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九年儲糧算尤重(第二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九年儲糧算尤重(第二更)

    一群人在天沒黑的時候又聚集在李家莊子,帶了幾麻袋的稻子,叫人脫殼。

    黃禮一行三百多官吏,其實用不著太多人,他們想過來體驗下。

    說是官吏,實際上里面有家族子弟,掛個名。

    到長安漲見識,順便進李家莊子觀察與學習。

    也不都是黃氏的人,另外的大家族,跟著派人,之後的五批全有此類情況。

    還有山民的頭領、副頭領,到長安後他們跟鵪鶉似的,不敢吱聲。

    李隆基在他們震撼的狀態下接見了他們,給予他的勉勵。

    一個個好激動,陛下自己居然能見到,而且陛下住李家莊子。

    還了解到事情多的時候,群臣在興慶宮辦公,不去皇城,除非大朝會。

    事情少,宰相們也在李家莊子辦公,通過索道來回送信。

    無怪乎李家莊子的人那麼厲害,整天跟陛下和宰相們相處、學習呀。

    李隆基勉勵完所有人,單獨招黃禮覲見。

    大臣們陪同,喝茶水,晚上時間未到。

    何況李易沒出來,今天的時間長了,不曉得手術室里面出了什麼問題。

    “錢和糧食怎麼來的?”畢構上來直接問,其他人盯著黃禮。

    黃禮感覺像三堂會審,有點驕傲,正常他的品級,不配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聯合審他。

    眼下的陣容比三堂會審還厲害,大唐最頂尖的存在,陛下親召。

    “夷商自己願意換的,交換量很大,一船船的糧食像白送一樣運過來,還有以前貿易的商品。”

    黃禮把根源推到夷商的身上,說好了的。

    話音落,他看看周圍,見大家不出聲,他再次說︰“他們帶東西多,還帶糧食,咱們為啥不換?對不?”

    群臣︰“……”

    “呵呵呵~!”李隆基笑,忍不住。

    他不信黃禮不知道大家要問什麼,黃禮居然瞪眼楮裝傻。

    “你以為你不說我們便不知曉?你罪大了。”宋瞪眼。

    “宋都督,我有何罪?貿易量大,難道不好?”黃禮堅持著,不能說。

    “我們派人去查了。”甦在旁邊出聲。

    “哦,查好,正好證明我們清白。”

    黃禮不怕這個,查的人他看到了,李家莊子的人負責招待。

    然後有黃門也去了,還是李家莊子的人招待。

    說著他看李隆基,這個才最可怕。

    李隆基搖搖頭︰“謠言而已,說只允許五家商行合作,誰貿易量大、糧食運來得多,誰就加分。”

    他知道情況,李易出海,廣州府的李家莊子人得到消息。

    朝廷派人查,他們給收買,高力士派的人,他們說實話。

    李家莊子的人怕朝廷有人趁東主不在,背後搞事情。

    群臣果然被蒙在鼓里,有點難過,更多的是想了解具體操作。

    這個太厲害啦!要錢有錢、要糧得糧。

    “陛下能否詳說?”宋無奈,向李隆基討教。

    “此事吧……”

    “三哥,我來說。”李隆基話沒說話,李易出現在門口,一臉疲憊之色。

    “易弟手術處理妥當?”李隆基心疼,易弟累。

    “差點死了,人和人的身體結構不一樣,得養兩個月,半年內不能干重活。”

    李易伸手搓搓臉,練習的過程並不順利。

    說是死囚簽了協議死去無妨,他還是想要讓對方活著。

    “趕緊坐下。”李隆基要起身搬椅子,高力士唰地躥過去,把椅子放在李隆基身邊。

    黃禮听著、看著,終于徹底領悟,李東主跟陛下是這等關系?

    群臣居然無動于衷,你李易怎麼成了易弟?你屬于外姓……你也姓李哈!

    那你跟陛下是一個……哦,可以是一個李。

    原來如此,就是你厲害唄!咋說都行的那種。

    “易弟喝茶,歇歇,不急,你醫術提高,大家皆受益。”李隆基把自己面前的茶碗推過去。

    群臣點頭,對,小易你重要,你好好練,偶們都支持你。

    “多謝三哥。”李易仰頭喝掉,再喘喘。

    “諸位,此事乃我安排。咱大唐糧食儲備過少,莫說九年糧,今年半個大唐遭災,常平倉全開,不夠。”

    李易先說現實,咱們糧食少啊。

    大家還生氣呢,不出聲。

    李易自己說︰“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無六年之蓄曰急,無三年之蓄曰國非其國也。這里的蓄諸位可懂?”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雖有凶旱水溢,民無菜色,然後天子食,日舉以樂。”

    群臣一同說,那叫一個整齊呀。

    黃禮跟著說兩句又停住,忘了,禮記里面的內容。

    “諸位既然知道蓄以糧食論,咱大唐三年糧可有?我不得想點辦法弄糧食?

    關于具體操作,是先出消息,用經營牌照來脅迫……”

    李易把那套理論說出來,夷商就是這樣瘋狂賣東西,因為大唐厲害,別人只能如此。

    “小易,通過運作手段,買糧的成本有多高?”

    畢構听懂,他在琢磨長期購買,短時間內感覺大唐佔便宜,將來呢?

    “所有的成本都歸屬在利潤中,沒有利潤,何來成本,即便是負利潤,它也是在成本基礎上得出。

    夷商願意提供多少糧食,在乎他們從大唐的貿易中獲得多少利潤。

    規則中,大唐處在有利的賣方市場地位,只要大唐給出的利潤足夠多,夷商什麼都能干。”

    李易坐端正,屬于問政,自己必須規矩。

    宋看到李易的態度,跟著問︰“利潤多少你能知道?”

    “正在收集數據,我有模型,數據量越大,我得到的結論準確性越高。

    里面涉及到的變量很多,不但包含產出與運輸風險費用,還包括各地區的種植糧食人口的社會地位。

    自耕戶,尋求的利潤更高,保證自己的生活水平。

    奴隸則無法保障自己的其他利益,活著就是目標。

    加上其他的距離關系、災害影響、武力掠奪等等。

    每一個變量都要計算,數學模型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會體現出來。”

    李易認真回答,把數學推到前面,明算科以後要加重了。

    進士科今年科舉就加了一點算學,很簡單的。

    以後將增加,想考進士科,必須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然後時務策。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九年儲糧算尤重(第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九年儲糧算尤重(第二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