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朱棣在這里小挫了郭子儀一陣之後,就重新積極布置江淮防線,積極抵御晉軍。</br>而朱棣布置江淮防線的基礎還是非常牢靠的,甚至並不需要他再做出太多額外的安排。</br>說到底,江淮地區畢竟一開始就是朱元璋勢力和趙匡胤勢力的交界處!</br>是因為南方大戰和重要大戰的展開,這里的兵力才被抽調了出來,放在之前,這里也是朱元璋一個重兵防守的地帶,各種防務早就已經完善的差不多了。</br>現在的朱棣,困難的並非是構建江淮防線,而是如何在這道防線之中填充出足夠的兵力。</br>城池修築的再堅固,防御體系再合理,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的話,所謂的防線,也不過是扯淡罷了!</br>但問題是,就憑他帶來的那八千銳士,就算是再加上關寧鐵騎,也遠遠不及駐守整個江淮地區。就憑這麼一點兵力,根本不足以駐守整個江淮防線。</br>雖然說之後謝艾的到來,一定程度之上,緩解了他的壓力,讓他輕松了不少。</br>但是,就憑這點兵力,絕對還遠遠不夠,他還需要更多的兵馬。</br>晉軍一旦對江淮地區動手的話,整個中原兵馬都有可能是他們的對手。就憑他們現在這點兵力,還遠遠不夠。</br>可因為謝艾這一支兵馬,讓朱棣對于汝南地區的田穰苴也開始產生了一定的想法。</br>如果能夠將這一支兵馬也拉攏過來的話,他手中的兵力不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而且還能夠以汝南為江淮地區的側翼,更好的組織防線,行成更大的戰略縱深。</br>只不過,朱棣雖然說是派出了說客,可是,卻遭到了田穰苴毫不留情的拒絕。</br>主戰派和抵抗派都是以文種和謝艾為代表的那些人,這些人如今已經進入到江淮地區了。</br>而留在汝南的,要麼就是像田穰苴這樣的,要麼就是像田盼這樣的投降份子了。</br>這麼一大幫人聚集在一起,朱棣派個說客,就想要空口白牙的將這批人拉攏過來,這不是純純的笑話嗎?</br>就算是朱棣打起了趙德芳的旗幟,也沒什麼用!</br>而且,同一時期做出動作的,還有作為晉軍的說客張儀。</br>要說張儀沒有成果吧,那也是在冤枉他了!</br>在他的游說之下,本來也只是有那種想法的田盼等人,如今竟然已經自發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另一個派系。</br>以田盼為首的這件人,之前雖然也是投降派分子,但是,田穰苴對于他們來說,還有相當的影響力的,田穰苴的話,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同樣有一定的作用的。</br>但是,在張儀的游說之下,田穰苴對于這些人的影響力顯而易見的減少了。</br>可是,唯獨對于田穰苴這個最為關鍵的人的游說,卻一直都陷入了僵局。想要讓這麼一個人直接投降,不做抵抗的直接投降,這比殺了他還要困難。</br>這已經是田穰苴最後的驕傲了!這對于他來說,也是他最後的自尊!</br>當然,朱棣雖然向汝南方向派出了說客,但他卻也沒有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這里。</br>在同一時間,他就讓朱天蓬那一萬水師進入到江淮地區,並且,讓朱天蓬進駐濡須口大營。</br>對于朱元璋勢力的北方防線,除了壽春和合肥之外,濡須口大營就是最重要的地方了。</br>合肥這個名字的原因,最早是因為施水和肥水在夏天河水暴漲時會匯聚于此處。</br>後來人工開挖了運河,肥水施水合流了,學名叫做「巢肥運河」,也就是合肥水道。</br>合肥水道對于北方和南方而言均是生死水道。</br>不僅航道靠譜不堵,可以方便大</br>規模的兵力物資投放,而且位置極其關鍵。</br>如果南方掌握這條水道並控制了壽春,就能橫跨整條淮河然後駕著戰船到中原各地自駕游。</br>你堵都堵不死!</br>孫策在官渡之戰時為啥隔著上千里敢計劃去搶獻帝呢?</br>因為順著合肥水道走淮河潁水就能一路水路插到許昌!</br>這條水道不僅僅對北方極其重要,對南方同樣重要。</br>因為一旦北軍打破了濡須口,獲得了長江的入江口,中原龐大體量的兵力財力就將源源不斷的登陸江東!</br>與此同時,完成對長江中游和下游的分割!</br>比如說官渡時期孫策如果不死,不僅官渡之戰結果未可知,即便曹操官渡勝利,後面也很難集中精力去平定河北。因為整個淮河一線將再無寧日!</br>整個豫州、徐州將投入大量的兵力去嚴陣以待小霸王隔三差五的武裝自駕游!</br>孫策一死,劉馥的刺史守國門,將陣線釘在了合肥,意味著不僅牢牢地鎖死了江東政權的北上之路,還給中原政權南下江東留下了一個最可靠的橋頭堡。</br>從此以後,曹魏政權只需要在合肥布防,就能將整個江東地區憋在長江內。</br>而如果南方政權擁有淮河,那麼豫州、徐州就將變成南北對峙的重要緩沖區,雙方互搶人口,隔三差五武裝搶劫,誰也沒辦法安心生產。</br>北方不僅掙錢的渠道減少了一大塊,而且處處布防的花銷也因此大大增加。此消彼長,北方政權的優勢將不再懸殊明顯。</br>如果說淮河如果被北方攥在北方手中,意味著它極大地壓縮了你的國防成本,並解放了大片的優良土地。合肥與壽春,某種意義上,無論對于北方還是南方,都是生死存亡的函谷關!</br>故而,為了駐守江淮地區,將主要兵力集中在壽春、合肥、濡須口三地,這也只是一個開始,朱棣還需要更多的水師力量。</br>正好剛好這個時候傳來了伍子胥在長江大勝的消息,雖然說同一時間傳來的南俊丟失的消息讓朱棣無比的痛心。</br>可伍子胥大勝的消息,就代表著長江上的壓力大減,伍子胥自然而然也可以分出一支兵力來策應江淮地區。</br>在南方之地,不管什麼時候,若是能夠得到水師配合的話,總歸是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br>免費閱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