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威寧侯

第三百一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韋小凡 本章︰第三百一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

    回到京城,陳遠一刻也沒有停留,就進宮去復命。這是古代做官的規矩。

    小黃門先通報,然後回來告訴陳遠,說陛下不再宮里,讓他去妙應寺覲見。

    陳遠沒有耽擱,直奔妙應寺去。

    朱棣戾氣比較重,殺人多,得位不正,加上年老身體差,容易做噩夢,所以很喜歡到寺廟這種清淨的地方。

    妙應寺位于阜城門內大街路北,始建于元代,初名大聖壽萬安寺,遭火焚,明朝再建時改稱妙應寺。因寺內有通體涂以白堊的塔,俗稱白塔寺。

    現寺內的建築大都為清代所建,僅白塔在火焚中幸免,為元代遺物,至今已七百余年。院中間聳立著白塔,塔下台階可直登塔基,頂端華蓋四周懸掛著三十六副銅質透雕的流甦和風鈴,微風吹動,鈴聲悅耳。

    梵音裊裊,陳遠听著,不自覺心里感到平靜。

    皇帝在,自然沒了香客,他眺望白塔,心中升起蔚然之意。古代是沒有起重機這些東西的,這些高層白塔,無不代表著人民的智慧。

    朱棣在佛堂的後面的園子里避暑,桌上擺有冰鎮西瓜。

    此時已經是六月中旬,天氣十分炎熱,朱棣把靴子脫在一邊,一個小太監在給他捏腿,看見陳遠,就招手讓他過去。

    “參加陛下。”

    朱棣指著他對面笑道“坐吧!這趟山東之行,你很辛苦啊!”

    王振已然搬過了椅子,陳遠欠身謝恩,順勢坐下來。

    “為陛下辦事,臣的本分。”

    朱棣最關心的當然還是山東貪腐一案,奏章上說的畢竟不夠詳細,此時坐下,陳遠又詳細說了一遍,把全程所見都說了出來。

    包括他被刺殺,包括李響響殺他的事,當然,悄悄隱藏了白蓮教的事,只是說百姓對李響十分痛恨,來幫自己。

    朱棣憤然道“這些狗官,貪污,當真該殺!高燧做得不錯,李響所作所為,人神共憤,這等豬狗不如的人,竟然還做了朝廷大員,為朕治理一方,氣煞朕了,禍國殃民的奸賊,縱然剝皮攘草,也難消朕心頭之恨!”

    朱棣余怒未息地喝罵了幾句,又開始嘆氣“皇考立國以來,就立下嚴刑峻法,杜絕貪污,胡唯庸案、藍玉案,無論朝中大臣,皇親國戚,皇考對他們決不手軟,朕即位以來,也三令五申,嚴查重罰,可是,這些人,為何就是屢禁不止呢?”

    陳遠嘆道“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听過一個理論叫做層次需求理論?”

    “層次需求理論?這是啥?”朱棣一頭霧水。

    “這個理論是一個西方人提出來的,他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陳遠一點一點的解釋。

    朱棣听懂了,豁然開朗道“也就是說,人先滿足最基本需求,然後才會去實現自我理想,才會去為他人做事情。”

    “是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都滿足不了,如何讓他們去照顧其他人。據臣了解,官員們都需要養家糊口,都需要交朋友,然咱們大明朝的俸祿,微乎其微。當了官,連家人都養不活,他們自然就會削減腦袋,哪怕掉腦袋,也去貪污,這是他們生存的必要。”

    朱棣震驚,但又不意外,陳遠的話,很多時候就是這麼讓他驚奇,他沉默良久,才道“皇考打江山不易,國家初建的時候,偌大的揚州城,只有幾十戶人家,中原戰亂,民不聊生,所以才讓大家節衣縮食,給百姓活路,要不然,我打下大明江山,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受蒙古欺壓,百姓沒有活路嗎?”

    “是的,不過,陛下可以無私為百姓,有些官員也會無私為百姓,也可以提倡官員為無私百姓,但不可能要求所有官員無私為百姓,因為,大多數官員而言,他們也是平凡的人,不過是要麼有祖上陰德,要麼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如果努力過後還過著苦日子,還和普通人沒有區別?試問誰願意這樣做?那人世間就沒有人想努力了,因為努力了也是一樣。”

    朱棣听得似懂非懂,呵呵道“看你說的,好像是為他們貪找理由,他們貪還有理了。”

    “不,陛下,我這是在稱述事實,也是在思考,怎麼樣才能減少貪污的官員。”

    “依你所看呢?”

