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光影年代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場

類別︰都市言情 作者︰大秦兵 本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場

    回到荷花胡同16號,甦長青感覺很舒服愜意。

    韓國的票房不錯,韓國人比日本人更喜歡看電影,雖然最終成績可能比不上日本,但也差不了多少。

    韓國的朋友告訴他,《太平號》在所有入選作品中最具競爭力,極可能獲得今年的青龍大獎。

    青龍大獎和國內的百花金雞一個檔次,並不是甦長青的目標,有當然好,沒有也無所謂。

    《移動迷宮》票房的大頭無疑在國內,情況好的話或許超過二者之和。

    未來國內市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三十年後將成為第一大市場,無論未來發展戰略如何,老家都是根據地、重中之重。

    回來後與高倉健通了電話,甦長青把立意以及細節設想進一步說明了,談得很愉快。

    高倉健憑借三十多年的演藝經驗提出一個問題︰“提琴手的樂團解散,不得已帶著妻子回到老家生活,這樣的人物設定可能會比較單調。”

    甦長青明白他的意思,原版的《入殮師》男主很年輕,也就三十出頭,妻子是廣末涼子飾演的,年輕漂亮,很容易吸引觀眾。

    廣末涼子三年後與高倉健合作《鐵道員》,飾演他的女兒。

    現在高倉健已經六十多歲,雖然長得像五十出頭,如果安排一個妻子至少也是四十多歲的女演員,那麼這個片子就顯得老氣橫秋,很難吸引年輕觀眾。

    這部電影如果吸引不了年輕觀眾將徹底淪為小眾,即便沖著獲獎去的也變得意義有限。

    另外劇中妻子不同意提琴手從事入殮師,有大量沖突對手戲,兩個中年人鬧別扭顯然令人乏味,即便是高倉健也不行。

    “或者把夫妻換成父女?”

    高倉健也不同意︰“年近五十失業的父親,女兒應該也有二十歲了,面臨求學或者就業,帶著回到鄉下是不負責的。”

    畢竟年紀大了,考慮問題角度不一樣。

    “那就兩夫妻之外增加一個女兒角色,把主要故事集中發生在一個暑假期間,夫妻回到了鄉下老家生活,女兒大學放假回來小住,這樣人物也更豐富,情節和對話都比較容易展開。”

    這樣的設定顯然更合理,原劇男主太年輕,三十出頭因為自己事業失敗就不顧從事平面設計妻子的未來,回到偏僻的老家,顯得很自私,改成高倉健這樣年紀的更合適,但得增加一個女兒照顧低年齡層觀眾。

    這部戲每換一個死者,就得換一大群演員,其實出場的人物很多,選角也很關鍵,高倉健的妻子和女兒更是重中之重。

    最好的情況當然是開拍之前神野藝能社已收購完成,盡量多用自己的演員。

    甦長青這些天一直回憶重構劇情,把握氛圍也非常關鍵,拍得太沉重顯然不行。

    影片的基調無疑是積極甚至輕松的,比如開場就是男主在大雪天去葬禮現場,在給一具美麗的女尸清理身體時卻意外發現多了個零件,與家屬溝通才得知這是個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男人,燒炭自殺了,于是男主為她化了最後一個漂亮的女妝。

    與家人的互動透著荒誕的喜劇氛圍,基本定調了整部戲,必須得處理好,不然一開頭就垮了。

    末了高倉健說︰“開機還得一段時間,我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學習拉大提琴。”

    這份敬業令人欽佩,大提琴音色深沉憂傷,最適合這部電影。

    劇中有一段男主在風中的山崗上拉琴的情節,是很重要的點楮之筆,得長鏡頭表現。

    本來甦長青是打算要求高倉健學學拉大提琴架勢的,不求拉得多好听,至少姿勢手型得熟練,現在他自己提出來練習就更好了。

    如此一來得盡快拿出劇本來,可甦長青這段時間真的很忙,不然也不用從韓國提前回來了,能寫作的時間有限。

    還有一星期國內公映,廣告牌得抓緊時間投放出去,老金估算得花費七八百萬,這是一筆大開銷,很多具體工作得甦長青最終拍板。

    不過四維廣告公司早有準備,早就策劃了《大決戰》之外最大規模的一輪戶外投放。

    好萊塢引進片也投放過大型戶外廣告,面對霸道而不專業的發行系統,最終也是制片方買單,錢肯定花得比四維多,但是廣告牌數量卻要少得多,當時但凡收費都實行內外商兩個價,公開宰外國人。

    “在接下來的一星期內,要讓絕大多數潛在觀眾知道《移動迷宮》要上映了。”

    《來自星星的你》後期已經進入尾聲,胡軍現在籍籍無名,但以穆沐目前的名氣人氣,電視台訂購情況相當不錯,最好的情況下收入很可能不亞于《我的野蠻女友》。

    想要拍好這類愛情劇,一定要明白女主比男主重要得多。

    韓國在這類劇上做得最成功,他們基本模式就是鐵打女主流水男主。

    宋慧喬可以從世紀元年的《藍色生死戀》當紅二十年,期間韓國的小生不知已經換了幾茬,最後姐弟配成了常態,不少男星紅極一時但也曇花一現。

    這類劇以女性觀眾為主,有個討人喜歡的大美女能讓她們代入就行了,但男主得常換常新,女人的愛情劇類似于男人的小黃片,不停換人才有新鮮感。

    穆沐這段時間特別忙,除了制作電視劇後期,還在向在家養胎待產的王非學唱歌。

    現在電視劇宣傳的路數就是一家家電視台去接受訪談,最後男主或者女主現場唱歌,唱得不怎麼樣也沒關系,反正觀眾愛屋及烏不太在乎。

    這些套路都是和香港人學的,大大拉低了進入歌壇的門檻,許多審美標準被重設,以至于大量不怎麼會唱歌的人都成了歌手。

    這方面台灣做得更好些,不少藝人是因為會唱歌才去演戲的,而香港大多數情況正好倒過來,所謂四大天王真會唱歌的只有張學友。

    既然現在流行影視歌三棲,就得跟著潮流,穆沐學唱很積極,而且唱得也不錯,應付現場表演是夠了,至于能不能成為歌手,那就看听眾買不買帳了。

    一個星期之內,吳鯨的巨型海報全國各大城市鋪開,國內是他的主場。

    本來想搞了首映式,與韓廠長溝通後打消了念頭。

    “這片子不太符合韜光養晦原則,早一年晚一年都可能被斃了,也就是乘了今年台海危機的東風,在北京弄首映式請哪個領導參加好?還是低調些算了吧。”

    既然如此就完全商業化宣傳,八月一日,《移動迷宮》正式公映。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重生光影年代》,方便以後閱讀重生光影年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重生光影年代第一百七十二章 主場並對重生光影年代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