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十二年,真武軍出軍西域,徹底擊垮東察合台汗國,成功收復西域。
同年,周芷若終于為項南生下一子。
項南為其取名宋 ,有鯉魚化龍之意,但卻拒絕了朝臣上書,請立宋 為太子的建議。
因為他不想太早決定皇儲人選。
一來容易給皇太子招來禍事。
眾所周知,比皇宮更危險的是東宮,比皇帝更難當的是太子。
樹大招風,太子是皇權的唯一合法繼承人,很難不被人妒忌,也很難不被人算計。
《東宮》中,大皇子李承稷、二皇子李承鄴、三皇子李承汶、四皇子李承沅,無不都是權力爭斗下的犧牲品。
就算五皇子李承鄞,最終登基為帝,按理說是奪嫡的成功者,但也在爭奪皇位的過程中,永遠失去了自己最心愛的女人。
二來皇太子本身也可能起二心。
權力是腐蝕人心最好的毒藥,得寸進尺,得隴望蜀,是人的天性,永遠不會得到滿足。太子也是如此,也許坐久了,就想換換位子坐。
而且太子不只是一個人,背後還有一大堆的臣子,等著擁立太子為皇,以便獲得從龍之功。
就算太子孝順,不願有所動作,那些大臣都忍不住。
黃袍加身的故事,又不只發生過一次。
為了避免這兩個麻煩,項南自然不想早立太子。
不過封建社會,就算皇帝,也做不到為所欲為。
皇上拒絕立儲,對大臣來說,可是天大的事情。
所謂萬里有一,萬一項南突然駕崩,卻沒有定下太子之位。到時候,諸皇子為了爭奪皇位,就有可能大打出手,而權臣也有可能篡位。
因此為了保證皇權安全有效的繼承,皇帝必須早日立儲,這樣才能夠令江山穩固。
不少大臣甚至不惜以辭官罷職,或者在宮門前長跪不起、絕食抗議。
項南借此發落了幾個不怎麼能干事的大臣,隨後順勢提出了秘密立儲的計劃。
群臣猶豫片刻之後,最終還是答應下來。
……
真武十五年,江湖中又出現明教的消息。
在淮泗一帶,明教死灰復燃,有人秘密結社,傳播明教教義。蠱惑鄉民,聚斂錢財,意圖謀反。
項南派錦衣衛徹查此案,並請武當、少林、峨嵋諸派協助。
最終組織首腦、骨干被擒獲,押赴大都受刑。其余被蠱惑的鄉民,各打三十大板,以儆效尤。
“你便是新任明教五散人”項南看著眼前這位三十余歲的男子問道。
此人名叫徐儒,明教新任五散人,武功相當不俗。抓他的時候,錦衣衛死了十多人,武當、少林的弟子也傷了七八個,可以說是相當強悍了。
“不錯,我就是。”徐儒朗聲說道。
“為什麼造反”項南問道。
“你當初為何造反”徐儒針鋒相對道。
項南一愣,隨後笑了笑,“你這明教五散人是自封的吧中土明教早就已經覆滅,連波斯總教也早都完了,誰封你的做五散人”
“你管不著。”徐儒撇撇嘴,“要黾@ 揮媚敲 隆! br />
“你不說,我也能知道。”項南見狀,微微一笑,隨即施展移魂大琺,眨眼之間,就已經將徐儒控制住。
“你的師父到底是誰”他隨後問道。
“光明使者範遙。”徐儒傻傻地回答道。
項南一听,悚然一驚,“他現在在哪兒”
“我不知道,半月前,他就已經失蹤了。”徐儒又回答道。
“你怎麼跟他結識的”項南又疑惑的問道。
徐儒隨即將自己與範遙結識的經過說了一遍。
原來二十年前,徐儒還是乞兒,沿街乞討,孤苦無依。被範遙收養之後,教會他文武藝,又傳他明教教義,讓他做了明教五散人。
而據徐儒所說,範遙收養的孤兒多達百人之巨。其中好幾位比他更聰明、更機智、武功也更高。
項南點了點頭,隨後放開徐儒。
徐儒看著項南,驚訝的完全說不出話來。
他自認為也是天下一流高手,但沒想到在項南面前,卻如同被扒光褲子的頑童一般,完全沒有絲毫還手之力。
“這是什麼功夫……世間還有這種奇功”他難以置信的看著項南道。
項南卻沒有理他。
明教死灰復燃。如今,既然已經有了五散人,想必也有了五行旗、護教法王,以及明教教主。
如此一來,如不及時鏟除,很可能又要為禍江湖。
……
項南考慮過後,決定以六枚聖火令做餌,誘使明教出來。
他特地在京城舉辦武林大會,邀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