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919 大型項目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七七家d貓貓 本章︰919 大型項目

    對蘭川電影業界來說,“愛人”是陸潛首次接手大制作項目,從投資規模到演員陣容,全部都是如此。

    特別是面對董瑞茜和張本卿兩位頂級巨星,這個項目的展開,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但對陸潛來說,“死侍”才是真正意義的第一個大項目。

    投資規模還是其次,最主要的是整個劇組規模,超過兩百人的大劇組,方方面面的協調與配合都是難題。

    最簡單最直觀的部分就在于,劇組將分為一組和二組,分別展開工作,同時投入拍攝。

    一組,由陸潛親自領餃,負責電影的主要拍攝。

    二組,則由副導演領餃,負責電影的支線拍攝。

    這是第一次。

    因為陸潛以前的劇組,根本就不需要如此精細如此復雜,電影體量就沒有達到如此程度,這是全新的。

    不同劇組、不同導演、不同制片人,對于一組二組的分工都有自己的特點,不盡相同。

    有的劇組,武戲和文戲分開拍攝,二組由武術指導領餃,專門拍攝武打場面。

    有的劇組,不同片場的戲份分開拍攝,避免攝影器材和攝影棚的轉移,所以由演員們在片場之間移動完成拍攝。

    有的劇組,不同支線分開拍攝,比如反派的線索單獨拎出來由二組拍攝,確保整個劇組的拍攝進度。

    有的劇組,主角和配角的戲份分開破拍攝,最後匯聚踫撞在一起,再由一組進行主要拍攝。

    偶爾。

    有些超級大片的劇組,甚至不止一組二組,此外還有三組四組,分別不同拍攝。

    也正是因為如此,副導演工作,就越發彰顯重要。

    他們和助理導演不同,他們需要完全理解導演的創作意圖,然後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拍攝,也是一種創作,他們並不是“輔助”導演,而是和導演完成相同的工作,只是有主次之分罷了。

    不少優秀導演,都是副導演出身的。

    第一次地,陸潛的劇組也分成第一組和第二組進行拍攝。

    當然,盡管“死侍”分組拍攝,但從本質來說,這依舊是一個小劇組,三億投資而已,在那些巨人面前,基本就是“流著鼻涕玩泥沙”的幼兒園水準。

    撇開投資規模不說,整個劇組的拍攝場景、演員卡司、工作人員數量等等,全部都是輕量級而已,分組拍攝本身的必要性,並沒有那麼突出。

    分組,自然有陸潛的理由。

    一來,是為了確保電影質量。

    根據陸潛的構想,他希望電影能夠盡可能花哨起來,但花哨,其實是隱藏在恢弘命運底下的一種自嘲。

    所以,一組由他負責,盡可能地跟進角色,讓鏡頭聚焦在角色身上,近距離地完成拍攝。

    二組則由副導演負責,專門負責展示場面和城市的全景和遠景,構建出整個恢弘的構圖。

    另外,二組還需要和電腦特效的後期制作團隊合作,以三維立體影像為原型,設計出需要的鏡頭藍圖。

    這也是“愛人”拍攝期間,陸潛總結出來的經驗,如果想要拍攝與後期更加緊密合作,那麼就需要這樣的工作過程。

    有過一次經驗,這次就不會再手忙腳亂,他們需要尋找更加高效也更加出色的拍攝方式。

    二來,是為了確保拍攝進度。

    修仲鈞提起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突襲2”鎖定春季檔,並且取得成功,這也意味著陸潛的計劃初步奏效——

    藍鯨影業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在春季檔和秋季檔建立口碑,所以,“死侍”放棄暑期檔,選擇秋季檔上映。

    時間緊迫。

    如果拍攝進度拖延,那麼就趕不上秋季檔,只能等待明年春季檔了,藍鯨影業的計劃又需要重新部署。

    出于如此考慮,陸潛最終放棄了蘭川,“死侍”前來慶城拍攝;並且劃分一組二組,提高拍攝的效率。

    <a id=".biququ.info/htm426/">《這個明星很想退休》</a>

    種種,種種——

    從雄獅影業的干涉到藍鯨影業的規劃,從拍攝檔期到場地預約,從劇組規模到工作安排……

    全方位都能夠深深感受到一個大型項目的繁瑣。

    此時,陸潛更進一步地清晰明白,神奇影業那些超級英雄的大型項目,為什麼選擇流水線作業了。

    省事,省時,省力,盡管不能驚艷,但可以保證基本質量,然後批量制作;而且,這樣的大型項目,恰恰不需要陸潛這樣的刺頭參與,神奇影業才能夠更加順暢更加簡單地保證每個項目按部就班地運轉。

    難怪人們總是說,當電影制作規模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開始吞噬導演的“作者性”。

    那些繁瑣龐雜的小事,那些利益博弈的沖突,那些雞毛蒜皮的日常,就足以讓導演精疲力竭無心創作了。

    但是!

    不管如何,“死侍”最終還是選擇了慶城進行拍攝,並且經過前期辛苦彩排,現在終于正式進組投入工作。

    和蘭川比較起來,慶城稍稍欠缺了一點特色和沉澱。

    這些年來,得益于城市政策,周圍建立了十二座攝影棚,大量電視和電影劇組涌入城市,一片繁華。

    這也為慶城贏得了“小伯溪”的稱號。

    然而,終究是短短十年才剛剛崛起的新興城市,一切都是全新的,一切都是人工制作的,不要說文化氛圍了,就連那些嶄新的建築也看不到歲月的痕跡和文化的沉澱,全然沒有任何歷史的厚度和光芒。

    如同主題公園一般,角角落落都是人工設置的場景。

    在陸潛看來,也就是這樣的原因,“騎士聯盟”看起來“擺拍痕跡嚴重”,再加上綠幕拍攝的畫面貫穿始終,就好像一碗海鮮面添加了大把大把味精一般,明明海鮮的鮮甜已經足夠,卻被味精搶走了重點。

    那麼,“死侍”應該如何避免這樣的困境呢?

    陸潛和陳慕、洪元和在慶城兜兜轉轉找了一周,最後找到了老城區和新城區餃接的位置,停下了腳步。

    “死侍”劇組,就在這里拉開了正式拍攝的序幕。

    轉眼,就已經過去整整五天,今天,劇組依舊在這里忙碌著,一大清早就展開井然有序的準備工作。

    路障之外,熙熙攘攘、滿滿當當地聚集著人潮,盡管此處距離劇組真正的拍攝地有將近五十米左右,除非帶著望遠鏡,否則也就是看一個熱鬧,卻依舊無法阻止當地居民的熱情和好奇。

    這些年,大大小小劇組都在慶城拍攝工作過,按道理來說,當地居民應該已經見怪不怪,就好像蘭川和高潭一樣,當慶城居民會興高采烈地告訴網友們︰

    這是陸潛!

    明白嗎?這可是陸潛!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災難藝術家》,方便以後閱讀災難藝術家919 大型項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災難藝術家919 大型項目並對災難藝術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