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

874 刀耕火種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叫天 本章︰874 刀耕火種

    听完了劉偉超的介紹,這個崇禎二十二年的過年,崇禎皇帝一直在思考這個事情。

    後世的東西,不能完全照搬,但是,這個經驗還是很有用的。

    好在大明前幾年整頓地方的時候,不但有重新丈量土地,而且還有清查隱戶,重新統計人口的。短時間內,再度全國人口普查並沒有必要。

    就已經有的人口數據和糧田數量等等,崇禎皇帝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拿出了一個大明版本控制進一步實施皇權的機會。

    要不然,一想起劉偉超說他這個龐大的帝國只是建立在浮沙之上,崇禎皇帝就睡不安穩。

    武進縣劉家莊案的進展也很快,加上這時候交通的便捷,南下辦案的官差有了進一步結果,上報刑部,呈送崇禎皇帝的案前。

    劉家莊族長劉傳值仗著兒子劉光斗是御史,在村里兼並土地,打壓族人,至少鬧出了三條人命。朝廷的鐵拳一打下去,劉傳值極其直系親屬的不法之事,全都曝光了出來。

    于是,崇禎皇帝連同御史劉光斗貪污行賄案一起處置,讓刑部判了相關殺人案的犯人死刑之外,還給劉光斗加了一條縱容家屬違法亂紀罪,流放輪台。

    輪台,就是大明在天山腳下新修建的城池名稱,取之于唐朝時候在這里設置的輪台縣。

    這個輪台,經過一年的修建,已經基本形成了城池。大軍駐扎之下,天山腳下的大明百姓匯聚。另外,也有押解俘虜,從輪台往東修鐵路。如此一來,東西共同修築鐵路,便能早日爭取歸化城到輪台的鐵路貫通。

    流放到這麼遠的地方,加上主要案犯全都判了死刑。可以說,這是從重了判斷,殺一儆百了!

    崇禎皇帝借著劉家莊豬籠案,讓內閣和六部都討論,怎麼防範這種人命關天的事情再度出現。

    這樣的處置,如果放在以前,絕對是算重了。

    但是,放在這個崇禎二十三年的時候,其實不算顯眼。

    因為就在去年崇禎皇帝已經打過預防針,強調了《大明律》的重要性和權威性。哪怕是涉及到藩王,涉及到他兒子,那都是一視同仁。

    因此,這種地方上用約定俗成的宗法來做私刑,任何人都能想當然地得到結論,皇帝肯定是不允許,他會這麼重視這個事情,一點都不難理解。

    一般來說,宗法族規的權力越大,所有當官的都會獲益。因為只要家里有當官的,他們必定在族里是處于權力的頂層。

    如今崇禎皇帝明顯是要約束宗法族規的權力,那就是向他們的利益開刀了。利益受損之下,肯定沒有人是情願的。

    然而,崇禎皇帝的重視,也是明擺在那里的。真要說起來的話,那肯定也是《大明律》高于地方上的宗法族規,這是毋庸置疑的。

    換句話來說,律法這一塊上,是講不通的。祖宗法制上,也沒法去壓崇禎皇帝。畢竟當今皇帝和開國的太祖皇帝能直接聯系,用祖制壓的話,誰知道天上的太祖皇帝是怎麼想的?大概率還是更重視皇權一些,說祖制只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是,讓他們的利益受損,怎麼都要垂死掙扎一下,這才是大部分人都本性。

    這不,有人就給崇禎皇帝上奏了,說這種事情是從商周有記載以來,其實就已經有了,皇權的誕生都還在宗法族規的後面,如果剝奪宗法族規的話,那是違背了千百年來的傳統,難不成,以前先賢在世時候都是錯的?以前那麼多聖明帝王都是錯的?明君賢相都是假的?

    如此種種,不一而論,就只有逮著這方面,給他們自己盡量爭取權力了。

    而這一切,都是在崇禎皇帝的預料之中。畢竟,他那長達一個月的準備,可不是糊弄領導,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大領導了。

    收到這些奏章之後,崇禎皇帝在大朝議,也就是文武百官齊聚的時候議這個事情了。

    金鑾殿內,御座之上,崇禎皇帝把那些奏章都丟了出來,然後冷聲喝道︰“歷代明君賢相,歷代先賢,青史留名,史書上早有定論,朕從沒有質疑過。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卿等懂否?”

    他說得這個話,先是讓群臣心中為之一喜,但是隨後,又有點摸不著頭腦,什麼此一時彼一時,什麼意思?

