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
    “董事長對成立一家合資晶圓公司是否有興趣?”
    孫健在周義杰和井田越秀的陪同下視察了江城鯤東科技公司。
    江城鯤東科技公司九零年在國內外銷售東芝牌POS收銀機系統七千五百三十五套,銷售收入一億六千四百多萬元,淨利潤四千七百多萬元,每股收益一元一角七分。
    江城鯤東科技公司的總股本四千萬股,鯤鵬軟件公司佔股百分之五十一,東芝電子公司佔股百分之四十九。
    按照股份制公司規定,提取10%的法定公積金四百四十萬元,提取5%的公益金二百二十萬元,提取5%的任意盈余公積金二百二十萬元,可供全體股東分紅的利潤有三千八百二十多萬元,經過董事會開會決定,分紅六角,共計二千四百萬元,剩下的一千四百多萬元盈利劃轉資本公積金。
    皆大歡喜!
    “井田先生,說說貴公司的計劃?”
    一九八八年,NEC、東芝、日立、富士通、三菱、Matsushita(松下)、(松下)、三洋、夏普、索尼、OKI等十一家半導體制造商佔據全球前二十強,NEC、東芝和日立銷售額佔據全球前三。
    八十年代的日本憑借雄厚的經濟實力,傾全力發展電子產業,塑造了眾多知名電子品牌在PC以及消費電子領域(尤其消費電子在全世界大行其道,這些IDM大廠希望盡可能的自行制造所有的電子元器件,他們也奉行制造的盡善盡美,所以也造就了日本半導體元器件的全球統治地位。
    一九八五年,日本半導體的產值和市場佔有率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半導體的老大,自從被迫簽訂廣場協定後,日本半導體產業被美國肢解,半導體設計被美國掌控,半導體制造產業向韓國和寶島地區轉移。
    尼康、佳能和日立等日本光刻機公司如今仍然佔據世界光刻機中高端市場的六成。
    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引進的五英寸晶圓和2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去年已經開始生產。
    在美國的持續打壓下,又經歷九零年日本股市和樓市暴跌,日本十一家半導體制造公司損失慘重,資產比頂峰時期縮水一半,如今都在收縮戰線,淘汰落後產能,向寶島地區和內地進行產業轉移。
    去年十月,美國休斯電子材料公司(MEMC)率先研制成功八英寸晶圓,世界上第一條八英寸晶圓、500n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如今已經落戶INTER。
    據說INTER投資了二十五億美元。
    &n制程工藝的光刻機是由Nikon半導體設備公司獨家生產,IBM、II、AMD和HP晶圓廠紛紛預定,產品供不應求,壟斷了全球光刻機高端市場份額。
    &n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在巴T協定的技術出口限制名錄上,國內就是有錢也買不到。
    內地就是日本半導體制造商生產的五英寸晶圓、六英寸晶圓和2um、1.5um、1um制程工藝半導體生產線銷售的首選地。
    孫健心里一喜,已經拿到公司發明專利的GZC1000如今委托給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生產,但陳永清團隊一旦開發成功相當于80386的GZC2000,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就不能滿足生產GZC2000的需要,急需引進一條六英寸晶圓和1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正打算找個機會向中村太郎咨詢一番,購買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生產線的價格?
    九零年七月,大幅降低了關稅,開放了國內電腦市場,囤積大批電腦元器件的國產電腦公司損失慘重。
    &n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賣給內地的時候,美國、日本、韓國和寶島地區的晶圓廠已經裝備了八英寸晶圓、350nm或250n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
    內地就是花錢也買不到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生產線!
    雖然如今,曙光尋呼機、數字程控交換機和移動電話機等所需要的芯片都可以委托給華晶公司、滬海貝嶺公司和滬海飛利浦半導體公司生產,還可以節約成本,但GZC2000和通訊芯片的更新換代日新月異,需求大增,也不是長久之計。
    九零年八月,“908工程”規劃出爐,目標是在“八五”期間投資二十億元,使國內芯片制程工藝達到1um。
    “908工程”總投資二十億元,其中十五億元用在華晶公司,引進一條六英寸晶圓和1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五億元投給國內九家集成電路企業,設立設計中心。
    滬海貝嶺公司是為滬海貝爾電話設備公司配套程控交換機專用集成電路成立的中外合資公司,八八年總投資八千二百多萬美元,建成國內第一條四英寸晶圓和2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
    當年招攬李國良和陳智敏時,孫健就承諾,將來成立國智通訊半導體公司時,按照貢獻大小,送給管理層和員工百分之五的股份,一晃四年過去,滬海國智通訊半導體研究所利用Peng EDA1.0先後研制成功語音芯片GZ6060、主板GZ5050和電源控制芯片GZ7070,還研制成功國智掃描儀,如今正在IBM486上用Peng EDA2.0,正在研制第二代數字移動電話機的CPU、GZC0001,但國智通訊半導體公司還沒有影子。
    當初過于理想化。
    “孫先生,國內半導體市場前景廣闊,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打算與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共同投資二億五千萬美元,引進一條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生產的六英寸晶圓和1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在滬海或東湖高新園區成立曙光東芝晶圓公司,東芝公司以一億美元和1um制程工藝技術入股,佔股百分之四十九,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出資一億五千萬美元入股,佔股百分之五十一。”
    “井田先生應該知道“908工程”,國家去年八月計劃向華晶公司投資十五億元,用于購買一條六英寸晶圓和1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曙光東芝晶圓公司會不會已經落後?”
    孫健告訴井田越秀,華晶公司去年投資十五億元就能購買一條六英寸晶圓和一微米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產線,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出價二億五千萬美元太貴了。
    如今的官方牌價上,一美元兌換五點四元人民幣,黑市價高達八點四元人民幣。
    “孫先生,華晶公司八零年引進的第一條三英寸晶圓和3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就是東芝半導體設備公司生產的,如今引進六英寸晶圓和1um制程工藝的半導體生產線的工作,還處于投資行政審批階段,我們兩家現在投資,也許曙光東芝晶圓公司投產了,華晶公司還沒有完成投資行政審批,曙光東芝晶圓公司就是國內最先進的,滬海曙光通訊技術公司的出資額還可以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