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材料在運送到昆侖市之後,或許能夠解開更多生物謎團,將人類的進化速度再一次提升。
相比較大夏官方和其他國際勢力組織,九州科技所做的準備,也同樣讓人瞠目結舌。
穿戴第五代仿生外骨骼作戰系統的九州安保精英,只是參與任務的最“標準”配置。
考慮到可能有的情況,九州安保部門配置了高科技智能的防御方案,同樣,也配置了最簡單粗暴的重火力系統,在距離預定著陸點不遠處,有干淨清潔的能源,隨時做好準備。
在九州星海公司的直播間里,也逐漸有人發出疑惑、顧慮的彈幕。
但任務的推進,不會因為這些疑惑、顧慮,而被推遲。
祝融號,每天都在穩穩的向藍星靠攏。
在經歷了變軌、動力引擎一次次有驚無險的調整飛船姿態之後,越來越多航天機構都可以用它們的設備,清楚的探測到逼近的祝融號。
夏陰星歷1038年九月23號。
在九州星海公司的全球直播間畫面右上角,出現了一行大夏文字︰大氣層邊緣的烈焰之舞。
“祝融號,你們已進入黑障區。“昆侖市控制中心的聲音在靜電干擾中戛然而止。
一號機器人的仿生瞳孔里倒映著舷窗外翻涌的等離子火焰。,
不過,隨著九州科技的技術迭代,黑障區的信號干擾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持續那麼久,並且也不會出現系統無法控制飛船的情況。
短暫的“失聯”之後,祝融號很快恢復了聯系。
多個系統在有條不紊的按照各自邏輯,檢查探測飛船內部和表層情況。
祝融號就像顆燃燒的隕石,墜入藍星的懷抱。
大夏燕京時間上午10時12分,這個超過一百噸,在外太空“旅游”數百天的游子,正以超過40馬赫的速度撕開電離層,飛船表面超過3000℃的高溫將燒蝕材料蒸發出靛青色尾跡。
一號機器人作為飛船指揮,機械性地檢查著飛船系統數據。
突然他發現右側姿態控制噴口異常——他們正在像陀螺般旋轉。
還未等它反饋情況,三台仿生機器人的耳麥就傳來指揮中心的聲音。
“深呼吸,系統正在調整反推火箭參數。艙內重力正在提升,做好準備。”
當祝融號內部重力從3.5G驟升至6.2G的時候,三台仿生機器人被死死按在碳縴維座椅上,甚至它們的仿生視網膜邊緣已經出現缺血性黑斑,耳鳴耳聾到只能依靠骨傳導,才能夠听到信息。
在12公里高度,引導傘如約綻放,將艙體速度從音速降至亞音速。
沒有大氣,或者大氣稀薄的星球,引導傘沒有作用,但是在適宜生物繁衍的藍星,引導傘的作用相當大。
納米鍍膜的飛船舷窗映出玫瑰色的雲霞,九州星海直播間的網友們,也得到機會,用飛船內部視角,看到了“橢圓形”的大地。
“我以前還認為俯瞰下來,地表應該是灰蒙蒙的,但是沒想到,還是這樣郁郁蔥蔥的綠色。”
“我恐高啊!導播!換台!”
“雖然太空航行讓人感覺很無聊,但是降落過程也太刺激了吧,蹦極都不如這個。”
“剛剛這三台仿生機器人都眼角流血了,瑪德,我還以為祝融號真的被不可名狀的可怕東西給污染了。”
“虛驚一場,虛驚一場……呼……誰來給我拿條褲子,我站不起來。”
在網友們的吐槽中,祝融號的主降落傘在展開時發出了炮彈般的爆響,艙體突然傾斜45度,而在這個時候,備用傘倉的爆炸螺栓自動觸發,備用傘包成功打開。
飛船降落速度,再次減緩。
大夏航天集團與安西軍方的某幾位高層,現在仍然目光凝重,神情嚴肅。
毫不夸張的說,在三台仿生機器人出現身軀異常的時候,他們已經做好了隨時下達命令的準備。
並且同一時間,他們心里面也在猜測,祝融號內部到底是什麼可怕的東西,能夠將仿生機器人給變成那個樣子。
幸好九州星海公司一直都在與他們共享很多降落信息,三台仿生機器人因為是仿生機械結構,所以整理上傳身體各部位數據更加容易、快速。
才因此,讓部分人心中的憂慮,減少了些許。
當然,也僅僅是減少些許,而非徹底消失。
在降落傘起了作用之後,祝融號的反推引擎開始加大功率,能源系統在此刻進入高效率、高工況模式,飛船的碳基芯片模塊因為要處理的瞬時數據太龐大,已經啟用了備用芯片模塊,隨時可以分擔數據處理壓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號機器人在語音頻道里發出了聲音︰“我已經看到著陸場信標!”、
它的聲音很穩定,但也有些許嘶啞。
剛剛突然增加的重力,哪怕有藥劑緊急干預治療,但也並非能夠讓身體瞬間恢復。
安西戈壁灘上,六輛橘紅色救援車和兩輛超大型,只有在礦山工地才能看到的特殊車輛,正在追著雷達信號疾馳,車頂的量子通訊天線旋轉著鎖定目標。
天空當中,除了有鯤鵬、F系列這些大夏官方的寶貝在“臨時訓練”,還有九州科技的無人機和試驗樣機,也處于工作狀態。
這一刻,如果有勢力敢攻擊祝融號飛船,立刻就會被火控鎖定。
在距離地面只有一公里的時候,祝融號的緩沖發動機噴出了淡紫色火焰,將最後的下墜速度緩緩降到了5m/s、4m/s、3m/s……
當飛船著陸架撞擊地面傳出悶響,飛船內部的艙外溫度傳感器準確測到了安西戈壁的地表溫度。
三台仿生機器人並沒有解開束縛身體的安全帶,也沒有做出其他指令,而是一邊保持著呼吸平穩,一邊看著面前屏幕上的環境數據。
當然,以它們現在的身體狀態,也並不能安全起身,做動作。
幾十秒後,數輛特殊改造工作車,穩穩的停在了祝融號飛船旁邊200米的地方。
隨後,有工程類機器人從隔離車廂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