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骨頭湯的香味混合了辣椒油的芬芳,充盈在人的鼻尖,聞起來確實有食欲,即便外面的天很熱。
&esp;退休返聘的和當下在崗的大臣們低頭吃肉,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即有大量的就業崗位給百姓提供。
&esp;最怕的事情則為叫他們想辦法提供崗位,那簡直是災難。
&esp;“新的東西好,出來又要沖擊產業結構,明明具備生產技術轉化成生產力的能力,偏得照顧農業從業人員工作崗位,唉!”
&esp;甦 說出幾年前他絕對不會說的話,這不看書看多了,新名詞不要錢地往外甩。
&esp;宋 跟著說︰“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是大唐經濟發展的基礎。
&esp;當新事物能夠提高生產效率,只能從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入手。”
&esp;“解放勞動力不等于消滅勞動人員,第一產業從不應禁錮勞動力。
&esp;眼下要著手大力推動第二產業,以勞動密集型行業為主。
&esp;而第三產業中的服務行業,暫時不著急,金融方面更是須審慎。”
&esp;畢構順著話說,闡述自己的觀點。
&esp;張九齡挨個看看,對李易說︰“剛柔,先造出來,用在哪里,之後再說。”
&esp;他就不想說廢話,說來說去,最後還是要李易解決。
&esp;他之前讀書根本沒學過,當官哪有為百姓找工作的?
&esp;符合要求的百姓給地,百姓種地。
&esp;商人做買賣不管,但要把公廨錢的利息安排給商人。
&esp;木匠、鐵匠什麼的,他們自己不就有事情做麼。
&esp;《晏子》中倒是有記載,齊饑晏子因路寢之役以賑民。
&esp;但這個屬于沒有常平倉,還要花錢修辦公場所,找百姓干活給錢給東西。
&esp;正常情況下,哪個官員會問︰本縣有幾許無業之民,待本官尋事而作?
&esp;自己還在長安當左拾遺的時候,那時李易剛跟陛下接觸上,便開始給百姓找工作。
&esp;別處的百姓明明與他無關,他非熱心腸,似乎不幫百姓找活干,他就活不下去一般。
&esp;到如今,自己等人看書是學會了,京兆府的工作卻更難安排了。
&esp;“能參與制作的工匠,俱在制造大車頭,抽不出人手。待兩個車頭造好,便叫他們造小蒸汽機。”
&esp;李易表示技術人員不足,難以支撐。
&esp;工盟有工匠,李家莊子不需要保密的工件已分包過去。
&esp;如制造火槍的槍托、槍筒、螺旋槳船除軸承之外的部件、螺旋槳的倒模……
&esp;“李大夫,我手上有工匠。”
&esp;金城公主想幫忙,她帶去的嫁妝回來了,其中的工匠本事不差。
&esp;“不可!”“行!”畢構幾個人與李易同時出聲,大臣們拒絕,李易同意。
&esp;“小易!”畢構喊。
&esp;“不涉及到技術的工作,學徒的人幫忙打磨、鍛造、鑄造零件。
&esp;把學徒替換下來,金城公主的人手頂上,學徒制造小型蒸汽機。
&esp;學徒能看懂圖紙,清楚蒸汽機運行原理,有過參與、觀摩的經驗。”
&esp;李易解釋,學徒放在別的地方,屬于給師父干活,能不能得到真傳看師父的想法。
&esp;李家莊子的學徒放到外面,一律是師父。
&esp;群臣不出聲了,吃火鍋。
&esp;金城公主高興,起身去安排人手,把話兒傳給她的工匠,提前準備,今天不準喝酒。
&esp;……
&esp;消息傳到住在李家莊子的金城公主的工匠群中,工匠們恨不能現在便參與進去。
&esp;他們近幾日允許出門,宮女太監加上其他的人手一同到外面,有孩子的抱著、牽著。
&esp;要好好看看這個八年沒見到的長安,告訴孩子,這里就是咱們的家。
&esp;他們拿著李家莊子給的錢出去,回來還是那些錢。
&esp;他們坐公交不花錢,買吃的有城南的地方在那里也不花錢。
&esp;看上首飾、胭脂什麼的,他們自己的工匠就能打首飾,胭脂現在最好的由李家莊子供應。
&esp;出去轉一圈,天熱,免費的湯和綠豆水倒是沒少喝。
&esp;其他的時間用來學習,明天回去,趁現在多學本事。
&esp;工匠們人手一套標準工具,直尺、曲尺、卡尺、卷尺等尺子一大堆,鋸的品種也不少。
&esp;其他沒見過的工具,裝到一個大箱子里,重量超過一百斤。
&esp;一有時間,他們便打開箱子看,歡喜後發愁,怎麼隨身攜帶。
&esp;即便箱子有兩個邊的 轆,還可以拽、背,他們依舊覺得麻煩。
&esp;若扔了不要?開什麼玩笑?這是命根子啊!
&esp;拿了東西,他們總想幫忙干活,又清楚自己的情況,接觸秘密不行。
&esp;此刻听到公主說明天能參與一些簡單的工作,他們興奮得飯都不想吃了。
&esp;……
&esp;李易沒有那許多興奮,他先吃完,回自己的院落畫圖紙,小型蒸汽機的。
&esp;這個先弄出來,明天給學徒們扔過去玩兒。
&esp;不著急,年底造出來都行。不過想來學徒們很快會給制造好。
&esp;他們有著造大型蒸汽機的經驗,小的有圖紙,又清楚其中的原理,不存在別的技術障礙。
&esp;至于柴油機,李易準備抄。
&esp;抄單缸水冷柴油機,四沖程的,對制造技術要求越低越好,馬力小一點可以接受,耗油打、燃燒不充分都成。
&esp;以實用為主,以好制造、好保養、好維修為輔。只要造出來一台,大家有了經驗,就能多多制造。
&esp;李易考慮著,他知道一些原理,卻無法弄清楚整個柴油機的每個零件的用途。
&esp;畫出來,跟工匠探討一下能夠制造。
&esp;等以後再更新,反正有現成的圖紙。
&esp;第一台拖拉機必須是手扶式的,懷念,剎車都在車把上。
&esp;最初都是生產隊的拖拉機,之後誰家要是有一台,可了不得。
&esp;圖紙他打算一張一張畫,邊畫邊記,一台發動機其實是一本書。
&esp;為了以後維修方便,自己先弄清楚,等以後造好,接觸多了,听動靜就知道哪里出了問題。
&esp;他那時最初的一些人維修各種機器,要麼是曾經廠子里的技術工人,要麼是研究所的技術員。
&esp;或者是機械采購單位的人,采購的人采購很多設備,總需要修,自己一邊干著采購,一邊買零配件。
&esp;設備壞了,用自己的零件換上去,從中賺錢。
&esp;都是國營企業,采購的部門權力大,別人都得給塞錢,不然憑什麼買你家的東西?
&esp;這不就有啟動資金了嘛!再招沒有啟動資金,有技術的人在小店給別人修,自己跟著學。
&esp;采購農機的部門主任,本身就懂得技術,他們得學,然後采購的時候了解情況。
&esp;“所以說國營的最**,他們干得多好,都是那個工資,為什麼不給自己撈?”
&esp;幾個小時後,李易把蒸汽機的畫完,找到柴油機的看看,嘟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