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大明

第14章 麻副將3

類別︰玄幻魔法 作者︰伊凡愛吃糖 本章︰第14章 麻副將3

    原來麻副將來的真是不巧,這幾天正好趕上禾木丹帶著1500的胸甲騎兵進行隊列訓練,成排的騎兵在草原上進行密集隊形的沖刺。

    也就是後世所謂的牆式隊列的訓練。這個戰法蒙古人本來是沒有的,是王鼎從後世看電影看到的,又听說這樣方便訓練。

    這種戰法基本原理就是把騎兵當成步兵使用,用的都是以命換命的打法,在密集的隊列里面,根本不給騎兵騰挪空間,到戰場上的時候左右全被擠死,只能對著前面敵人沖,不是敵人死就是自己死。對于習慣了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的蒙古人來說根本就是不可能接受的。

    不過誰讓他們現在都成了王鼎的部下,訓練了七八天之後,禾木丹才勉強把隊伍練的一條歪歪扭扭的曲線,有沒有戰斗力還不好說。

    今天這些訓練的騎兵剛剛在北面進行訓練,就听說破虜堡受到攻擊,于是禾木丹指揮這些人偷偷帶著馬到破虜堡西邊的小山丘後面開始排隊,現在訓練程度還不行,只能提前排隊。

    然後形成了一個兩列大橫排,又牽著馬借著地勢和草木遮掩,步行到距離麻副將一里之外才突然上馬,開始慢跑向麻副將靠近,實際上麻副將完全沒有想到,小小的王鼎居然是個擁有著2000多付鐵甲騎兵的大兵頭。

    整個榆林,所有的大兵頭加起來可能也就兩千多具鐵甲。

    這些榆林騎兵看到一大排銀光閃閃的騎兵排著密集隊列沖過來,說實話,當時真的都有點懵,因為榆林這里的騎兵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都是各家主將的心頭肉,怎麼肯讓他們到戰場上和小兵一樣對沖拼命。

    古代說騎兵是離合之兵,屬于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的兵種。

    接近兩千鐵甲騎兵就這麼排著密集隊形直愣愣沖過來,己方已經失了速度,這里還沒有騰挪空間,待在原地不是等死嗎,所以這些經驗豐富的勁卒立刻開始四周跑開,準備拉開距離進行弓箭反擊。

    可是嚇傻了的麻副將卻呆在了原地,平常戰斗這種事情都是吳二貴代為指揮的的,要是吳二貴在麻副將身邊一定也會立刻拉他,先躲開敵人攻擊的正面。

    可是吳二貴正在破虜堡磨刀呢磨不夠數目就沒飯吃。)<d八百騎兵啊!就這麼把他自己一個人扔在了當場,直接選擇了跪地投降。

    而那些胸甲騎兵則是繞過了麻副將,專門追著有組織的騎兵小團伙打。實際上散開之後那些麻副將借來的的騎兵人數最多的也不過百騎一隊,幾乎沒有任何抵抗能力地迅速被排著密集隊形的兩排總共一千五百人的胸甲騎兵淹沒。

    在胸甲騎兵的密集隊形面前,少量來不及躲避的傳統騎兵一身技藝根本發揮不出來,很快陷入多打一的境地紛紛被打落馬下。

    這些胸甲騎兵大多以前都是草原牧民,被中原鐵甲騎兵揍多了,其實是有著天然的心理弱勢的,踫到中原騎兵總想跑。

    就算現在他們變成了鐵甲騎兵,還是有點膽怯,不過一看敵人隊伍散了,膽量一下子就大起來了,這些牧民也越來越勇敢,越打越順手。甚至有時候幾十個脫離隊列的胸甲騎兵,也敢于重新組隊面對著和自己差不多數量的敵人發動沖鋒,關鍵是最後還贏了。這一仗之後這些騎兵都把王鼎當成了軍神,就是簡單改變了一個戰法就像讓這些草原騎兵脫胎換骨。

    這下子把麻副將找來的這些騎兵嚇壞了,那些被打落馬下的很多都認識,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

