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賊

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甚大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奪鹿侯 本章︰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甚大

    蒙古大汗終究沒有熬過這個夏天。

    慶幸的是大汗賓天之時,八位夫人與額哲皆已種上痘苗,妻兒俱已出痘,能夠相伴榻前,送別他最後一程。

    為了安排大汗陵寢的位置,劉獅子集結麾下漢蒙將領議事,本以為大汗陵寢選址會有一番爭論,萬萬沒想到會議進程格外簡單。

    這事肯定是蒙古將領說了算,劉承宗麾下的漢軍頭目都沒有指手畫腳的意思。

    圖台吉見沒人說話,就提議將林丹汗棺槨送往鄂爾多斯,他可以帶一千馬隊來完成這個使命。

    但巴圖爾琿台吉一口否決,他說︰你也不怕金國汗把你哥刨出來,埋到天山去吧,我回去給你哥看墳。

    圖台吉心說還他媽看墳,你個王八出了格爾木就得把我哥扔到大沙漠里。

    最後參將阿海岱青開口了,他說︰“就埋這吧,我們喀爾喀的士兵、將領、台吉都在下邊,城西西夏奶奶旁邊給大汗留著呢,埋這挺好的,他們下去有人作伴,我們祭拜也有人作伴。”

    察哈爾和衛拉特的貴族們面面相覷,人們爭相竊竊私語。

    劉承宗也不例外,側頭對阿海岱青的直屬長官莫與京道︰“這光頭強可以啊,對八角城殯葬傳統挺有研究。”

    “大帥說的是。”莫與京面色復雜,小聲道︰“城里鬧起來天花,他拜托我好幾次,說等他死了一定不能給他埋到東邊,一定要跟你爭取,埋在西邊……那是他給自己留的地。”

    劉獅子稍一思索,就明白了。

    八角城周圍這些喀爾喀貴族的墳,都是他下令埋的,阿海岱青是當年內訌里的佼佼者,提了好幾顆腦袋到自己這來投降,當時他說那幫人是自相殘殺,他就殺了一個,撿了不少腦袋。

    現在看來,城東埋著的蒙古貴族多半是他的刀下之鬼,否則光頭強就不會心里有鬼,還琢磨起八角城的殯葬傳統了。

    把大汗埋在八角城,是巴圖爾琿台吉和圖台吉都不太樂意的結果,但相對來說,較之對方的觀點,他們倒更能接受這個結果。

    最重要的是劉承宗也省事,當即敲定了大汗的埋骨之地,滿世界找八角城土司陳師文。

    陳師文是八角城的最大贏家,他是土司,因為大元帥沒有征召他參戰,所以他就沒參戰,從戰爭一開始,就帶著手下漢兵出去招募番兵,募了日月山諸部數百番兵,再也沒回過八角城。

