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

第六百六十二章 廣闊無邊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奪鹿侯 本章︰第六百六十二章 廣闊無邊

    西安城。

    劉獅子過了安定門的月城,走馬西大街。

    鱗次櫛比的官衙民居之間,道路兩側已由第一旅軍兵設防警戒。

    在隊列之前,罩袍挎刀的秦王庶子朱存極,正騎著黑驢在前面帶路。

    邊走邊回頭介紹︰「大帥,左邊是城隍廟、長安縣、按察司,它們後邊是貢院、永豐倉、屯田道和巡按察院。」

    「還有城西北角的養濟院、漏澤園。」

    說罷,朱存極又一擺手,向右邊介紹道︰「西街南邊則是提學道、宜川王府、永壽王府、前衛、軍器局和雜造局,以及巡茶察院,都是衙門。」

    朱存極目前的工作,就是給劉承宗當向導。

    他干得很賣力。

    這是秦藩計劃的一部分。

    早在劉承宗圍城之時,老秦王為延續藩國,早就給兒子們決定了將來的命運。

    世子朱存機要隱姓埋名往外跑,爭取跑到北京去。

    庶子朱存極則去投奔劉承宗,朱存奇則跟老秦王留在秦王宮,以防守軍把城池守住。

    總之,三個手段,一個目的,就是要讓秦藩國,不顧一切的延續下去。

    結果沒等到西安城破,城內守軍先來宮城捉人,以至于秦藩宗人提前開啟逃跑計劃。

    原定要隱姓埋名跑出西安的世子,因為隱姓埋名太過成功,被亂兵當尋常士子俘虜,結果死在兩伙亂兵搶奪戰利的斗爭中。

    留守宮城的老秦王和朱存奇,則成功的把自己變成了階下囚。

    只有原定計劃要投奔劉承宗的朱存極,出了宮城悶頭沖向城南戰場。

    在處處向北逃跑的守城明軍當中,以逆行者的姿態,成功被任權兒部先登軍兵捕獲。

    被捉時,朱存極還在吶喊︰「我是秦藩世子,你們不能殺我!」

    真讓軍兵以為奇貨可居,送到任權兒當面才發現,這小子只是秦藩庶子,不是世子。

    不過這對任權兒來說也不算啥問題。

    因為朱存極比較勇敢,哪怕對上任權兒的眼神,也沒有害怕,甚至嘴還挺硬。

    「我都投奔大帥了,難道還不能當個世子了?」

    這一句話,在任權兒這里直接密碼正確,遂將朱存極引為知己。

    說得太對了,秦藩世子算個蛋,讓大帥封你做大明太子啊!

    在任權兒的極力推薦下,朱存極成了劉承宗進西安城的本地向導。

    馬蹄踢踏,劉承宗看向街道南北的衙門,對這倆的街道規劃滿是新奇。

    準確的說,這是劉承宗見到的第一座城市。

    事實上這種奇怪感覺,並不僅發生在劉獅子一個人身上,他身後那些一同進城的親信部將,都多多少少有這種奇怪感受。

    道路兩側鱗次櫛比的官衙民宅,能直接把他們看迷糊。

    因為這座營造于洪武三年、城周整整四十里的堅固雄城,城內居然沒有半點軍事規劃。

    劉承宗身後都是些什麼人?他們出生在邊地,在延綏、寧夏、甘肅、延安、固原、西寧這些地方。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軍事背景,耳濡目染的所有風景,也都和戰爭有關。

