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諸天單身漢

4695【書同文】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紀墨白 本章︰4695【書同文】

    除了采取更加積極,親民,有效的傳教措施之外,項南制定的教義也符合最廣大群眾的利益。

    在《啟示錄》中,項南教育信徒們生來平等,要照顧貧民、孩子、老人和弱者;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善待奴隸,鼓勵釋放奴隸;要保護私人財產,無論男女都有財產權和繼承權;反對坑蒙拐騙,反對奸淫擄掠,反對自相殘黾@ 炊鄖扇『藍帷 br />
    這些理念,在古代,尤其是公元前十三世紀,大部分地區還屬于蠻荒時代的背景下,還是非常先進,甚至是超前的。

    比如保護私人財產,任何人包括法老在內,未經法律允許,也不得剝奪他人的財物。這一規定,對地主階層非常友好。

    而照顧貧民、孩子、老人和弱者,對底層百姓也很友好。尤其是鼓勵釋放奴隸,對奴隸們更是一大福音。

    因此《啟示錄》獲得了廣泛認可,再加上行之有效的傳教措施,使得項南的教義很快便在埃及、赫梯盛行起來。

    人們開始按照《啟示錄》的教義、規範行事。日常生活,禮義廉恥,婚姻嫁娶、生老病死、道德法律等等。

    如此一來,埃及、赫梯兩地的差異也進一步彌合,逐步接受一個�遙 桓鑫拿鰲br />
    當然這是後話了。

    ……

    項南為安甦娜制定的第二策,就是遷都。

    如今�業氖錐級ㄔ詰妝人梗 揮詘<暗鬧脅課恢茫  牒仗鶯茉叮 唇煌 淺2環獎恪br />
    尤其是對赫梯的管理,有點鞭長莫及。

    因此項南建議安甦娜遷都,從底比斯遷到埃及北邊的馬扎拉赫,緊挨著地中海。

    一方面,馬扎拉赫位于尼羅河的入海口,因此水源充沛,能夠滿足城中居民的飲水需求。緊挨著地中海,可以推動海運貿易的發展。

    項南想推動埃及從陸地國家,往海洋國家發展。因為相比保守的陸地國家,海洋國家顯然更具開拓性;

    一方面,馬扎拉赫距離中東、南歐都比較近,而且還在甦伊士的邊上。等將來甦伊士運河開通,地中海、紅海、黑海、愛琴海貫通,將成為最重要的貿易樞紐。

    遷都計劃遭到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反對。

    那些既得利益者包括底比斯城的王公大臣、祭司貴族、地主商販等等。

    他們在底比斯本來有房子、有土地,有神廟,有信徒,有生意,可是如今一遷都,他們很多人都要重新來過。

    因此自然是不滿意的。

    但是胳膊擰不過大,在安甦娜的大力主導之下,遷都還是正式開始。

    ……

    第三策,就是書同文,統一度量衡。

    埃及、赫梯都有自己的文字,埃及是象形文字,又分為聖書體、僧侶體和世俗體。而赫梯使用的則是楔形文字。這兩種文字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文字的不同,加深了兩地之間的隔閡,也增加了治理的成本。畢竟很多文書都需要翻譯才能讀懂,真的是很不方便。

    因此項南建議安甦娜要書同文,大力推廣書寫更便捷,語法更簡單的世俗體。

    世俗體是簡化的僧侶體,而僧侶體是簡化的聖書體。就像隸書是源自小篆,小篆是源自大篆一樣,一級一級的進行了簡化。

    這種簡化的文字,更容易書寫,也更容易推廣。

    而統一文字之後,也能彌補兩地之間的差異,讓兩地百姓更快融合。

    度量衡也是如此。埃及、赫梯用的尺寸、重量、容積也是不同的,這也增加了貿易、稅收的難度。

    因此統一度量衡之後,就能避免很多的麻煩。

    安甦娜听從項南的建議,在神廟之中創辦學校,免費教授信徒們讀書、識字。

    在公元前十三世紀,識字的人還是極少數,只有王公貴族、地主豪商家的子女才會讀書識字。

    因為只有他們才能付得起學費,而普通人家根本交不起學費,自然也就沒有受教育的權力。

    就像孔子,雖然門徒三千,有教無類,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可以向他拜師求學。但是孔子也堅持想拜師,需要獻上十條肉干。

    而別說在公元前,就算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老百姓每年吃肉的次數也不多。很多家庭只有過年才可能買點肉吃。

    項南知道,讀書識字是很重要的。

    讀書識字才能明理,才能懂得禮儀,才能傳承教化。

    而且未來項南要攻入歐洲,需要大量讀書識字的人過去統治,過去傳教。因此現在建學校收學生,未來才有足夠的人手可用。

    ……

    果然,神廟創辦學校,免費教授信徒們讀書、識字,立刻就吸引了大批信徒。

    在古代並非只有中土有重學的傳統。其實無論哪個地方,人們都能意識到“知識就是財富”,都有求學上進之心。

    比如被譽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歐洲,依然有許多的學校。不只有教會辦的教會學校,而且還有很多世俗學校,甚至很多知名大學就是在那時候創辦的。

    這些信徒來神廟讀書識字,學習知識,也進一步增加了他們的凝聚力,以及對項南的敬仰和崇拜。

    因此屬于是兩全其美。

    ……

    第四策,就是大力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像深耕、施肥、育種、輪作等等。

    古代很多地方的人都不懂如何施肥,也沒有深耕和育種的意識。很多地方種地都是純靠天吃飯。把種子撒在地上就算完事,收成好壞完全看老天爺。

    因此項南傳授他們更精細的農業知識,深耕、施肥、育種、輪作等等,如此才能提高單位產量。

    這樣一來,百姓能獲得更多糧食,更多財富。而且更多的糧食才能養活更多人口,繼而增強國家的實力。

    在古代人口就是財富。人多了才有更多人納稅、服役、從軍,才更有力量應對外敵。而且人口多了,才能更好地同化異族。

    埃及現在只有四百萬人口,加上赫梯的人口也只有七百萬,實在不算多。這麼點人,要吞並歐洲,可不容易。哪怕吞得下也同化不了,最後還是會鬧分裂。

    所以項南要求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越有利于發展。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拯救諸天單身漢》,方便以後閱讀拯救諸天單身漢4695【書同文】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拯救諸天單身漢4695【書同文】並對拯救諸天單身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