    這次一眾騎兵是真的一哄而散。

    敵人這麼能打,他們畢竟也不是真的過來拼命的。各家主將都說了只是給麻副將撐場面的。

    麻副將跪在王鼎的跟前,抱著王鼎的大腿嚎啕大哭。

    弄得王鼎有點不知所措。他實在不習慣被人抱著大腿哭。畢竟上一個抱著王鼎大腿哭的還是張月茹那個小蘿莉。

    白白淨淨的麻副將完全不像一個將軍。30多歲的年紀,白皙的面皮。如同一個溫文爾雅的文士。

    麻副將本是麻家家主的次子的長子。基本上沒有繼承主家家業的可能,但是他的父親深得家主喜愛,就為他想盡辦法謀了一個副將的職位。在這邊關之中,一般總兵號稱擁兵過萬,其實大部分就是七八百親兵,其中最多一半擁有甲冑。這些甲中包括幾百具鐵甲和幾百具布甲或者紙甲。一般不會購買太多。畢竟甲冑也是需要維護的,也是會損壞的,都是很費錢的。

    而副將正常的擁兵應該是在5000~7000人,實際上整個麻副將所有的部民加上部下加到一起都不超過2000人。

    而麻副將的軍餉經過被官員們層層的剝削之後,到他手里的錢只夠養1000人。

    但是為了給部隊配上布甲和鐵甲,麻副將他又不得不將軍隊人數控制在四百人以內。但是如果他真的將部隊規模擴大到400人,他自己就真的連一文錢都沒有了,沒法子號稱擁兵5000的麻副將最終選擇養了200家丁親兵。就是這樣他每年也只能摟上幾百兩銀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些銀子還有一半要上供家族,一年能剩下到自己手里的也不超過200兩銀子。這兩百兩包含了自己家的吃穿用度和交接往來。

    就算這北方的地區土地便宜,但是一畝地也需要二兩銀子。擁有土地的大部分都是一些世家大族和大軍頭兒,一般不會賣出土地。

    所以最終經過這些年努力經營巧取豪奪,麻副將一共才給自己攢下了500畝的土地。

    這次麻副將親自帶來的800人最終死了不到20人,受傷70多人,被俘三百,大半都跑了,畢竟很多都是邊軍夜不收出身,都是逃跑經驗豐富的老油條,一看情況不好就溜之大吉了。

    麻副將絮絮叨叨的講述自己多麼不容易,那些文官盤剝的多麼狠。求王鼎放了兩次被俘的人員。

    王鼎听後,挑了挑眉,問道︰“那麼這樣做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麻副將瞪大眼楮,直勾勾地盯著王鼎,愣了半晌,才結結巴巴地說道︰“大人……您若是不放過他們,我便立刻自盡在這里。朝廷死了一個副將,朝廷就算為了面子也一定會派遣大軍前來圍剿您啊。”

    王鼎聞言,不禁冷笑一聲︰“哼,你無緣無故地前來攻打我,難道還不許我還手不成?殺了你又如何?”

    麻副將卻越說思路越清晰,在生死之間,所有的腦細胞都動了起來︰“我若死了,朝廷命令一但下達,我的堂兄麻總兵就算不情願,在朝廷和家族的雙重壓力下,也必然會前來攻打破虜堡。即便我堂兄無法戰勝您,他在朝廷嚴令之下,只能不斷騷擾您,讓您不得安寧。”

    說著說著,麻副將又軟了,一臉懇切地望著王鼎。“只要您放過我,這片百里草原就由您說了算,我絕對不會再插手此間事務。”

    卻不知這麻副將心里卻是盤算,這片區域可是北虜時常侵擾的重災區,每年麻副將都得投入大量精力去驅趕蒙古人,如果王鼎肯主動接手,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王鼎這個時候真的覺得有點撓頭了。

    麻副將其實所言非虛,若只是死了些小兵,自己還能設法遮掩過去,但若是像麻副將這樣的高級將領陣亡,想要隱瞞此事怕是難上加難。

    若是王鼎初至破虜堡便斬殺朝廷一名副將,這怎麼也解釋不過去。

    況且,他並不知曉小五究竟要在此地尋找何物,還需要停留多久時間。倘若總是有敵人前來騷擾,那也真是非常麻煩。

    于是,王鼎開口說道︰“如此甚好,我也不願白白養活這些閑人。你便出錢贖人吧。”

    最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麻副將同意以每名士兵二十兩銀子的價格贖回被俘虜的183名部下,而贖回他自己則需要再支付五百兩銀子。畢竟明朝士兵戰死的撫恤標準為三十兩銀子,要的太多了,麻副將就不如按照戰死賠償家屬了。)另外,麻副將還得額外支付了兩千多兩銀子,用以贖回他們的戰馬和鎧甲兵器。

