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練東漢

39、大漢海軍

類別︰歷史穿越 作者︰靈山尊者 本章︰39、大漢海軍

    嘉和五年初夏,鎮北號,起錨,大海海軍正式成軍,他們將帶著大漢海軍的驕傲,遨游四海。

    大漢海軍其實已經有十幾艘海船,只是都是商船設計,以前都在渤海灣里航行,把東北的鐵礦石,運到東萊加工成粗鐵。

    這次接手鎮北號後,海軍作用只有一個,海洋作戰,不再具備商船功能。為此把十幾艘商船都送了回來,僅僅開著一艘船出征。

    鎮北號龍骨是按照五千料商船設計的,因為按照張易要求,船體變窄成流線型,還增加了好多內襯鋼板和鋼架加固,因為自重增加,已經不需要壓艙石,雖然裝載容積可以媲美五千料商船,載重量卻不足五千料,為了平衡速度和穩定性,最終確定為四千料。

    鎮北號是真正的軍艦,不僅船幫上密布船弩,艦首甲板上還有一門鋼鐵主炮,可以把二十斤重的鐵球發射到八里之外,如果換成裝油棉的柱形陶瓷彈,最遠可以打到十里開外,落地就碎開起火。在甲板下,左右各藏有十門小炮,十斤重的鐵球可以射出六里,同樣有相應型號的陶瓷彈。

    火炮還有標準刻度的望山,炮口上下左右移動,都能通過搖動齒輪調節,怎麼才能在海洋上擊中目標,才是海軍成長的關鍵。

    鎮北號有七桅十三帆,八面風都可以航行,側風情況下,一個時辰剛好能跑到100里,被張易按照一個時辰10里為一節,定鎮北號航速10節,遠遠超過商船的速度,被鎮北號看到的船只,基本上逃不掉。

    鎮遠號除了帆,兩側還有六個螺旋槳,通過人工踩踏,由齒輪傳遞到水底,不僅能在無風情況下以三節航行,還能用于戰斗時快速轉向。

    艦首還有根用鉸鏈連接在龍骨上的撞角,航行時通過絞盤收起來,需要沖撞時,放開絞盤就落下去,用鐵鏈調節撞擊角度。撞角還有個作用,可以在危急時放到最下面用于沖灘,精鋼的尖利撞頭,借助船體慣性可以深深扎進沙灘中。

    張易在特訓關羽時,特別強調︰“大漢海軍剛起步,每一個海軍士兵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都是海軍的寶貴財富,因此給你裝備的都是遠程打擊武器,就是讓你們多練習射擊,不願投降的船只,寧願擊沉也不要跳榜,大漢海軍不需要跳榜作戰,雖然他們都是步兵出身,身經百戰,不怕白刃戰。”

    現在海軍能去的港口都是在張易控制地地盤內,也沒有能抗衡鎮北號的船只,但是百年成就海軍,張易要提前給海軍灌輸建軍思想,免得以後沒錢時就糊弄。

    告別張易,關羽直接帶著鎮北號離開了,順江而下,快逾奔馬的大海船,讓沿途上萬名船工心里充滿自豪感,因為這種樓船就是他們建造的。

    初夏的天氣,正是東南風,十三帆全開,鎮北號航速達到最大值,原本就在船上的技術人員,分成幾班,輪流記錄著鎮北號首航時所有數據,為下一艘軍艦提供準確改進意見。

    這艘鎮北號的第一代產品,看起來堅固無比,未必就能遠航,因此張易才命名為鎮北號,專門用于渤海灣里緝私,算是內海艦艇。

    東北陸地上有護烏桓校尉太史慈鎮守,除了糧食,絲綢和鹽巴,其他都不準出關。封鎖會讓大漢各種商品在這里成為緊俏品,價格當然猛漲,巨大的關貿利潤,必然會催生出走私。

    而張易定下的走私處罰,又僅僅是沒收財物,清空商品後,連船只都會發還,沒收的商品,全部歸海軍部所有,但只能送到東萊的大本營,不得在北方就地銷售。

    因此這幾年來,渤海灣里走私船越來越多,因為只要賣出去一船貨物,就能掙到三船的利潤。走私船多了,東北物價已經慢慢下降,鎮北號剛下水,就被張易派過來。

加入書簽 上一章 目 錄 下一章 加入書架 推薦本書

如果您喜歡,請把《試練東漢》,方便以後閱讀試練東漢39、大漢海軍後的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試練東漢39、大漢海軍並對試練東漢章節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後台發信息給管理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