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海外宮內官俱笨(第一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海外宮內官俱笨(第一更)

    &esp;“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其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官員的主要職責在于統籌、協調資源。資源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esp;李易在給官員講課,閑著也是閑著。

    &esp;他邊講邊錄,回到莊子後用來播放,節省他的時間。

    &esp;游艇上其他的人,想听也可以听。

    &esp;永穆公主就听得津津有味,小蘭拿個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作筆記。

    &esp;“目前咱們大唐最重要的自然資源屬于土地資源,種植為主,水資源與土地資源捆綁在一起……”

    &esp;李易語速不快不慢,吐字清晰。

    &esp;告訴六個官員,需要官員到地方上喜歡修水利,正是提高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esp;在有限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範圍中,生物資源是生存的根本,種的糧食、養的牲畜、家禽。

    &esp;哪個地方能夠獲得畝產更高的糧食作物、生長周期短又出肉率比高的肉食生物,哪個地方就比其他地方富裕。

    &esp;將來隨著技術的提高,礦產資源會加速地方經濟發展。

    &esp;技術的提高涉及到社會資源中的資本資源、人力資源。

    &esp;故,在無法增加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前提下,誰的技術高,誰就生活好。

    &esp;技術如何提高?看官員的行政能力,不管是利用自身資金鼓勵研究人員,還是吸引資金,研發工作不能停。

    &esp;“眼下會種田的人、會飼養的人、會制作好工具的人,需提高其社會地位,使更多人效仿……”

    &esp;李易話題一轉,說起讀書人壟斷的問題。

    &esp;一個工匠技術好,最多給個流官,不可能當上七品流內官。

    &esp;商人的地位更低,商人不想個辦法把孩子弄到別人的名下,孩子不允許考科舉。

    &esp;商人有錢,能夠進行技術研發投資,在商品流通環節中起到絕對作用。

    &esp;“李大夫,我老家夏州,如今養殖家禽人數多,又配合他們養豬,這個屬于社會資源?”

    &esp;一個官員等李易停頓的時候,趕緊詢問。

    &esp;他家鄉在夏州,長安北面,萬里長城的外面,屬于準軍事州。

    &esp;突厥要是打過安北都護府,朝廷組織兵員,保證抽調夏州。

    &esp;夏州在長城外面,沒有長城幫忙,以前當地的百姓日子苦。

    &esp;之後打井、種綠洲,同時種植與養殖業利用當地的資源在發展。

    &esp;“嗯!”李易頷首︰“社會資源,認為因素改變。挖井的錢沒有回本,是個長期過程。

    &esp;余懷德余掌櫃他們養豬發放的子豬也沒回本,今年就可以了。

    &esp;百姓拿到一部分錢,養自己的豬,家禽的養殖困難在哪里呢?”

    &esp;李易說著突然拋出個問題,看六個官員。

    &esp;“雞吃食兒,雞不能總吃草。”一個官員回答。

    &esp;“鴨子下水後丟了,不回家,被野獸吃掉。”另一個官員跟著說。

    &esp;“糞便氣味大,收拾費勁。”

    &esp;“冬天冷,要不蓋好圈,大雪一下,凍死了。”

    &esp;“耽誤種田,養多了得有人照料。”

    &esp;“天熱不下蛋、生病。”

    &esp;六個官員一人說一句,把家禽養殖中的問題說出來,至少他們認為是個麻煩。

    &esp;“是銷售,賣不出去,都自己吃?”

    &esp;雙手托著臉的小丫頭突然出聲,清脆的聲音中竟然有種鄙視的意味。

    &esp;官員互相看看,忍了。

    &esp;“怎麼解決?”李易又問官員。

    &esp;這次六個人一同搖頭,表示不知道,怎麼解決?能解決嗎?

    &esp;“這個時候考慮兩點,一個物流,修路,包括航運,在無法短時間內解決時,考慮加工保存技術,比如風干。

    &esp;而蛋的長時間保存,只有兩種,變蛋和咸蛋,平時百姓自己可以多吃點蛋,對身體好。”

    &esp;李易給出辦法,強調技術的重要性。

    &esp;六個官員開始稱贊,表示支持,好像都學會了,之後去地方當官能用上。

    &esp;“風干的家禽難道就有人買?有活的,為什麼要買風干的?”李易還有問題。

    &esp;六個人︰“……”

    &esp;咋那麼多事兒呢?風干的莫非不是肉?有肉吃就行唄!

    &esp;李易根本不指望他們回答,自己說︰“所以咱們要研究關于風干的家禽怎麼吃才好吃的技術,讓風干的變成美味,大家才願意買。”

    &esp;“哦~!”官員發出同樣的聲音,他們沒人問怎麼做才好吃,這點對李家莊子不屬于問題。

    &esp;“游艇上就有風干的雞,我要發開,然後做成菜,大家嘗嘗。”李易不玩虛的,上干貨。

    &esp;有現成的東西,吃一吃就知道好不好。

    &esp;……

    &esp;長安的科舉考試進行中,今天第三天,中午。

    &esp;考生們吃飯,大部分愁眉苦臉的,很想找個人交流一下。

    &esp;貼經題、計算題等常規的都答了。

    &esp;詩跟賦也寫了,各自覺得不錯。

    &esp;到了時務策,麻煩嘍。

    &esp;說什麼邏輯自洽,這個好辦,就怕答的內容不符合大唐的要求。

    &esp;參加考試的同窗那麼多,競爭壓力大。

    &esp;李隆基在搭建的高台上吃火鍋,春天的風透骨,吃鴛鴦鍋合適。

    &esp;透過玻璃窗戶看考場,看每一個考生,他的眼中都帶著期許。

    &esp;有的考生已經考了好幾年了,大部分敗在了時務策上。

    &esp;往日考生接觸不到國家大事,沒有太多的信息渠道。

    &esp;找當官的吃飯,通常寫詩論賦,互相吹捧。

    &esp;誰沒事兒敢妄議朝政?被抓住把柄,會丟官。

    &esp;“從此百姓可多知朝廷要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曉國事,才能為國憂,懂得捐錢。”

    &esp;李隆基不愁,考生答不上來,明年再考,問題都差不多,摸清楚規律便可。

    &esp;畢構等人臉上帶著絲倦容,太累。

    &esp;開春之後,各種事情出現,尤其地方州府,瘋狂上書。

    &esp;有要錢的,有想要種子的,還有北面及山南東道官員們想訓練要武器,修城,軍隊前移。

    &esp;這不是朝廷有錢了嘛!地方將領帶著兄弟們吃好的,有肉,糧食管飽。

    &esp;膽子變大,要主動往前推,突厥求和大唐沒答應,將領有小心思,欲立軍功。

    &esp;宋最反對將領不听話,一打仗就是錢,萬一打輸了,又得抽調別處的兵填補。

    &esp;“陛下,箱子中可有關乎山南東道兵力部署之信?”

    &esp;宋辣得喝口啤酒,把為難的事情問出來。

    &esp;李隆基看他一眼︰“沒有,具體的沒有,就之前的,派兵在外面游弋,但不可能深入突厥過深。”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海外宮內官俱笨(第一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海外宮內官俱笨(第一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