    “依臣所看,想杜絕貪污,幾乎是不可能,還是那句話,人性太復雜,有些邪惡的人,比如李響那樣的官員,是無藥可救的,但是,我們確實可以想想一些辦法,減少貪污,肅清吏治。”

    朱棣來了興趣,示意陳遠吃西瓜,讓他一邊吃一邊說。

    陳遠吃了兩口,道“世界是進步的,改革是必須的,時移世易,我們必須要找到更好的管理方式,比如現在,永樂盛世,人口、經濟都比大明初建的時候好了太多,當年隨太祖爺打天下的功勛,他們流過血,吃了太多的苦,所以十分珍惜來之不易的太平,過清貧的日子也還能過得去,但是,他們的後代,自小生長環境優渥,不可能也讓他們理解為什麼要過清貧的日子,因此,陛下懲治貪污毫不留情,但是卻仍不斷有人違背律法。究其原因,第一點就是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貪。”

    朱棣靜靜聆听,這番理論,實在驚世駭俗,但是,細細听來,卻十分有道理。

    “第二,陛下可知秦國商鞅變法,商鞅在城門口立木頭,就是立法度,有功者賞,有過著懲,最後全國遵守,如此上下一心,才從最弱的國家成為最強的國家,最後一統天下。究其原因,就是有法度在,根據法度辦事,即使商鞅不在了,法度保存了下來,天下依法,而不是人說了算。法度是規矩,人卻要看賢明,比如一州,遇到糊涂的知府,結果必然一團糟。”

    朱棣深以為然,眼楮越來越亮。

    “第三,監督的問題,咱們的御史受制太多,品級太低,而且許多人只是敢于言事,卻並無真才實學,不到地方上待過,究風聞言事,這是一大弊端,有句話說,沒有調查,究沒有發言權,御史也需要加強管理。”

    陳遠整理思路,說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我知道一種制度,叫做三權分立。”

    “三權分立?”

    “是的,三權分立即是立法、行政、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別由不同職能的國家機關行使、互相制約和平衡的學說和制度。三大機構共同存在、互相制衡的政權組織形式。就像陛下的為君之道,以陛下、大學士為首的立下的各種法律條文,以六部為首的行政機構,去行使陛下制定的制度,以按察使為首的司法機構,是為了保證國家法律的公正公平。如果個人濫用制度,其結果必然是不可收拾的。”

    陳遠的話膽大妄為,太過超前,驚世駭俗,朱棣目瞪口呆。

    皇帝的權力受到制約,這話恐怕朱棣要發毛,陳遠趕緊道“臣也只是隨口說說,陛下听听就好,當臣胡言亂語。”

    朱棣當然心里不會同意,皇權至上,他怎麼可能接受皇帝的權利受到制約,不過六部的權利和按察使的權利制約,倒是可以考慮。有些觀點,他還是認同的,不過,有些話也犯了忌諱,朱棣心里自然不舒服,淡淡說道“好啦,山東的差事你也辦完了,這事就到此為止吧,朕去年給你賜婚,因為國事,一年都沒能舉行,這次回來,應該無甚大事了,你回去好好安排一下,接蹇家女兒過門吧,蹇義老頭子,都在朕面前拐彎抹角的說過幾次了。”

    陳遠心里一陣激蕩,是啊,婚約定下來這麼久,每次都只能默默的想她,是該去迎娶了。朱棣肯定不高興了,不過還沒有發作,陳遠趕緊順勢告退。今天說的話太過了。

    陳遠告退後,那些話一直在朱棣耳邊回響,他的話雖然大逆不道,但是,確實是難得的治世良言,誠如他所言,只有遵守法度,才能長久。朱棣熟讀歷史,他深深知道,秦國能統一天下,是明君多嗎?完全不是,昏君比明君多,但是,就是靠著商鞅留下的律法,君主可以弱,可以昏,律法還在,國家就會強大。

    變法,朱棣喃喃的念叨。

    自己是沒有精力了,但是後來者呢?如果大明朝的律法不能長久,一旦出現昏君,不就又像元朝一樣短命?

    陳遠,朕為你鋪路,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朱棣思考良久,突然下定了決心,叫王振去傳劉觀來。

    劉觀還在文華殿中處理事務,听到陛下召見,趕緊道妙應寺見駕。

    “臣劉觀,參見陛下。”

    朱棣緩緩轉過身,冷道“劉觀,你做的好事。”

    劉觀駭然,難道陛下知道了什麼?不,不可能,都沒有活口,不可能查到的,他硬著頭皮道“陛下,臣知罪,但不知罪從何來?”

    朱棣怒道“你當朕的錦衣衛是瞎子嗎?山東的事,你就不想跟朕好好交代交代?”

    劉觀臉色一下子青了,情知還是被查到了,狡辯也沒有用,沒時間去罵手下辦事不牢靠,他伏在地上,跪地請罪。

    朱棣胸口起伏不定,喘息良久,才道“若是依以往的性子,朕一定將你凌遲,你全家籍沒,念著你跟了朕快二十年,你明天就上個折子請辭吧。”

    “陛下——臣——”

    “嗯?”

    劉觀身子顫抖,知道他完了,陛下說不願殺他,是看在漢王的面子,陛下必然已經對漢王失望,但不能就表現出來,引起反噬,如果現在殺了自己,朝中定然又人心惶惶,居然是靠著這樣保住了一條小命。不,陳遠,我不會輸的,他心里暗暗發誓。表面卻一下子老態龍鐘,顫顫巍巍“臣——臣謝陛下隆恩。”

    。

    <scrpt>();</scrpt>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大明威寧侯》,方便以後閱讀大明威寧侯第三百一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大明威寧侯第三百一十一章 驚世駭俗的言論並對大明威寧侯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