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國實力差距的不斷拉大,近幾年的確是有不少大明官員明里暗里投效海漢,其中甚至不乏山東德王這樣的朱氏藩王。
一些有真才實干的官員在改換門庭後,也得到了海漢的賞識和重用,許多人的新職位比在大明當差時更高。
這其中固然有千金買馬骨的象征性任命,但海漢的確更為知人善用,並且會為主動投效的大明官員安排好後路,即便是做不了官了,到了海漢起碼也能衣食無憂,後半輩子當個閑散富家翁。
岳仕宗身在海漢新國都杭州,不用刻意去打听,自然而然就能接觸到不少從大明跳槽過來的官員。
按照他的估算,在杭州目前的官僚體系中,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曾經在大明官府中有過任職經歷。
類似已經退休的前寧波知府曲余同這種正四品的官員,在目前的杭州官場上也並不鮮見,就岳仕宗所知起碼有十來號人之多,遍及海漢各個衙門,手握實權者比比皆是。
有這麼多轉投海漢的成功人士作為“榜樣”,大明那邊當然也就少不了源源不斷的效仿者。
特別是那些靠近兩國實控界線的州府官員,往往有很多與海漢接觸的機會,對海漢的情況更為了解,也更容易被海漢策反。
大明朝廷對此當然也不是一無所知,但考慮到負面影響,對這類叛國行徑一般都是諱莫如深,並不會主動在國內宣揚。
不過大明也不是一味地容忍,一直都有廠衛衙門在暗中查探監視地方官員,一旦發現有叛國投敵的跡象,該抓的還是會照抓不誤。
也正因為如此,類似岳仕宗這種要在海漢常駐的外交官員,理論上就是叛逃風險最大的群體,其家屬會被嚴禁私自出境,以免其肆無忌憚地選擇叛變。
按常理而論,這些跳槽的前大明官員應該會有意避開與岳仕宗踫面,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他們非但不會心虛地躲著岳仕宗,反而會在每次與他踫面時,都有意炫耀自己跳槽之後的成就,或明或暗地提示岳仕宗也選擇這條路。
所以岳仕宗想要搜集這方面的信息,倒也不是十分困難,只要配合廠衛衙門,肯定會查到一些想走但還沒能走得了的官員。
只是他自己現在就在打著轉移家眷的主意,要接下這個差事,難免心里會有些抵觸。
思慮再三,岳仕宗還是決定先將這差事放到一邊,就算要做這方面的工作,那也得等自己家人在這邊安頓好了再說。
懷著這種矛盾的心理,岳仕宗重新回到席間,家人問起,他也只稱是普通公務,不會妨礙全家團聚的安排。
翌日,杭州城內外有諸多慶祝新年的活動舉行,岳仕宗的家眷雖是大明子民,但也對海漢歷的新年頗感興趣,便央求他帶著出去看看熱鬧。
岳仕宗拗不過,又想著反正假日期間沒什麼緊急公務需要守在使館,便只好答應下來,帶著家人們乘坐馬車前往西湖賞景。
岳仕宗本想著西湖附近地勢開闊,應該沒那麼擁擠,誰知車到城西的涌金門,就因為進出城的人太多而堵上了。
岳仕宗掀起車簾看了一下路上的情況,發現今天出游的人遠遠多過他的預期,進出城的人流接踵摩肩,大大小小的馬車、人力車,也已經排起了長龍。加上在城門樓內外擺攤的各種商販,更是擠得不可開交。
這涌金門的城門洞就一丈多不到兩丈寬,即便是有專人在指揮交通維持秩序,也還是免不了會發生擁堵。
岳仕宗坐回車內,苦笑著對家人說道︰“時逢海漢年節,大概是附近州縣的人都跑到杭州來了,平時可沒這麼多的人進出城。如今想回去都沒法調頭了,只能在這兒耐心等著了。”
好在沒有堵上太長時間,一家人總算是出了城來到西湖東岸。
不過這城外似乎也沒比涌金門的人少太多,岳仕宗一家下了馬車,發現湖岸邊滿滿都是游人,看來與他懷著同樣的心思的人實在太多了。
西湖十景看樣子是沒法安心欣賞了,岳仕宗索性帶著家人回到馬車上,驅車沿湖岸往北走。
果然這個方向選對了,漸漸人就沒那麼多了。
待來到西湖北側的勝利廣場附近,岳仕宗便讓馬車停下,帶著家人下車游覽。
這廣場上雖然也有不少民眾,但地勢開闊,就遠不似先前那麼擁擠了。
岳夫人好奇地問道︰“附近這些建築看起來四四方方,應該不是大明所建吧?”
岳仕宗道︰“夫人所料不錯,這勝利廣場連同周圍方方正正的房子,都是由海漢人在近幾年修築,看起來外觀樸實無華,卻等同于是他們的宮殿。海漢各部衙門辦理公務的地方,基本都在這些房子里。”
岳夫人驚訝道︰“那此地不就是皇城一樣的存在了?”
岳仕宗點點頭道︰“你這樣理解也沒錯。不過這里不像大明皇城那麼戒備森嚴,普通百姓也可在這廣場上四處走動,隨意觀賞風景。只是要進那些樓,就得要有相應的手續了。”
岳夫人道︰“那夫君想必經常來這里了?”
岳仕宗苦笑道︰“一個月也就來個十七八次吧!這些衙門大樓的門朝哪邊開,我基本上閉著眼楮都不會走錯!”
岳仕宗這倒不是在吹牛,無論是否有公務,他隔三差五都要來這邊各個衙門走一走,一方面搜集各種消息,另一方面也是維護自己在海漢官場的人脈。
就算是天天來這里點卯報到的工作人員,都未必有岳仕宗熟悉這里的環境,畢竟普通官員一般只在自家衙門進出,極少會像他這樣到處拜訪。
說話間還真有路過的官員認出了他,向他打招呼問候。
寒暄完之後,岳夫人不禁好奇問道︰“他們難道沒注意到夫君帶著家眷?”
岳仕宗道︰“這邊沒多少人知道大明禁止官員家眷私自出境,而且杭州這地方本就有很多大明官員的家眷,人家是早就見怪不怪了。”
(本章完)
喜歡1627崛起南海請大家收藏︰()1627崛起南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