    由于麻副將實在無法一次性付出這麼多銀子,所以不得不留下了1000兩的現銀和一張5000兩的欠條。

    麻副將終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大將吳二貴。吳二貴斷腿已經被接好了。正在一台電動磨機前磨著槍頭。

    麻副將抱著吳二貴嚎啕痛哭,這可真是真心實意的。主要是為了他的銀子而哭。

    據說吳二貴是在對著敵人發動沖鋒的時候被敵人射中馬眼,落馬受傷的。

    麻副將親眼看到了接近兩千的鐵甲騎兵沖鋒的景象。吳二貴能夠和這樣的敵人進行騎馬對沖,這是何等勇將啊!

    而且部隊最終只死了十幾個人,大多數被俘人員都是說是看到吳二貴戰馬倒地才逃跑的,最後被敵人套馬索套下來的。也就是說吳二貴真是作戰受傷被俘的。

    麻副將自忖是沒有這樣勇氣的,面對兩千胸甲騎兵沖鋒,雖然覺得吳二貴很愚蠢,但是仍然佩服吳二貴勇氣。

    心說回去一定要把吳二貴提為副千戶。讓再他好好操練操練手下這些混蛋。

    王鼎看到了麻副將送來的一堆碎銀子,連所有的銀子都黑漆麻烏的,連小孩銀鎖都有,麻副將說是他兒子的也不知道真假。

    但是王鼎還是把長命鎖拿出來放到了麻副將的手上,說是給麻副將兒子的禮物。

    不過這次付款,讓王鼎對麻副將的支付能力深表懷疑。

    晚上張富貴給王鼎算了算麻副將的支付能力,還清這五千兩至少需要十年!

    王鼎當時就想翻臉,可是麻副將又沖過來抱著王鼎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保證一定盡快還清。

    不過要求王鼎對這次借來的被俘的人員一定要看好了,千萬不能讓他們跑了。

    但是王鼎想來想去,為了讓麻副將能夠及時的付清他的債務,所以王鼎不得不給麻副將找了一份副業,賣鹽。

    這讓麻副將成為王鼎在關內的第一個鹽商,一個私鹽販子。

    當麻副將看到王鼎所拿出的鹽的時候,眼楮都直了,兩眼冒綠光,這些鹽比傳統中的青鹽質量更好。潔白細膩,沒有雜質。麻副將又嘗了一口,沒有一絲苦澀。這已經不是傳統中意義上的鹽了,所以王鼎稱之為精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銀子價格在後市大約五元1克。

    而鹽在後世大約是一元一市斤。而在這個時代,一擔鹽差不多一百斤)需要2兩2錢銀子,一兩銀子大概37.5克,二兩二錢大約是82.5克銀子,也就是400元左右,也就是說只有四倍的利利潤。但是銀子還有成色問題所以最後可能只有3倍到3.5倍的利潤。畢竟這時代的銀子肯定不是千足銀。

    這些鹽是王鼎昨天才去批發市場買的。就是那種完全沒有任何標志的白袋兒的散裝食鹽。由于是個人分裝的,所以使用了一頭帶密封扣的塑料袋。

    實際上當麻副將看到這些食鹽的白色透明的塑料袋兒的時候,更加驚為天人,因為這些透明塑料袋兒居然是防水的。他無法理解這是什麼東西,但是他知道這的意義。

    後世的鹽中都添加了抗結劑,完全不會像古代的鹽容易潮解結成大塊兒。

    王頂給了麻副將兩千斤精鹽,讓他先去試試水。

    結果麻副將絕對是一個商業天才,居然將這種帶塑料袋的鹽賣出了每袋7錢的高價,很多有錢人為了那透明的塑料袋買了大批食鹽。王鼎絕對沒想到一種防水輕便的防水袋在這個時代的意義。

    直到很久以後,王鼎才知道很多這種塑料袋最後落到了錦衣衛的手中,成為錦衣衛存放重要文件的利器,在這個時代傳遞信件的防水絕對是一個重大難題。

    喜歡殖民大明請大家收藏︰()殖民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殖民大明》,方便以後閱讀殖民大明第14章 麻副將3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殖民大明第14章 麻副將3並對殖民大明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