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今年也沒消停,東邊又來了一個叫什麼努爾哈赤的家伙。
努爾哈赤部隊戰斗力極強,還把抓到的蒙古人全部變成了他的部下繼續在草原上搶劫,以戰養戰。
現在儼然西蒙古一大禍害。
東科爾呼圖克圖一方面趁機為自己組織了兩千佛軍,作為自己的基本盤。
這兩年草原愈加寒冷,牧民生活艱難,自然對寺院的供奉也少了很多,許多底層的小喇嘛也快活不下去了,正好借著這件事,讓一眾衛拉特領主們供養他們。
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去請來了衛拉特傳統盟主和碩特部固始汗的兩萬大軍。
另一方面東科爾呼圖克圖也派了兩個僧人去努爾哈赤營帳中,同努爾哈赤談判。
“大首領,我們是代表東科爾呼圖克圖和固始汗過來向您表達善意的。”東羽喇嘛向努爾哈赤施禮後說。
努爾哈赤最近日子也是非常難過,他在哈拉和林和瓦齊爾汗硬踫硬大戰了三場,本來三次都幾乎徹底擊敗了瓦齊爾汗。
但是努爾哈赤的部隊每次追擊都會遭遇到禾木丹帶領的上萬鐵甲騎兵阻擊,使他無法徹底擊敗瓦齊爾汗的部隊。
另外霍秉義帶去的五千明軍火槍手,也會神出鬼沒襲擊努爾哈赤。
這些明軍火槍手非常不講武德,從來不和努爾哈赤正面作戰,永遠是騎著馬跑到努爾哈赤側翼,仗著滑膛燧發槍射速快射程遠,下馬遠遠射擊幾輪,努爾哈赤一但派人反擊,騎馬就跑,從來不和努爾哈赤正面糾纏。
努爾哈赤從烏蘭察布開始就連番大敗,部隊損失慘重,從赫圖阿拉出發的時候六萬大軍,現在只剩下不到四萬。
而且努爾哈赤雖然搶了瓦齊爾汗很多牛羊。但是也架不住數萬大軍人吃馬嚼。
而且他們對喀爾喀蒙古地理不熟,也不知道哪里有小部落,所以連番大戰之後,努爾哈赤糧草開始緊張。
努爾哈赤也不敢繼續向北繞路,他偶然抓捕了一些衛拉特的牧民,知道西邊還有一些蒙古部落。就準備先去搶劫一番,補充一下糧草和兵力,再回來找瓦齊爾汗的麻煩。
所以干脆同瓦齊爾汗脫離接觸,全力西進。
但是西進順利的讓努爾哈赤都有點不敢相信了,這些西蒙古的部落極為落後,他連續擊敗了三四個萬人規模的部落,才發現他們一個部落也就一兩副鐵甲,戰斗力極為低下。
而且努爾哈赤來到這里發現,西蒙古的普通牧民都是純奴隸,根本就不算人。
完全看不到未來,所以那些領主就用佛法告訴他們那是他們前世做了壞事,只有全心全意的听從領主大人的命令,把自己老婆孩子女兒全都無條件奉獻給領主大人糟蹋,才能在來世換取一個好的投胎機會。
努爾哈赤到了西蒙古之後,率先向西蒙古牧民兄弟們開放了八旗軍功體系。
後世提起八旗子弟多為貶義,但是實際上這種制度在建立之初是非常先進的!
1583年,努爾哈赤帶著十三副鎧甲起兵,開創了滿清大業的。
他以黑旗為標志,組建了最早的〞黑旗軍〞,這支軍隊成為他日後統一女真各部的核心力量。
隨著征戰的不斷勝利,努爾哈赤的勢力不斷擴大。1601年,他將部眾重新整合,建立了黃、白、紅、藍四支純色旗幟的軍隊。
後來為適應夜間作戰的需要,原來的黑旗軍改編為藍旗。
最近努爾哈赤又在原有四旗基礎上,又增設了瓖黃、瓖白、瓖紅、瓖藍四個蒙古旗,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八旗體系。
這個八旗制度不僅是一種軍事組織,更是一種社會治理體系。每個旗下設有固山、甲喇、牛錄三級編制,形成了嚴密的軍政一體化管理模式。
八旗制度實現了〞出則為兵,入則為民〞的雙重功能。平時,八旗子弟從事生產、狩獵,一旦戰時,立即化身為訓練有素的戰士。
這種管理方式遠比蒙古人的那種近乎散養的游牧方式對部隊控制力強得多。
後金軍隊的基層編制延續了女真傳統的牛錄制度,每個牛錄由三百戶組成。這種編制方式保證了每戶都能派出一名壯丁參軍,形成了穩定的兵源補充機制。
在這個軍事編制體系中,一旦家中壯丁陣亡,就由其子繼承或兄弟替代。這種承襲制度確保了軍隊編制的完整性,也加強了軍事單位的凝聚力。這其實和明朝軍戶制度有異曲同工之處。
但是努爾哈赤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在建立八旗之初,將所有建州人劃分為二十四等,叫做“二十四前程”。
就是從最低等的阿哈到貝勒,一共二十四等,叫做“二十四前程”,建立軍功後可以升級效仿的就是明朝的官制最低等的叫阿哈,就是農奴,所有的西蒙古俘虜現在就是這個層次。
其上是僕役,也叫包衣阿哈。
再升一等為包衣,就是家丁的意思
包衣之上為家人(家生奴)。
家人之上為辛者庫(近身奴隸)。
辛者庫之上為包衣管領(奴隸管事)。
這些人廣泛來說都屬于是“奴僕”。這些人理論上不用上戰場,主要是用來干活的,不準發兵刃。其實就是不被信任的人。
另外這些人又分為旗下(開戶人)和私下(戶下人),旗下就是屬于“旗”的公產,私下則是屬于被旗主賜予私產。
注意,開戶人和戶下人是有機會抬籍成為“旗丁”和“步甲”的。
而正身旗人,也叫“旗丁”,也就是所謂的“旗下自由人”,這些人戰時充當“輔兵”的任務,戰時可以發給腰刀。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殖民大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