    如今的皇帝已經變得英明了,再也不是登基之初的傻皇帝,不好忽悠的。因此,誰也沒敢第一個出來接話,免得辨不過皇帝,還得罪了皇帝,那就得不償失了。反正這個事情,是關系到所有人的,又不是只和自己有關。

    基于這樣的想法,金鑾殿內,在崇禎皇帝說完話之後,靜悄悄地,根本沒人說話。

    崇禎皇帝坐在上面,掃視著底下這些臣子。他心知肚明︰雖然這些臣子已經是被他篩選過,和崇禎十五年之前都那些臣子,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忠君報國之心,也確實有。

    可是,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利益不一致的時候,他們會這樣,到也不能講他們是變心了。

    心中這麼想著,崇禎皇帝便不等他們說話,自己又開口說道︰“何謂此一時彼一時?朕可以換一個大白話來講,任何事情,都要根據實際出發,也即事實是檢驗整理的唯一標準……”

    他的這段話,就是直接照辦劉偉超對他的講解了。以他格物學開創者的身份,用這種方式的講話,倒也沒讓人引發懷疑。因為這個腔調,就和格物學差不多。

    只听崇禎皇帝繼續在說道︰“朕沒有說歷代明君賢相有錯,歷代先賢有問題,因為他們那個時候的情況,就符合他們所要采取的手段。而如今,朕問諸卿,大明如今之現狀,是否和以前已有天翻地覆之變化?”

    听到這話,底下文武百官就啞然了。

    沒錯,大明之現狀,絕對是天翻地覆的變化,和以前任何一個朝代比,都是天翻地覆的。相信以前的人要是活著的話,絕對是不認得這還是人間!

    因時施宜,因材施教等等樸素的道理,也是證明崇禎皇帝剛才提到說要從實際出發的話,肯定也是沒錯的。

    在殿內的這些人,都不是傻子。他們已經听出來皇帝是什麼意思了。他們之前的論點,怕是阻擋,改變不了皇帝的決心的。

    果然,就听到崇禎皇帝都不用他們回話,就接著說道︰“既然今時不同往日,再抱著以前的老規矩做事,和刻舟求劍又有何分別?實情在變,策略自然也要變?要不然,刀耕火種便是你們現在的日子。這樣的例子也不是沒有,南洋,大洋彼岸,就是一成不變地守著以前的規矩,要是誰覺得那樣做的才是對的,朕不介意送他去那邊過他心目中想要的日子!”

    “……”一听這話,原本就沒人開口的文武百官,立刻把嘴閉緊了。

    真是開玩笑,過那種刀耕火種的日子,瘋了麼?

    崇禎皇帝是一邊說話,一邊掃視他們的表情,大概看出來,自己說得差不多了,便再開口說道︰“朕決定了,人口眾多的上等縣以及中等縣下,增設鄉一級官衙,和縣衙設置一樣,減輕上等縣和中等縣的治理壓力。”

    一听這話,不少人松了口氣。原來皇帝不是真得把宗法族規全都剝奪了!這和他們的預期相比,那是大大降低了,可以接受!

    他們正在想著時,吏部尚書左懋第卻站出來奏道︰“陛下,全國上等縣和中等縣為數不少,如果增設新一級衙門的話,進士不夠,算上舉人,亦恐不夠!”

    這又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了!

    以前的時候,大明經過兩百多年的積累,舉人、進士多的是,甚至不少人還要排隊,才有官當的。

    可是,就在這崇禎年間,先是天下大亂,流賊四起,他們還專門殺做官的,還有地方鄉紳,也就是朝廷的官員儲備,鬧了十幾年,讓舉人和進士少了一大批。

    然後呢,當今皇帝又推出了格物學,並且格物學專項科考是一年一次,皇帝還非常重視,給得待遇又好,做好了不但有爵位,還有數不清的財富。因此,年輕人中有很多人不再專攻四書五經去考科舉,而是選擇了格物學之路,使得舉人和進士的數量進一步減少。

    還有,就是大明朝突然強大起來,開疆拓土不說,改土歸流,整個大明西部都不知道填進去了多少官員,如今還有遼東、朝鮮以及河套那邊的官員都還不夠呢!

    除此之外,多個藩王已經就藩海外,他們從國內招募的臣民中,雖然讀書人不多,但好歹也是有一些的,包括舉人和進士等等。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淄州孫家。這就進一步減少了國內空閑的舉人和進士的數量。

    或者可以說,如今崇禎二十三年的時間,吏部門口已經沒有等著就業的舉人和進士了。

    也是這個原因,左懋第不得不跳出來提醒崇禎皇帝。

    ------題外話------

    今天加班了,更新會往後推,但是一定會更新的。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方便以後閱讀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874 刀耕火種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874 刀耕火種並對我和崇禎成了合伙人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