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要不是有了好的鋼材,做不成,要求的動力其實很高,好處在于需要處理的糧食越多,越劃算。”
&esp;李易說的套筒叫米篩篩網,說白了是脫殼、粉碎機。
&esp;以後有了玉米,用設備把玉米給打成小粒,叫苞米碴子。
&esp;說東北人說話一股大碴子味兒,就這個碴子。
&esp;網篩目的直徑決定了出來後的東西大小,隨著冶煉技術的提高,更多的工具會被制造出來。
&esp;大家泡在溫泉里,男池子,其他女子在隔壁。
&esp;李隆基腦袋露出水面,放松,一路上他累,終于回到了家,感覺渾身上下酸疼酸疼的。
&esp;“朝廷怎般得利?”畢構不關心技術,他只在乎錢。
&esp;“收使用費,先在京兆府、河南府,以及洛南應用。
&esp;李家莊子出東西,朝廷安排,當地的人操作,官府設點兒亦可。
&esp;我在報紙上說加工價格,允許百姓舉報。
&esp;其他地方的百姓發現凡交稅之地,皆能有更好的工具,對當地收稅有促進作用。
&esp;官員那方便,已經有了,生孩子的補貼,稅收的截留。”
&esp;李易非常清楚地方的事情,官員、富戶、普通百姓。
&esp;所有人都支持收稅,稅收便不屬于害民之法。
&esp;地方若反對,好事變壞事。
&esp;與地方的官員、大族、百姓講道義絕對講不通,利字當頭,一切俱解。
&esp;“不可,若費用過高,沒有百姓磨米,租賃設備之人將承受損失。”
&esp;宋 想到弊端,設備租出去,租的人沒有人上門來磨,利民變害民。
&esp;說出反對意見,宋 心情莫名其妙地好了,再看李易,不那麼有壓力感。
&esp;宋 以前面對李易有壓力,李易太過厲害。
&esp;終于呀,你也有思慮不周之時,哈!
&esp;張九齡皺下眉頭︰“李易,還有其他收錢的辦法?”
&esp;“要從實際情況考慮,不可好高騖遠,需腳踏實地。”
&esp;甦 同樣長出口氣,以後李易不再那麼神奇。
&esp;畢構覺得能賺錢,提議︰“給官府操作,用一次咱們分一次錢。”
&esp;畢構略微遺憾,感覺小易變笨了,他更希望李易始終不犯錯。
&esp;不過犯錯,才證明李易是個正常人。
&esp;李易詫異地看四個人,嘆口氣︰“配件吧……有磨損。
&esp;某一個配件能夠磨多少東西,多也多不了太多,少也少不了太少。
&esp;關鍵的配件能磨一萬石,可能磨一萬一千石,也可能磨九千石,咱們按照九千石來收錢。
&esp;壞了就換新的,交一次錢,不壞你一直用著。”
&esp;宋 等人互相看看,要不是水有點燙,他們想把腦袋沉進去。
&esp;“呵呵呵呵~~”李旦笑出聲。
&esp;宋 感覺承受到了一萬石的傷害,打出爆擊效果了。
&esp;還是張九齡恢復得快︰“如此無須在乎次數收費的情況,好!”
&esp;“有人如能磨兩萬石而不壞呢?”甦 還想掙扎一下。
&esp;“獎勵,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改進設備,傳授給別人。”李易還是很詫異。
&esp;‘咕嘟咕嘟’甦 腦袋下去了,熱就熱吧,一會兒上來,臉紅就說燙的。
&esp;他曉得,自己犯了大錯誤,糾結某一個人使用得好,而不顧大局。
&esp;別人會使用、懂保養,難道不值得學習與推廣?
&esp;自己屬于目有小利、心無大義,宰相肚量哪去了?
&esp;“易弟可是要把零件的質量調整下來?”
&esp;李隆基解個圍,他就沒指望宰輔們把事情思慮周全。
&esp;“往好了做,但是再好,依舊有使用壽命,在應用的時候,通過不斷地調整和改進,將來要是能磨十萬石,更好。”
&esp;李易在追求質量,而不是性價比。
&esp;有的時候,買個水龍頭,用著用著壞了,發現外面的材料好,里面居然是鐵的。
&esp;還有的是鉛的,使用壽命短。
&esp;最簡單的是塑料盆,有的塑料盆用十年,大盆,人還能站在里面,掉地上也不碎。
&esp;有的兩年之後,一踫就變成渣渣。
&esp;關鍵不在乎使用壽命,而是以次充好。
&esp;李易自己曾經厭惡的,就不能拿來坑人。
&esp;“李家莊子出的東西,該如何就如何,寫出來,叫人知道差別,大唐的律法,必須有此類。”
&esp;李易想著,對大家說,控制住。
&esp;八零粉就是八零粉,不可以說成是六零粉,不然逮到,保證叫對方傾家蕩產。
&esp;李易對他那時的商品質量挺無奈的,網絡平台買賣,地方上究竟能不能管?
&esp;實際上能管,只要商品在某一個地方生產或銷售,就可以介入。
&esp;但地方為什麼不管?因為對地方經濟發展有影響,不好的影響。
&esp;地方造假,放到網絡平台賣,官員看著制假的民眾賺錢,同時物流也賺錢。
&esp;管了,賺不到錢,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esp;啥?樹立地方質量品質品牌?哈哈!別看玩笑,經濟才重要,等地方錢賺得多了,自己就升官了。
&esp;更有甚者,說消費者購買東西的時候就應該知道商品的價值,花五元錢能買到五十元的東西?
&esp;意思是消費者買的時候就認可了商家賣的東西質量不行、是假貨,即便商家說是正品。
&esp;每一個消費者都應該是價值評估師,能夠輕易分辨出商品價值。
&esp;但這話在出口的時候敢說嗎?罰不死你。
&esp;李易認為大唐不應該有這等風氣,要宣傳正能量,誠信、守信。
&esp;“小易,你為何總是做一些付出很多,需要回報很少的事情?”
&esp;畢構想不通,憑借李易如今的地位,哪里還用這般付出,該得到的都得到了。
&esp;其他幾個人一同看李易,想弄明白,李易簡直是聖人。
&esp;李易被問住了,他想了又想,最後無奈道︰“為什麼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esp;“怎為凝眸垂珠淚,即是心許應無言。”張九齡給‘翻譯’了一下。
&esp;李易︰“……”
&esp;他覺得還不如不翻譯,不過他只能點點頭︰“然!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esp;“小易,運輸隊伍早已出發,從長安送東西到黃河源頭,以朝堂之名。”
&esp;畢構說一下情況,算是匯報工作,向李易匯報。
&esp;他不覺得丟人,錢是李易出的,辦法是李易想的,目的是大家都想要達到的。
&esp;整個朝堂的文武官員皆明白,給邊關送東西,送的不僅僅是東西,代表了意志,大唐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