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普世不應在少數(第二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普世不應在少數(第二更)

    &esp;“所有的海鮮,或者說是河鮮,肚子里基本上都有殘留和的食物和沙子、淤泥……”

    &esp;吃過早飯,又休息片刻,李易與六個頭頭下船,教他們處理海鮮。

    &esp;他介紹著,處理海鮮主要在于海鮮的生理問題。

    &esp;一個是像人一樣,喝多了就吐,轉暈了也吐。

    &esp;晃動的話,海鮮也暈,吐。

    &esp;另一個是呼吸問題,氣壓低的時候,人就使勁喘氣。

    &esp;同時願意喝碳酸飲料,碳酸飲料本身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吸多了更缺氧,不過二氧化碳卻能夠促進腦干呼吸系統。

    &esp;沒有二氧化碳,人就死了。

    &esp;水里的東西同樣,冬天北方在冰面上打個窟窿,魚就過來。

    &esp;一個是有陽光,暖和一點,另一個是基因中的,魚蝦知道有光就有氧氣,過來喘氣。

    &esp;一個人如果有一個大氣球,對著氣球吹氣和吸氣,鼻子不喘氣,到最後會發現呼吸頻率加快,同時幅度加大。

    &esp;處理水中的東西,放點油和醋什麼的,減少氧含量,它們會拼命喘,就吐出東西了。

    &esp;海鮮長時間換鹽水,干淨的海水,它吃不到東西,還得代謝,就吐出來了。

    &esp;頭頭們听著,用腦袋記。

    &esp;宮女太監們已經拿起筆和紙開始寫了,他們任務艱巨,李易說的話必須記。

    &esp;“扇貝我們更願意吃貝柱,因為裙邊里面的髒東西多,記得一定要煮,然後晾曬……”

    &esp;李易又說扇貝、牡蠣、海虹等貝類的處理方法,包括蟶子、蛤蜊等。

    &esp;蛤蜊殼其實也有用,不過他不想在這邊收,大唐海邊有。

    &esp;石油處理後,可以拿來變成凡士林,這個就是他小時候的蛤蜊油的主要原料,再加點其他的增香劑和甘油。

    &esp;一個個蛤蜊油,當時可漂亮了,掰開,用指頭抹一點,主要是涂手。

    &esp;什麼友誼雪花膏了、萬紫千紅了,蓋里面有一層塑料布,後來就沒有了。

    &esp;還有什麼頭油,梳頭的時候在木梳放滴一滴,不能固定形狀,不是發膠類的,就是讓頭發看著油光。

    &esp;李易不想弄出來頭油,太油膩了,自然的頭發,營養夠了,它就沒問題。

    &esp;李易說著,扭頭看永穆公主︰“聞恬,你嘴唇天然就紅,我給你擦點唇膏。”

    &esp;李易兌換出來一支唇膏,給永穆公主慢慢抹。

    &esp;“看,果然抹好了就讓人想親一親。”

    &esp;李易滿意了,他現在做不出來兌換出的唇膏的那些東西。

    &esp;“嗯嗯!”小蘭急了,你別收起來呀,還有個人呢。海風這麼大,人家的嘴唇也干。

    &esp;“給!”李易遞過去。

    &esp;小蘭把兩手放到身後,伸脖子、探頭、微微張嘴。

    &esp;“別伸脖子了,站好。這一天啊,我給你畫個唇線?”李易說著給小蘭抹。

    &esp;突然反應過來︰“等回去的,聞恬蘭香閣還有更多的產品,假睫毛、睫毛膏、唇線筆、眼影,都能做。

    &esp;還有口紅,不用抿紅紙,朱砂吃多了不好,唇彩我想想,哦,我查查咋弄出來的?”

    &esp;說話的時候李易給小蘭涂好了,小蘭過去抱著永穆公主的胳膊。

    &esp;這個時候,原著民已經把衣服一脫,下去撈貝類了,還有海帶什麼的。

    &esp;他們沒閑心管唇膏啥的,就是賺錢了,快點撈啊。

    &esp;“李郎,每個地方的人都不一樣呢,海邊的人很拼啊!”

    &esp;永穆公主看著如下餃子一般跳到海里的人,心疼。

    &esp;誰涼,本身就在初春,又是一早上。

    &esp;李易愣了下,腦海中一時間出現了很多畫面和信息。

    &esp;是呀,海邊的人很拼的。

    &esp;不管是閩南還是粵語,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始終是一種拼搏。

    &esp;然後北方呢,東北地區更多的是小調,唱生活,解放初期才有翻身五更等對抗性的曲目。

    &esp;陝北呢,更多的是直白,如信天游。

    &esp;蒙古呢,一般是展現胸懷,而西北地區則以贊美為多,翻身農奴把歌唱,這個不是。

    &esp;蜀地听名字,成都,都城,文化底蘊深厚,更多的是斗志斗勇,即便戰爭,也不表現悲涼。

    &esp;甦州與浙江的小調,更多的是溫和。

    &esp;福建那里的閩南,似乎在唱的時候把每一個字都咬死了。

    &esp;李易就發現,越是蒼涼的地方就越要表現出一種樂觀,越是繁華的地方越要展現舒暢。

    &esp;古代內陸的人更多的是信命,沿海的人不信。

    &esp;說白了,不管表現形式如何,整個中華的各地區的人,都在拼。

    &esp;“李郎,李郎!”永穆公主說完,發現李易在發呆,她喊兩聲。

    &esp;“以德行與信仰為本,終究脫不開利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果然厲害呀!”

    &esp;李易說出了一句讓永穆公主感到莫名其妙的話。

    &esp;李易算是服了,中國古代人的智慧簡直逆天啊。

    &esp;中華的古人,已經把人類生存發展的事情研究得特別明白了。

    &esp;不能指望一個人被道德約束,然後說我是黨員,我就應該怎樣犧牲。

    &esp;有沒有?有,並且這樣的人有很多,叫人激動和淚目。

    &esp;但更多的人不是,古人哲學思想中就承認人是自私的。

    &esp;好的太少了,並不是其他人錯了,而是社會體制的問題。

    &esp;當一個地方的官員月收入只有五千,而他努力帶著當地的民眾平均收入超過五萬。

    &esp;這個時候他的孩子生病了,需要五十萬才能治療好。

    &esp;他沒錢,別人給他一百萬,救孩子。

    &esp;要,還是不要?

    &esp;要,就是**;不要,一個連自己孩子都可以舍棄的人,他如何愛國?

    &esp;即便他被洗腦了,那他還有朋友嗎?

    &esp;李易想著,寒毛乍起來了︰“聞恬,回頭提醒我一聲,制訂更加完善的官員、官方工匠、醫療、農業、水產等當面的人才家庭輔助。”

    &esp;李易終于想明白了,別拿道德去綁架人。

    &esp;誰有本事讓更多的人跟著自己獲得足夠的利益,誰就值得被擁護。

    &esp;這樣的人應該享受更好的福利,包括其家人。

    &esp;【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esp;而不是劃一條線,讓其一邊奉獻一邊流淚。

    &esp;人都是這一輩子,幾十年而已。

    &esp;一個能夠帶領其他人過上好日子的人,憑什麼他就應該在別人享受的時候帶自己一家人吃苦?

    &esp;“要繼續給錢了?”永穆公主想了想,發現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給錢。

    &esp;她不在乎給不給,反正又不是她出錢,哦,她出錢也行,她有沒有錢生活都一樣。

    &esp;她就沒花過錢,唯一花錢的地方就是捐。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普世不應在少數(第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普世不應在少數(第二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