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李易帶二人到外面看風景,泰山的日出好看,夕陽一樣美,尤其是在雲海之間。
永穆公主看著看著︰“李郎,咱們奏你作……抄的春講花月夜啊?”
“好!你彈琵琶,我敲,我以簫和,小蘭敲鼓。”
李易無可無不可,你願意,我就陪著你,他本來想說他打鼓,突然想到了什麼就改成他使簫。
“李郎你敲鼓,我吹簫。”小蘭不願意敲鼓,她要換一下。
李易︰“……”
我就是為了規避一些東西,結果你,好好的東西都被自己那時的人給帶偏了,行,你吹。
于是‘啦~啦啦哆~來啦嗖嗖~嗖嗖啦~哆來咪……’的樂曲聲響起。
“何人奏樂?如此時刻,不怕驚擾昊天?”
豆盧貴妃听到動靜,臉色沉下來。
作為女人,能夠以此身份參與封禪,她又激動又緊張又敬畏。
“回皇太後,乃李東主、永穆公主、小蘭。”
太監跑出去一下,回來匯報。
“好听,便許了昊天一同欣賞。”
豆盧貴妃瞬間改口,給你昊天面子,听听吧。
她覺得自己的孫女婿能夠上打天、下跺地、中間捶空氣。
說晚上刮大風就刮大風,說下雨便下雨, 何時停,他問一下就行。
其他大臣反應也差不多, 先生氣, 後歡喜。
李隆基與李成器听到有人奏樂, 手癢癢,知道是誰後, 不敢參與進去。
大家都以為李易演奏給那什麼人听的,自己能听到,已經不錯了。
“兄長, 這個女婿啊,上天賜的,弟這廂很滿意。”
李隆基夸李易,各方面都挺好的。
“易弟說當封禪,自然當封禪。”
李成器從另一個角度說, 易弟讓你來封禪, 大唐保證不錯。
“等回去, 大唐地方官員要提高待遇, 即便村官。”
李隆基想到個事情,大唐有一部分官員等著分配,不好的地方,他們不去。
考上科舉了, 像王翰似的, 拿著畢業證, 回家呆著。
有這個進士證,隨時能找人當官,挑挑揀揀的。
只有李家莊子的四十二個學子和第二期的二百二十個學子听話, 讓去哪就去哪。
到村子里輔助村正, 都認真努力,把村子管理好。
易弟如此要求, 一村治理不好, 你怎般治理一縣?
進士科甲第算個屁?今年莊戶多少個進士科的甲第和乙第,還不是干原來的活計?
宋德甲第頭名, 然後依舊當莊子里的管事。
地方官員待遇好一些, 考上科舉的人收入多一點,生活水平提高,還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