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

第56章 土默特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伊凡愛吃糖 本章︰第56章 土默特

    現在格魯派俗稱黃教)一眾大喇嘛一起給三娘子施壓。要求三娘子出兵討伐佛敵禾木丹。

    作為從俺答汗時代就縱橫草原的老牌政客。三娘子一直在權衡利弊,遲遲沒有答應。

    首先由于四世達賴是俺答汗的孫子,所以整個黃金家族也就是鐵木真的嫡系子孫)普遍親近藏傳佛教。

    但是底層牧民多半供奉不起喇嘛,所以都更喜歡成本更低的,有太陽能讀經器的新聖教。

    現在榆林北邊的草原。基本已經被新聖教佔領,鄂爾多斯草場也有三分之一的牧民在搖擺不定,搖擺不定的意思是,他們既向喇嘛廟奉獻貢品,又听《原道經》。還天天對著太陽能讀經器跪拜祈禱。

    主打一個哪個神都不得罪。

    不過喇嘛是一個數量很龐大的群體。

    草原上的喇嘛廟也多。喇嘛全靠牧民供奉為生,牧民們不但得供奉牛羊,有時候還得供奉妻女幫助佛爺們解決生理問題。

    其實這也是印傳佛教,藏傳佛教逐漸衰落的一個原因。

    不管印傳佛教還是藏傳佛教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那些僧侶,除了偶爾念念經,騙你點錢花,吃肉喝酒玩女人,一樣不缺。因此成為了一眾牧民人人向往的職業。

    可是僧侶不事生產啊。當僧侶的人多了,就會導致生產的資源不足。

    那麼僧侶們就只能更多的剝削下層牧民。

    底層牧民生活壓力極大。

    破虜堡的新聖教,既不不要求牧民們供奉牛羊,也不用供奉妻女。

    就是要求虔誠向上帝嫡子,新聖人就是王鼎)祈禱和閱讀《原道經》,按照原道經的行為規範自己的行為。

    陳潔在寫《原道經》的時候參考了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認為人們只要虔誠向新聖祈禱。就能得到聖靈的祝福。只要遵照《原道經》的行為準則規範自己的行為。就能得到新聖的救贖,最終在死後能夠到達新聖的天國永享太平。

    不必非要去教堂祈禱,通過神父或者僧侶為中介才行。大大簡化了祈禱的儀式。減輕了牧民們的信仰成本。

    但是這樣一來,就顯得整個喇嘛群體都性價比不高了。牧民們就開始逐漸減少了對喇嘛們的供奉。

    草原上喇嘛廟眾多,這一段時間收入銳減,自然不滿。

    這也讓三娘子和扯力克都很頭疼。

    第一破虜堡是一座明朝的要塞。一但貿然攻打,容易引起明廷的反擊。

    第二破虜堡已經確定擁有6000鐵甲騎兵,這可能已經比草原上所有的鐵甲加起來都多了。

    一旦打起來,不管勝負蒙古人損失必然慘重。

    而且卜失兔回到土默特就說了他在破虜堡的見聞。破虜堡現在至少有四萬人。其中至少有一萬五千是壯年男子。加上分散在榆林北部草原受到破虜堡控制的牧民加起來至少七八萬人。馬匹數量更多,肯定不少于十萬匹。

