出口應該無法疏通,後果就非常非常嚴重,即使不至于全軍覆沒,但估計也會成為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輕描淡寫,卻另闢蹊徑。

    面對現場人山人海的盛況,視而不見就顯得不懂得珍惜,阿諛奉承則顯得太過諂媚,客套寒暄又顯得死板乏味,作為焦點核心,劇組肯定需要回應,但如何回應則是一門學問,事情顯然沒有那麼簡單。

    然而,陸潛卻以這樣一種玩笑的方式表示了歡迎,一點點打趣、一點點調侃,同時還有一點點睿智。

    不要說記者們了,旁邊三位演員也快速交換了一個視線。

    高寺林暗暗朝著艾婭和宋江潮擠眉弄眼,並且豎起了大拇指,仿佛正在說︰

    看,我就說了,交給導演就可以了。

    現場新聞發布會主持人︰???

    如果再繼續反應遲緩下去,他的工作就要被陸潛做完了,他此時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快速接過話頭,中規中矩地感嘆了一下現場盛況,而後就快速轉入采訪環節,將舞台中央的聚光燈讓給劇組團隊。

    盡管鎮定下來,但流程就稍稍有些趕,正是準備提問,主持人看了一圈,全場都是高高舉起的手臂。

    堪比白樺林。

    然後,主持人就點了“電影圈”的記者。

    “電影圈”,和“娛樂周刊”齊名的娛樂雜志,盡管不是專業電影周刊,報道範圍涵蓋了電影之外的電視、音樂、綜藝等等等等,但因為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平易近人的定位,銷量始終在全球位居前列。

    另外,“電影圈”也是藍夏電影節的官方合作媒體之一。

    “……導演,首先恭喜電影在藍夏贏得了十四分鐘起立鼓掌的待遇。我想請問一下,今天歐陽娜漣……”

    前半句,一切正常,常規套路;後半句,急轉直下,莫名其妙,這起承轉合之間完全沒有任何聯系可言;而且,連接副詞的使用也是完全錯誤的,一看就知道基本語法都沒有學好,應該回爐重修。

    “……她才是電影本來欽定的女主角,但最後因為檔期沖突沒有成行。從成品來看,艾婭的表現非常出色,但艾婭和歐陽娜漣是兩種風格的演員,那麼,電影風格根據演員的變化做出了哪些調整呢?”

    “另外,如果歐陽娜漣擔任女主角,高寺林是否依舊是男主角呢?導演對電影的本來構思是什麼呢?”

    “謝謝。”

    單純從問題來分析,這位記者非常禮貌,而且也非常專業,問題全部圍繞著電影展開。

    但經不起推敲,細細深入就能夠發現,陷阱多多。

    最簡單也最直觀的一個原因︰

    暫時撇開歐陽娜漣不說,記者的提問焦點始終圍繞著“本來的版本”、“本來的構想”展開,這是否意味著,記者不喜歡現在的版本,又或者說,他認為現在的版本還有進步空間,演員還有更好的選擇?

    其實,關心演員的變化所帶來電影風格的變化,這樣的話題,有正確的提問方式︰

    “艾婭的表演帶來了什麼靈感”、“艾婭和高寺林的化學反應對電影產生了什麼影響”、“評價一下兩位演員的表演”。

    諸如此類等等。

    提問的方式、重點、關鍵,這些細節的變化就能夠呈現出一個截然不同的面貌;但現在,這位記者選擇的提問方式卻充滿了挑釁和攻擊,再加上歐陽娜漣的話題摻合其中,整個用意就再明確不過了——

    盡管陸潛在紅地毯應付了相關問題,但當時噪音影響太大,記者們根本沒有能夠好好展開後續攻擊,現在來到新聞發布會,自然沒有人願意錯過這樣的機會。

    那麼,陸潛又會如何回應呢?

    當然,陸潛可以展開辯論,可以展開對峙,甚至展開攻擊,論口才論急智,他不需要害怕眼前任何一位記者,哪怕眼前記者的規模遠遠超出預期。

    但是,這樣管用嗎?

    一來,“電影圈”記者應該不是唯一一個,其他蠢蠢欲動的記者都在摩拳擦掌呢,回應了一次也就意味著必須回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二來,記者們挑起沖突就是為了制造話題,也就是說,無論陸潛如何回應,他們都能夠將話題延續下去,爆點和噱頭應有盡有。

    此時,那名記者提問完畢,全場洶涌的躁動和迫切就是最好的證明,仿佛看到腐肉的禿鷲般齊齊聚集而來。

    ,

    小說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災難藝術家》,方便以後閱讀災難藝術家1213 開門見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災難藝術家1213 開門見山並對災難藝術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