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時候,項南又歇在了承恩殿,而並沒有去找趙瑟瑟。
    一來,趙瑟瑟的心機讓他不喜;二來,在他此次奪嫡的過程中,趙家雖然名義上是盟友,但其實一點忙都沒幫。
    也因此,項南才想冷落她幾天,免得她生出不該有的心思。
    劇中,李承鄞表面上裝作無比寵愛她,就連大婚當日都是下榻她的青鸞殿。因此讓她誤以為,自己是李承鄞唯一愛的女人。
    她也因此對李承鄞產生獨佔欲,先後算計曲小楓、緒寶林。
    項南不希望她有那樣的妄念。畢竟他將來,肯定是要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的。如果趙瑟瑟太好斗,對後宮的穩定可是大大不利。
    “李承鄞,你快說,孫悟空怎麼才能從五指山下出來?”曲小楓問項南道。
    “不趕我走了?”項南笑問道。
    曲小楓臉一紅,“你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嘛。這是你的東宮,我還能趕你不成?”
    項南笑了笑,“好了,那我就講了。話說齊天大聖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饑餐鐵丸,渴飲銅汁,可謂是苦之極矣。不知過了多少寒暑,這一日,忽然听到山上有人喊道……”
    ……
    靠著給曲小楓講故事,項南再次成功緩和了她的關系。
    兩天之後,他還帶曲小楓、阿渡出宮,到鐵達爾王墓前拜祭。
    鐵達爾王雖然是手下敗將、自縊而亡,但  朝並未糟踐他的尸體,而是予以了厚葬。規格完全是按照王公一級的標準。
    而且還將隨鐵達爾王一同進京的丹蚩貴族,通通設為守墓人。在鐵達爾王墓周圍修建守陵村,並劃良田五千畝,供他們生活、祭奠所用。
    見到鐵達爾王的墳塋,曲小楓、阿渡都哭得淚不自勝。
    而那些丹蚩故人,見到曲小楓、阿渡後也是淚流千行。
    “九公主,  朝對我們也算是寬大為懷,沒有難為我們。還給我們蓋了房子、劃分了田地,我們都很知足了。”
    “想當初,我們把  朝百姓擄去當奴隸,可是如今  朝卻如此厚待我們,我們真的是自愧無地,悔不當初!”
    “九公主切記,你一人身系西境、中原兩地之安危,還請務必謹慎從事。我們都經歷過戰爭之苦,我們再也不想有戰爭了。”
    那些丹蚩人向曲小楓、阿渡兩人囑咐道。
    曲小楓、阿渡听得連連點頭。
    項南則偷偷向裴照打了個眼色。
    這些丹蚩人倒還算乖覺,果然沒有亂說話。
    原來項南帶曲小楓來拜祭之前,就先命裴照跟這些丹蚩人打過招呼。提醒他們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丹蚩人雖然民風彪悍,但如今已是亡國之民,已經徹底失去了底氣。而且,他們現在還是罪籍,只能呆在守陵村,其他地方都不能去,形同軟禁一般。
    被關了長達一年,就算再有脾氣,如今也都磨沒了。因此讓怎麼說,就怎麼說,甚至比項南教得還好。
    而見到  朝果然厚葬鐵達爾王,善待丹蚩遺民,曲小楓心里僅有的那點怨氣,隨之一筆勾銷,跟項南的關系也是大為改善。
    就連阿渡,看項南的眼神,都不再那麼冰冷。
    ……
    搞定曲小楓之後,項南又陪趙瑟瑟待了兩天。
    他不會獨寵曲小楓,也不會一碗水端平,總之是雨露均沾,偏袒曲小楓多一些。
    除了後宮事之外,項南更多精力是放在前朝。
    劇中,李承鄞扮豬吃老虎,故意裝出一副不學無術、吊兒郎當、懶懶散散的模樣,以此來麻痹張玫娘和高于明。以為他好操控,因此對他失去信心。
    但項南完全不想那麼麻煩。
    因為,他知道李賾的實力深不可測。
    而劇中,李承鄞一直低估了父親的實力,以為他就是一個被奸臣左右的昏君而已。
    所以他才害怕高于明、害怕張玫娘,一直不敢展現自己的才能,唯恐被兩人聯手做掉。
    但其實李賾老謀深算、乾綱獨斷。高相、皇後,都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
    如今,李賾還剩三個兒子,李承汶、李承沅已經早早出局,根本不具備當人皇的資格。因此項南是唯一的繼承人,李賾對他自然寄予厚望,
    為了皇位能夠順利傳承,他不會讓項南受到傷害。
    如果張玫娘、高于明敢對他動手,那麼先死的肯定是他們。
    劇中,張玫娘派容霜刺殺李承鄞後,李賾立刻就廢了她的皇後之位;高于明剛察覺李承鄞的異動,正要對他采取行動時,李賾就先一步將他捉拿下獄。
    因此項南完全不必扮豬吃虎。
    恰恰相反,他越是能干,李賾對他,反而越滿意。
    只要他不像李承鄴那麼作死,起兵謀反就行。
    ……
    “殿下,今日我等與殿下議定的題目是——鹽鐵之議。”太子少師李少卿躬身道,“目前,我朝鹽與鐵器為官營。
    且拿鐵器來說,包給官府指定的鐵器坊,只注重產量。質量差,價格高,生產的農具多數大而不實用。
    還有鹽,一些地方官並不按照朝廷法度行事,產生了很多的流弊,並導致民風的敗化。臣認為應當體諒民間之疾苦,開放制鐵和制鹽。”
    項南一听,笑了起來。
    鹽鐵專營,是從春秋時期就開始延續的制度。哪怕到了現代社會,鹽都是極重要的戰略物資,同樣是不允許跨地區銷售的。
    之所以如此,一是鹽鐵都是戰略物資。人不能不吃鹽,不吃鹽就會沒有力氣,十天不吃鹽就會休克、猝死。
    而牛馬羊等牲畜同樣需要鹽,沒有鹽,農活無以為繼,打仗無馬可騎。
    而且,鹽除了食用之外,還被當做防腐劑使用。古代沒有冰箱,用鹽腌漬,是保存食物最好的方法之一。像咸菜、腌肉、火腿、咸魚、咸蛋等皆是如此。
    人的生產生活同樣離不開鐵。不僅要用鐵打造農具、打造生活用品,而且戰爭更離不開鐵。刀槍劍戟等兵器,都是由鐵器打造的。
    明代一度禁止鐵器流入蒙古,導致蒙人只能用木頭、石頭做箭簇,殺傷力極其有限,連盔甲都射不穿。
    也莫說是古代,就算是現代,鋼鐵產量依然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工業水平、經濟實力。
    二是鹽鐵之稅,歷來就是朝廷稅賦的大頭。唐朝中期,鹽稅佔了天下賦稅的一半。南宋時期,鹽稅對財政的貢獻,也達到了三成以上。
    因此李少卿所說,開放制鹽、制鐵絕不可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