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餓游戲》的上映在網絡上可以說是相當火爆。
又提前上映一周,比起《饑餓游戲》來,大家更願意討論這部爛片。
里面到底又影射了什麼,大家不得而知。
但這部投資縮減的電影,看完的人意外的覺得,劇情還不錯,如果安然要用心拍攝,投資拉起來,恐怕就沒《饑餓游戲》什麼事了。
周五晚,1.6億巨制,《饑餓游戲》上映。
因為安然的關系,ar院線還是沒有排片。
《饑餓游戲》在西洲4000家院線,同時登陸,砍下1600萬票房。
第二天周六,票房暴漲,來到3200萬,足足翻了一番。
等到周日過後,三天周末票房加起來高達9000萬。
開畫成績相當漂亮。
大家對電影的口碑也不錯,尤其是里面的特效和演員的表演。
但這一點不影響安然收錢。
經過一周的時間,《挨餓游戲》總收入達到500萬。
但在《饑餓游戲》上映之後,這部山寨制作的電影,居然又迎來了個小高潮。
周五銷量20萬,到周六一下暴漲到70萬,周日在攬下80萬票房。
看起來一點不起眼,可這就讓安然的電影票房將近700萬。
似乎跟《饑餓游戲》比起來不值一提。
人家一天都是幾千萬,你這麼久了才幾百萬。
但懂行的人,幾乎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像是萊文和馬克斯是心里那更是五味雜陳。
各大電影公司幾乎全都開始研究安然的兩部電影。
為什麼他的電影能受到大家認可。
要知道第一部《環大西洋》出來,大家罵聲一片,就算是後來大家翻過頭在解讀,這部電影的好評率也停留在55上,還是有將近一半的人覺得這是爛片。
但這次的《挨餓游戲》評分出奇的高,居然達到70好評!
你敢信?
一部20萬投資,專業演員沒幾個,一周趕工出來,特效粗糙,演技浮夸,台詞對白拉胯的電影,居然有70的好評?
瑪德,《環太平洋》的好評才50,現在《饑餓游戲》的好評才75。
而且這都是大投資。
最讓各大公司羨慕的地方就在這。
比如福斯公司,一年電影票房高達100多億,連續好幾年霸佔西洲電影十大電影公司之首。
一年300億的票房,他能佔三分之一,按理來說很賺錢了吧?
也確實很賺錢。
但120億的票房,那是總數據,除去稅務,給影院的分成,還有發行方的酬勞。
他們落在手里的不足40億!
這40億里面在扣掉制片成本,那麼他們落在手里,好點的也就是20億,差點的只有10幾億!
如果在攤開來算,還有其他不賺錢的電影和賠本的電影呢?
收益能有10億就夠大家高興了。
這10億利潤背後是整個公司,超過10幾萬人努力一年的結果。
這還是福斯公司。
換成其他呢?
環球,花納,傳說,索霓這些票房達不到百億的呢?
很多影業都是虧本支撐,靠著dvd市場,和旗下的電視台在支撐著的。
這里面好點的也就虎門影業。
虎門影業走的是小成本小制作路線,經常會出現一些小爆款,一年下來也能賺上幾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