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發生的這一切的一切,陳雲浩都一無所知。
器靈把他保護的太好了,當然也是因為他層次太低了,根本入不了高端局。
讓陳雲浩知道,只能徒增他的煩惱,還不如不知道為好。
再說如今器靈的實力,也有足夠的能力隱藏保護自己。
這些日子三界的幾個大能算來算去,哪個沒在器靈的手下吃過虧。
人人都吃了啞巴虧,面子上掛不住,只是沒有大肆宣揚罷了,包括令清風也是吃了暗虧的。
像太乙門這樣的宗門勢力,在靈界數不勝數,在周邊三五萬里之內可能是一方霸主。
但是在整個靈界,哪怕是在瀚海州都算不上入流的門派。
正是因為這種不上不下的樣子,才最不容易吸引別人的注意。
如今靈界暗流涌動也只是在上層,並沒有波及到下層。
況且這事還屬于極為機密的存在,知道的人並不多。
所以整個靈界還是如往常一樣平靜,包括太乙門也是一切照舊。
陳雲浩還是按照自己的修煉計劃,有條不紊的修煉著。
偶爾出關去調教一下徒弟和外甥,難得的過了一些平靜日子。
這平靜日子一晃就是百年,如今陳雲浩也算千年老妖了,真正的過了千歲。
這些年閉關苦修的收獲很大,先說修為,已經是煉虛第九層了,幾乎每隔三四十年就會上升一級。
修為這個東西,有了充足的資源就等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各種資源陳雲浩不欠缺,要多少有多少。
有了好的基礎,再加上時不時的頓悟,所以晉級在陳雲浩看來也不是那麼難的。
只不過在煉虛境界內突破容易,下一步晉級合體可就難了。
現如今陳雲浩算是剛剛晉級煉虛大圓滿,需要好好積累一番,至于什麼時候晉級合體他自己心里也沒譜,要看機緣。
在修仙百藝方面,煉丹術提升的水平不小,煉制五級的靈丹已經不在話下了,現在已經開始在研究向六級靈丹突破。
至于煉器術,煉制中品靈器也是手拿把掐,下一步就是看能否煉制出來上品的靈器。
陳雲浩也精于煉制靈符,不過長久以來一直都不太重視,這些年可是下了不少功夫,如今自己也有五成的把握能煉制出來合格的五級靈符。
最落後的是陣法,這東西是一個系統性的玩意,尤其是這一方面,陳雲浩沒有什麼天賦,完全是靠時間堆出來的。
眼下陳雲浩可以布置出四級的靈陣,再高級的靈陣,他就無能為力了。
不過他已經非常滿意,人要懂得知足,老天也是公平的,人無完人。
還有其它的法術神通,陳雲浩也沒有放松,這麼多年來也一直在勤修不輟。
陳雲浩主要修煉的功法是盤古開天訣,其中有術法篇,這是一篇融合天下法術的功法,再加上他的無屬性靈體。
可以說各種法術信手拈來,轉換之間順暢無比,這可是天下獨一份的功夫。
而且陳雲浩還發現利用五行相生的道理,施展各種五行法術,還可以增強法術的威力。
當然對敵之時,就可以利用五行相克的道理了,一物克一物。
盤古開天訣中還有煉體術,這套功法本就是模仿盤古而創造的功法。
盤古可是能肉身開天闢地的存在,所以其中的煉體術,遠遠不是什麼巨靈術能比擬的。
所以陳雲浩的修煉一直是法體雙修,在他修煉的早期,肉身的實力一直是遙遙領先的。
但到了現在,算是後期吧,肉身實力的提升就慢了很多,往往落後于法力的修為。
經過這些年的刻意修煉,法體雙修算是齊頭並進了。
陳雲浩深知,修為越到後期,尤其是想要順利渡劫成仙,一定是法體雙修的修士更有機會。
所以很多高階修士,到了後期都會找一套煉體的功法,爭取把煉體術也補上來。
但那畢竟是後來的,就和一件衣服打了補丁一樣,畢竟不好看,也不耐用了,終究和陳雲浩這種從頭開始修煉的差了一籌。
到了陳雲浩這個層次,就不好再閉關了,閉關也無用了。
合體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積累不夠,機緣不到,再閉三百年關也是扯淡。
所以在閉關一百多年以後,陳雲浩又出關了。
短時間內不準備再閉關,除非突破合體。
這麼多年下來,太乙門實力更雄厚了,主要是下界飛升上來的修士太多了。
以前太乙門實力弱小,留不住人,現在可是實力雄厚,稱霸一方。
飛升上來的修士們也是要待價而沽的,但凡在靈界有靠山的,也不會走太乙門這一個渠道了。
可以說大部分都是散修,他們知道散修的艱難,太乙門實力強大,他們也就願意投靠了。
所以如今飛升上來的修士十之七八都會留下來。
這也就造成了太乙門煉虛修士數量達到了近四十人,甚至比一些三流門派的煉虛修士數量還要多。
什麼叫異軍突起,太乙門妥妥的就是。
正因為太乙門的實力已經非常強悍了,但一貫很低調,也不會去主動招惹實力高的門派。
而且多了這麼多長老,宗門內又沒有那麼多的事物,多數的長老都是虛職,每日都無所事事的。
所以陳雲浩也閑的無所事事,出關之後反而最是無聊了。
正想著要出去走動走動,他來瀚海州的第一個城池是琉璃城。
當年他是不得已的情況才離開了琉璃城,多年過去了,好像還有一件未了的事情,正好閑來無事去解決一下。
在陳雲浩準備出發的前一日,門中的長老羅雲廷找上了他。
羅雲廷是他在下界時就打過交道多次的好友,如今更是在一個門派之中,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的存在。
羅雲廷一直在青雲山的道場,他算是太乙門中資格比較老的長老了。
“羅長老,尋我何事?”
陳雲浩有些疑惑。
平日里他們也有往來,但大多是門派有重要事情的時候才會見一面,私下見面反而不多。
“有一樁機緣,不知陳長老願不願意隨我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