    陳師文精明得很,眼看圖、阿海率領烏泱泱的蒙古兵進駐八角城,再攤上個莫與京這麼個漢軍統領,覺得等到瓦剌韃子攻城,城里頭肯定得亂。

    所以他屁股像在東山口生了根似的,根本就沒進城的意思。

    等到听說大元帥在木格灘圍住了敵軍主力,立馬屁顛顛帶著手下穿著破衣爛衫的番兵跑去覲見,腆著臉要裝備武裝蒙械番子。

    劉承宗按著沒給,倒不是不想給,只是因為戰利品繳獲那會還沒統計出來。

    戰後的青海農牧分界線更加明顯,待牧地分配完成,日月山以南從八角城到格爾木,將會被部落牧場和土司封地填滿。

    到時候第一個歸附元帥府的陳土司,反倒會成為牧區最弱小的土司,讓他招募些番兵,壯大些聲勢並無害處。

    反正繳獲的很多皮甲長矛元帥府正規軍也用不著,何況劉承宗正需要他給大汗蓋個廟。

    城隍廟。

    劉獅子要給大汗封個城隍爺,碑文已經寫好了。

    整個喪禮過程中,圖台吉等察哈爾貴族都是迷茫不安,衛拉特的首領們也沒好到哪兒去,人人滿是兔死狐悲的感傷。

    除了巴圖爾琿台吉。

    劉承宗覺得這個家伙已經在極力遏制興奮的心情了,卻還算興高采烈,高興得像過年一樣,渾身的喜氣就算板著臉,都會往外溢出來。

    劉承宗則顯得有些心不在焉,林丹汗的死對他沒產生什麼觸動,喪禮也談不上悲傷,整天看的都是軍隊種痘苗的報告,除此之外最耗費心力的就是挑選送往甘肅的人手。

    說來有趣,在這件事上,劉承宗和甘肅巡撫想到一塊去了。

    甘肅的巡撫老爺打算給他這送點生員,他準備給甘肅送點軍醫。

    整場喪禮,與甘肅接壤的海北知縣陳欽岱都跟在劉承宗身邊,向他詳細匯報元帥府對三劫會掌握的情報。

    王自用的三劫會,與其說是邪教,倒不如說是個披著教會外衣的準軍事組織互助會,幾乎沒有裝神弄鬼的東西。

    陳欽岱弄到了三劫會最新的規章,跟從前簡單的規章相比,如今的規章里面有更多組織上的東西。

    比如規定了散布各地的郎頭、土地、判官、先鋒,要在各自管轄的會眾里進行三戶共養一驢駝、十戶共養一馬的規矩。

    並以十丁挑一人的比例挑選勇士,每旬的三、六、九日進行學習,其中有兩日是在當地就近的私塾,分別進行開蒙識字和軍法條例的學習。

    剩下一日則是會操,會操地點由郎頭土地事先決定,當天下午告知下轄的勇士們,地點多為荒郊野嶺。

    他們則晝伏夜出,趕在夜晚到來前抵達地點,學習號令隊列與和兵器訓練,次日一早再各自返回家中。

    劉承宗看著這些規章,怎麼說呢……很想笑。

    這里面一定有小十六的手筆,因為這幾乎就是他剛回到黑龍山,在家里編出黑龍山民壯訓練條例的翻版。

    他是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陝北延安府黑龍山做出來的民壯訓練條例,居然在甘肅被發揚光大了。

    看著這些規章,劉獅子明顯能感覺到,三劫會已經完成了在甘肅傳播開來的早期階段。

    這些條例能夠萬無一失的施行,顯然說明三劫會對施行條例的村莊擁有較高的控制力。

    他們能控制村莊周圍的私塾,還能控制數十人乃至上百人突然一天夜里在村莊失蹤,第二天早上才滿臉疲憊的回到家里倒頭就睡。

    盡管規章上沒有提到兵器,但訓練就要有兵器,甚至沒準還有鎧甲呢,只是這些東西明顯不能存在于書面記錄的規章制度上。

    再加上十戶共養一馬、三戶共養一驢駝的規矩。

    所圖甚大啊!

    說實話劉承宗一直沒有很重視王自用,因為在他們合作早期,王自用的隊伍凝聚力非常差、戰斗力非常弱。

    想當年那個在以獅子營為核心的農民軍團伙里,劉國能依靠血緣姻親關系拉出來的隊伍,戰斗力比劉承祖的跟黑龍山民壯稍差;李萬慶招募的饑民孤兒流浪者,還不如劉國能的隊伍。

    羅汝才更不必說了,那支饑民隊伍能在延安府農民軍里顯出來,完全是因為羅汝才雖然不能打但也絕不怕死,永遠梗著脖子站在陣前。

    王自用拉來的人,則根本不能說是個隊伍,完全像是來看熱鬧的。

    直到今日,劉承宗在戰場上見過最勇的人,就是隸屬于李卑的架炮山八武士,開始都被擊潰了,王自用上千人攆著人家追,誰知道八個人一扭頭,他們上千人就開始跑,被攆了好幾里地。

    而且最關鍵的,劉獅子也確實不能理解王自用是怎麼招來的人。

    總感覺這家伙像會撒豆成兵似的,嘩一下就把人招出來了。

    看見他玩味的笑容,陳欽岱也跟著笑了,道︰“想必大帥是看出來了,他用的都是黑龍山民壯的操練法子。”

    這倒是讓劉承宗很詫異︰“你也知道黑龍山民壯的操練規矩?”

    陳欽岱從前是猛如虎的兵,跟著柳國鎮到陝北打仗,投降劉承宗之後基本上就沒去過黑龍山,按理說不該知道練民壯的事。

    卻見陳欽岱笑道︰我不知道,但王自用那邊有黑龍山的人,他的部將不都那會延安衛的旗軍嘛。”

    這個消息倒是令劉承宗沒想到,原來甘肅三劫會那邊也有他的親戚。

    想到當時操練民壯,自己的想法就是把族人都培養成預備軍官,後來卻因為一直率領嫡系部隊,這事也就擱淺了。

    事實證明,有些東西只要做了就有意義,盡管最後可能無心插柳柳成蔭,就比如後來族人們真的成為軍官了,只不過成為了朝廷在延安衛的軍官。

    到現在,另外一批人而且還在用他的方法,繼續培養新的預備軍官。

    “海北離甘肅近,從祁連山道小股部隊也能過去,那這個事就你負責吧。”

    劉承宗想了想,對陳欽岱道︰“海北縣要設一個醫學,這事你知道吧?”