    這樣的話破虜堡最多可以擁有三萬多的騎兵部隊。

    而且卜失兔說他天天在大城堡窗口觀察破虜堡的工廠,每天進進出出的長刀,長槍,箭頭無數。

    雖然他沒看到制造鐵甲,但是肯定也不少。

    而且破虜堡擁有完整的城牆,草原上樹木比較少,很難建造什麼大型攻城器械,到時候牧民只能蟻附攻城。沒有二十萬以上的兵力肯定攻不下破虜堡。

    現在蒙古右翼三萬戶土默特,鄂爾多斯加上一個搖擺不定的永謝布。總兵力也就是十幾二十萬。如果傾巢而出。

    被一直被土默特壓制的左翼蒙古三萬戶來個西征,佔了右翼的草場,就麻煩了。

    而且現在草原上的煙酒糖茶鐵器罐頭大部分來自破虜堡,如果戰事一起,必然貿易斷絕。他們這些貴人們的生活也會受到影響。

    而且現在牧民改信新聖教,其實對于草原上的貴人們沒什麼實際影響,反而有好處。

    比如以前對著蒙古貴族們趾高氣揚的喇嘛們,終于對草原貴族低下了頭顱。生怕他們也跟著改信新聖教。

    所以最後結果就是三娘子當著大喇嘛們的面,寫了一份詔旨,派人送到破虜堡申飭王鼎和禾木丹。讓他們及早回歸佛國,不要信奉邪教。

    不過卜失兔從破虜堡回來帶來了十台高級收音機,高級收音機就是外殼是鍍金的收音機,一台五十個銀幣。

    像卜失兔這些貴人們自然不能听那些兩個銀幣的收音機,會降低身份的。

    卜失兔大汗自然先給奶奶三娘子和爺爺扯力克一人一台,父親晁兔台吉也是給了一台。卜失兔還教他們怎麼使用,怎麼調台。

    當三娘子和扯力克真的听到收音機里面傳出聲音。扯力克大汗直接跪到了地上給收音機磕頭。三娘子也是緊張的不行。破虜堡那個神的力量太強了,居然能夠深入草原這麼遠。

    收音機就是那個神的法器!

    三娘子精通華夏語,雖然收音機里面的音調很怪,但是听多了也能听懂一些,似乎是《三國演義》。

    真正讓三娘子動容的是那首《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娘子華夏文學功底很好,一听就知道是楊慎的《臨江仙》,但是這個曲調和配樂卻是沒听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娘子不由自主也跟著唱了兩句︰“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娘子唱著唱著,便想起當年俺答汗活著的時候是何等威風,南壓大明,東壓左翼蒙古,西壓青海諸部,冊封三世達賴喇嘛。大有復興蒙元的跡象。

    而如今卻已經死去將近二十年,只留下她一個人勉力維持著草原安寧。不由得嚎啕大哭。

    從此三娘子像瘋了一樣天天听收音機,什麼扯力克,什麼晁兔台吉,什麼卜失兔全都不管了。

    三娘子每天早上听《原道經》,然後听《滾滾長江東逝水》,最後听《三國演義》。還讓一個侍女專門候在收音機旁邊,一但收音機開播就叫她。她一定準時回來听。

    卜失兔又送給她一個太陽能讀經器。三娘子又開始拿著《原道經》跟著讀經器天天讀。

    听說三娘子喜歡听三國演義,底下的那些蒙古貴族自然也跟著听,都從卜失兔那里買了收音機和讀經器。

    大部分草原貴族是不識字的,不管是蒙文還是華夏文字都不認識。

    草原上文字是由喇嘛廟壟斷的。

    那些貴族听不懂華夏語,只好從牧民中挑選出來懂華夏語的漢奴給他們翻譯著听。

    三國演義的魅力不用說了,幾天功夫就征服了大半個土默特草原。

    大家依然信奉喇嘛教,但是不妨礙他們听收音機和讀經器。

    隨著收音機的推廣《原道經》在草原上迅速推廣開來。

    破虜堡這段時間擴軍速度明顯緩了下來,現在基本兵力是破虜堡守備隊兩千人,鐵甲騎兵九千人。

    以現在破虜堡控制的人口計算已經是極限了。

    于是趙大強開始了雄心勃勃的火力升級計劃。

    首先趙大強讓王鼎購買了大量的九毫米無縫鋼管。然後利用破虜堡的設備切割成八十厘米一根,這是因為每根鋼管總長度為2.4米。開始制作燧發槍前裝燧發槍。這些燧發槍都不帶膛線,使用米尼彈。

    這個時代明軍的主要武器還是三眼火銃和鳥銃。

    這兩種火器都是需要明火點燃的。

    三眼火銃總長在一點五米左右,其中銃身長度大約三十厘米。後面是長長的銃桿。使用的時候,利用三個銃口引線長度不同可以進行連發,不過由于銃口較大,銃身較短一般打不遠,而且內部填裝一般是鐵砂和鐵珠,殺傷力實在不大,一般殺傷距離在十步到三十步之間。較長的銃桿可以避免因為炸膛導致使用人員傷亡。三發子彈打完三眼銃還可以當重錘使用。

