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

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黑洞進展

類別︰恐怖靈異 作者︰女術士之友 本章︰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黑洞進展

    徐秀、鄧姆•約翰,甚至安和堂、黃朝仁、董琦等人,都是時代浪潮下的沙礫,被潮水推擠向前或者後退。

    區別只是在于有人在這個時代的重量比較重,能夠在小範圍內有一定的自主能力,有的人只能被浪潮推得上下沉浮。

    昆侖市訓練基地,包括教官在內所有人的身體數據,每天都會在顧青的個人終端更新。

    參訓人員是更大範圍的實驗素材,而這些教官,則是身體已經通過了第一階段,開始在第二、第三階段奮斗的精英。

    除此之外,也有幾位和徐秀一樣屬于身體比較特殊的教官,被當做重點對象照顧。

    在翻閱完手上的文件之後,顧青深吸了一口氣,這才抬頭,遙望遠方的雪山。

    不需要望遠鏡和其他探測設備,他能夠清楚的看到雪山上面的山峰積雪,偶爾還有極限挑戰的勇士,從山峰一躍而下,在龐大的雪山上面,當做一個急速下滑的螞蟻。

    雖然很危險,但其實一點也不安全。

    只不過當顧青的目光落到某些人在雪景中摟抱的時候,他還是很自覺的收回了目光。

    “非禮勿視,非禮勿聞,這種特殊能力,對個人的心性也是一種極大的考驗啊。”感慨之中,顧青戴上了SR2眼鏡,並且開啟了視野限制模式。

    在新科區,他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自然也不希望自己隨便一撇,就看到其他人的隱私。

    只不過,或許是巧合,他剛剛戴上SR2眼鏡,就看到自己的個人賬戶有一個特殊的小提示符號。

    “黑洞實驗室?有什麼成果了麼?”猜測之中,已經不再年輕的顧某人打開了這份通知文件。

    快速閱覽之後,顧青幽幽的嘆了口氣︰“果然不能小覷天下英雄,我只是提出了一個方向,他們竟然這麼快就有了階段性成果。”

    當初九州科技在全球發布了一個特殊的獎項——“解密獎”,在看到這個獎項里面的題目時,哪怕是那些諾獎得主、兩院院士、皇家教授、專欄大佬,都會感覺頭暈目眩。

    其中有兩個特殊的高階問題是【如何能夠徹底開發恆星、黑洞】【機甲領域的更高階能源技術研發路線】,這兩個看似離譜,實際也的確十分離譜的問題,其實在九州科技內部早就已經有研究團隊在朝著這兩個方向努力。

    在有了燕京大學的理論物理學家麥豐和楊秋這些人才加入之後,顧青也偶爾會在實驗室的參考文獻里面“加料”,讓研究人員們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理論。

    乍一看好像有問題,很離譜,但仔細一琢磨,卻有渺茫的可能性。

    在這種特殊的研究領域,只要存在可能性,就有無數科研人才會前赴後繼的朝著這個方向沖鋒。

    而這一次,也是理論物理學家麥豐、楊秋和黑洞電池實驗室負責人馬奇風合作,有了階段性成果。

    當顧青處理完手上的工作,通過辦公室電梯直達地下實驗室,又乘坐地底軌道交通,抵達黑洞實驗室的郊區基地時,黑洞電池實驗室的負責團隊還沒有得到消息。

    “當初我們的設想是通過向史瓦西黑洞中注入帶電粒子,將其轉變成一種宏觀可觀測的特殊電池,我們將其命名為黑洞電池,但是沒有想到,我們想象中的特殊鏈接設備,竟然最終需要的材料是在月球上面!

    雖然我不相信神的存在,但是這種特殊的指引,讓我相信或許宇宙中的命運公式,也可以用特殊的解讀方式將其記錄下來。”理論物理學家麥豐,這位擁有特殊稀少姓氏的中年人,正在模擬操作台前看著面前的模擬實驗畫面,嘖嘖稱奇。

    而他的老朋友,理論物理學家楊秋,也同樣語氣感慨道︰“不僅僅是月球上的材料問題,這種特殊材料需要挖掘至少一百米的深度,才能夠采集到,我們此前一直在猜測既能夠敏感收集、傳遞特殊黑洞能量,又擁有能夠抗衡黑洞周圍引力的特殊材料,或許現在也只有九州科技內部才能夠有備份材料和文件記錄。

    得來全都是功夫,一絲一毫都不能差錯。”

    黑洞電池實驗室負責人馬奇風,在听到這兩位物理學家的感慨之後,下意識扶了扶自己的SR2眼鏡,正想要說什麼,但是在看到個人終端的提示消息之後,他立馬神情嚴肅些許,甚至下意識將眼鏡推正,又整理了一下衣服領口,這才對兩位物理學家說道︰“顧總也時常對我們講,只有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夠創造科學奇跡。

    空有理論,沒有方向正確的密集實踐,固態電池、神經傳輸技術恐怕都還是空中樓閣。一味的埋頭苦干,不去研究正確的理論原理和方式方法,最終結果也會是在死胡同里面生悶氣,浪費資源和時間。

    兩位先生,我們黑洞電池實驗室成立的時間不算長,但是我好像已經看到了未來科技的帷幕,正在我們面前緩緩拉開。”

    在馬奇風的話音落下之後,實驗室的另一位博士,也感慨道︰“黑洞電池技術如果在十年內成熟落地,我們的電池就可以在外太空進行充電並產生可以供給我們航天設備使用的電能,並且能量轉化效率極高,是原子彈的數百倍倍。等到技術再進一步成熟,我們的太空航行技術上升到新一個台階,藍星地面、月球甚至是火星上面的所有電力驅動的設備,都將不用再擔心能源問題。

    這是一個偉大的能源時代!”

    麥豐和楊秋,在听到這兩位知己的感慨時,眼神也逐漸泛起了追憶的神色。

    當初他們兩人的概念理論文章一經發表,就吸引了不少企業、研究室的目光,只不過在這些企業、研究室深入了解了相關理論之後,卻又將他們團隊束之高閣,甚至就連學校也只是批一些普通項目經費,不願意投入更多資源。

    可以說,如果不是加入九州科技,他們現在可能還在為了虛無的數字、公式而爭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方便以後閱讀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黑洞進展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第二千二百三十五章︰黑洞進展並對科技︰打破壟斷全球的霸權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