    陳欽岱點頭道︰“卑職知道,正在辦了,不知大帥要吩咐什麼事?”

    “挑些可靠人手,你那邊應該有不少甘肅人吧?”劉承宗回憶了一下,說道︰“我記得你早前在祁連山剿匪。”

    陳欽岱聞言笑道︰“大帥還記得這事呢,卑職確實在祁連山招募收降了些逃兵逃民,有幾百人吧。”

    當時是劉承宗入主海上,海北初初設縣,當地除了幾個從岱青手里搶過來的蒙番寨子之外啥也沒有,甘肅卻有不少脫伍知道了俱爾灣開市場的消息。

    斷斷續續有人跑過來,海北縣當時也是用人之際,跑過來的就被收留了,但還有些逃跑的蒙古兵、番兵頭領,跟一些膽大的脫伍邊軍合流,成為流竄在祁連山南北的匪徒強盜。

    當地沒有大股盜匪,但小股匪患始終很嚴重。

    陳欽岱一直忙著剿匪,直到王自用在甘肅成了氣候,祁連山南北的交流越來越多,雙方協力剿匪,這種情況才漸漸好轉。

    劉承宗點頭道︰“對,從中挑些信得過的,讓他們帶著痘醫、痘苗進甘肅,幫十六給會眾接種,我估計甘肅的天花也會鬧得很厲害,這種時候拿出痘苗,對三劫會有好處……你再給王自用帶句話,有幾年沒見了,讓他抽時間到新城來一趟。”

    陳欽岱點頭應下,劉承宗便道︰“行,我這沒事了,讓巴圖爾琿台吉別在那犯高興了,叫他到我的帥帳來。”

    陳欽岱遵命轉身離去,劉承宗遠遠地看著林丹汗的下葬儀式,嚴肅地微微低頭,算行了個禮,便翻身上馬,帶著護兵離去。

    自從看來父親的回信,劉承宗就在考慮派往天山的人選,既然父親打算讓大哥到天山去,他自然不會拒絕,何況大哥在天山確實有很大的好處。

    畢竟路遙五千里,萬一天山有什麼變動,元帥府是來不及支援的。

    因此在天山的駐軍需要有很強的領導能力與自主性,大哥是個好人選,他在作戰方面未必有楊耀、王文秀那樣侵略如火,但勝在穩妥。

    戴道子也是肯定要作為副將跟過去的。

    定下這件事,能給大哥提供支撐的,便只有來自甘肅的移民了。

    移民必須有三劫會的支持,但劉承宗今天看過三劫會的規章制度,意識到這件事恐怕並沒有這麼好干。

    因為王自用是在建立一支軍隊,他的規章已經很明顯了。

    整個的比例,就是要創造一支跟騾馬化的獅子營類似的軍隊,全員俱為騎兵。

    這支軍隊里的中堅力量必然是甘肅邊軍,元帥府要把這些邊軍抽走作為移民……這跟搶人有什麼區別?

    劉承宗需要這支王自用建立的軍隊,卻並不打算奪他的權,所以他打算跟王自用見一面,商議把他也請到天山去。

    畢竟王自用比起跟自己,其實跟兄長劉承祖合作的時間更長,他們相處還算融洽。

    讓王自用為先鋒,在天山開拓一片新天地;十六為後備,繼續在甘肅開拓會眾,向天山輸送生力軍,形成一個移民鏈。

    也就幾年時間,等兄長在天山站穩腳跟,以天山為跳板南下收復西域,戴道子接管元帥府在天山的力量,西北穩定的大勢就已經成了。

    到時候王自用要是想帶兵回來,少不了一方大將的位置,甚至他若能向西或西北開拓,劉承宗也不介意封他個域外之王。

    回到帥帳的劉承宗輕輕嘆了口氣,坐在帥帳里靜靜等待巴圖爾琿台吉的到來。

    他要從這個天山首領口中,問一問西北的俄國人,究竟是什麼情況。

    ------題外話------

    晚上好!

    7017k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頑賊》,方便以後閱讀頑賊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甚大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頑賊第四百零五章 所圖甚大並對頑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