    由于這個時代的武器質量普遍比較差。所以安全性比較高的三眼銃非常受明軍喜愛。

    而鳥銃一般銃管比較長,可以達到80厘米以上,制造難度非常大,良品率比較低。而且明軍往往臨戰才下發火器,導致鳥槍平常無法得到及時的保養,所以極易炸膛。

    一般明軍士卒為了避免炸膛,都會減少火藥使用量。

    所以鳥銃實際殺傷距離只有四五十步,甚至無法對穿了雙重甲鐵甲加棉甲)的敵人造成傷害。

    這導致幾百年來邊軍普遍不喜歡鳥銃,他們更相信自己手里的刀劍和弓箭。

    鳥銃再一次大規模出現在九邊,是戚少保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的時候,他的戚家軍帶來的。但是這種武器使用繁瑣,非得心理素質好的老兵才能使用,而且需要布陣,還不能是密集隊形避免火星亂飛,互相引燃火藥)。

    稀疏的陣型在蒙古人的快馬面前不堪一擊。

    還有一點就是火器保養費用高,必須經常用油脂擦拭。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有礦物質油。所以用來擦拭火銃的油脂一般都是豬油。

    在這樣一個缺乏油脂的時代,能夠用在火器上的油脂可想而知。于是就是各種炸膛。

    趙大強準備先生產兩千支燧發槍出來。先把破虜堡守備隊火器化。

    但是一個問題出現了,火藥不足。

    硝酸甘油的確是一種很好的炸藥。不過不適合當發射藥。

    後世有一種常見的發射藥就是硝化棉。

    王鼎記得默罕默德采購過一批新疆棉,那就應該能夠生產硝化棉。

    于是王鼎聯系了默罕默德,默罕默德听了王鼎的要求,二話沒說,給王鼎派了一個叫阿里的人過來。

    阿里到了海奇島之後,王鼎讓趙大強在離海奇島遠處一處大礁石上建造了兩座簡易房作為硝化棉的制造基地。

    結果王鼎發現這位阿里用的工具,幾乎都是普通民用工具。居然很快就生產出來很多優質的硝化棉。

    然後又用酒精和乙醚對硝化棉進行處理,最後得到了顆粒話的硝化棉,這種顆粒化的硝化棉也是一種優質的無煙火藥,阿里說這樣就可以直接作為發射藥使用了。

    不過默罕默德這家伙也不知道客氣,直接讓阿里在海奇島的作坊里大量開始生產硝化棉,然後直接用船運走。生產的時候弄的王鼎心驚膽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後來王鼎才知道這位阿里先生有另一個名字,加扎伊爾。是四十國通緝的恐怖分子。

    不過這位阿里先生非常專業,精通各種武器制造。還給了趙大強不少啟發。

    隨著燧發槍的大規模制造,破虜堡的外面,每天的守備隊開始扛著燧發槍,進行隊列的訓練,然後射擊,這種戰術在後世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排隊槍斃。

    這種戰術看起來不怎麼先進,可是這種前裝燧發槍加排隊槍斃的戰術一直用到南北戰爭時期。

    王鼎看著這些拿著燧發槍的戰士,心中充滿了安全感。

    當年,八里橋一戰英吉利六千龍蝦兵對戰僧格林沁三萬草原騎兵,僧格林沁部下戰死三千,英吉利戰損是個位數的。

    僧格林沁是清朝晚期清廷最鋒利一把刀。結果還是這樣慘敗,可以想象武器代差對戰斗力的影響。

    等著這兩千燧發槍兵練成,加上九千鐵甲騎兵,王鼎有信心對付五萬以上的披甲兵。至于草原騎兵至少可以對付十萬以上。

    不知不覺王鼎來到這個世界已經快一年了,寒冬都過去了一半,馬上就是大年夜了,除了放鞭炮之外王鼎決定開放水晶宮的一層大廳,在其中一面牆上放了一面投影布,播放《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版。

    為了效果好,王鼎還專門買了4k版本的和一套大音響,一個4k電影級別的投影儀。

    破虜堡眾人都驚訝目光中,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配合著屏幕上的各種圖像,徹底震撼了眾人。接著就開始了三國最經典的一幕桃園三結義。

    桃源三結義之所以被世代稱頌,是因為兄弟三人互相扶持,不離不棄。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殖民大明》,方便以後閱讀殖民大明第56章 土默特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殖民大明第56章 土默特並對殖民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