    戰爭,不是遙遠卻從未見過的傳說,而是生活或者說他們認識中世界的固有組成部分。

    以至于,直到進入西安府城之前,他們這些人都根本意識不到,他們其實沒見過真正的"城"。

    他們所熟悉的城池,都是擁有軍事職能的堡壘。

    東方城池的大型堡壘,不僅僅體現在城外的護城河壕、巍峨城牆突出馬面和林立箭樓、

    甕城敵樓那些外部防御設施。

    還有城門不相對、道路不相通的丁字街和死胡同,用來防備沖鋒和布置防線,以及歪門斜道和拐彎抹角來伏擊,以便于在失去城牆之後,仍能將敵人攆出去。

    而這些城內用于戰爭的布置,西安府城,一概沒有。

    這是一座真正讓他們產生"腹里"感的城池。

    四座城門兩兩相對,兩條十里長街,把城內分成四塊,站在西門能看見東門、站在北門能看見南門,布局就這麼簡單,跑馬都不用拐彎。

    官府的職能更加集中。

    西北,是成片的政務衙門。

    西南,則以提學、巡茶、軍器局、雜造的輔助衙門為主。

    東南,文風鼎盛,董子祠附近是咸寧、長安兩個附郭的縣學、射圃。

    東北則是秦王府和山川社稷壇。

    而在這其間,是秦藩永壽、宜川、永興、陽、拃陽、保安幾座郡王府,大量匠戶、軍戶、民戶宅子。

    除此之外,府城的東門外,過了護城河還有一座擴建的東郭新城,那邊就沒啥衙門了,以十里鋪的市集、商鋪為主,僅有一座官廳衙門,是收商稅用的。

    不過對劉獅子來說,那個官廳基本上是沒用了。

    畢竟以前東門外收稅,收的是潼關以東的貨西走,或是陝地商賈東走。

    現在這座鈔關它形同虛設。

    重農抑商,有的時候它是起因,但劉獅子的元帥府就比較干脆,起因是沒人,過程是官辦專營,結果是重農抑商。

    西安的街道很長,但劉承宗走得很盡興。

    因為這城里的行政建築,可比他元帥府行政部門完備多了,而且都能利用起來。

    他們一邊走,帥府的羽林郎一邊記,很快就能把這座城的規劃圖做出來。

    沒過多久,一行人便進了秦王宮。

    早在劉承宗還未進西安府時,就收到任權兒傳信,拿下府城,派兵封鎖了秦王宮,等著他回來進城。

    不過在劉承宗進城前,就已經派虎賁營進了秦王宮,收拾屋舍財物,並把偏殿收拾出來。

    虎賁營辦事利索,在劉承宗入宮城時,就已上前報告︰「大帥,殿內收拾好了。」

    劉承宗當即頷首,帶著一干將校直奔偏殿,召開軍議。

    西安府城對他來說很陌生新奇,但宮城並非如此,反正他早就進過蘭州的肅王府了,因此大體是同樣規格的秦王府也沒啥特殊之處。

    同樣是外有蕭牆、內有宮牆的二重城,從東大街上的靈星門進去,西邊是山川壇和社稷壇、東邊則是秦王祖廟。

    過了二道牆是宮牆的端禮門,門前一對銅獅子,鑄造得極為精美。

    宮城之內,東有竹林、書堂,西有西園,前殿沿著中軸是承運殿、王宮、圓殿、存心殿,後宮則是前後兩座寢殿,還有佔地頗廣的後花園。

    大體上來說,這些宮殿群與數以百計的廂房偏房,能滿足劉獅子的一切需要。

    東偏殿。

    殿中懸著元帥府輿圖,臨時拼出的長桌讓帥府一干將校分坐兩側。

    長桌上鋪了數份西安城圖,執筆磨墨的羽林郎行走其間,時不時根據命令,給城池圖添上幾筆。

    「端禮門前面東西兩側,建六衙,城東北、東南、西南三角,改成三個總兵衙門。」

    劉承宗以刀鞘指向城池圖東北角︰「西安後衛,改為野戰一旅總兵衙門,常駐一個大營。」

    隨後指向西南角︰「宜川王府,改為野戰二旅總兵衙門,常駐一個大營。」

    最後又指向東南角的西安左衛,

    道︰「這個改成關內總兵衙門,給張天琳,同樣常駐一個大營。」

    張獻忠起身道︰「大帥,這三個大營駐在城內,不方便啊。」

    劉承宗不以為忤,點頭道︰「我知道,先按這個規制來,城外西有修教場,不會都駐在城內。」

    他知道張獻忠意思,元帥軍成日操練不停,放銃放炮、馬步軍奔馳,城內這點地方也施展不開。

    但他實在是不樂意,再專設一支防御西安城的部隊了。

    因為跟他一起進西安的人馬,稍加籌算,就已經超過三萬。

    這個大營就是一萬五千多,可除了他們,還有劉獅子打算讓人駐在秦王宮牆外的羽林、虎賁二營。

    更別說他要把家搬過來,河湟那邊的書院、孩兒營、八個斡耳朵,都得挪到西安來。

    再加上元帥府林林總總的行政人員,三萬都只能說是保守估計。

    想到這,劉承宗緩緩搖頭,隨後才問道︰「往外遷徙的人,安排得怎麼樣了?」

    「回長……呃,大帥。」

    任權兒起身抱拳,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這才道︰「饑民、降軍、宗人,共五萬有余,今年在城外修營,口糧要攤派府內各縣。」

