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系統來大唐

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行文若水無把柄(第二更)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農家一鍋出 本章︰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行文若水無把柄(第二更)

    黃岸接過信看看,仰頭望天,天上的太陽此刻是那麼的刺眼。

    過了十幾息,他轉手把信給張九齡。

    張九齡看一眼,嘆口氣,把信放在桌子上。

    衛岳峰瞅瞅幾個人,伸手去取,沒人阻止他,他高興地拿到手里,看,皺眉頭,使勁皺眉頭。

    “情況不妙?”覃水看周圍,周圍是她的人,她又想著調兵。

    “你看看就知道了,唉!”衛岳峰一臉難過之色。

    “我看就我看。”覃水抓住信,放在自己眼前,念︰“不義富貴若浮雲,施厚薄斂禮承君。鳴鼓齊嘈爭可也,大道未改自當循。”

    念完,她看衛岳峰︰“你是沒看明白,對不?”

    “請賜教!”衛岳峰抱拳,對,我不懂,你懂你說。

    “听著。”覃水白衛岳峰一眼,轉頭笑著對張九齡說︰“張公,說得是啥呀?”

    “晏解讓別人群其而攻之,孔子說︰不義而富且貴,與我如浮雲。

    又言︰君子之行也,度于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然後孔子針對冉求,實則針對季氏,說冉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張九齡給覃水和衛岳峰解釋,晏解沒說實際的東西,卻告訴大家要怎麼做。

    “還是沒听明白。”覃水苦惱。

    “晏解舉個季氏斂財不對的例子,然後叫大家一起來攻擊張公,說這是遵循聖人之道。”

    黃岸在旁用更簡單的話來說。

    “他咋那麼壞呢?”覃水終于听懂了。

    轉過頭她對張九齡說︰“張公別怕,我這就叫人去調兵,別看整個廣州有二三十萬人,能打的沒那麼多。”

    “你有這個心就好,無須調兵,我東莞縣就不會听晏解的哄騙,其他各縣,只要不傻,他們也不會動。”

    黃綸嚇到了? 別呀,你從那邊調兵過來? 三千人無所謂? 過萬,只能給朝廷寫奏章。

    “你告訴他們? 我陸州那里有煤礦,四萬多人在挖,挖好了送過來便宜賣你們。

    到時候你們可以拿來干鐵匠活兒? 我們那里就開始重新冶煉鐵器了? 可好用了。

    我說話算話,我覃家人從不騙人? 以前總被騙,信你們官府不如信李東主。”

    覃水不認識黃綸,看對方的官服,縣令而已? 開始指揮上了。

    “好? 多謝覃家小娘。”黃綸並不在意覃水的語氣。

    他從報紙上知道煤有多麼好用? 報紙上教了如何用煤來煉焦,再用焦冶煉金屬。

    溫度高,想炒剛就能炒鋼? 不用打百煉鋼。

    本地找不到煤,陸州那里有,走水路運過來,自己縣的百姓就能用上好的菜刀和農具了。

    甚至還能換給夷商,夷商那里也沒什麼好的鋼。

    “無妨,小事兒。這下你懂了吧?”後面的話覃水對衛岳峰說。

    “多謝!”衛岳峰能說啥?你也不懂,你居然……

    “哎?這封信送到李家莊子,李東主會生氣不?”覃水突然想到個好辦法。

    “這信抓不到毛病,人家又沒直接說什麼,可以說是討論孔子的話。”張九齡搖頭。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寫得讓我看不明白,拿他沒有辦法了唄?”覃水咬牙切齒。

    “暫時是這樣。”黃岸選擇站隊,不站不行,晏解瘋了。

    “東主,東主,李東主來信了。”張九齡的管事跑過來,手上拿著兩個竹筒。

    “坐下一起吃,我看看寫了什麼。”張九齡語氣溫和,讓自己的管事坐下。

    當初離開長安,就一家人,管事忙前忙後的,然後李家莊子的人追上來。

    感覺就像在昨天一樣,並不遙遠。

    張九齡打開兩個竹筒,里面的信比較一下,女子的字,不用說,定然是永穆公主所寫。

    對比一下,內容一樣,標點符號都不差。

    甚至能感覺出來寫的時候很愉快,再看內容,知道了。

    “沒事了。”張九齡把信遞給黃岸一份,另一份給覃水。

    “金珠貨,人心墮,萬波潮……又是這種,你們寫信不能寫得簡單點?”

    覃水看一遍,感覺確實很好,就是不知道意思。

    “張公,這是什麼格律?”黃岸看完,長出口氣,把信給黃綸,同時問詩。

    \

    \\

    “以前李易寫的,寫了好幾首一樣格律的,我才發現,這是用了雙疊韻。上闋前三句的韻腳和下闋前三句的韻腳相同。

    上闋後四個韻腳和下闋後四個韻腳一樣,不過這信里的,李易把不用押韻的也給押上韻了。

    老夫之前給他寫了一個,職南越,多山岳,海風縈繞……”

    張九齡笑著說,文人嘛,就喜歡這樣,他寫信過去,有一點挑釁。

    結果人家回了,估計是跟永穆公主在一起游玩,所以永穆公主執筆。

    “張公,李易回信比你的大氣。”黃綸看完,說了句實話。

    “這個格律我听他以前那個抄吧,對,抄的,都是婉約,誰知道他又改了。”

    張九齡郁悶,確實如此,他寫的是一種幽怨,結果李易回的卻不是。

    竟然帶著殺伐之勢,又有包容,大氣。

    “張公,寫的是什麼?我只是讀著有意思,看不明白。”覃水開始討厭文人了。

    “李易讓我聯合當地的山民,給山民好處,用山民來對付當地氏族。

    對氏族讓步,氏族貪得無厭;為山民求利,山民知恩圖報。”

    張九齡吸取剛才的教訓,把話說得直白。

    “還是李東主懂我們,對,給我們一點好處,我們就願意听話。

    我們那里的寨子都听李東主的,他不騙人,他那麼有錢有勢,用不著欺負我們。”

    覃水立即夸李易,她家在那一片地方說話可管用了。

    三個人去一趟長安,見到了三個宰輔,拿回來一大堆的東西和兌換券,還有礦的位置。

    周圍的寨子都在用新的煤來煉焦,然後打造工具和武器。

    關鍵是修路,一起回來的還有許多好鋼的 子、錘子、鐵鍬、手葫蘆……

    自己一家三個人在自己的寨子中威望更高,在其他的寨子里能說得上話。

    “從得到的消息看,李大夫確實一心為民,私德無虧。”黃岸基本上每個月與宋通回信。

    宋每次俱要提一下李易,說說京兆府李易又干什麼了。

    比如說別人發現豆地里有蟲子要踩死,李易告訴大家怎麼養,養完如何吃,吃了對身體多麼好。

    上次的信上說,等天冷豆蟲長好,用土埋著郵寄過來一些,讓自己油炸著嘗嘗。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帶著系統來大唐》,方便以後閱讀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行文若水無把柄(第二更)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行文若水無把柄(第二更)並對帶著系統來大唐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