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藝術家

902 由淺入深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七七家d貓貓 本章︰902 由淺入深

    對于外行人士來說,這也是他們第一次領略到陸潛的專業,哪怕是許多顏值粉,也是第一次看到陸潛的這一面——

    <a id="">silom</a>

    難怪俗話說的好,每個人最富有魅力的時候就是全神貫注投入工作的時候,那種專注和沉浸所散發出來的魅力,不需要修飾也無法表演。

    對于內行人士來說,一直以來,他們都知道陸潛是一位優秀的導演,而現在能夠听見陸潛對作品展開深入講解——

    這無疑是一次巨大收獲,真正讓他們如痴如醉,深入電影的世界徜徉遨游。

    而最大的驚喜就在于,這依舊不是全部。

    計劃,是這樣一回事,在事情發生之前,盡可能展開鋪陳,深入規劃,考慮到方方面面,但現實就在于,計劃趕不上變化,再周全再完美的計劃,也可能出現潛在意外——

    有時候,意外是糟糕的,徹底顛覆全盤計劃,演變成為一場災難。

    有時候,意外是積極的,踫撞出曼妙的化學反應,就好像青霉素的誕生一般,一個意外卻演變成為一場美麗的邂後。

    “娛樂周刊”和陸潛的采訪,就屬于後者。

    本來,陸潛只是討論“突襲2”的專業問題,但江士奇的問題意外踫撞出火花,于是又導向采訪提綱之外的全新內容——

    第二部分,則圍繞“電影感”展開。

    陸潛深入討論了自己對于網絡時代的看法,在網絡浪潮里,一切事物都被加速,時間和空間都變得越來越快,龐大的信息海洋也進一步放大信息碎片化,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

    信息洶涌而來,但最終能夠留下來的卻十不存一。

    相對應地,人們越來越急躁、越來越沒有耐心。

    不僅僅是“三分鐘看一部電影”的濃縮型觀影越來越興盛,同時還是缺乏耐心去沉浸光影塑造的世界。

    怎麼說?

    也就是說,人人相信,觀看電影最重要的是“故事”,所以,要麼三分鐘听完一個故事,要麼期待著反轉所帶來的驚喜,這就是他們對電影的全部期許。

    但重點就在于,論故事性,電影是遠遠比不上小說和戲劇的,因為電影的特別之處就在于畫面和聲音構建起來的獨特視听感受,如果將電影濃縮為三分鐘,電影的魅力也將蕩然無存。

    所以,當人們討論電影感的時候,並不是討論電影的藝術性,而是電影的沉浸性和體驗感,不追求快餐式的爽感。

    所以,當人們討論陸潛拒絕社交網絡的時候,並不是陸潛特立獨行,而是因為他拒絕生活被卷入碎片化的洪流。

    “我是一名導演,我需要沉靜下來,繼續感受生活,繼續觀察生活。”

    “我相信許多人已經習慣低頭看手機,卻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停下腳步,抬頭看看天空,或者打量一下街邊的行人。如果就連身邊的事情都喪失了觀察力,又怎麼可能有耐心坐在電影院里看兩個小時的電影呢?”

    正如江士奇所說,陸潛也是年輕人,他自然也知道,網絡時代所帶來的沖擊,徹底打亂整個時代的脈絡——

    這些變化,本來是跟隨時間的流逝慢慢發生的,所以老一輩接受電視和電影,並不困難;但年輕一代,那些變化卻是短短數年時間內就翻天覆地,而且越來越快,這也使得新生代被困在一個矛盾的位置。

    一方面,他們試圖跟上時代潮流;一方面,他們又留戀過去。

    這樣的矛盾沖突被完全放大之後,才進一步導致人們對于電影這項藝術形式的爭議越來越洶涌越來越復雜。

    更準確來說,年輕世代甚至沒有足夠的心思和精力去了解,所謂的“電影感”到底是什麼?當人們在抗拒電影主題樂園化的時候,又到底在反對什麼?

    其中,陸潛記得一個非常直接的桉例就是,在自己的原本時空里,最新一任蜘蛛俠的扮演者湯姆-赫蘭德(tom-holland)。

    在一次接受采訪的時候,他表示,

    “你可以問問斯科塞斯,‘你想拍一部漫威電影嗎’,但是他不知道這種電影怎麼拍,因為他從來沒有拍過。”

    “我拍攝過漫威電影,也拍過有機會競爭奧斯卡的電影,他們之間的唯一區別,就是一種比另一種更費錢。”

    “但是我分析角色的方式,導演凋刻故事和角色的方式,這些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是規模不同而已。所以,我認為漫威電影也是真正的藝術。”

    “不相信的話,你們可以去問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be-ch),或者小羅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又或者斯嘉麗-約翰遜(scarlett-johansson),他們都拍攝過奧斯卡水準的藝術電影,同時也拍攝過超級英雄大片。”

    “他們會告訴你——這兩種電影都是一樣的,僅僅只是投資規模不同。”

    顯然,這位年輕的蜘蛛俠並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他將藝術電影和“電影感”等同起來,並且將“奧斯卡電影”和藝術電影等同起來,連續犯了兩個錯誤。

    也許,藝術電影確實擁有電影感,但電影感並不等于藝術電影,有些藝術電影的鏡頭語言也是糟糕透頂的,有些商業電影反而能夠將電影感展現得淋灕盡致。

    另外,奧斯卡和藝術電影基本已經沒有任何關系了,當然,奧斯卡和商業電影也沒有太過直接聯系,準確來說,圍繞著奧斯卡而產生一系列“頒獎季電影”。

    電影感本身,是一種對鏡頭語言、對畫面呈現、對人物與故事的踫撞等等的藝術呈現,不應該和上述兩種類型混淆在一起。

    也許,對于演員來說,分析劇本和角色的方式是一樣的;但對于導演來說,講述故事、凋刻角色的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

    湯姆-赫蘭德自以為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但其實這些話語恰恰暴露出他的天真,甚至是愚蠢和無知。

    那麼,他得到了什麼回應呢?

    事實上,他的漫威同事們全部都拒絕對他的話語作出任何回應,哪怕是漫威也沒有為他做任何維護。

    同時,他的話語遭遇到業內同行和廣大網友們的群嘲,以至于他後來又繼續暴露自己對電影的一無所知。

    湯姆-赫蘭德和杰克-吉倫哈爾在(jake-gyllenhaal)在宣傳“蜘蛛俠3”的過程中,接受采訪的時候。

    杰克在被詢問到最希望合作的導演的時候,杰克表示,佩德羅-阿莫多瓦(pedro-almodovar)——

    這是西班牙國寶級導演,三大電影節和奧斯卡都不止一次斬獲獎項,被奉為載入史冊的經典佳作也不止兩只手。

    然而湯姆卻詢問,“誰是阿莫多瓦?”

    杰克解釋了一番,結果湯姆還是一臉懵逼。

    以至于杰克都有些尷尬。

    顯然,湯姆就是年輕一代的一個縮影,他們什麼都不了解,又拒絕了解,結果就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災難藝術家》,方便以後閱讀災難藝術家902 由淺入深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災難藝術家902 由淺入深並對災難藝術家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