    「待到開春,即遷往他處,饑民遷往府內無主荒地,降軍遷往固原、靜寧、平涼為主,宗人則還需各地撥糧養育半年。」

    說著,任權兒在桌上取來書信道︰「老太爺已回信,這批人先遷往蘭州、河湟一帶,稍加學習,待到夏季再派往甘肅,支援天山。」

    說實話,劉承宗對這些宗人是一天都不想養。

    但沒辦法,山河遙遠,目前元帥府掌握地盤,除了西安府,就只有經營多年的河湟谷地能養活外來人口。

    待他點頭,任權兒補充道︰「旅下參將朱�域,正自降軍、饑民中視其意願,招募開赴天山的人手。」

    劉獅子重重點頭︰「這個是正事,要讓金蟬子好好干,務必把人選挑好。」

    雖說都是往天山調人,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用處。

    宗室女子,到天山就是過好日子去的。

    當然,這話要視宗女爵位而定,那些女君過去日子肯定跟過去沒法比。

    但這對劉承宗已經是最仁慈的做法了,至少跟了天山軍,日子要比在內地隨便許給百姓要好得多。

    劉獅子也需要她們作為貴族的生活方式與見識,到那邊增加元帥府的影響了。

    天山軍往那邊一派,別說傳播王化了,反倒讓人家衛拉特給同化了個差不多,這也太丟面子了。

    而流寇、強盜、山賊、賭徒、潑皮、囚犯以及沒啥用的宗人,則是給周日強、戴道子派的人手。

    丟垃圾。

    把這幫人送過去,發刀子發槍,西伯利亞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就過去折騰吧。

    有本事活下來那當然更好,死了大部分也算為民除害。

    至于沙汰的降將、降軍、軍戶,這才是劉承宗眼中西北開拓,專業對口的中堅力量。

    這批人怎麼用,劉承宗都想好了。

    先把壞蛋派過去,編夜不收探險隊,在前面探路;後面沙汰的降將降軍在天山軍做前鋒營,攻城拔寨。

    打下來土地,這些軍戶過去把地佔住,跟本地土民編衛,增強武力支持,傳播農業技術。

    最後宗女過去天山軍、衛所軍戶成家造娃,確保文化優勢,給蠻夷帶來一點小小的皇室震撼。

    這樣做當然有好有壞,但壞處在劉承宗看來可以忽略不計,那就是新生兒全是太祖皇帝的血脈。

    不過那倒霉地方,沒元帥府的後勤支持,想回來都回不來。

    而好處就非常大了,宗室女子最大的優勢在于,文化程度高,識字。

    母親識字,能確保孩子的家教。

    十幾二十年後,這批孩子長大,能把天山以北的語言、文字、習俗全洗一遍。

    在此基礎之上,到時候他們跟中原是不是一伙都不重要,當然能是一伙的最好,不是也沒關系。

    反正也收不到稅,能通個商貿易一下互通有無,偶爾來個互相支援,這就已經足夠了。

    「既然如此,也不急著往那邊送了,就等周日強回來,讓他親自把人領回去便是,在此之前。」

    劉承宗看向任權兒,道︰「就依我大的想法,安置河湟,讓他們多學點在冰天雪地里保命的東西。」

    說罷,他轉身看向身後懸掛的帥府輿圖。

    天山衛拉特的巴圖爾琿台吉、劉承祖、周日強。

    漠北的素巴第、袞布、碩壘,漠南的楊麒、王承恩、賀虎臣、圖。

    烏斯藏的古如、擺言、拉尊;康寧的劉國能、劉九思、木雅。

    拿下陝西,是元帥府威望最隆、勢力最大之時,正是將所有部下、同盟召集至西安共襄盛會的好時機。

    甚至哪怕不是同盟,也可以傳信召集,只要人來了,就能定下同盟之誼。

    當然,強國不可能有同盟。

    要麼不是真強,要麼不是真盟。

    元帥府是當之無愧的強大勢力,這同盟自然是後者,不過是附庸的好听說法。

    但是……劉承宗苦惱地抬手撓了撓眉毛,伸手指向輿圖邊角︰「召集他們,暫定明年夏天過來?」

    這他媽也太大了吧?

    免費閱讀.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頑賊》,方便以後閱讀頑賊第六百六十二章 廣闊無邊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頑賊第六百六十二章 廣闊無邊並對頑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